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9 16:3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13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了解长征开始的原因,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2、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3、学习红军战士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一、长征的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博古
李德胜利
失败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渡过乌江,夺取遵义瑞金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遵义会议 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长征胜利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宣告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1、敌人的围追堵截3、缺少粮食给养。4、内部矛盾斗争。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4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
? 艰苦奋斗、
百折不挠、
严守纪律、
不怕牺牲、
坚定信念、
勇往直前、请思考:我们应该学习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品质?长征精神 2006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策划了大型纪实性活动——《我的长征》。5000多人踊跃报名,为此徒步上京、辞职离职的年轻人不少;一路上,跟着团队行走的志愿者不少。 2002年,38岁的英国学者李爱德英国朋友马普安,沿着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走完全程。他们曾感慨,一路上的痛苦,只要我活着,就不想再体验。但2005年11月,李爱德又再次出发,沿着长征路前行。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法国女学者西蒙娜·戴博瓦尔:“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材料一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  ——毛泽东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2、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长征意义3、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材料二: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
       ——毛泽东材料三: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原因经过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路线:转折:遵义会议结束: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意义红军不怕远征难1、外部原因:蒋的“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围剿红军。
2、内部原因:“左”倾错误导致红
  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 )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D、实现革命重心转移C2、1935年10月,毛泽东在写《七律 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
诗中的“三军”指的是( )
A、陆、海、空军 B、红一、二、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B练一练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遵义会议 ②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
③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④红军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
⑤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③⑤④① D、②③①⑤④
4.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中,正确顺序是( )
①巧渡金沙江②强渡大渡河③四渡赤水④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DC5.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 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B 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
C 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D 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C6.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
这里的“转移”指( )
A 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 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
C 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 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C阅读下面材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一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请回答:
(1)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分)
(2)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1分)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3分)遵义会议;(1分)毛泽东。四渡赤水。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1分)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1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分) 1、结合红军长征的路线图写出中央红军长征的起止地点。

2、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在什么事件之后?

3、通过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瑞金、会宁遵义会议长征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 央于都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将台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图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湘江乌江金沙江湖南赤水河大渡河遵义会议(1935年) 遵义会议①集中全力……取消了……肯定了……
②会后确定……内容意义①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③成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转折点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幼稚经过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怕远征难(19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