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尼、艄”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尼、斯”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纵横交叉、手忙脚乱、祷告、雇定”等词语。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并以此为依据理清课文层次。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2.教学难点: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语: 在欧洲有一座独特的“水上城市”——威尼斯,这座城市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2).教师组织生交流:对威尼斯的小艇总体印象是长、窄、深、两头翘起等。
2.检查预习
师点拨:“哗”是一个多音字,在哗笑这个词中读“huá”,读二声的时候意思是喧哗、喧闹,读一声时是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
3.师提问引导:自读课文,想一想并和同桌交流概括: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预设:课文写了小艇的外形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小艇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圈画描写小艇的语句,概括小艇的特点。
1.默读文章,圈画出描写小艇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艇的特点。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①长、窄、深;②两端翘起;③轻快灵活。
2.对比语句,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
◇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两端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的形状及小艇行动时轻快灵活的特点,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威尼斯的小艇,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能拉近小艇与我们的距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小艇的特点。
四、感受船夫技术,坐进小艇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3—4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坐上小艇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从哪里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指名交流阅读感受。
预设1:坐上小艇,我感受到舒适。从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样,和坐在小艇上能观赏城市的风光,还能和过往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我感受到坐在小艇上很舒适。
预设2:我感受到船夫的驾驶技术非常高超。在第4自然段中这样写道,行船速度很快,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预设3:我从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的挤过去,从“不管…总…”这两个词,还有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的穿过,而且速度很快,还能急转弯。从“总…而且…还”3个关联词也看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预设4:我从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的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处描写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而且这一处不是在直接写船夫,是在写,是进行侧面描写。
五、体会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过渡语: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么好,那么小艇在威尼斯人们的生活中又有什么作用呢?沐浴着威尼斯柔和的海风,让我们看一看威尼斯人白天到夜晚的生活吧。
1.默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威尼斯人和小艇有怎样的关系?圈画相关词语。
2.边读边做批注,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第五自然段提到了哪些人?他们乘坐小艇要去做什么事?
3.还有哪些人需要乘坐小艇去做什么事?
4.默读第6自然段,以水面上的变化为线索,你看到了那些画面?从水面上的变化过程,你体会到了什么?
簇拥 散开 消失 停泊(小艇)
拥出来 哗笑 告别(人们)
渐渐沉寂 静寂 沉沉地入睡了 (威尼斯城夜晚静谧 柔和之美)
明确:当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起来,充满生机和活力,夜晚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城就沉沉入睡了。
正是因为作者用了有动有静,动静结合的表达方式,才给我们展示出威尼斯水城独特的风景,让我们体会到小艇给这座城市的生活带来的无尽情趣。
配乐朗读威尼斯夜晚动态美(读的轻快活泼)和静态美(读的舒缓柔和)
六、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乘坐小艇的感受、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威尼斯人的活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板书:水城特有风光)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