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声现象--重点考点填空题 专项练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
1.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 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
2.如下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物理王兴趣的同学在敲打小棍时,发现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研究可得:如表一所示是同一铁棍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L(cm) 5 10 15 20 25
F0(Hz) 700 500 400 300 200
(1)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
(2)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 re mi fa so la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 10cm(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3.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道理。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 。
4.“声纹锁”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口令”却无法让锁打开。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识别主人身份的。
5.在音乐会演奏前,双簧管乐手发出A音,其他乐手都要以这个A音为基准对其乐器进行校音,这是利用了A音的 。双簧管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观众耳朵。
6.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发令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7.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呐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8.华阴“老腔”是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者演唱时声音响亮,使远处的观众也能听清。“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 大。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以 为介质传入人耳的。
9.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乘客听到列车即将进站的广播声,广播声通过 传播到人耳。由于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如图所示,乘客候车时不应越过安全线。
10.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11.去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的路上,同学们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通过 传入教师耳中。红色教育基地墙上贴有禁止喧哗的提示,这是在 处控制噪声。
12.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为了更好践行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武汉市区某高架桥上修建了一段全封闭“光伏声屏障”试验路段,如图所示。“光伏声屏障”既可以控制噪声,又可以提供电能,比传统的声屏障设备更节能环保。
(1)“光伏声屏障”是通过阻断噪声 的方式来控制噪声的;
(2)“光伏声屏障”路段的每一块玻璃上贴满了81个小光伏电池板,这些光伏电池板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这段“光伏声屏障”试验路段每年发电约,相当于完全燃烧 kg的无烟煤释放的能量。(无烟煤的热值为)
13.初中学业考试期间,交通管理部门对考场附近的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经过考场附近的车辆禁止鸣笛,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考生所带的文具中,自动铅笔的石墨笔芯是 (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
14.橡皮筋振动时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的 越大。
15.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到:“天将雨,琴弦缓”。环境潮湿时,琴弦振动变慢,琴声的音调变 ,琴声通过 传至人耳。
16.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 产生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17.中国高铁正在高速发展。在旷野里,远远看到疾驰的列车犹如一枚“白色子弹”,如图所示。若它以10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s,则行驶了 m。以列车为参照物,座位上安静看书的乘客是 的。列车上交谈的乘客自觉压低声音,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18.考场周围需要安静的环境,车辆从考场附近驶过时,声音会通过 传入人耳。考场附近禁止鸣笛,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参考答案
1. 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传播到海底所用的时间为
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2]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
2. L越长音调越低(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频率小即音调低) 大于
(1)[1]由表格数据可知,当铁棒的长度越长时,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当铁棒的长度越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铁棒的长度为10cm时,振动的频率为500Hz,当铁棒的长度小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大于500Hz,音调高于re;当铁棒的长度大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小于500Hz,音调低于re;所以,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 re mi fa so la 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该乐器的长度应大于10cm。
3. 振动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
[1]手持长柄,敲击乐器时,乐器振动产生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音色
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声纹锁运用声纹识别技术,能识别出主人说出的“口令”而自动解锁,声纹体现了声音特性中的音色。
5. 音调 空气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在音乐会演奏前,乐队总是按照音乐会的音高调音,所以双簧管乐手发出A音,其他乐手都要以这个A音为基准对其乐器进行校音,这是利用了A音的音调。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双簧管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
6. 信息 振动
[1]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2]根据声音的产生特点可知,发令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7. 空气 音色 超声波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2]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8. 响度 空气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坐在远处和近处的观众,他们听到唱词声的响度是不同的,近处的响度大,“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所以人们听到的唱词是通过空气以波的形式传入人耳的。
9. 振动 空气 小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乘客听到列车即将进站的广播声,广播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中的。
[3]当火车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人外侧受到的压强大于内侧受到的压强,人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所以乘客候车时需站在安全线以外。
10. 超声波 能量
[1][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超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11. 空气 声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歌声通过空气传入教师耳中。
[2]红色教育基地墙上贴有禁止喧哗的提示,禁止声音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12. 传播 电能
(1)[1]“光伏声屏障”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方式来控制噪声的。
(2)[2]光伏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释放的能量
完全燃烧无烟煤的质量
完全燃烧无烟煤的质量为。
13. 防止噪声的产生 导体
[1]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控制即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经过考场附近的车,辆禁止鸣笛,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2]石墨具有导电性,因此自动铅笔的石墨笔芯是导体。
14. 振动 响度
[1]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停止振动,就不能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也就越大。
15. 低 空气
[1][2]琴弦振动变慢,频率降低,则琴声的音调变低;悠扬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
16. 振动 空气 能量
[1][2][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喇叭的纸盆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烛焰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17. 1200 静止 声源
[1]若它以10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s,由得,高铁行驶的距离为
[2]以列车为参照物,座位上安静看书的乘客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
[3]列车上交谈的乘客自觉压低声音,减少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8. 空气 声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考场周围需要安静的环境,车辆从考场附近驶过时,声音会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2]生活中噪声的控制可以从声源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的接收处三个环节来控制,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