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青藏高原隆起带动地理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为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各要素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a和b分别代表( )
A. 气候寒冷水热不足 B. 地势起伏大水热不足 C. 水热不足气候寒冷 D. 气候寒冷地势起伏大
2. 青藏高原过度放牧,会( )
A. 加剧土壤侵蚀 B. 导致气候变暖 C. 减少地表径流 D. 增加植物蒸腾
方言指的是区别于普通话的某一地区的语言,是地域差异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下图为江苏方言布局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图示江苏省三种方言形成主要因素关联度最弱的是( )
A. 政治历史影响 B. 科技进步 C. 社会经济交流 D. 地理阻隔
4. 如今,江苏省三种方言正在融合,并呈现方言与普通话共存的局面,其原因是( )
A. 保护非物质文化 B. 人口迁移 C. 行政区划的调整 D. 产业转移
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中某日晨昏线的分布,其中为晨线。完成下面小题。
5. 据图推测,此时与北京时间同处一天的经度范围在全球的占比大约是( )
A 1/2 B. 3/4 C. 7/12 D. 7/36
6. 该日( )
A 上海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 B. 南昌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C. 地球公转速度为一年中最快 D. 北京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进行地质考察,发现当地地层经历多次地质作用,出露了不同时期的地层。下图为当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M岩石为( )
A 板岩 B. 玄武岩 C. 砂砾岩 D. 大理岩
8. 下列关于图中岩石、地貌特征及其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山峰由向斜构造而成 B. 乙河谷由断裂下陷而成
C. 丙处地表多喀斯特地貌 D. 丁处岩石具有可溶性
汾河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其入黄口湿地是黄河中游受黄河—汾河共同作用影响的狭长形三角洲湿地,包括浅滩、河漫滩、沼泽和洪泛湿地。下图示意某月汾河入黄口湿地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该湿地附近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是( )
A. 地下水向汾河水转化 B. 河流水向地下水转化
C. 汾河水向黄河水转化 D. 大气降水向冰川转化
10. 影响黄河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洋流性质 B. 植被覆盖率 C. 冰川储量 D. 季风环流
在欧洲M地留学的小明说:“这里冬季气温和国内南方地区差不多,但降水较多;夏季差别更大,和国内的湿热相比,这里夏季气候干燥,太阳辐射更强,不会出现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总体而言,这里气候较为和煦宜人,但光照不足。”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甲地有湄公河流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推测与M地的典型气候相同的地点为(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2. M地气候和我国同纬度气候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洋流 ②地形 ③海陆位置 ④大气环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推测冬季M地和甲地的盛行风分别是( )
A. 西南风、东北风 B. 西北风、西南风
C. 东南风、西北风 D. 东南风、西南风
乌恰县位于新疆南部山地最西端,乌恰县三条垂直带可以反映帕米尔山地外缘植被垂直分布情况。下图示意西昆仑山乌恰县吉根乡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山地森林带主要分布于( )
A. 南坡海拔2600-3200m处 B. 北坡海拔2900-3300m处
C. 南坡海拔3200—3500m处 D. 北坡海拔3300-4300m处
15. 影响该山地山麓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水分 D. 人类活动
16. 北坡较南坡冰雪带垂直范围大且起点海拔低,其主要得益于( )
①北坡降水较多②北坡气温较低③南坡降雪丰富④南坡光照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刚果民主共和国是非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人口众多,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之一,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下图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2)简述刚果民主共和国与我国经济合作中两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特点。
(3)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指出刚果民主共和国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以来,地中海水温连续数月保持破纪录的高温。飓风“丹尼尔”在希腊西南海域形成,随后它在地中海东部缓慢南移,于9月10日袭击了非洲利比亚的东北部。此次飓风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接近热带气旋性质的地中海飓风之一,24小时内给该地区带去了400mm的降雨量。暴雨引发山洪,沿海地区出现风暴潮(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危害,损失惨重。下图示意即将登陆利比亚东北部的飓风“丹尼尔”(图中虚线方块内)及此时的气压分布情况。
(1)简述飓风“丹尼尔”水平气流运动状况,并在下图中画出其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
(2)从海一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中海对飓风“丹尼尔”形成的作用。
(3)判断图示时刻甲、乙两城市中更易出现风暴潮灾害的城市,并说明理由。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融湖是由冰含量丰富的冻土层融化后,地面塌陷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北极热融湖的发育可分为初始形成、中期扩张和晚期干涸3个阶段。其中,热融湖中期扩张阶段,会进一步在横向和纵向上持续扩张,并在热融湖底部发生沉积作用,该阶段的热融湖下方易形成深层融区,直至湖盆底部含冰复合沉积物完全融化时,热融湖开始仅在横向上扩张。气候变暖是影响热融湖发育的重要因素。下图示意北极热融湖的形成条件。
(1)指出北极地区热融湖扩张期湖水的补给来源。
(2)推测相对于热融湖扩张期,北极地区热融湖萎缩期湖泊的变化特征。
(3)分析北极地区热融湖的形成过程。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B 4. B
【5~6题答案】
【答案】5. D 6. B
【7~8题答案】
【答案】7. D 8. A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D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D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C 16.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纬度低,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河网密布;热带雨林植被发育;受盆地地形影响,水系呈向心状。
(2)刚果民主共和国向我国输出矿产资源、农产品等;我国向刚果民主共和国输出资金、技术等。
(3)采掘业;矿产资源加工工业;生态旅游业。
【18题答案】
【答案】(1)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2)地中海连续多日水温高,通过长波辐射、蒸发潜热、传导对流等向大气输送热量多;蒸发量大,地中海向大气输送水汽多,地中海为大气提供大量的热能和水汽,导致近洋面的上升气流强烈,促进台风的形成。
(3)乙城市更易出现风暴潮灾害。理由:乙城市西部为海洋,此时乙城市吹偏西风,为迎岸风,海水水位升高,易引发风暴潮;甲城市北部为海洋,此时甲城市吹偏南风,为离岸风,不易引发风暴潮。
【19题答案】
【答案】(1)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多年冻土融水等。
(2)热融湖水量减少,面积缩小;湖水深度变浅并逐渐干涸;部分出露的湖底沉积物和融区再次冻结,并在湖盆下方形成更为复杂的含冰复合体等。
(3)多年冻土区泥炭层破裂,冰楔出露融化,导致多年冻土层(或地下冰)局部发生融化;森林火灾或暴雨引起的植被破坏,也会加快热融湖的形成和发育;随着多年冻土(或地下冰)融化的进行,地表土层发生热融沉陷,地表水汇聚在低洼处,逐渐形成湖盆,并进一步积水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