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卖油翁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吾射不亦精乎
C.尔安敢轻吾射 D.但微颔之
2.下列对课文《卖油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开头,先以“陈康肃公”表明陈尧咨已去世,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
B.课文中人物矛盾冲突的主要责任在于卖油翁:正是他“睨之”“但微颔之”的表现,使自信却暴躁的陈尧咨愤愤不平,激发了矛盾。
C.从康肃公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公“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
D.课文通过卖油翁用酌油技艺让陈尧咨心服口服的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康肃忿(pén)然曰 康肃笑而遣(qiǎn)之
B.睨(nì)之久而不去 公亦以此自矜(guān)
C.尝射于家圃(pǔ) 以我酌(sháo)油知之
D.以钱覆(fù)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lì)之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射箭) 徐以杓酌油沥之(姓徐的人)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担子) 以我酌油知之(用)
C.尔安敢轻吾射(轻视我的弓箭) 公亦以此自矜(自夸)
D.康肃笑而遣之(让他走) 康肃忿然曰(气愤的样子)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有删节。
B.欧阳修,字永叔,号放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C.公,是中国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陈康肃公。
D.此文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
6.下列对句子中“而”字的用法,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②康肃笑而遣之。
③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④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二、填空题
7.某同学根据《卖油翁》一文的内容拟写了一个上联。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补齐下联。
上联:康肃公十中八九,天下无双
下联:卖油翁
三、语言表达
8.小语同学根据《卖油翁》一文内容拟写了一个上联;康肃公百发百中,天下无双。请你根据《卖油翁》一文的内容拟写下联。
9.结合《卖油翁》,谈谈下面这两则材料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韩斡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他小时候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韩斡每天都能看到饮酒客人的坐骑,久而久之,从心底里产生了对马的热爱,并有把马的形态画出来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就抓紧空闲时间,用竹棍在泥地上练习。他依据脑子里的原始素材,加以发展,再对照实物涂点饰染。就这样天天练,月月练,一丝不苟。最终他画的马匹体态优美,人们交口称赞。
材料二:成龙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拉筋、劈腿、翻筋斗等动作。大清早5点便起床练功,练到晚上12点止。除了练功外,他还要做清洁、洗碗……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19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中成长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 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琢冰为人物之形( ) 神色如生(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12.甲文中“徐以杓酌油沥之”的“徐”不能删去,原因是 ;乙文中第二段琢冰者的话无人应对,原因是观者 .
13.甲乙两文同是塑造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但是表现手法有异同,请简述之。
五、写作题
14.假如陈康肃公和卖油翁再次相逢,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 请你写一段话,描述二者再相逢的情景和对话。(字数150左右)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释”,放下;
B项“射”,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C项“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D项“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作名词等。解答时依据句意以及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进行分析即可。
2.【答案】B
【解析】 ACD.正确;
B.有误,课文中人物矛盾冲突的主要责任不在于卖油翁身上,卖油翁不卑不亢,陈尧咨是自负暴躁。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3.【答案】D
【解析】A 项中,“忿然”的“忿”应读 fèn;
B 项中,“自矜”的“矜”应读 jīn;
C 项中,“酌油”的“酌”应读 zhuó。
D 项的读音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4.【答案】D
【解析】A翻译为: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 善射,擅长射箭
翻译为: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徐,慢慢地
B翻译为: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 释担,放下担子
翻译为: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以,凭借
C翻译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翻译为: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自矜,自夸
D翻译为: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遣之,让他走
翻译为: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 忿然,气愤的样子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5.【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欧阳修号醉翁。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答案】B
【解析】B关于“而”字的用法说法正确。即: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①和④都表承接,②表修饰。③表转折。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7.【答案】技艺超群,人间罕见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拟写对联时需注意,上下联要词性相同,字数相等,内容相对。另外注意上联是描写人物的高超技艺的,下联也要据此来写。
故答案为: 技艺超群,人间罕见
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8.【答案】示例:卖油翁技艺超群,人间罕见。
【解析】《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对联注意格式,康肃公对应卖油翁,百发百中是康肃公的能力,技艺超群是卖油翁的能力,康肃公天下无双,卖油翁也是人间罕见。
故答案为: 卖油翁技艺超群,人间罕见。
本题考查对联。注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
9.【答案】示例: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掌握技艺,获得某方面的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的感受。 材料一讲述韩斡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名有名画家的故事;材料二,介绍著名影星成龙在成长过程中每天操练的内容、时间,以及所做的工作。两则材料中人物的共同之处在于:不惧勤学苦练,最终获得成功。围绕这一中心整理出答案。
故答案为: 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掌握技艺,获得某方面的成就。
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答案】10.成,变成;活的
11.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
12.“徐”的意思是缓慢,这里用“徐”是对卖油翁动作特征的描写,表现了卖油翁面对康肃咄咄逼人的态度时的镇定自若。;认为琢冰技艺虽然很巧,但是不实用,“心劳而无用”。
13.甲乙两文都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卖油翁与琢冰者的高超技艺,乙文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琢冰者的高超技艺。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徐”不能删去的原因,乙文琢冰者的话无人应对的原因即可。
(4)本题考查文言文手法赏析。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注意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描写(人物默写、正侧面描写)、抒情、说明;修辞包括常考的比喻、拟人、借代、反问、设问等;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衬托,象征,想象,联想,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对比等。答题结合文言文内容,分析即可。
【译文】
【甲】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打发卖油翁将他送走。
【乙】
从前京师有个将冰琢成人物形象的人,给它们披上衣裳,点缀上红绿色彩,神色栩栩如生,形体如同真人。京师天气寒冷,放到厅堂背阴处,过了一天也不会变;变了就修饰修饰它们。前往观看的人每天有数百人,都感叹他的精巧,惊叹他的神功。“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教授他我的技艺。”没有人答应的。就问他道:“您的技艺的确很巧啊。您为什么不铸造琢金玉,做夏、殷、周、汉朝的器具,可以成为宝贝还不会坏啊?现在就琢冰成玩物,它们的形虽然很好,没几天就化啊!我很可惜你这做事的技巧却不是真东西,劳心而无用,可以娱乐目前却不能流传久远啊。”
10.①翻译为:将冰琢成人物形象。 为,成,变成
②翻译为:神色栩栩如生。生,活的
故答案为:①成,变成
②活的
11.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乃、以、覆”。乃,于是,就。以,把。覆:盖。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
12.①徐以杓酌油沥之,翻译为: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徐:慢慢地。这是卖油翁舀油的具体动作,慢慢的舀油,突出卖油翁的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度态。不惧康肃公的咄咄逼人。
②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翻译为:就问他道:“您的技艺的确很巧啊。您为什么不铸造琢金玉,做夏、殷、周、汉朝的器具,可以成为宝贝还不会坏啊?现在就琢冰成玩物,它们的形虽然很好,没几天就化啊!我很可惜你这做事的技巧却不是真东西,劳心而无用,可以娱乐目前却不能流传久远啊。”写观者认为琢冰技艺精巧,但不实用,“心劳而无用”。
故答案为:①“徐”的意思是缓慢,这里用“徐”是对卖油翁动作特征的描写,表现了卖油翁面对康肃咄咄逼人的态度时的镇定自若。
②认为琢冰技艺虽然很巧,但是不实用,“心劳而无用”。
13.【甲】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翻译为: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准确地描述了卖油翁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度态,高超和熟练的技术。是正面描写。
【乙】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翻译为:从前京师有个将冰琢成人物形象的人,给它们披上衣裳,点缀上红绿色彩,神色栩栩如生,形体如同真人。正面描写,写琢冰者的技艺高超。
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翻译为:前往观看的人每天有数百人,都感叹他的精巧,惊叹他的神功。侧面描写,通过观看人的赞美表现琢冰者的高超技艺。
故答案为: 甲乙两文都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卖油翁与琢冰者的高超技艺,乙文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琢冰者的高超技艺。
14.【答案】示例;陈康肃公和卖油翁再次相逢了,陈康肃公上前打躬作揖道: “老前辈幸会!自那次一与您相逢,我深受启发,回去勤奋练习射箭,现在射箭技术大有长进,多谢老前辈的指点。”卖油翁道:“哪里哪里,是你自己感悟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我那次只是随口说了我的体会而已。”
【解析】依据课文内容,想象假如陈康肃公和卖油翁再次相逢,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 请你写一段话,描述二者再相逢的情景和对话。比如:陈康肃公和卖油翁再次相逢了,陈康肃公上前打躬作揖道: “老前辈幸会!自那次一与您相逢,我深受启发,回去勤奋练习射箭,现在射箭技术大有长进,多谢老前辈的指点。”卖油翁道:“哪里哪里,是你自己感悟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我那次只是随口说了我的体会而已。”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