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小升初模拟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小升初模拟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2-11 20:4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2024年六年级下学期
数学小升初模拟试卷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为了统计家里一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总量的情况,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2.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这两个真分数的商。(  )
3.分数乘分数, 所得的积仍是分数。(  )
4.在一道减法算式里,减数是被减数的,则差与减数的比是1:3。(  )
5.一批零件,经检验有100个合格,合格率为100%。(  )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计数单位。
B.最小的自然数是1。
C.604000是由6个十万和4个千组成的。
7.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1:30 B.1:300 C.1:30000 D.1:000000
8.将4∶5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4之后,比值是(  )。
A.0.8 B.3.2 C.0.2 D.32
9.一个圆柱展开侧面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的比是(  )。
A.2π∶1 B.1∶1 C.π∶1 D.无法确定
10.黑纸条和白纸条的长度关系如下图所示,下面选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黑纸条与白纸条的长度比是4∶5
B.白纸条的长度是黑纸条的
C.白纸条比黑纸条长
D.黑纸条比白纸条短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把L∶250mL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40kg比   kg少。
12. 先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
综合算式:(  )
13.把一张底边长6厘米,高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每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5. 一个圆柱体削去部分后变成一个圆锥体,把这个圆锥体的高增加2倍,削去的体积与现在圆锥的体积比是   。
16. 下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下面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面积最小的是   ,面积相等的是   和   。
17.七五折。
18.经测量,某圆柱型水桶横截面面积为314,纵截面面积为100,则这个圆柱的体积为   。(π取3.14)
19. 一张数学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如不做,不得分也不扣分,若小明得了78分,那么他做对了   题,没做的有   题?
20.晾衣服。 (填“平移”或“旋转”)
妙妙周末帮助妈妈晾晒衣服,首先   晾衣架的把手,让晾衣竿慢慢下降,即   下来,再将晾晒的衣服挂上去,   晾衣架的把手让晾衣竿慢慢上升,这样晾晒衣服就完成了。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得数。
2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①14.4﹣4.63÷1.6﹣2.37
②2.5×12.5×50×0.8
③÷[×(﹣)]
④65×+65×
23.解方程(比例)。
①80+ x=100
②x+10%=15.4
③ :3x= :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1)将图A向下平移6个格得到图B。
(2)以图B中的点O为旋转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3)按2∶1画出图A放大后的图形。
25.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三角形 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O、M也在格点上。
(1)画出三角形ABC 关于直线OM对称的三角形A'B'C'。
(2)画出三角形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三角形A"B"C"。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实验小学举行庆“六一”男女大合唱,原计划合唱队中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后来考虑到合唱效果,将增加5名男生,这时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6:5。合唱队原有女生多少名?
利群商店举行促销活动,购物满38元均可摸奖一次。现在箱子里有1000张奖卡,奖卡设有一等奖10人,二等奖100人,其余的都是三等奖。任意摸一张,你可能摸到什么奖的奖卡?再摸一次,摸出什么奖卡的可能性大?
28.如图是笑笑所在学校2023年秋季六年级学生体检时的视力检测结果统计图。
(1)本次视力检测中,六年级学生视力不良(包括近视和假性近视)的人数占检测学生的    %。
(2)本次视力检测中,六年级视力正常的共有135人,近视的有    人。
(3)本次视力检测中,近视人数与视力正常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4)如果你是这个学校的校医,你会对六年级学生用眼卫生方面提出怎样的建议?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cm,它的长和宽都是质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cm2?
30.如图是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根据图中信息算一算,要行驶1000千米需要多少时?
答案解析部分
1.正确
解:扇形统计图能反应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为了统计家里一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总量的情况,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正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应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
2.正确
解:设这两个真分数为a、b,因为01,所以axba,所以axb故答案为:正确。
通过分数乘法和除法进行判断积和商的关系即可。
3.错误
解:分数乘分数的结果可能是整数,如:,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举反例法进行判断,当两个分数互为倒数的时, 所得的积仍是 1,为整数。
4.正确
解:(1-):=:=1:3。
故答案为:正确。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差与减数的比=(1-) :。
5.错误
解:无法确定合格率。
故答案为:错误。
合格率=合格零件的个数÷一共有零件的个数,因为一共有零件的个数未知,所以就无法确定合格率。
6.C
604000是六十万四千,由6个十万和4个千组成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数位,不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最小的自然数是0。
7.D
解:30千米=3000000厘米
1厘米:3000000厘米=1:3000000
故答案为:D。
1千米=100000厘米,先把长度单位千米转化成长度单位厘米,已知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
8.A
解:4∶5=4÷5=0.8。
故答案为:A。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求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
9.B
解: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长度相等,所以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的比是1:1;
故答案为:B。
圆柱展开侧面是正方形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长度相等,据此解答。
10.D
解:A项:黑纸条与白纸条的长度比是4∶5,原题说法正确;
B项:5÷4=,原题说法正确;
C项:(5-4)÷4
=1÷4
=,原题说法正确;
D项:(5-4)÷5
=1÷5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从图中可知,黑纸条有4份,白纸条有5份。
A项:黑纸条与白纸条的长度比=黑纸条长度:白纸条的长度;
B项:白纸条是黑纸条长度的分率= 白纸条的长度÷黑纸条长度;
C项:白纸条比黑纸条长的分率=(白纸条的长度-黑纸条长度)÷黑纸条长度;
D项:黑纸条比白纸条短的分率=(白纸条的长度-黑纸条长度)÷白纸条长度。
11.3∶1;3;100
解:L:250mL
=750mL:250mL
=(750÷250):(250÷250)
=3:1
3:1=3÷1=3。
40÷(1-)
=40÷
=100(Kg)
故答案为:3:1;3;100。
单位不同需要先统一单位,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化简成最简整数比;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40kg是单位“1”的(1-),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12.53,14,742,(280-227)×(336÷24)=742
630,988,38,(358+126×5)÷26=38
解:①280-227=53;336÷24=14;53×14=742;
列成综合算式为:(280-227)×(336÷24)=742
②126×5=630;358+630=988;988÷26=38;
列成综合算式为:(358+126×5)÷26=38。
故答案为:①53,14,742,(280-227)×(336÷24)=742
②630,988,38,(358+126×5)÷26=38
①先同时计算出280减227的差,以及336除以24的商,再用求出来的差乘求出的商即可;
②先计算出126乘5的积,再计算出用358加上求出来的积的和,然后用计算出的和除以26即可。
13.12
解:6×4÷2
=24÷2
=12(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2。
底边长×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每个梯形的面积。
14.6;72
解:18=2×3×3,
24=2×2×2×3,
18和24公有的质因数是:2和3,18独有的质因数是3,24独有的质因数是2和2,
所以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3×3×2×2=72;
故答案为;6,72.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首先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据此解答.
15.2:3
解:把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2倍。再把这个圆锥体的高增加2倍,现在圆锥体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由此可知削去的体积与现在圆锥体的体积比是2:3。
故答案为:2:3
一个圆柱体削去部分后变成一个圆锥体,说明这个圆锥体的高和底面半径都和圆柱体相等。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所以把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2倍。再把这个圆锥体的高增加2倍,现在圆锥体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由此可知削去的体积与现在圆锥体的体积比是2:3。
16.③;②;①;⑤
解:根据图形所示,可知
所以,
故答案为:③;②;①;⑤
观察图形,可知图①是一个以长为4,宽为2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代入数据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图②是一个以底为3,高为4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底×高÷2,代入数据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图③是由4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1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组成,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代入数据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图④是一个以上底为2,下底为5,高为2的梯形,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求出梯形的面积;图⑤是一个以长为4,宽为2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代入数据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最后再将五个图形的面积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17.4;9;15;75
18.1570
解:根据题意,可得
已知圆柱的横截面面积为314cm2,根据,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
可得,r2=314÷3.14=100,则r=10(cm)
已知纵截面面积100cm2,纵截面为长方形,其面积=2r×
可得,h=100÷(2×10)=5(cm)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πr2 ,可得
V=3.14×102×5
=3.14×100×5
=1570(cm3)
答: 这个圆柱的体积为157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570
已知圆柱的横截面面积为314cm2,根据,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半径r的值;接下来,根据纵截面面积100cm2,这实际上是底面直径与高度 的乘积。设底面直径为2r,求出h的值,最后再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最后,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πr2 ,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19.20;3
解:78÷4>19,则小明至少做对了20道题;
假设他做对了21道题,21×4-4×1=84-4=80>78,即使剩下4题都做错,得分也会超过78分;
因此小明做对的题目数量为20题。
20×4=80(分)
(80-78)÷1=2(道)
即小明做错了2道题。
5-2=3(道)
故答案为:20;3。
根据小明的得分来确定他做对了多少题,以及有多少题他没做,首先需确定小明做对题目的数量范围,然后通过逆推方法来计算出做错的题数和没做的题数。
20.旋转;平移;旋转
解:晾衣架的把手需要旋转才能让晾衣竿慢慢下降;晾衣竿下降的过程是一个平移的过程;将晾晒好的衣服挂上去后,需要再次旋转晾衣架的把手,让晾衣竿慢慢上升。
故答案为:旋转;平移;旋转
根据生活常识需要旋转把手使晾衣竿下降或者上升,上升或者下降为平移的过程。
21.18;;;
22.解:①14.4-4.63÷1.6-2.37
=14.4-2.89375-2.37
=11.50625-2.37
=9.13625
②2.5×12.5×50×0.8
=(2.5×50)×(12.5×0.8)
=125×10
=1250
③÷[×(-)]
=÷ [×]
=÷

④65×+65×
=65×(+)
=65×1
=65
①、③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②、④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简便运算。
23.① 80+ x=100
解:80+ x﹣80=100﹣80
x=20
6× x=20×6
x=120
② x+10%=15.4
解:x+10%﹣10%=15.4﹣10%
x=15.3
③ :3x= :
解: 3x×=×
4x=
x=
①根据等式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80,再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②根据等式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10%;
③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算式转化为3x×=×,再根据等式性质2进行解方程。
24.(1)解:
(2)解:
(3)解:
(1)先确定平移的方向,然后根据平移的格数确定对应点的位置,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先确定旋转中心,然后根据旋转方向和度数确定对应点的位置,再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按2:1放大后的三角形,底是4格,高是6格,由此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
25.(1)解:
(2)解:
(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C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直线MN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2)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26.解:原来男生是女生的:
(1-)÷
=
则合唱队原有女生:
5÷(-)
=30(人
答:合唱队原有女生30人。
原计划合唱队中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则男生是女生的(1-)÷=。男生增加5名后,男生是女生的,则这5名男生占女生人数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5人除以(-)就是原有女生人数。
27.解:任意摸一张,可能摸出一等奖,也可能摸出二等奖,还可能摸出三等奖。再摸一次,摸出三等奖奖卡的可能性大。
任意摸一张,每张奖卡都有被摸出的可能。再摸一次,哪种奖卡的数量多,摸出的可能性就大。
28.(1)55
(2)75
(3)5:9
(4)解:建议: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大约30cm。
解:(1)1-45%=55%,
六年级学生视力不良(包括近视和假性近视)的人数占检测学生的55%。
(2)135÷45%=300(人)
300×(1-45%-30%)=300×25%=75(人)
近视的有75人。
(3)25%:45%=25:45=5:9
近视人数与视力正常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5:9
故答案为:(1)55;(2)75;(3)5:9。
(1)单位1-视力正常的人数占的百分率=视力不良的人数占检测学生的百分率;
(2)视力正常的人数÷视力正常的人数占的百分率=总人数,总人数×近视的人数占的百分比=近视的人数;
(3)把近视人数与视力正常人数的百分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即可;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9.解:48÷2=24(cm)
5+19=24
7+17=24
11+13=24
19×5=95(cm2)
17×7=119(cm2)
13×11=143(cm2)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143cm2。
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求出长与宽的和是24,然后判断出所有两个和是24的质数,这两个质数分别是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计算出面积,然后判断最大的面积即可。
30.解:1000÷80=12.5(小时)
答:要行驶1000千米需要12.5时。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辆汽车1小时行驶80千米,所以行驶1000千米需要的小时数=1000÷汽车1小时行驶的距离,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