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实数 过关练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九章算术》中记载“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若气温为零上记作,则表示气温为( )
A.零下 B.零下 C.零上 D.零下
2.在 0.8,,,,0,,中,非负整数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我国2024年5月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标志着我国对月球背面的研究又进 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知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000千米,其中数据 384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4.在,,,,(每隔一个多一个)这5个数中,无理数共有( )
A.4个 B.3个 C.2 个 D.1个
5.如图,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A. B. C. D.
6.已知a,b为有理数,下列说法:①若,则;②若a,b互为相反数,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已知,如果是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立方根,则的值为( )
A. B.17 C. D.19
8.正方形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对应的数分别是0、1,若正方形绕顶点沿逆时针方向连续翻转,第一次翻转后点所对应的数为,第二次翻转后点所对应的数为,则翻转2023次后点所对应的数是( )
A. B. C. D.
9.如图,下列各正方形中四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第n个正方形中的,则n的值为( )
A.7 B.8 C.9 D.10
10.对于任意的正数x,y定义运算“#”:,则计算的结果为( )
A. B. C.14 D.10
11.如果a、b表示两个实数,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2.对于若干个单项式,我们先将任意两个单项式作差,再将这些差的绝对值进行求和并化简,这样的运算称为对这若干个单项式作“差绝对值运算”. 例如:对作“差绝对值运算”,得到,则
对作“差绝对值运算”的结果是;
对进行“差绝对值运算”的结果是,则;
对(互不相等)进行“差绝对值运算”的结果一共有种.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 ; ;的算术平方根是 ;的立方根是 .
14.比较大小: 5; 1; (填“”、“”或“”).
15.三个有理数a、b、c满足abc>0,则的值为 .
16.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某数学老师将1~10共十个整数依次写在十张不透明的卡片上(每张卡片上只写一个数字,每一个数字只写在一张卡片上,而且把写有数字的那一面朝下).他先像洗扑克牌一样打乱这些卡片的顺序,然后把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叫到讲台上,随机地发给每位同学两张卡片,并要求他们把自己手里拿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写在黑板上,写出的结果依次是:甲:11;乙:4;丙:16;丁:7;戊:17.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戊同学手里拿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是 .
17.已知,数轴上A,B,C三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a,b,c.其中点A在点B左侧,A,B两点间的距离为2,且a,b,c满足,则a= .对数轴上任意一点P,点P对应数x,若存在x使的值最小,则x的值为 .
三、解答题
18.已知下列各数:,,,,0.
(1)将上述各数表示在数轴上.
(2)将上述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
19.计算:
(1);
(2);
(3);
(4).
20.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和.
(1)求这个正数;
(2)求的立方根.
21.已知:的算术平方根是5;的立方根为;是的整数部分;
(1)求的值;
(2)求的平方根.
22.观察下列算式:
,,①,②,
,,
(1)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求的个位数字.
23.有一口深90厘米的枯井,井底有一只青蛙沿着井壁向上往井口跳跃,由于井壁较滑,每次跳跃之后青蛙会下滑一段距离才能稳住.下面是青蛙的几次跳跃和下滑情况(上跳为正,下滑为负,单位为厘米).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0
(1)除起跳点外,青蛙距离井底的最近距离是______厘米;青蛙距离井口的最近距离是______厘米;
(2)在这7次跳跃并下滑稳定后,此时青蛙距离井口还有多远?
(3)把每7次跳跃下滑记为一周,若青蛙之后的每周跳跃下滑情况都和第一周相同,那么青蛙在第几次跳出了井口?
24.数轴是学习有理数的一种重要工具,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这样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点B,点C,点D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坡面数轴”.图中点A表示,点B表示8,点C表示16,点D表示24,点E表示28.我们称点A和点E相距36个单位长度,动点P从A从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着“坡面数轴”的正方向移动,同时,动点Q从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着“坡面数轴”的负方向移动,两个点上坡时候的速度均是各自初始速度的一半,下坡时候的速度均是各自初始速度的2倍,平地则保持初始速度不变.当点P运动至点E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
(1)动点P从点A运动到E点需要 秒,此时点Q对应的数是 ;
(2)P,Q两点在点M出相遇,求出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3)当P,B两点在这个上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D两点在这个数轴上相距长度相等时,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
25.新定义:若无理数的被开方数(T为正整数)满足 (其中n为正整数),则称无理数的“青一区间”为;同理规定无理数的“青一区间”为.例如:因为,所以的“青一区间”为,的“青一区间”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青一区间”为 ;的“青一区间”为 ;
(2)若无理数(a为正整数)的“青一区间”为,的“青一区间”为,求的值.
(3)实数x,y,满足关系式:,求的“青一区间”.
参考答案
1.A
因为零上记作,
所以表示气温为零下.
2.C
解:,,,
∴非负整数有,0,共个,
3.D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其中,n可以用整数位数减去1来确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一定要注意a的形式,以及指数n的确定方法.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
解:384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4.B
解:在,,,,这5个数中,无理数为,,(每隔一个多一个),共个,
5.B
解:A.,
,不满足题意;
B.
,即,满足题意;
C.不满足题意;
D.不满足题意,
6.B
解:①若,则,互为相反数,所以,故①正确;
②若,互为相反数,且,,则,故②错误;
③若,,则,,所以,故③正确;
④,则,所以,故④错误;
正确的是①③,共2个.
7.B
解:∵
∴
∵是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立方根,
∴,
∴
∴
8.B
解:由于,
根据翻折规律以及所对应的数可得以下规律:
所以第2023次翻转后,落在数轴最左侧的点是点,此时点在点的右侧,
因此点所对应的数是,
9.B
由已知图形中数字的规律可得:
,,,
∵第n个正方形中的
∴
解得
即
解得.
10.D
解:∵,
∴
.
11.D
,
或,如则;
故选项A不正确,
若,且a,b互为相反数,则,,如,则
故选项B说法不正确,
若,
则,
当,,无意义,
故选项C不正确,
若,
,
,
故选项D正确,
12.B
解:对作“差绝对值运算”得到:
,故正确;
对进行“差绝对值运算”得到:
,
∴,
解得(舍去)或,故错误;
对(互不相等)进行“差绝对值运算”得到:,
当时,
;
当时,
;
当时,
;
当时,
;
当时,
;
当时,
;
综上,的“差绝对值运算”的化简结果一共有种,故错误;
∴正确的个数为个,
13.
解:;;,的算术平方根是,即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立方根是;
故答案为:;;;.
14.
解:,
∴,
,
∴;
,
∴,
故答案为:
15.3或-1
a、b、c为三个非零有理数,若,则a、b、c中有一个为负数或者三个都是负数,
若a、b、c中有两个为负数,则原式
a、b、c三个都是正数,则原式
故答案为3或-1.
16.8和9
解:由题意可知,一共十张卡片十个数,五个人每人两张卡片,
∴每人手里的数字不重复.
由甲:11,可知甲手中的数字可能是1和10,2和9,3和8,4和7,5和6;
由乙:4,可知乙手中的数字只有1和3;
由丙:16,可知丙手中的数字可能是6和10,7和9;
由丁:7,可知丁手中的数字可能是1和6,2和5,3和4;
由戊:17,可知戊手中的数字可能是7和10,8和9;
∴丁只能是2和5,甲只能是4和7,丙只能是6和10,戊只能是8和9.
故答案为:8和9.
17. -1 1
∵,
∴
即
∵点A在点B左侧,A,B两点间的距离为2,
∴
∵表示x与-1,1和2022三个数的距离之和,
∴当x取中间值1时,和为最小值为2023;
故答案为:-1,1
18.(1)见解析
(2)
(1)解:,,
如图,
(2)解:.
19.(1)
(2)
(3)
(4)
(1)解:,
,
,
;
(2)解:,
,
,
,
;
(3)解:,
,
,
;
(4)解:,
,
,
,
.
20.(1)
(2)
(1)解:∵和是一个正数的平方根
∴
∴,
∴,
∴这个正数是
(2)当时 原式
∴的立方根是
21.(1)
(2)
(1)解:∵的算术平方根是5,
,
,
的立方根为,
,
,
,
,
又是的整数部分,
,
.
(2)解:∵,
,
的平方根是.
22.(1);;
(2).
(1)解:,
故答案为:;
,
故答案为:;
(2)解:∵,,,,,,,
∴个位数字按照的规律循环,
又∵,
∴的个位数字之和为:
,
∴为.
23.(1)2;59;
(2)
(3)青蛙在第25次跳出了井口
(1)解:第一次跳跃下滑后;
第二次跳跃下滑后;
第三次跳跃下滑后;
第四次跳跃下滑后;
第五次跳跃下滑后;
第六次跳跃下滑后;
第七次跳跃下滑后;
青蛙距离井底的最近距离是2厘米;青蛙距离井口的最近距离是厘米,
故答案为:2;59;
(2),
即在这7次跳跃并下滑稳定后,此时青蛙距离井口还有;
(3)周……,
即第21次后,距离井口:,
第22次后,距离井口:,
第23次后,距离井口:,
第24次后,距离井口:,
第25次后,,此时跳出井口,
故青蛙在第25次跳出了井口.
24.(1)10,4
(2)
(3)4或8.8或10
(1)解:由题意可知,动点在、、段的速度均为4单位秒,在段的速度为2单位秒,在段的速度为8单位秒,
,,
动点从点运动至点需要的时间为(秒,
动点从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在,,段的速度为3单位秒,段的速度为1.5单位秒,在段的速度为6单位秒,
动点从点运动到点需要(秒,从点运动到点需要(秒,从点运动到点需要(秒,
(秒,
,
.
此时点对应的点是4;
故答案为:10,4;
(2)解:由(1)可知,,两点在处相遇时,点在段,
动点由点经过点到点点用时为(秒,
动点从点到点用时为(秒,
6秒到秒动点的路程,
相遇的时间(秒,
点的路程,
点所对应的数;
(3)解:①当点在段时,点在段,此时大于8,小于4,不符合题意;
②当点在段时,点在段,
若,则,,
,
解得:;
③当点在段时,点在段,
若,则,,
,
解得:(舍去);
④当点在段时,点在段时,小于8,大于8,不符合题意;
⑤当点在段,点在段,
若,则,,
,
解得:;
⑥当点在段,点在段,
若,则,,
,
解得:.
综上所述,当为4或8.8或10时,,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
25.(1),
(2)2或
(3)
(1)解:∵,
∴的“青一区间”为;
∵,
∴的“青一区间”为;
故答案为:,;
(2)∵无理数“青一区间”为,
∴,
∴,即,
∵无理数的“青一区间”为,
∴,
∴,即,
∴,
∴,
∵为正整数,
∴或,
当时,,
当时,,
∴的值为2或.
(3)∵
∴,
即,
∴,,
∴,
∵,
∴的“青一区间”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