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题组一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1.(2024·苏州高二检测)某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74s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分区是( )
A.第3周期ⅡB族,ds区 B.第4周期ⅡB族,d区
C.第3周期ⅦA族,s区 D.第4周期Ⅷ族,d区
2.(2024·淮安高二检测)若某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5周期ⅢB族
B.该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数为2
C.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N电子层共有8个电子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分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p区不包含副族元素
B.第5周期有15种f区元素
C.d区、ds区均不存在非金属元素
D.s区所有元素的p能级电子均为全充满或全空状态
题组二 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4.下列有关电离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越大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
B.第一电离能是元素的原子失去核外第—个电子需要的能量
C.同一周期中,主族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越来越大
D.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5.下列有关第一电离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B.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O>N>C
C.ⅠA族、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原子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
D.第3周期元素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小
6.(2024·扬州高二检测)如表是同周期三种主族元素X、Y、Z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X 496 4 562 6 912 9 543
Y 578 1 817 2 745 11 575
Z 738 1 451 7 733 10 540
A.X为ⅠA族元素 B.Y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1
C.Z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 D.金属性:X>Y>Z
7.(1)第2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铍大的有 种。
(2)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与碳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 。
(3)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899 1 821 15 390 21 771
B 738 1 451 7 733 10 540
8.(2024·南京高二检测)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4列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
B.只有第2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
C.第4周期第8列元素是镍元素
D.第15列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3
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同一轨道内的电子的运动状态也不相同
B.位于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前四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位于ⅥB族
D.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均在 ⅠA族或ⅠB族
10.某主族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元素最高价态可能为+3价 B.X可能为ⅤA族元素
C.X为第5周期元素 D.X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2+
11.(2024·无锡高二检测)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 080 4 000 6 100 9 400
R 500 4 600 6 900 9 500
S 740 1 500 7 700 10 500
T 580 1 800 2 700 11 600
U 420 3 100 4 400 5 900
A.Q元素可能是0族元素
B.R和S均可能与U在同一主族
C.U元素可能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
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1的可能是T元素
12.(2024·泰州高二检测)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基态原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的电子,X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Z位于第3周期,其基态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总数与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I1):Z>X>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
C.X、Y均能与W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D.工业上制备Z单质是通过电解其氯化物的水溶液而获得
13.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
已知: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④Z基态原子有六个未成对电子。
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R、X、Y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Q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 区,与Y元素同族的第4周期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3)RY2的电子式为 ,Z3+的结构示意图为 。
14.前四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性质如表所示:
A 2p轨道电子半充满
B 与A同周期,且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C 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原子轨道排有电子,且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D 其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msnmpn+2
E 前四周期元素中,E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F 基态F+各电子层电子全充满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电子排布式为 ;F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族,处于元素周期表中 区,写出F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
(2)A、B、C、D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B、C、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写出A元素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题组一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1.(2024·苏州高二检测)某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74s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分区是( )
A.第3周期ⅡB族,ds区
B.第4周期ⅡB族,d区
C.第3周期ⅦA族,s区
D.第4周期Ⅷ族,d区
解析:D 某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74s2,该元素是27号元素Co,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Ⅷ族,分区为d区。
2.(2024·淮安高二检测)若某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5周期ⅢB族
B.该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数为2
C.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N电子层共有8个电子
解析:A 该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5周期ⅢB族,所以该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数为3,A正确,B错误;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错误;该元素第N电子层的电子排布为4s24p64d1,共有9个电子,D错误。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分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p区不包含副族元素
B.第5周期有15种f区元素
C.d区、ds区均不存在非金属元素
D.s区所有元素的p能级电子均为全充满或全空状态
解析:B p区是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到p轨道上(He除外),包括ⅢA族至ⅦA族和0族,不包括副族元素,A正确;f区元素指的是镧系和锕系元素,镧系和锕系元素在第6、第7周期的ⅢB族,第5周期不含f区元素,B错误;d区和ds区元素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正确;s区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1~2,s区所有元素的p轨道电子均为全充满或全空状态,D正确。
题组二 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4.下列有关电离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越大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
B.第一电离能是元素的原子失去核外第—个电子需要的能量
C.同一周期中,主族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越来越大
D.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解析:D 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越大,表示该元素的原子越难失去电子;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但ⅡA族、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5.下列有关第一电离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B.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O>N>C
C.ⅠA族、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原子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
D.第3周期元素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小
解析:D 通常同周期元素中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A错误;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但由于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或全充满时相对稳定,这使得ⅡA族、ⅤA族反常,故第一电离能N>O,Mg>Al,B错误,D正确;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小,C错误。
6.(2024·扬州高二检测)如表是同周期三种主族元素X、Y、Z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X 496 4 562 6 912 9 543
Y 578 1 817 2 745 11 575
Z 738 1 451 7 733 10 540
A.X为ⅠA族元素 B.Y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1
C.Z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 D.金属性:X>Y>Z
解析:D 根据表格中电离能的数据可知,X的I1较小,I2突增,故X的外围电子数应为1,为ⅠA族元素,A正确;Y的I1、I2、I3均较小,I4突增,则Y的外围电子数为3,为ⅢA族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1,B正确;Z的I1、I2较小,I3突增,说明Z的外围电子数为2,为ⅡA族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s区,C正确;三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金属性从左向右依次减弱,故金属性:X>Z>Y,D错误。
7.(1)第2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铍大的有5种。
(2)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与碳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N原子的2p轨道达到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
(3)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899 1 821 15 390 21 771
B 738 1 451 7 733 10 540
解析:(1)第2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比Be元素第一电离能大的元素有C、N、O、F、Ne共5种。(2)O原子和N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分别为2s22p4、2s22p3,N原子的2p轨道半充满,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较大。(3)由A、B元素的各级电离能可看出,A、B两元素均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2价金属阳离子,故A、B元素属于ⅡA族的元素,由同主族元素电离能变化规律可知,B元素为镁元素,其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
8.(2024·南京高二检测)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4列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
B.只有第2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
C.第4周期第8列元素是镍元素
D.第15列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3
解析:D 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ⅥB族,应对应第6列,A错误;第18列He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1s2,B错误;第4周期第8列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是铁元素,C错误;第15列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3,最外层有5个电子,D正确。
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同一轨道内的电子的运动状态也不相同
B.位于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前四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位于ⅥB族
D.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均在 ⅠA族或ⅠB族
解析:D 电子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电子层、原子轨道形状、原子轨道伸展方向、电子的自旋状态,位于同一轨道内的电子,其自旋状态不同,A正确;d区和ds区的元素为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正确;前四周期元素即1~36号元素,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铬,有6个未成对电子,位于第4周期ⅥB族,C正确;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ns1,若为主族元素,则为ⅠA族元素,若为副族元素,可能位于ⅠB族或ⅥB族等,D错误。
10.某主族元素X的逐级电离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元素最高价态可能为+3价
B.X可能为ⅤA族元素
C.X为第5周期元素
D.X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2+
解析:A 结合电离能图知,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之间的差距最大,所以该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X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属于ⅢA族元素,不能确定周期序数,A正确,B、C错误;该主族元素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所以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X3+,D错误。
11.(2024·无锡高二检测)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 080 4 000 6 100 9 400
R 500 4 600 6 900 9 500
S 740 1 500 7 700 10 500
T 580 1 800 2 700 11 600
U 420 3 100 4 400 5 900
A.Q元素可能是0族元素
B.R和S均可能与U在同一主族
C.U元素可能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
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1的可能是T元素
解析:B 由元素的电离能可以看出,Q的第一电离能很大,可能是0族元素,A正确;R和U的第一电离能较小,第二电离能剧增,故表现+1价,最外层电子数为1,二者位于同一族,S的第一、第二电离能较小,第三电离能剧增,故表现+2价,最外层电子数为2,R和U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变化规律相似,即R和U最可能在同一主族,S不可能与U在同一主族,B错误;U的第一电离能较小,最外层电子数为1,U可能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C正确;T的第一、第二、第三电离能较小,第四电离能剧增,表现+3价,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1的可能是T元素,D正确。
12.(2024·泰州高二检测)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基态原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的电子,X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Z位于第3周期,其基态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总数与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I1):Z>X>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
C.X、Y均能与W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D.工业上制备Z单质是通过电解其氯化物的水溶液而获得
解析:C W基态原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的电子,则W为H,X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原子序数关系,则X为C,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高,则Y为N,Z位于第3周期,其基态原子s轨道上的电子总数与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相等,则Z为Mg。第一电离能(I1):N>C>Mg,A错误;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NH3>CH4,B错误;C、N均能与H形成C2H4、N2H4等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C正确;工业上制备Mg单质是通过电解其熔融氯化物而获得,D错误。
13.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
已知: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④Z基态原子有六个未成对电子。
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R、X、Y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2)Q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s区,与Y元素同族的第4周期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s24p4。
(3)RY2的电子式为︰︰C︰︰,Z3+的结构示意图为。
解析: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H元素;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则R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为C元素;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④Z基态原子有六个未成对电子,只能处于第4周期,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为Cr元素。(1)R、X、Y三种元素分别为C、N、O,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则C元素最小,由于N原子的2p轨道半充满,较稳定,N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O元素,故第一电离能:N>O>C。(2)Q为H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s区,Y为O元素,与之同族的第4周期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s24p4。(3)CO2的电子式为︰︰C︰︰;Cr3+的结构示意图为。
14.前四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性质如表所示:
A 2p轨道电子半充满
B 与A同周期,且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
C 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原子轨道排有电子,且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D 其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msnmpn+2
E 前四周期元素中,E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F 基态F+各电子层电子全充满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2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F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ⅠB族,处于元素周期表中ds区,写出F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104s1。
(2)A、B、C、D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Na(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B、C、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O2->Na+。
(3)写出A元素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解析:前四周期元素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2p轨道电子半充满,则A为氮元素;B与A同周期,且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B为氧元素;C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原子轨道排有电子,且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C为钠元素;在前四周期元素中E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则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E为铬元素;D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msnmpn+2,即外围电子排布式为ms2mp4,则D为ⅥA族元素,原子序数小于铬大于钠,则D为硫元素;基态F+各电子层电子全充满,则F为铜元素。(1)E是24号铬元素,则其基态原子核外有2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F为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ⅠB族,其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2)A、B、C、D分别为N、O、Na、S,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呈逐渐增大趋势,但由于N元素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同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S>Na;B、C、D三种元素分别为O、Na、S,其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S2-,其中O2-、Na+电子层结构相同,都为2层,S2-核外电子层为三层,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B、C、D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S2->O2->Na+。(3)A元素为氮元素,则A元素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