8.1 荷花淀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1 荷花淀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2 14:3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荷花淀
高二语文必修中
目录
01
课内阅读
02
新课导入
03
课堂检测
04
拓展延伸
第壹部分
课内阅读
作家作品及创作风格: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 、《荷花淀》、 、《嘱咐》,小说与散文集
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 派,与 (赵树理风格)齐名。
《风云初记》
《铁木前传》
《白洋淀》
《采蒲台》
《白洋淀纪事》
“诗体小说”
“荷花淀”
“山药蛋派”
全文已空行标明小说三部分,请你从一个角度,用四字句给每部分加小标题。
荷花淀
夫妻话别
探夫遇敌
助夫杀敌
编席候夫
夫妻话别
送夫参军
回家途中
探夫未遇
归途遇敌
助夫杀敌
成立队伍
感受打算
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一群青年妇女
抗战中成长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力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
角色1:水生
角色2:水生嫂
角色3:其他女人
角色4:其他人物(小队长+水生爹)
角色5:旁白4个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环境描写
人物对话
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社会生活
烘托
塑造
刻画
反映
小说主要是靠什么来塑造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
第壹部分
课内阅读
本篇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二、渲染气氛,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衬托人物形象。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人物命运。
六、深化作品主题。
赏析景物描写及作用
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环境,用诗意的语言描写水生嫂月下编席的场景和月光下的白洋淀,营造了一种优美、静谧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温顺的形象,而且也为下文写荷花淀伏击战作铺垫。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中午时分寂静而辽阔的水面风光,表现了心情的转换,烘托出平静、轻快的气氛,与接下来即将遇到的危险形成鲜明的对比。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作者运用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语言描写: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他们几个呢?”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怎么了,你?”
片段1:夫妻话别
忧虑,关切。
细致聪颖
体贴机敏
回答不满意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低着头”表现了水生嫂的性格:传统贤惠的农村妇女,对丈夫很顺从;用不满的语气表达了满意的心情。有一丝嗔怪,但并未反对,说明她深明大义。
细 细 揣 摩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深明大义;对家庭很有责任感;对丈夫依恋。    
坚强;对于丈夫给予的理解感到欣慰。
水生嫂的形象
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特点。她温柔、贤惠、善良、体贴,又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品读其他对话部分,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女性的独特魅力。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听说他们在这里还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 )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
“哪里就碰得这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 )
委婉含蓄、懂事
心直口快、爽朗
稳重、谨慎
性急、冒失
腼腆、忸怩
个性化语言
片段2:商议探夫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别具一格的“夸夫”:不好意思直说,表面怨,实际赞。
赞丈夫的革命热情,奋不顾家,乐观主义。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荷花淀》免费课件1(公开课课件)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不甘落后、追求进步、追求平等、勇敢自信
片段3:胜利之后
这篇小说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群体形象。水生嫂等人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
她们勤劳善良、勇敢质朴,明大义,识大体。她们深爱丈夫,但在国难当头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
经历了荷花淀伏击战后,她们深受教育和鼓舞,同时对丈夫从事的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投身抗战行列来。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及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不仅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分析水生嫂等白洋淀妇女形象
人物形象
传神的细节描写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1、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地听,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
2、内心震动的外现;
3、依恋又不事声张。
1、“口是心非”,下意识的动作,情之所致;
2、推动情节发展,从而发现敌人。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的流露出对丈夫们的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返顾地为丈夫们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们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
夫妻之情 家国之爱
第壹部分
课内阅读
我喜爱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
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
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
心情写到她们。
——孙犁
如果这世界上少了女人,就会减少了七分的美,六分的善,和五分的真。
——冰心
中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
——毛泽东
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