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课时跟踪检测(学生版+教师版)(含解析)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2.1.1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课时跟踪检测(学生版+教师版)(含解析)2025年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2 (苏教版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12 20:5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题组一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2024·南京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与科学实验紧密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道尔顿发现原子——“空心球”模型
B.汤姆生发现电子——“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C.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核式”模型
D.玻尔解释氢原子光谱——“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3.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小点表示的意义是(  )
A.1个小点表示一个电子
B.小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大小
D.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
题组二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4.(2023·宿迁高二检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越易失去的电子能量越高 B.在离核越远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越高
C.L层有2个原子轨道 D.在离核越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越低
5.关于1s、2s、3s、4s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只能在电子云轮廓图中运动
B.电子层不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不相同
C.轨道数目相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D.电子层不同,原子轨道类型相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相同
6.(2024·无锡高二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d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 B.2p、3p轨道的轨道数均为5
C.K、L、M层中均包含s轨道 D.3p轨道的能量比2p轨道的能量高
7.(2024·扬州高二检测)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4p电子的能量高于3p电子
B.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其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
C.1s电子、2s电子、3s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
D.同一原子中,2px、2py、2pz能量依次升高
8.下列关于电子层与轨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B.任一电子层的轨道总是从s轨道开始,而且轨道类型数等于该电子层数
C.同是s轨道,在不同的电子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D.原子轨道数:4p>3d
9.下面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在电子层、原子轨道类型、原子轨道都确定时,才能准确表示电子的运动状态
B.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种数按p、d、f的顺序分别为3、5、7
C.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任何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有确定的电子层、原子轨道类型、原子轨道和自旋状态
D.氢原子光谱为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10.(2024·徐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B.同一原子中,2p、3p、4p轨道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D.各电子层含有的轨道数为n2(n为电子层序数)
11.回答下列问题:
(1)n=2的电子层有    种类型原子轨道,    种形状不同的电子云,有    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    个电子。
(2)用相应的符号描述n=2的所有的原子轨道    。
(3)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电子层符号为      ,该电子层的电子数目为      。
12.(2023·徐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K电子层中,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B.N电子层中有4s、4p、4d、4f四种类型原子轨道,共16个轨道,可容纳32种运动状态的电子
C.基态原子电子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1s)<E(2s)<E(2px)<E(2py)<E(2pz)
D.原子轨道需要从四个方面描述
13.(2023·泰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电子层中,s轨道的能量总是大于p轨道的能量
B.2s原子轨道半径比1s大,说明2s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比1s的多
C.第2电子层上的电子,不论在哪一个原子轨道上,其能量都相等
D.N电子层的原子轨道类型数和原子轨道数分别为4和16
14.(2024·扬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
B.由氢原子不连续的线状光谱,反映出氢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变化不连续
C.2px、2py、2pz轨道相互平行、能量相等
D.3p和4p轨道形状均为纺锤形
15.下列有关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轨道呈球形,随电子层数的增加,s轨道数也增加
B.p轨道呈纺锤形,p轨道电子绕“∞”形运动
C.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
D.电子云图中小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大小
16.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填字母,下同)。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低
B.同一个电子层上的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能量大小不同
C.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原子轨道上只能有1个电子
B.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一定完全相同
C.处在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相同
D.处在相同类型原子轨道中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相同
(3)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①1s,3d    ;②3s,3p,3d    ;
③2p,3p,4p    ;④3px,3py,3pz    。
17.如图是s原子轨道和p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s电子云轮廓图呈    形,每个电子层中有   个s原子轨道;p电子云轮廓图呈    形,每个电子层中有    个p原子轨道,其能量关系为    。
题组一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2024·南京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解析:D 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提出了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A正确;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B正确;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正确;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D错误。
2.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与科学实验紧密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道尔顿发现原子——“空心球”模型
B.汤姆生发现电子——“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C.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核式”模型
D.玻尔解释氢原子光谱——“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解析:A 道尔顿发现原子——“实心球”模型,A错误。
3.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小点表示的意义是(  )
A.1个小点表示一个电子
B.小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大小
D.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
解析:C 在电子云图中,小点并不代表电子,小点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区域内出现的机会大小,小点的疏密与电子在该区域内出现的机会大小成正比。
题组二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4.(2023·宿迁高二检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越易失去的电子能量越高
B.在离核越远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越高
C.L层有2个原子轨道
D.在离核越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越低
解析:C 核外电子能量越高,在原子核外较远区域内出现的机会越高,越易失去,则越易失去的电子能量越高,A、B正确;L层有2s、2p两种原子轨道,共有4个原子轨道,C错误;核外电子能量越高,在原子核外较远区域内出现的机会越高,则在离核越远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越高,在离核越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越低,D正确。
5.关于1s、2s、3s、4s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只能在电子云轮廓图中运动
B.电子层不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不相同
C.轨道数目相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D.电子层不同,原子轨道类型相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相同
解析:D 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区域出现的机会大小,电子在电子云轮廓图中出现的机会大,也会出现在轮廓图外,但机会较小,A错误;电子层不同,原子轨道类型相同,其电子云轮廓图形状相同,B错误,D正确;1s、2s、3s、4s的轨道数目相同,电子云轮廓图形状相同,大小不同,C错误。
6.(2024·无锡高二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d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
B.2p、3p轨道的轨道数均为5
C.K、L、M层中均包含s轨道
D.3p轨道的能量比2p轨道的能量高
解析:B 4d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A正确;2p、3p轨道的轨道数均为3,B错误;K、L、M电子层中均包含s轨道,C正确;3p轨道的能量比2p轨道的能量高,D正确。
7.(2024·扬州高二检测)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4p电子的能量高于3p电子
B.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其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
C.1s电子、2s电子、3s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
D.同一原子中,2px、2py、2pz能量依次升高
解析:D 不同电子层中相同轨道类型的电子,电子层序数越大电子能量越高,故4p电子的能量高于3p电子,A正确;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电子层序数越大,能量越高,B正确;同一原子中,1s电子、2s电子、3s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C正确;相同类型不同原子轨道的能量相同,故同一原子中,2px、2py、2pz能量相同,D错误。
8.下列关于电子层与轨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B.任一电子层的轨道总是从s轨道开始,而且轨道类型数等于该电子层数
C.同是s轨道,在不同的电子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D.原子轨道数:4p>3d
解析:B A项,每一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C项,只要是s轨道,不论在哪一电子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都为2;D项,原子轨道数:3d>4p。
9.下面有关“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在电子层、原子轨道类型、原子轨道都确定时,才能准确表示电子的运动状态
B.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种数按p、d、f的顺序分别为3、5、7
C.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任何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有确定的电子层、原子轨道类型、原子轨道和自旋状态
D.氢原子光谱为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解析:A 只有在电子层、原子轨道类型、原子轨道和电子的自旋状态都确定时,电子的运动状态才能确定下来,A错误;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种数按p、d、f的顺序分别为3、5、7,B正确;在任何一个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从4个方面描述,C正确;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D正确。
10.(2024·徐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B.同一原子中,2p、3p、4p轨道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D.各电子层含有的轨道数为n2(n为电子层序数)
解析:D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A错误;同一原子中,2p、3p、4p轨道的轨道数相同,都是3个,B错误;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几率高,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的几率高,C错误;各电子层含有的轨道数为n2,D正确。
11.回答下列问题:
(1)n=2的电子层有2种类型原子轨道,2种形状不同的电子云,有4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8个电子。
(2)用相应的符号描述n=2的所有的原子轨道2s、2px、2py、2pz。
(3)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电子层符号为N,该电子层的电子数目为1。
解析:(1)第2电子层有2s、2p两种类型原子轨道,有s、p 2种形状不同的电子云,有2s、2px、2py、2pz 4个原子轨道,n=2的电子层最多容纳2×22=8个电子。(3)K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N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12.(2023·徐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K电子层中,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B.N电子层中有4s、4p、4d、4f四种类型原子轨道,共16个轨道,可容纳32种运动状态的电子
C.基态原子电子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1s)<E(2s)<E(2px)<E(2py)<E(2pz)
D.原子轨道需要从四个方面描述
解析:B K层只有1个1s轨道,A错误;N电子层中有4s、4p、4d、4f四种类型原子轨道,共16个轨道,可容纳电子数为2×42=32,B正确;2px、2py、2pz轨道是3个不同的原子轨道,空间伸展方向不同,3个轨道上的电子的运动状态不同,但同一电子层类型相同的原子轨道具有相同的能量,所以基态原子电子能量的高低顺序为E(1s)<E(2s)<E(2px)=E(2py)=E(2pz),C错误;描述原子轨道需要从其所处的电子层、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D错误。
13.(2023·泰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电子层中,s轨道的能量总是大于p轨道的能量
B.2s原子轨道半径比1s大,说明2s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比1s的多
C.第2电子层上的电子,不论在哪一个原子轨道上,其能量都相等
D.N电子层的原子轨道类型数和原子轨道数分别为4和16
解析:D 同一电子层中,s轨道的能量小于p轨道的能量,A错误;2s原子轨道半径比1s大,说明2s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比1s电子的大,B错误;当电子在同一电子层的不同类型的轨道上时,其能量不相同,C错误;对于N电子层,n=4,其轨道类型数为4,轨道数为42=16,D正确。
14.(2024·扬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
B.由氢原子不连续的线状光谱,反映出氢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变化不连续
C.2px、2py、2pz轨道相互平行、能量相等
D.3p和4p轨道形状均为纺锤形
解析:C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A正确;原子线状光谱反映了原子轨道能量变化不连续,即量子化的形象化描述,B正确;2px、2py、2pz轨道相互垂直、能量相等,C错误;3p和4p轨道形状均为纺锤形,D正确。
15.下列有关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轨道呈球形,随电子层数的增加,s轨道数也增加
B.p轨道呈纺锤形,p轨道电子绕“∞”形运动
C.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
D.电子云图中小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大小
解析:D 任何电子层的s轨道都只有1个原子轨道,与电子层数无关,A错误;电子在p轨道上绕核高速运动,不是绕“∞”形运动,B错误;电子云不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是表示电子出现机会大小的形象地描述,C错误;电子云图中的小点本身没有意义,小点疏密不表示电子的多少,而是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D正确。
16.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填字母,下同)。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低
B.同一个电子层上的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能量大小不同
C.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一个原子轨道上只能有1个电子
B.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一定完全相同
C.处在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相同
D.处在相同类型原子轨道中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相同
(3)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①1s,3d1s<3d;②3s,3p,3d3s<3p<3d;
③2p,3p,4p2p<3p<4p;④3px,3py,3pz3px=3py=3pz。
17.如图是s原子轨道和p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s电子云轮廓图呈球形,每个电子层中有1个s原子轨道;p电子云轮廓图呈纺锤形,每个电子层中有3个p原子轨道,其能量关系为px=py=pz。
解析:ns各有1个轨道,np各有3个轨道,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的,p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纺锤形的,p轨道的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分别以px、py、pz表示,能量px=py=pz。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