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传承—六下2《腊八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内容,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思维发展:能找出细腻描写八儿馋腊八粥的句子,体会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创意表达:模仿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细腻描写八儿馋腊八粥的句子,体会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聊聊春节,读读名句,共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聊春节,知道掀起春节序幕的重头戏是腊八节里的一碗腊八粥。在这一碗粥里,有着五谷杂粮的融合,也有着各地独特的风味,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1.出示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老舍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
——冰心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子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呢。”
——沈从文
2.学生朗读,比较异同
明确:老舍和冰心先生展示了腊八粥的材料,沈从文先生展示的是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是的,腊八粥食材丰富,味道鲜美,人人都爱,这不,今天,方家大院的八儿因为腊八粥喜疯了。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跟着沈从文先生走进课文《腊八粥》,体验别有一番风味的腊八风俗。
活动二:朗读课文,梳理内容,感知详略
一、梳理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围绕八儿和腊八粥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并明确:八儿等粥、喝粥。
二、明确详略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等粥”,哪几个自然段写“喝粥”?
预设:2-17自然段写“等粥”,18、19自然段写“喝粥”。
2.很明显作者详写“等粥”,略写“喝粥”,那么2-17自然段围绕“等粥”又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盼粥、分粥、猜粥、看粥
八儿在等粥的时间做了这么多事,作者用如此多的笔墨写八儿等粥,要表达什么呢?
活动三:品读课文,聚焦馋相,体会美味
一、品读馋相
1.自由朗读课文“等粥”部分,找出能描写八儿馋腊八粥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
预设:
语言: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
(1)你在什么时候这样叫妈妈?
学生交流生活中急切叫妈妈的时刻:上学快迟到了,想问妈妈要心仪的东西......
(2)对比阅读
改文: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
与原文对比朗读,体会异同
预设:“妈,妈”用逗号,叫得急切,更能体现出喝八宝粥的心情急切,体现了八宝粥味美。
(3)读出急切之情。
动作:
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神态: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心理:
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1)学生交流八儿的好奇,急切
(2)师出示八儿看粥(描写粥)的句子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师:两段文字差不多,都是写栗子、饭豆、花生仁的样子,这样写会不会重复啰嗦?
(4)学生讨论
预设:
第二次是看到的证实了八儿的猜想,腊八粥一年才煮一次,八儿却记得如此深刻,说明了腊八粥在八儿心中的重要,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5)反三学习:
文中还有描写粥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噗……” 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6)粥怎么能叹气呢?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粥叹气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粥在锅中沸腾的样子,其实也是八儿为吃不到粥而心中叹气。
二、探究写作密码
1.从八儿的馋相中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八儿喜欢腊八粥,腊八粥味道鲜美,人人都爱.....
2.作者就是想通过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表现,凸显了粥的美味,所以作者详细描写了八儿等粥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即详写什么是由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3.这种写法就是抓住重点,突出特点。
活动四:学习写法,迁移运用,传承美味
让八儿心心念念的腊八粥到底长什么样呢?沈从文先生又是如何具体描写它的。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交流发现
2.梳理写法:
先写人们都喜欢;再写食材、做法﹑吃起来的感觉;
运用修辞,生动有趣。
3.学以致用,美味传承
请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一写
4.出示评价标准,学生对照评价
评价要求 星级评价
食材、做法、样子
人们都喜爱
运用修辞
实践拓展:
1. 跨学科任务
科学:探究腊八粥食材的营养搭配,制作“健康粥谱”小报;
劳动:与家人共煮腊八粥,用照片和文字记录步骤与趣事。
2.文化行动:采访祖辈,收集家乡与“腊八”相关的童谣、谚语,开展班级“腊八文化微展览”。
课堂总结
是啊,这浓稠的腊八粥里,蕴含的作者浓浓的相思那就是家乡,那就是生活。那浓浓的情,那绵绵的思,融在了粥里,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板书设计
2腊八粥
盼 分 猜 看 喝
天真 贪吃
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