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谁是最可爱的人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2 11: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____,____。____,____。总之,实干型的人会全心全意追求目标,而且有着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勇气。
①他们信奉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②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可能是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老师,成功的玩伴等
③如果他们既努力又聪明,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实干型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爱国诗句的一项是 (  )
A.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董必武)
B.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C.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3.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②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③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
④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
A.①一般疑问句 ②设问句、反问句 ③设问句 ④一般疑问句
B.①设问句 ②设问句、反问句 ③反问句 ④一般疑问句
C.①一般疑问句 ②一般疑问句、反问句 ③设问句 ④设问句
D.①设问句 ②一般疑问句、反问句 ③反问句 ④设问句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②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③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④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⑤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A.②③⑤④① B.①④⑤③② C.②⑤③④① D.②⑤③①④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B.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C.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
D.即使已经被警察包围,劫匪仍然奋不顾身地想逃出去。
6.下列对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明确回答“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题)
B.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表明对志愿军战士是否可爱有疑问)
C.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借代,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D.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比喻,突出了马玉祥的“淳朴”气质)
二、填空题
7.根据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内容选词填空。
(1)这场激战整整   (延续 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   (蜂拥 涌)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   (摔 扔),向敌人   (扑 奔)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2)我就   (推 踹)开门,   (扑 闯)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儿哭,看不见人。……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儿的腿,我就一把   (抓 拽)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三、语言表达
8.学校组织大家去影院观看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深入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之后学校又组织大家去探望健在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学校准备让你代表同学们向那些还健在的志愿军老兵表达敬意,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
结论:   
四、综合性学习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卫家因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0.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11.请你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三个具体的活动形式。
12.假如班级委派你去邀请校团委的王老师于本周三下午3点来班级参加“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见到王老师,你应怎样说?
五、现代文阅读
无名英雄
刘滤
一大早,乡下突然打来电话,急促地告知我,大伯垂危,他要见我一面。
我匆匆打车赶回铜台沟。
大伯九十岁,在我们刘家属于高寿。他的手像一把钳子,死死地抓着我。而且,往日浑浊的眼眸也放出熠熠光彩。大伯说:“我要告诉你我的一个心愿!”
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
那天晚上,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去!
在甲屯里附近的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械了一列火车。
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
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请诸位下车,这列火车被征用啦!”
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她说:“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
他说:“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运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
她说:“我不管,我这个排长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
他恳求道:“有点大局观念好不好 ”
她却瞪着他:“我告诉你,治病救人就是我们医生的大局!”接着,她愤怒责问:“你执行任务,我也执行任务,你为什么非要中断我的任务 你不怕我挨处分吗 ”
他不敢瞅她,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他像霜打的秋菠菜,深深埋下头去。
他摆摆手,心想算了。
她不理会他,转身要去关闭车厢的门。
可是, 一个人却从一副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那人全身绑满了绷带。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要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它关系到众多战士的生命!”
即刻,那些伤病员有的挪下,有的滚下,有的跳下,纷纷离开车厢。
也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枉然地向车厢外挣扎着。夏天光喊大伯:“抬呀,愣什么呢 ! ”
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向这些伤病员和陪伴他们的她与另外两个女兵,敬了一个军礼,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驶向战火纷飞的远方。
列车驶出不远,他再回头,月色下看见她和战友, 一边抹着眼泪, 一边在给东倒西歪的伤员包扎。
五个小时后,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
来到桥头,他跳下机车,四下张望,哪里还有她、夏天光和那些伤病员啊!
天渐渐破晚,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他茫然四顾,发现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菜枯枝。
“人呢!”他喊。
他把嗓子都喊哑了。
天骤然亮起来,像舞台的幕布倏地拉开。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竟然噼里啪啦地一颗一颗掉下来。
“都死啦!炸死啦!美国鬼子的‘黑寡妇’飞机, 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一位朝鲜阿妈妮趔趄着朝他们走来,老人悲怆地呼号着,脸上是血,手上也是血。
大伯说罢,有一刻昏迷过去。但随即,他又睁开了眼睛。他问我,你知道那个女的是谁吗,那个排长
我摇摇头。
他顾自说:“她是我负伤住院时相识的恋人。本来,我们说好要在战争结束后结婚的。我一辈子不再娶妻,也是为了她!”
大伯长叹一声继续说:“我有个愿望,就是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她,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
我含着眼泪,点了一下头。
他说:“记住,千万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很多都是无名英雄!”
(选自2020年9月9日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13.文中“那天晚上”到第二天亮,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情节概括
大伯 为执行任务征用火车,又心系战友安危,返回寻找战友。
女军人 ①   
伤员们 ②   
朝鲜阿玛妮 为志愿军战士的牺牲而痛哭呼号。
14.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天渐渐破晓,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他茫然四顾,发现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菜枯枝。
15.大伯不想身后留名,故而临终前嘱咐不要给自己立碑。但他的儿子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应该让英雄得以留名。你赞同谁的想法 请说说你的理由。
六、写作题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等,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请你以“自强不息”为话题,根据你的体验和思考,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看法。要求:角度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实干型”由上句阐述的“实干型”人员的特点,进一步介绍了“实干型”人士的分布范围——成功人士;①紧随上句,各具体介绍了实干型人士的信仰是什么;③进一步补充,在充分肯定实干的基础上,补充“聪明”这一条件,阐述了“实干型”人士获得成功的条件;②再说“他们”成功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而印证“实干”对人获取成功的重要性。所以,④①③②排序最为恰当。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2.【答案】C
【解析】A 翻译为:只有忠诚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一处安乐祥和之地可为家。此句语调沉痛,写出国家沦于敌手,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惨剧,以“精忠报国”四字为愿,表达了诗人献身民族大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爱国精神。
B 翻译为: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此句写诗人热血沸腾和岁月蹉跎的矛盾,昔日英姿勃发,如今骏马伏枥,空有此怀,抒发了诗人爱国精神,以及华年空掷、壮志未酬的感伤与悲愤。
C 翻译为: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勒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勒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D 翻译为: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但诗人却“不自哀”,展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爱国诗句理解。日常注意积累,读懂选项的古诗句含义,理解古诗情感。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不属于爱国诗句的选项即可。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问句的理解。①句,自问自答,是设句。②句,“你的感想如何呢 ”是自问自答,是设问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上是可爱的吗 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题问句。
③句意思是:在炮兵连-样打敌人。题间。④句,是我的疑问,是般疑问句。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问句类型的理解和判断。解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结合掌握的知识对语句进行理解和判断。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先确定首句②,排除B,然后比较③⑤句与②句的关系排除A,比较C、D两项中“骄傲"与“自豪“的先后顺序,排除C,从而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中心,其次理清思路,抓标志性词汇和句子,第三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运用排除的方法简化难度。第四要连读,语感检验。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辨析。
A过瘾:指满足某种特别深的嗜好,泛指满足某种爱好。使用正确;
B: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使用正确;
C: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使用正确;
D:奋不顾身:意为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成语)的运用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理解和掌握词语(成语)的意思,注意词语(成语)的使用习惯,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考生要注意平时对词语(成语)的掌握和积累。
6.【答案】B
【解析】B:错误。这是强调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不是表示疑问。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7.【答案】(1)持续;蜂拥;摔;扑
(2)踹;扑;抓
【解析】 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持续:继续;延续:无间隔,连续不断;此处写到八个小时,应该用“持续”;蜂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此处指敌人数量多。所以用”蜂拥“;”摔“是指把物品拿到胸部以上的位置用力下降 再放手。”扔“是指手拿物品本来就在人的腰部以下的位置,轻轻的抛出去。”摔“用力更重,”扔“用力更轻。此处,战士们在情急之下,应用”摔“。”扑“用力向前冲,使全身伏在物体上。此处不仅仅是奔去,要扑倒敌人。
(2)”踹“是用脚用力打开。”推“没有这个意思。此处是情急之下,所以用踹更合适。”闯”有有横冲直闯的意思,此处没有这个意思。“拽”是拉的意思,受力者还有力气跟上,而这里,小孩子已经不能自己走,所以用”抓“。
故答案为:(1)持续;蜂拥;摔;扑
(2)踹;扑;抓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8.【答案】尊敬的志愿军爷爷,你们用鲜血洗刷中国百年的耻辱,用汗水创造和平的环境,用行动保卫祖国;你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我们一定努力学习,不负众望,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言之合理即可,如:亲爱的志愿军爷爷,如今的美好生活是你们用血汗保卫而来的,我们要向你们学习,好好读书,长大后报效祖国。
故答案为:尊敬的志愿军爷爷,你们用鲜血洗刷中国百年的耻辱,用汗水创造和平的环境,用行动保卫祖国;你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我们一定努力学习,不负众望,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向还健在的志愿军老兵表达敬意,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得体,避免因语言不当产生冲突。
9.【答案】绝大部分人认为仍应继承与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大部分人认为抗美援朝赋予我们心怀祖国、坚持正义、顽强乐观的精神财富。
【解析】新时代,是否仍应继承与发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图表中96.2%的人认为应该继承与发扬抗美援朝精神,3.8%的人认为不应该继承与发扬抗美援朝精神。
你认为抗美援朝赋予我们什么精神财富的图表中占比最高的是心怀祖国,占比66.9%;第二是坚持正义,占比62.5%。第三是顽强乐观,占比60.5%。
故答案为:绝大部分人认为仍应继承与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大部分人认为抗美援朝赋予我们心怀祖国、坚持正义、顽强乐观的精神财富。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抓住图表中的主要信息,如对象、占比率等,整合语言,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10.示例:学习爱国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11.①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绘画比赛;②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征文比赛;③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12.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班的××。我们班拟于本周三下午3点在班级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诚邀您参加。请问,您有时间吗?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3)本题考查邀请函。根据题意,表述开头应有合适的称呼语,然后用简洁流畅的语句表述出活动的内容与时间,提醒大家准时参加即可。语言表达类题,要注意审清题意,明确要求,然后再按要求作答。
10.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扣住活动的主题“天下国家”来拟写宣传标语。
示例:国在心在,国强心强;
团结奋进,振兴中华;铭记历史,立志报国;
祖国,我的骄傲,我的依靠;
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为中国喝彩,为祖国祝福;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
故答案为:示例:学习爱国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11.解答时,围绕活动主题“天下国家”设计活动即可,注意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
示例: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故答案为:①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绘画比赛;②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征文比赛;③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12.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介绍自己,再向王老师发出邀请,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事由。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达到说话的目的。
示例:尊敬的王老师,您好!我是××班的××。我们班将在本周三下午3点在班级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代表我们班,诚挚的邀请您参加,请问您有时间吗?
故答案为: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班的××。我们班拟于本周三下午3点在班级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诚邀您参加。请问,您有时间吗?
【答案】13.为保护伤员拒绝火车被征用,又默默配合,与战友同生死。;自愿下火车,牺牲自我支援前线。
14.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刚经历战火的场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烘托了大伯的焦急、不祥的预感,为下文交代女军人和伤员们遭遇敌机轰炸做铺垫。
15.示例一:赞同大伯。①大伯作为一名清醒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的公民,有不立碑的权利和自由。②这是他缅怀战友的方式,他的选择理应得到尊重。③不立碑无意中更能让后人了解其人其事,这是对他以及其他无名英雄更好的纪念,也更具有教育意义。示例二:赞同大伯的儿子。①在战争年代,英雄无名是一种遗憾,在今天,有条件了就应该让英雄留名。②给大伯立碑可以让大伯的后代追思、纪念他。③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让英雄留名,也是让抗美援朝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取与概括。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相关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注意语言要简洁。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句子,则可从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句子的突出特征、含义等方面着手分析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谈看法。明确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或现实表述理由即可。答案不唯一,关键在于言之有理。
13.根据题干提示“人物:女军人”,定位到第⑨段“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她说:‘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第 段“她说:‘我不管,我这个排长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和第 段“列车驶出不远,他再回头,月色下看见她和战友,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在给东倒西歪的伤员包扎”,可知①处可概括为:女排长为保护伤员拒绝火车被征用又默默配合,与战友同生死;
根据题干提示“人物:伤员们”,定位到第 段“可是,一个人却从一副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那人全身绑满了绷带。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是15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要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它关系到众多战士的生命!’”、第 段“即刻,那些伤病员有的挪下,有的滚下,有的跳下,纷纷离开车厢”、第 段“也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枉然地向车厢外挣扎着。夏天光喊大伯:‘抬呀,愣什么呢!’”及第 段“都死啦!炸死啦!美国鬼子的‘黑寡妇’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等语句可概括②处为:自愿下火车,牺牲自我支援前线。
故答案为:1、为保护伤员拒绝火车被征用,又默默配合,与战友同生死。2、自愿下火车,牺牲自我支援前线。
14.从“天渐渐破晓,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发现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菜枯枝”,可以看出运用了环境描写;根据语句中的“弹坑”,可知这是刚经历战火的(经过战火洗礼)场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联系第 段“来到桥头,他跳下机车,四下张望,哪里还有她、夏天光和那些伤病员啊”,可知此地已经没有了伤员与女军人的身影,烘托了大伯的焦急、不祥的预感;联系第 段“‘都死啦!炸死啦!美国鬼子的‘黑寡妇’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一位朝鲜阿妈趔趄着朝他们走来,老人悲怆地呼号着”等语句,可知此句为下文交代女军人和伤员们遭遇敌机轰炸做了铺垫。
故答案为: 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刚经历战火的场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烘托了大伯的焦急、不祥的预感,为下文交代女军人和伤员们遭遇敌机轰炸做铺垫。
15.示例一:赞同尊重大伯的心愿身后不立碑,不留名。文中未提及自愿下火车,牺牲自我支援前线伤员们及女军人的姓名,他们被战争无情地夺去了生命,在战争年代正是有了这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的无名英雄,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不管是“有名”还是“无名”都值得被我们歌颂,大伯有选择“无名”的权利,这同时也是缅怀战友的一种方式。
示例二:赞同英雄当立碑留名。战乱年代,英雄们不可能随时随地留下自己的姓名,这是一种遗憾,也让后人无从追思;和平年代的我们有条件了,从国家每年从朝鲜接回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并寻找烈士的亲人可以看出,英雄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留下的英雄的姓名,不正是我们现在真正应该追的星吗?
故答案为: 示例一:赞同大伯。①大伯作为一名清醒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的公民,有不立碑的权利和自由。②这是他缅怀战友的方式,他的选择理应得到尊重。③不立碑无意中更能让后人了解其人其事,这是对他以及其他无名英雄更好的纪念,也更具有教育意义。示例二:赞同大伯的儿子。①在战争年代,英雄无名是一种遗憾,在今天,有条件了就应该让英雄留名。②给大伯立碑可以让大伯的后代追思、纪念他。③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让英雄留名,也是让抗美援朝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16.【答案】范文:
逐梦之光,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漫漫人生路上,自强不息宛如熠熠生辉的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给予我们奋进的力量。
我曾在学习绘画的道路上遭遇重重困境。起初,我满怀热忱,可无论如何努力,画出的线条总是歪歪扭扭,构图也杂乱无章,看着别人的作品屡屡获奖,我的内心满是挫败。甚至有一瞬间,我想放弃这遥不可及的绘画梦。然而,当我在古籍中读到怀素和尚为练字,用秃无数毛笔,磨穿诸多砚台,终成草书大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一池水被染成墨色,才有了入木三分的笔力,我深受触动。他们于困境中不屈,在技艺上精益求精,不正是自强不息的典范吗 我又怎能轻易言败
自此,我重新振作。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我已坐在画板前练习线条,从简单的横线、竖线,到复杂的弧线、曲线,一遍又一遍,直至手腕酸痛。夜晚,城市沉入梦乡,我还在钻研绘画理论,学习色彩搭配、光影运用。遇到难题,我不再逃避,主动向老师请教,与同学探讨。终于,我的绘画水平逐渐提升,作品开始在校内展览,那一刻,我深知是自强不息带我穿越荆棘,抵达梦想彼岸。
放眼望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强不息书写壮丽篇章。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张海迪高位截瘫,却凭借顽强毅力自学多门外语,创作诸多文学作品,为社会贡献力量。在国家发展征程中,科学家们隐姓埋名,攻克“两弹一星”难关;建设者们栉风沐雨,筑起座座高楼、条条大路,靠的亦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肩负未来重任。面对学习压力、成长烦恼,应秉持自强不息之精神,自信迎接挑战,自立解决问题,用汗水浇灌知识之花,凭努力追逐梦想之光。让我们在自强不息的道路上一路高歌,奔赴辉煌未来!
【解析】题目围绕“自强不息”展开,材料点明了自强不息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层面均有呈现,写作时需紧扣这一核心概念,尤其关注其在个人层面“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表现,且文体不限,可结合自身经历、听闻故事或理性分析来阐述对自强不息的感悟。立意可从个人成长维度思考,通过讲述自己在学业、兴趣爱好培养中克服困难、自我突破的故事,如面对棘手学科、参加竞赛失败后重拾信心刻苦钻研,立意为自强不息是个人蜕变、实现梦想的密钥,它能助力我们跨越重重艰难险阻,迈向成功。也可从社会发展视角思考,探讨在当今时代,青年群体凭借自强不息精神,于科技创新领域敢为人先、创业浪潮中拼搏奋进,为社会注入活力,让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彰显自强不息对时代进步的强大推力。还可从历史文化传承方面考虑,从历史长河追溯,古代贤士在战乱、贫困中坚持学术研究、文化创作,近现代英烈为民族独立、解放自强不息、舍生忘死,表明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脊梁,激励后人砥砺奋进,守护与传承这份精神财富。如写作记叙文,开头以生活中的挫折场景引入;中间详述经历,结尾感悟自强不息带来的成长,升华主题。如写作议论文,开头提出论点,开门见山指出“自强不息"于个人、社会、民族意义非凡,是驱动发展、战胜困境的核心动力,引发读者思考其内涵与价值。中间用分论点论证。分论点一,阐述个人层面,以爱迪生历经千百次失败发明电灯、海伦·凯勒失明失聪仍成就非凡为例,论证自强不息能激发个人潜能,冲破自身局限;分论点二,聚焦社会,分析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基层干部深入偏远山区,靠顽强拼搏改变乡村面貌,说明其为社会发展汇聚磅礴力量;分论点三,回溯历史,从古代丝绸之路开拓者不畏艰险,到近代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强调自强不息铸就民族复兴根基。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强不息的关键意义,呼吁身处新时代的我们传承发扬,以其为笔书写精彩人生、助力国家昌盛,强化论点,气势磅礴收尾。
本题考查写作话题作文的能力。话题作文围绕着所给话题,也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中心、谈话内容、谈话的由头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要做到:一“两个不忘”,①是不忘揣摩“提示语”。②是不忘紧扣“话题”。二、“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三、“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题目你好之后就可以按照命题作文进行写作了。如果写记叙文,要能合理运用记叙的人称、要素、线索、顺序,巧妙地组织材料,精心构思,增强表达效果的能力的具体表现。如果写议论文,可用一些事例及名人名言来论证,注意写作时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有说服力,论证要完整、严密,语言要准确,严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