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13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国文化影响力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年来,春节、北京中轴线等申遗成功,中国提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获国际社会一致支持,在免签政策助力下“中国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新热潮,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吸引全球玩家。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文明
倡议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支持。
知识点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
(1)提出: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完善: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3)作用:不仅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知识点二 .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1)措施
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
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④201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作用
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考点 中国一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热13
一、单选题
1.(2024·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中外文化遗产双边合作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如参与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和尼泊尔、缅甸震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与洪都拉斯、肯尼亚联合考古等,我国还持续加大文化遗产多边国际合作的推进力度,其中尤以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倡议最具代表性。这些举措( )
①表明改革文化遗产全球治理机制成为共识
②体现了我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与担当
③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更多人文内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中近代以来各国频繁在文化遗产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中国为代表大力倡导各国在文化遗产方面的多边国际合作,材料中没有提及21世纪之前各国在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措施和治理机制,无从比较,就无法看出是否改革了这方面的机制,①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我国还持续加大文化遗产多边国际合作的推进力度,其中尤以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倡议最具代表性”可知,中国在守护人类共同文化遗址财富方面,越来越具有大国的担当和责任,②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近年来,中外文化遗产双边合作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如参与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和尼泊尔、缅甸震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可知,各国对文化遗址的重视和保护,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维护,③符合题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加强国家间合作,是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并且这种对文化遗址保护的投入更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项和C项。故选D项。
2.(2020·浙江·高考真题)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答案】D
【详解】布达拉宫采用的木石结构碉楼建筑属于藏地建筑风格,而藻井、斗拱是汉族建筑风格,两者的结合体现了“藏汉合璧的风格”,凸显民族团结,D正确;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能体现出“藏汉合璧”特征,排除A;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藏汉合璧”无关,排除B;布达拉宫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富有尼泊尔和印度的艺术特色,不是汉族建筑风格,排除C。
考点一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材料题
3.(2014·江苏·高考真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平遥古城遗产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自然景观 要素 人文景观要素 非物质文化要素
黄土地、河流和农田等 商业建筑 宗教建筑 政治建筑 生活建筑 地方手艺、宗教信仰和社会传统等
票号、店铺 文庙、武庙、城隍庙、清虚观 城墙、县衙 民居
——根据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一文中的相关图示改编
材料二 平遥票号在……创立之后的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雄厚的实力,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
——张桂泉《平遥古城》
材料三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自然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在平遥古城遗产构成中的各自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平遥古民居的主要建筑特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平遥金融业的历史地位。
(3)有人认为,平遥古城只是在票号方面独树一帜,其他要素在全国许多地方也有,因而这一文化遗产的特色有限。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角度,对这一看法进行评议。
【答案】(1)作用:自然景观要素:古城存在的生态环境。
非物质文化要素:古城存在的社会基础。
建筑特色:四合院;砖砌窑洞式的院宅(或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垂花门楼、雕饰窗棂等装饰(或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剪纸窗花等装饰)。
(2)历史地位:日升昌票号是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或是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两业务的金融机构);一度是近代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3)评议:从单一要素看,并不是所有要素都是特色明显的;但诸多要素的完整保存,非同寻常;因而上述看法是偏颇的。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以及文字史料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两个方面回答,从材料一表格中 自然景观的角度从生态环境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要素从社会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院落结构、建筑形式以及装饰材料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2)中依据材料二中“平遥票号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概括作答,售或出租土地”,“获得的资金用于商业或俄国的新兴产业”“ 把资金投在国家债券或者铁路、银行和其他私人企业的有价证券”等关键信息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俄国农业生产关系和贵族阶层的变化来分作答。
第(3)问属于评述题,作答时围绕题干小问依据材料进行评价,材料一是从单一要素的角度进行评价,材料三是从完整性的角度进行评价,材料中“最为完整”、“所有特征”这样的说法过于夸大,过于绝对,有失真的一面。
考点: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构造及作用。
13
一、单选题
1.首个国产3A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火爆全球。游戏中呈现的建筑、道具、服饰等都有出处,其中27个实景来自山西,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等文化遗产。由此可知( )
A.中国网络数字技术已经全面领先于世界
B.保护遗产传承文化已成为全民行动自觉
C.网络娱乐精品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D.山西是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题目中主要强调了《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通过展示中国文化遗产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可以推导出网络娱乐精品对中华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网络数字技术与世界的比较,不能得出中国网络数字技术已经全面领先于世界,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众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态度,不能得出保护遗产传承文化已成为全民行动自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比较信息,不能得出山西是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排除D项。故选C项。
2.鸦片战争后,西方学者以“文化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进行考古发掘,造成文物大量外流。1905年,张謇上书清政府,主张在京师设立帝室博物馆;1909年,清政府拟定《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规定“盗卖碑版于外人者,科以重罚,并予州县官以失察之罪”。上述现象体现了清政府( )
A.改革措施初见成效 B.对外部世界认识不深刻
C.仍沉迷于训诂考据 D.文物主权意识渐趋觉醒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借“文化考察”使中国文物大量外流,而1905年张謇主张设帝室博物馆,1909年清政府拟定章程对盗卖文物给外人的行为进行重罚并追究州县官失察之罪,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清政府意识到保护文物、维护文物主权的重要性,体现其文物主权意识渐趋觉醒,D项正确;题干仅涉及针对文物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出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不能就此推断出改革措施初见成效,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已经认识到西方学者的“文化考察”背后是对中国文物的掠夺,因此才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说明清政府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在加深,排除B项;训诂是对古书中的语义做出正确解释的一项专门性学术工作。考据学要求言之有据,据必可靠,推理严密,且不能仅凭孤证作断。材料未涉及清政府沉迷于训诂考据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3.泱泱中华,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文化再度享誉世界。有利于中华优秀文明传承的是( )
A.清政府任命汤若望主持钦天监工作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
C.《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 D.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颁布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文物保护法律的颁布为中华优秀文明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D项正确;汤若望主持钦天监工作主要是在天文历法等方面带来了西方的知识和技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创办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属于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古代王朝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而到了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大力倡导发展市场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某内陆城市,政府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建立大型商业中心,鼓励民众创业经商,然而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却出现了商科类专业报考火爆,而传统文史类学科则备受冷落的现象,与之相伴的是当地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资金也面临短缺。这主要表明( )
A.商业繁荣与文化传承的零和博弈
B.功利主义思潮对教育文化的侵蚀
C.经济转型触发社会资源错配连锁反应
D.现代性焦虑下历史文化的式微根源
【答案】C
【详解】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现代的商科类专业报考火爆,传统文史类学科则备受冷落和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资金也面临短缺的现象,主要是政府对商业的鼓励和推动,这种经济政策的转型,引发了社会资源错配连锁反应,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商业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A项与处理不符合,排除A项;B项体现的是材料的表现,不是本质,且材料中现象主要因为经济转型触发,并非因为功利主义,排除C项;材料不仅体现历史文化的式微,还强调的是文史类学科,D不能完全表达材料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5.浙江衢州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因其重要性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千年的风吹雨淋中,城墙需要时常进行维护。根据2020年4月《浙江日报》的报道,城墙的修缮工程“要坚持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尽可能保持原貌,……然后保留原城墙内的堆土、剔除堆石乱石,保留岁月侵蚀城墙的状态。”这一要求体现了文物保护应( )
A.适应社会的时代性 B.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C.确保遗产的真实性 D.还原文物的完整性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尽可能保持原貌,保留原城墙内的堆土、剔除堆石乱石,保留岁月侵蚀城墙的状态”可知,这一要求体现了文物保护应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即尽可能还原和保留文物最初的状态和历史痕迹,C项正确;题干中重点强调的是对古城墙原貌的保留,而非突出文物保护适应社会的时代性,排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对古城墙这一单一文物的保护原则,未涉及文化多样性的内容,排除B项;题干更多强调的是对城墙现有真实状态的保留,而非强调还原文物的完整性,排除D项。故选C项。
6.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与国内其他文明类似,其使用者在自身认同、礼仪宗教以及对天地自然的认识等方面也与国内其他地区相近:而出土的黄金积杖和黄金面具等,在我们已知的商代及以前的中华文明中从未发现过,却常见于埃及的出土文物中。这反映出( )
A.三星堆文明发展中重视礼仪宗教
B.三星堆文明是受多元文明影响生成的
C.三星堆文明与埃及文明存在交流
D.三星堆文明丰富了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答案】D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征与国内其他地区相近,但也独具特色,与埃及文明有相似之处,出土的黄金积杖和黄金面具等文物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未强调礼仪宗教对三星堆文明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三星堆文明中的部分文物与埃及文明存在相似之处,无法据此得出多元文明对三星堆文明的影响,排除B项;虽然三星堆文明与古埃及文明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存在交流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0年世界遗产中心对威尼斯再次进行监测,报告指出:威尼斯世界遗产城市面临严峻威胁……当地居民是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重要支撑,作为城市基本社会结构的组成,他们应得到支持,并通过可负担住房、促进就业和相关基础设施保障等手段,维持城市居民的数量,同时大幅度减少游客人数,特别是将禁止大型船舶进入作为一项优先工作给予落实。由此可知( )
A.旅游和居民流失是威尼斯遗产地的两大威胁
B.当地经济现状可以维持威尼斯城市生活的平衡
C.大型船舶进出并不影响威尼斯遗产地的发展
D.威尼斯在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答案】A
【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威尼斯)。根据材料“并通过可负担住房、促进就业和相关基础设施保障等手段,维持城市居民的数量,同时大幅度减少游客人数”可知,威尼斯游客人数太多和居民由于经济负担等问题而流失是威尼斯遗产地的威胁,A项正确;威尼斯面临严峻威胁,当地经济状况已经不能维持威尼斯城市生活的平衡,排除B项;材料提及要禁止大型船只进入威尼斯,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种问题并未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
8.近年来,我国已占据全球海外游戏发行市场最大份额。许多原创国产游戏将中国传统文化嵌入游戏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画面中。海外用户在接受中国游戏的同时,也在了解游戏中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属性。这一现象( )
A.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已全面领先
B.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C.说明政府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
D.健全国际人文合作机制
【答案】B
【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许多原创国产游戏将中国传统文化嵌入游戏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画面中。海外用户在接受中国游戏的同时,也在了解游戏中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可知,这无疑提升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让更多的海外用户接触和认识到中国文化,B项正确;虽然我国在海外游戏发行市场占据较大份额,但不能就此得出我国数字经济已全面领先的结论,数字经济包含众多领域,不能仅依据游戏发行这一方面就下此定论,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提及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政府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视,排除C项;健全国际人文合作机制是促进各国间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题干没有提到合作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3年3月28日,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朔门古港遗址包括码头、航船、航线、航标塔、城市、窑业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遗迹中要素完备的港口遗址。它的发现,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类遗产的空白,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增添了一个典型样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遗址直接证实了温州是宋朝对外交往的主要港口的事实
B.有关朔门古港过去时代的信息,必须考古证据才能构建
C.遗址的发现也可以用以佐证当时城市、交通和海禁政策
D.古港遗址作为考古实证助于对“一带一路”的历史理解
【答案】D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它的发现,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类遗产的空白,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增添了一个典型样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目前申遗的主要举措是“一带一路”建设,可见,古港遗址作为考古实证有助于对“一带一路”的历史理解,D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遗址直接证实了温州是宋朝对外交往的主要港口的事实,排除A项;“必须考古证据才能构建”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B项;据材料“朔门古港遗址包括码头、航船、航线、航标塔、城市”可知,遗址的发现也可以用以佐证当时城市、交通,但不能佐证海禁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0.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不仅具有“天下雄”的美誉,更见证了封建王朝国家祭祀的礼教制度。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泰山高度评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由此可知,泰山作为世界遗产( )
A.是现存最大古代艺术宝库 B.再现了封建王朝国家历史
C.体现了非物质文化的特性 D.具有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天下雄”“见证了封建王朝国家祭祀的礼教制度”“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可知,泰山作为世界遗产具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双重性,D项正确;泰山不是现存最大的古代艺术宝库,排除A项;“再现了”表述绝对,排除B项;泰山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题
11.2001年,索尔泰尔工业遗产区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索尔泰尔工业遗产区
材料一 索尔泰尔是保留完好的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城镇的典范。受欧文的影响,工厂主索尔特选择了布拉德福德市艾尔河南岸的25英亩土地,建成一个具有14座锅炉及4个蒸汽机带动的1200架纺织机的大型纺织厂,每天生产3万码棉布,为索尔泰尔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索尔特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建立了较完善的水体管理系统,还建了设施完备的公用浴室和洗衣房。
索尔特还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网格状城市结构,工业区、居住区、市政、商业、绿地、学校、教堂、医院、救济院等一应俱全。整个镇子就是民居和花园的结合体,建筑不仅规划统一、而且均采用意大利式的浅色砂岩结构,尤其是主日学校和归正会教堂,堪称艺术与功能结合的典范。整个市镇与纺织厂的哥特式建筑外观,统一和谐,生动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市镇和建筑的风格。
——摘编自昌异颖《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模范工厂研究——以新拉纳克和索尔泰尔为例》
材料二
——摘自王敬爽《适应性再利用视角下英国索尔泰尔工业遗产区的实践与启示》
分析说明索尔泰尔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定为保护区的理由。
【答案】理由:索尔泰尔是保留完好的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城镇的典范,其布局深受“花园城市”运动发展的影响,代表了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阶段。索尔泰尔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增长问题的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建立了较完善的水体管理系统。索尔特还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网格状城市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和自足的社会经济单元,工业区、居住区、公共建筑等一应俱全。整个市镇与纺织厂的哥特式建筑外观,统一和谐,生动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市镇和建筑的风格。
【详解】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19世纪中期(英国)。根据“索尔泰尔是保留完好的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城镇的典范”,得出索尔泰尔是保留完好的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城镇的典范,根据“整个镇子就是民居和花园的结合体”,得出其布局深受“花园城市”运动发展的影响,代表了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索尔特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建立了较完善的水体管理系统,还建了设施完备的公用浴室和洗衣房”,得出索尔泰尔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增长问题的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建立了较完善的水体管理系统。根据“索尔特还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网格状城市结构,工业区、居住区、市政、商业、绿地、学校、教堂、医院、救济院等一应俱全”,得出索尔特还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网格状城市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和自足的社会经济单元,工业区、居住区、公共建筑等一应俱全。根据“整个市镇与纺织厂的哥特式建筑外观,统一和谐,生动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市镇和建筑的风格”,得出整个市镇与纺织厂的哥特式建筑外观,统一和谐,生动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市镇和建筑的风格。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是相关采访报道:
记者:在世界遗产层面上,“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 吕舟:“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通过建筑群和城市空间表达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持续影响…… 记者:作为申遗保护文本团队的负责人,在您看来,如何向世界讲述“北京中轴线”故事 吕舟:……我们一共补充了两次材料:一次是介绍《考工记》及其规定、与其他城市规划理论的不同之处;一次是解释“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理念在都城规划与建设物质层面的集中体现…… 记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吕舟: 民众广泛参与是很成功的经验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北京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居民和社区已成为参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关决策与实践的重要力量…… 记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在世界遗产领域有哪些贡献 吕舟:世界遗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对其的保护是不同文化对话合作的过程,通过对世界遗产的价值阐释,可以实现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与理解……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赵晓霞《“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
(1)根据材料,指出该报道对研究“北京中轴线”的史料价值,并说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对世界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答案】(1)史料价值:该报道属于口述史料,被采访对象是“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亲历者,采访者是中央主流媒体的记者,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该报道可与北京故宫等相互印证理解。(任答1点)
文化内涵:体现了“中正”“和谐”理念的核心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的重要见证;彰显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礼仪文化与哲学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理想秩序的追求。(任答2点)
(2)现实意义: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加强国际间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创新手段;有利于加强世界文化的创造性,推动文化创新。(答4点)
【详解】(1)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史料价值:根据材料“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赵晓霞《‘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报道属于口述史料,被采访对象是“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亲历者,采访者是中央主流媒体的记者,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根据材料“一次是解释“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理念在都城规划与建设物质层面的集中体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报道可与北京故宫等相互印证理解。
文化内涵:根据材料“一次是解释“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理念在都城规划与建设物质层面的集中体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中正”“和谐”理念的核心精神;根据材料“世界遗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的重要见证;根据材料“一次是介绍《考工记》及其规定、与其他城市规划理论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彰显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礼仪文化与哲学思想;根据材料“一次是解释“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理念在都城规划与建设物质层面的集中体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理想秩序的追求。
(2)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世界遗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对其的保护是不同文化对话合作的过程,通过对世界遗产的价值阐释,可以实现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有利于加强国际间文明交流互鉴;根据材料“民众广泛参与是很成功的经验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北京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居民和社区已成为参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关决策与实践的重要力量”,可得出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创新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加强世界文化的创造性,推动文化创新。时政热点13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国文化影响力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年来,春节、北京中轴线等申遗成功,中国提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获国际社会一致支持,在免签政策助力下“中国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新热潮,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吸引全球玩家。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文明
倡议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支持。
知识点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
(1)提出: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完善: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3)作用:不仅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知识点二 .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1)措施
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
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④201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作用
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考点 中国一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热13
一、单选题
1.(2024·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中外文化遗产双边合作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如参与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和尼泊尔、缅甸震后历史古迹保护修复,与洪都拉斯、肯尼亚联合考古等,我国还持续加大文化遗产多边国际合作的推进力度,其中尤以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倡议最具代表性。这些举措( )
①表明改革文化遗产全球治理机制成为共识
②体现了我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与担当
③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更多人文内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0·浙江·高考真题)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考点一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材料题
3.(2014·江苏·高考真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平遥古城遗产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自然景观 要素 人文景观要素 非物质文化要素
黄土地、河流和农田等 商业建筑 宗教建筑 政治建筑 生活建筑 地方手艺、宗教信仰和社会传统等
票号、店铺 文庙、武庙、城隍庙、清虚观 城墙、县衙 民居
——根据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一文中的相关图示改编
材料二 平遥票号在……创立之后的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雄厚的实力,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
——张桂泉《平遥古城》
材料三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自然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在平遥古城遗产构成中的各自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平遥古民居的主要建筑特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平遥金融业的历史地位。
(3)有人认为,平遥古城只是在票号方面独树一帜,其他要素在全国许多地方也有,因而这一文化遗产的特色有限。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角度,对这一看法进行评议。
13
一、单选题
1.首个国产3A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火爆全球。游戏中呈现的建筑、道具、服饰等都有出处,其中27个实景来自山西,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等文化遗产。由此可知( )
A.中国网络数字技术已经全面领先于世界
B.保护遗产传承文化已成为全民行动自觉
C.网络娱乐精品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D.山西是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
2.鸦片战争后,西方学者以“文化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进行考古发掘,造成文物大量外流。1905年,张謇上书清政府,主张在京师设立帝室博物馆;1909年,清政府拟定《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规定“盗卖碑版于外人者,科以重罚,并予州县官以失察之罪”。上述现象体现了清政府( )
A.改革措施初见成效 B.对外部世界认识不深刻
C.仍沉迷于训诂考据 D.文物主权意识渐趋觉醒
3.泱泱中华,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文化再度享誉世界。有利于中华优秀文明传承的是( )
A.清政府任命汤若望主持钦天监工作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
C.《天方夜谭》在中国广泛流传 D.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颁布
4.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古代王朝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而到了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大力倡导发展市场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某内陆城市,政府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建立大型商业中心,鼓励民众创业经商,然而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却出现了商科类专业报考火爆,而传统文史类学科则备受冷落的现象,与之相伴的是当地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资金也面临短缺。这主要表明( )
A.商业繁荣与文化传承的零和博弈
B.功利主义思潮对教育文化的侵蚀
C.经济转型触发社会资源错配连锁反应
D.现代性焦虑下历史文化的式微根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现代的商科类专业报考火爆,传统文史类学科则备受冷落和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资金也面临短缺的现象,主要是政府对商业的鼓励和推动,这种经济政策的转型,引发了社会资源错配连锁反应,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商业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A项与处理不符合,排除A项;B项体现的是材料的表现,不是本质,且材料中现象主要因为经济转型触发,并非因为功利主义,排除C项;材料不仅体现历史文化的式微,还强调的是文史类学科,D不能完全表达材料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5.浙江衢州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因其重要性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千年的风吹雨淋中,城墙需要时常进行维护。根据2020年4月《浙江日报》的报道,城墙的修缮工程“要坚持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尽可能保持原貌,……然后保留原城墙内的堆土、剔除堆石乱石,保留岁月侵蚀城墙的状态。”这一要求体现了文物保护应( )
A.适应社会的时代性 B.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C.确保遗产的真实性 D.还原文物的完整性
6.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与国内其他文明类似,其使用者在自身认同、礼仪宗教以及对天地自然的认识等方面也与国内其他地区相近:而出土的黄金积杖和黄金面具等,在我们已知的商代及以前的中华文明中从未发现过,却常见于埃及的出土文物中。这反映出( )
A.三星堆文明发展中重视礼仪宗教
B.三星堆文明是受多元文明影响生成的
C.三星堆文明与埃及文明存在交流
D.三星堆文明丰富了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7.2020年世界遗产中心对威尼斯再次进行监测,报告指出:威尼斯世界遗产城市面临严峻威胁……当地居民是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重要支撑,作为城市基本社会结构的组成,他们应得到支持,并通过可负担住房、促进就业和相关基础设施保障等手段,维持城市居民的数量,同时大幅度减少游客人数,特别是将禁止大型船舶进入作为一项优先工作给予落实。由此可知( )
A.旅游和居民流失是威尼斯遗产地的两大威胁
B.当地经济现状可以维持威尼斯城市生活的平衡
C.大型船舶进出并不影响威尼斯遗产地的发展
D.威尼斯在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8.近年来,我国已占据全球海外游戏发行市场最大份额。许多原创国产游戏将中国传统文化嵌入游戏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画面中。海外用户在接受中国游戏的同时,也在了解游戏中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属性。这一现象( )
A.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已全面领先
B.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C.说明政府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
D.健全国际人文合作机制
9.2023年3月28日,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朔门古港遗址包括码头、航船、航线、航标塔、城市、窑业等,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遗迹中要素完备的港口遗址。它的发现,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类遗产的空白,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增添了一个典型样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遗址直接证实了温州是宋朝对外交往的主要港口的事实
B.有关朔门古港过去时代的信息,必须考古证据才能构建
C.遗址的发现也可以用以佐证当时城市、交通和海禁政策
D.古港遗址作为考古实证助于对“一带一路”的历史理解
10.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不仅具有“天下雄”的美誉,更见证了封建王朝国家祭祀的礼教制度。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泰山高度评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由此可知,泰山作为世界遗产( )
A.是现存最大古代艺术宝库 B.再现了封建王朝国家历史
C.体现了非物质文化的特性 D.具有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
二、材料题
11.2001年,索尔泰尔工业遗产区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索尔泰尔工业遗产区
材料一 索尔泰尔是保留完好的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城镇的典范。受欧文的影响,工厂主索尔特选择了布拉德福德市艾尔河南岸的25英亩土地,建成一个具有14座锅炉及4个蒸汽机带动的1200架纺织机的大型纺织厂,每天生产3万码棉布,为索尔泰尔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索尔特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建立了较完善的水体管理系统,还建了设施完备的公用浴室和洗衣房。
索尔特还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网格状城市结构,工业区、居住区、市政、商业、绿地、学校、教堂、医院、救济院等一应俱全。整个镇子就是民居和花园的结合体,建筑不仅规划统一、而且均采用意大利式的浅色砂岩结构,尤其是主日学校和归正会教堂,堪称艺术与功能结合的典范。整个市镇与纺织厂的哥特式建筑外观,统一和谐,生动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市镇和建筑的风格。
——摘编自昌异颖《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模范工厂研究——以新拉纳克和索尔泰尔为例》
材料二
——摘自王敬爽《适应性再利用视角下英国索尔泰尔工业遗产区的实践与启示》
分析说明索尔泰尔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定为保护区的理由。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是相关采访报道:
记者:在世界遗产层面上,“北京中轴线”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 吕舟:“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通过建筑群和城市空间表达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持续影响…… 记者:作为申遗保护文本团队的负责人,在您看来,如何向世界讲述“北京中轴线”故事 吕舟:……我们一共补充了两次材料:一次是介绍《考工记》及其规定、与其他城市规划理论的不同之处;一次是解释“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理念在都城规划与建设物质层面的集中体现…… 记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吕舟: 民众广泛参与是很成功的经验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北京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居民和社区已成为参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关决策与实践的重要力量…… 记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在世界遗产领域有哪些贡献 吕舟:世界遗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对其的保护是不同文化对话合作的过程,通过对世界遗产的价值阐释,可以实现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与理解……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赵晓霞《“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
(1)根据材料,指出该报道对研究“北京中轴线”的史料价值,并说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对世界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