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11 17:1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准备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雪地上的“足迹”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雪地上的“足迹”》是本册教材的准备单元。本单元逻辑严谨、探究意味浓,在引导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意识,为后面培养学生制定计划、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做铺垫。本单元教学内容用1课时完成,设置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反思评价”5个主要步骤,侧重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和“搜集证据”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更加细致,能够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和差异,这对于识别和分析雪地上的“足迹”非常有利。学生在制订实验计划时,可能难以准确控制变量,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控制变量法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应用这种方法。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压力大小”会影响物体表面的凹陷程度。 科学思维:基于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对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探究实践:小组合作制定实验方案并探究影响雪地凹陷程度的因素。 态度责任:乐于合作探究,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有着浓厚兴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制定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制定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证据,得出结论。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猜想“雪地里的凹陷程度与什么有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猜想。能基本能不能实验理解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感受凹陷程度和受力面积、压力大小的关系如何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教师活动1 1.师问:在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这么一篇文章《雪地里的小画家》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生齐答 师:那好,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再来重温一下吧。 课件出示视频《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动物在雪地里会留下不同的脚印,那我们呢? 课件出示图片 师:奇奇发现自己走在雪地里,脚会陷下去,而妙妙却没有,你知道为什么吗? 妙妙说:“看,你的运动鞋已经完全陷入雪地里了!” 奇奇也发现了,所以他很纳闷:“为什么你踩在滑雪板上就不会陷入雪地呢?” 2.揭示主题 师小结:通过我们观看视频,以及奇奇和妙妙在雪地里发现的问题,同样都在雪地上,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印迹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雪地上的足迹” 板书主题:雪地上的“足迹”学生活动1 生齐答:有 欣赏视频,感受不同动物的不同脚印 生答:因为妙妙是踩在滑雪板上的。 了解本课主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视频的引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雪地里的不同脚印有关。这样在提高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又能迅速聚焦本课的主题,突出知识点。环节二:猜想“雪地里的凹陷程度与什么有关”教师活动2 师问:通过前面的观察,我们发现奇奇和妙妙留在雪地上的印迹是不一样的,那请大家想想: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大家认为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可能和受力面积和体重有关,为了方便我们整理,我们可以像妙妙说的,把猜想和假设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表格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证明猜想的依据。那通过大家的假设,我们可以总结出,凹陷程度与两个因素有关,分别是接触面积和重力大小。学生活动2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生1:妙妙踩在滑雪板上,滑雪板面积比较大,不容易陷入雪中。 生2:我觉得奇奇会陷入雪中,因为奇奇比较重。 生3:把我们的猜想和假设都记录下来吧。 生填表格,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 活动意图说明:聚焦到“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主题上,请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表达猜想的同时,说明自己的理由和依据,这样能引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环节三:制定计划教师活动3 1.师过渡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猜想出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可能与接触面积和重力大小有关,那我们的假设正确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接触面积大小”和“物体重力大小”这两个因素是否会影响物体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 师问:关于这两个因素我们可以怎样表述自己的猜想? 师: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师:是的,在控制变量法中我们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然后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就可以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好,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有的同学说用海绵模拟雪地,那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吧。 课件出示 师提示:请同学们参考“材料超市”中的材料,小组讨论,共同制定自己小组的探究计划。有疑问先讨论,再请老师帮助。 2.猜想一 师: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生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而且把控制变量法理解得也很到位,我们要保证小桌子的重量是一样的海绵也需要使用同一种材质的。那请问1组的同学们,我们要怎样具体操作呢? 课件出示:第一步:分别测量海绵和小桌子的高度,并计算出高度总和; 第二步:将小桌子按照图中的方式放在海绵上,分别测出总的高度; 第三步:计算出步骤1和步骤2的差值,即为凹陷程度。比较这两种摆放方式凹陷程度的差异。 3.猜想二 师:还记得我们之前的猜想假设吗?凹陷程度和两个因素有关,刚才的小组已经提出了凹陷程度和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实验方案,那有没有其他小组还有其他方案 生举手回答 师:对,海绵的凹陷程度还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我们把小桌子对海绵竖直向下的作用力称为压力,小桌子稳定后产生的压力大小与它的重力大小相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第2小组的实验方案吧。 师问:我们要怎样具体操作呢? 出示步骤: 第一步也是分别测量海绵和小桌子的高度,并计算出高度总和; 第二步,桌面不放砝码,桌腿放在海绵上,测量总高度并记录; 第三步,桌面放上2个砝码,桌腿放在海绵上,测量总高度并记录;最后仔细观察海绵的变化情况。 课件出示 师小结:第2小组说得也非常好,设计得完整、严谨。学生活动3 生举手回答 生1:物体与雪地的接触面越小雪地凹陷得越深。 生2:物体的压力越大,雪地凹陷得越深。 生3:可以用控制变量法来做这个实验。 生4:我们可以用海绵来模拟雪地…… 通过材料超市了解实验所需材料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生1:我们想探究的问题是“海绵的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吗” 生2:我们的假设是: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积越小,凹陷越深;接触面积越大,凹陷越浅。 生3:我们需要的器材是海绵、小桌子和尺子。其中海绵用来模拟雪地,小桌子模拟站在雪地上的人,尺子用来测量数据。 生4: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其中相同条件是小桌子和同一种海绵,不同条件是小桌子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同。 组2: 生: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压力大小有关吗? 生:我们的假设是在接触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凹陷越深。 生:我们需要的材料有海绵、小桌子和砝码 生:我们用的实验方法也是控制变量法。相同条件:小桌子、砝码和同一种海绵,不同条件:小桌子对海绵的压力不同。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控制变量法,强调此方法的要点,为后续的设计做铺垫。在教师的引导下参考“材料超市”,小组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得出初步实验设计方案。环节四:搜集证据与反思教师活动4 1.搜集证据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制定了小组的实验方案,也都根据操作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实验,那你们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的实验记录数据吧。 师提示:注意我们的数据单位要统一使用厘米。 小组展示实验记录的数据 课件出示 师问:从这个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 师:那海绵凹陷程度与压力大小的数据又是怎样的呢 课件出示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举手回答 2.反思 师问:那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制定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的?需要注意些什么?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搜集了证据,还有其他方法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学生活动4 小组展示实验记录的数据 生举手回答: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 生举手回答: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生1:请注意,用控制变量法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 生2:我知道搜集证据的方法还有调查法、查找资料法、实地考察法……意图说明:通过大家对实验结论的发现和总结,可以培养学生搜集证据的意识,还要明白搜集证据时要严谨、细致,知道实验中的数据需要多测几次来减少误差。反思部分可以简单总结同学们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收获。
7.板书设计 雪地上的“足迹” 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接触面积的大小 压力的大小 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人在足够厚的沙堆上站立,凹陷程度与()无关。 A.接触的面积 B.沙层的厚度 C.人的体重 2.下列做法是为了减小压力作用效果的是()。 A.在眼睛上安装鼻孔 B.将菜刀的刀刃打磨得很锋利 C.将图钉的一端做成尖的 3.穿着运动鞋的奇奇陷入雪地里,而踩在滑雪板上的妙妙没有陷入雪地。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奇奇和妙妙的体重不同 B.奇奇和妙妙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不同 C.不确定 二、判断题 1.我们把小桌子对海绵竖直向下的作用力称为重力。() 2.戴口罩时,口罩绳越细,给人的感觉越舒服。() 3.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 4.用控制变量法时,要保证一个因素不变,其他因素相应地改变。() 5.滑雪时踩在滑雪板上更容易陷入雪地里。() 【参考答案】 一、1.B 2.A 3.B 二、1. 2.×3.√4.√5. 作业布置: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或压力的大小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