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2 11: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 同步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理解“自强不息”的意思。下面选项中的“息”字意思与“自强不息”中的“息”相同的一项是(  )
A.息息相关 B.偃旗息鼓 C.休养生息 D.屏息聆听
2.一首诗歌,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品读。对于《游山西村》这首诗的品读错误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品关联:首联中的“腊”字点明诗中的时间,与“丰年”呼应,“丰年”又是后面“留客”且“足鸡豚”的物质基础,层层关联,耐人寻味。
B.品哲理:颔联既实写诗人在旅途中山路疑无实有,景色似绝复出的有趣经历,又虚写诗人领悟到的哲理——逆境中只要锲而不舍必将迎来希望。
C.品习俗:诗人在颈联中记载了当时临近立春,箫鼓随处可闻,人们纷纷穿上盛装,遵循旧俗,迎接节日的喜庆场景。
D.品联想:尾联中诗人想象以后乘月色而来,轻叩门扉,与村民再次欢聚的场景,让全诗在一种闲适、希望的氛围中结尾,回味无穷。
3.古代诗歌阅读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莫笑”以劝说口吻表现乡民待客的盛情,而“足”字则充分展现出他们的好客,两句渲染出了丰收之年山西村一片欢悦的气象。
B.颔联写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出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出南宋时期农村的风俗画卷。“衣冠简朴古风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春社日人们欢快劳动场面的热爱。
D.这是首记游诗,题目简洁,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层次分明。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能切“游”字,可谓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①,往岁求浆②忆叩门。
高柳簇③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④。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⑥黄昏。
【注释】①桃源:绍兴乡下的一个山村。②浆:茶水。③簇:聚集。④醉墨痕:酒后题诗留下的字迹。⑤耿:发光照耀。
(1)对上面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乙】诗“茂林风送幽禽语”意味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C.两首诗同写游村见闻,【甲】诗尾联表达了渴望乘着月色随时到古风犹存的农家串门的愿望;【乙】诗尾联则体现出对时光易逝的伤感。
D.两首诗颔联均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甲】诗写景中寓含哲理;【乙】诗从山回路转中展示了“小桃源”的境界。
5.下面朗读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独/怆然/而涕下 B.莫笑/农家腊/酒浑
C.山重/水复/疑无路 D.岱宗/夫/如何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腊酒、鸡肉、猪肉殷勤待客,“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颔联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迷惘,给人以启示。
C.颈联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百姓为祈福举行的庆祝活动。
D.诗歌表现了迷人的山水,淳厚的农民,流露出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二、填空题
7.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腊酒浑    足鸡豚    拄杖无时夜叩门   
三、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活动一: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时”、“挑灯看剑”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类似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
示例:网名:柳暗花明
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们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表现了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与自信。
网名:   
由来和含义:   
②活动二:电子阅读面面观
小组研讨:在你看来,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请你代表小组准备发言提纲。
四、语言表达
9.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
10.“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写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的“莫笑”表现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盛情。
B.颈联将击鼓吹箫祭神的热闹与农民的“衣冠简朴”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社的不满。
C.因山水迷人,风俗古朴,农民淳厚,所以诗人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本诗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然而处处切“游”字,游性十足,游意不尽。
12.《唐诗鉴赏辞典》评价本诗颔联“写景中寓含哲理”,请描绘该联的画面并说说你从该联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息息相关:意思是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息:气息、呼吸;B.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活动。息:停止;C.休养生息:意思是指在大动乱、大变革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息:繁殖、滋生、生长;D.屏息聆听:暂时抑制呼吸,专心地听。息:气息、呼吸;故选B。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词义的理解方法有:查字典据词定义;分解词素;以旧带新法;词义引申法;想象描述法;看图(画图、实物))理解法;联系上下文解词;联系生活实际解词法;找反义词比较理解法;做动作理解法;换词(找近义词)解词法;运用解词法。
2.【答案】C
【解析】 ABD.正确;
C.有误,立春和春社日不是一个概念,诗中“衣冠简朴”,所以不是盛装。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3.【答案】C
【解析】C:错误。衣冠简朴古风存,翻译为: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理解。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词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词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4.【答案】(1)C
【解析】ABC.正确;
D.有误,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5.【答案】B
【解析】B 错误,例句翻译为: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应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方法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6.【答案】B
【解析】B:错误。颔联翻译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写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没有“又见新景象的迷惘”,应该是“又见新景象的欢喜”。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理解。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词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词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7.【答案】浑浊;小猪,这里指猪肉。;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解析】①翻译为: 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 浑,浑浊
②翻译为:菜肴非常丰盛。 豚:小猪。此处代指猪肉。
③翻译为: 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无时:不定时,即随时。
故答案为:①浑浊
②小猪,这里指猪肉。
③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8.【答案】①网名:小桥流水;由来和含义: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小桥流水人家”。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那么生机勃勃,蕴含了对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 ②示例:一、电子阅读是无法取代传统阅读的。二、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比较(优点有:阅读方便快捷,携带简单省力,环保,节约资源,价格便宜等。缺点有:对视力有害,以浅阅读为主,依赖设备,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等。)三、两种阅读方式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学习与阅读的需要。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认真阅读材料,然后从自己积累的古诗词中找出一句合适的句子,提炼出自己的网名作答即可。解释其含义时,要注意结合诗句阐述取这个网名的意义。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考查对生活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发言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文字。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针对题目“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着观点,结合生活实际列举证明观点的事实或道理。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①网名:小桥流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小桥流水人家”。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那么生机勃勃,蕴含了对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
②示例:一、电子阅读是无法取代传统阅读的。二、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比较(优点有:阅读方便快捷,携带简单省力,环保,节约资源,价格便宜等。缺点有:对视力有害,以浅阅读为主,依赖设备,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等。)三、两种阅读方式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学习与阅读的需要。
发言提纲要掌握分寸,就是要使讲话恰到好处,不说空洞无物的话,不说过头话,不说伤人的话,不自我吹嘘。同时,发言务求简短精练,因为观众都喜欢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发言,要尽量长话短说,克服口头禅,少用无关紧要的喻例、资料等,让每句话融入较多的信息。
9.【答案】这两句诗是对山西村风景的描绘,蕴含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敢于探索,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的道理。
【解析】例句翻译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描写了诗人眼前所见的风景。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绝处逢生,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故答案为:这两句诗是对山西村风景的描绘,蕴含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敢于探索,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的道理。
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读懂古诗句,理解古诗内容。抓住古诗中的关键词,如情感词、评价句、意象等,理解诗人情感态度和诗句蕴含的哲理,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10.【答案】这一联重写人事,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卷,体会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赞美了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
【解析】例句翻译为: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写诗人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故答案为: 这一联重写人事,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卷,体会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赞美了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
本题考查古诗画面描绘题。答题注意先指出景物,翻译古诗句,指出这句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答案】11.B
12.画面: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启示:只要我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解析】(1)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理解。读懂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词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词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古诗画面描绘题。答题注意先指出景物,翻译古诗句,指出这句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分析古诗蕴含的道理启示即可。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11.B:错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翻译为: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此句格调恬淡隽永,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诗人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没有表达作者对春社的不满。
故答案为: B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翻译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①画面描绘题要结合翻译,加上一些修饰语即可。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山路上漫步,泉水汩汩,草木茂盛,山径蜿蜒难认。迷路时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有几间茅舍,隐约出现在前方,诗人此刻是豁然开朗。
②此句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比喻在困境中又重见生机的欢喜,启示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沮丧,要正视现实,迎难而上,永不言弃,最终会有美好未来和希望的。
故答案为: 画面: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启示:只要我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