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课PPT】【2024新版】七下第19课《紫藤萝瀑布》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优课PPT】【2024新版】七下第19课《紫藤萝瀑布》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2 09:19:15

文档简介

第十八课 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迸溅(bìng)  花穗(suì)   仙露琼浆(jiāng)
B.挑逗(tiǎo) 树梢(shāo) 蜂围蝶阵(dié)
C.枯槐(huái) 酒酿(niàng) 忍俊不禁(jìn)
D.沉淀(dìng) 笼罩(zhào) 盘虬卧龙(qiú)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只见一片辉皇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C.我只是贮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D.我曾遗撼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欣赏。
B.这个节目实在幽默风趣,尤其是那小孩的滑稽表情,令人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D.在沙漠里经历了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可以说是仙露琼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B.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D.(紫藤萝)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 , , , 。 。
①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④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⑤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A.③②④①⑤ B.②③①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②③①④⑤
7.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8.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看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B.文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在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文章最后“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在这儿待的时间太长了。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写作者伫立凝望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睹景而有所思考,有所释怀。
B.选文第二段,作者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等,回忆过去,与下段“花盛”形成对比。
C.选文第三段,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遇困境后的顽强和美好。
D.选文结尾部分,写出作者由现实中花的勃勃生机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哲理。
10.根据提示,品味语句。
(1)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说说句中运用拟人修辞的作用)
(2)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结合加点字,说说句子的含义)
11.结合下面的【资料链接】,对选文中“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焦虑和悲痛”体现她对身患癌症的同胞弟弟的骤然去世而感到异常的痛苦。
B.“焦虑和悲痛”体现她对“文革”后,正大有作为时却“凋谢”的知识分子的悲悯。
C.“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体现了“我”伫立凝望紫藤萝瀑布时,仍然悲观的情绪。
D.此句与下文中的“我沉浸在……宁静和生的喜悦”所表现的情绪明显有矛盾之处。
【资料链接】
链接一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选自宗璞《哭小弟》
链接二
蒋筑英:(1938—1982),浙江省杭州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著名的光学科学家,1982年6月,蒋筑英到外地工作,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在成都逝世。终年44岁 。
罗健夫:(1935—1982),湖南省湘乡县人,1965年,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随后投入新中国科研建设事业中,为中国科研事业做了伟大贡献。是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被誉为“中国式的保尔”。1982年因病去逝,享年47岁。
三、中考演练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树人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蓼花锦
罗张琴
①前段时间,喜欢上了看画,中国画多山水,空间感很强烈,哪怕是画花鸟虫鱼等物,也着重“弦外之响”,尽得留白之风流。
②视觉的饱和使得灵魂饥饿起来,便上网淘了几幅小画。买回家,才发现许是自己真中了鄱阳湖那场盛大花事的蛊,喜好近乎有些偏执了。看看,好几张都有蓼,比如仿花鸟画名作《红蓼水禽图》,仿宋徽宗赵佶的《红蓼白鹅图》及仿齐白石的《红蓼群虾》。
③去岁秋天,余干县康山大堤附近的鄱阳湖湿地成了“网红”,一场花事在我微信朋友圈口耳相传。像大家一样,我也欣喜赶了这场热闹:青葱的长杆;圆熟的叶子;细碎的花儿,使人惊心动魄的原是一坡密密匝匝的红蓼啊。这些蓼花,亦红亦紫,蕊心透丁点儿白,若染了喜庆的米粒。它们挨挨挤挤结成曼长、丰腴的穗状。低垂的紫红花穗,一穗接一穗地,从我身边倾泻而去。以谦逊又桀骜的姿态,一路向北,怒放着心中的壮美。仿佛一匹只应天上才有的灿若云霞般的锦绣,又宛如从地心深处长出的一片熠熠生辉的星河。
④春来发芽绽叶,夏秋开花结果的蓼花,又称荭草、水荭,多半临水,生命力旺盛,在我们家乡随处可见,是很野性的花。许是受其花穗形状的影响,我们打小就叫它狗尾巴花。狗尾巴花,狗尾巴花,喊叫起来,是叫唤农村寻常小孩名字般的随意;狗尾巴花,狗尾巴花,田园里只要长出,大人便会下重手毫不留情地拔除,认为这没啥用的东西太容易纷生侵占土地,且叶片上还带着涩涩的茸毛、味辣刺激,若煮之作食,猪牛都避得远远的。尽管大人的许多“不待见”其实并不能真正影响小孩子对世间万物的欢喜,但那时的我,却也真不觉得红蓼有多特别有多妍美。
⑤孩子的世界是至美的世界。在孩子眼睛里,春夏秋冬,每一天都是色彩斑斓的,每一刻都是生机勃勃的,万物都等着他们去探究、去观摩、去发现、去接纳,因此他们来不及去钟爱一件事。而认为红蓼不寻常的,从来都只是那些悲秋伤怀的诗人、托物言志的画家和装满离愁别绪的大人。孩子根本感觉不到秋的萧瑟悲凉,体会不了红蓼深处所谓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
⑥紫红一片,杂以青绿,红蓼花海如此强烈的颜色,对所有到来的人显然是一种不可抵御的引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红的着绿的,丢开文雅与村俗的禁锢,尽情释放他们内心的天真之气。他们或雀跃或打滚,仿佛要在中规中矩的生活中掀起另一种狂澜。我起先也这样雀跃着,兴奋着,跳进相框也好,一旁闲望也罢,领受了,心生满足,总是可以叫自己兴高采烈好一阵子。
⑦当太阳下山,喧嚷的人群各自离开,湿地又恢复它本来的清寂,有如歌残筵散。天地辽远,气温微凉,美的事物总会有某种无端的寂灭,这种悲剧意味使花海成了一个巨大的道场。个体作为理性生命的骄傲与荣耀消遁,作为有限个体的渺小、卑微无奈突显。我头枕双臂,仰躺草洲,睁开眼睛看天上的流云,日本宗次郎的曲子《故乡的原风景》开始在心里盘旋。陶笛的空灵携裹如梦似幻的雾气飘飘荡荡,这雍容、质朴,与土地、河流、星光、候鸟浑然一体的花海,使我觉得生命中所有关于梦想、生机和道路的谋划都不重要了。原来我只是太爱这鲜活的人生了。
⑧如此看来,红蓼在我心里便是极致的美了。如此看来,我便再不是没心没肺的孩子了。“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生命里的秋意,浓了。
《光明日报》(2019年12月20日14版)
12.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蓼花的特征。
13. 按照作者成长历程,梳理“我”对蓼花的感情变化?
不觉其美——( )——( )——由衷赞美
14. 品析语言。
(1)仿佛一匹只应天上才有的灿若云霞般的锦绣,又宛如从地心深处长出的一片熠熠生辉的星河。(从修辞的角度)
(2)紫红一片,杂以青绿,红蓼花海如此强烈的颜色,对所有到来的人显然是一种不可抵御的引诱。(从描写的角度)
15. 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章第⑦段划曲线句子的理解。
16. 请对文章的第⑧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备考二模语文试题)
家有幽兰
秦和元
①春节期间,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这淡黄的小精灵,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特别的新春佳节。
②新春佳节。全家人都没出门,每天看着它慢慢长,慢慢长,想着:兰花开花了,春天也就来了。可是,它的芽儿一直长到五六厘米高,花苞也越来越饱胀,却就是迟迟不见开花。这可爱的小精灵,究竟在等待什么呢?
③这天早上,一觉醒来,房间里忽然弥漫着清幽的馨香,我知道,这是兰花开了!我翻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兰花微微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经过一冬的积蓄,它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
④前年,在随州千年银杏谷赏玩秋色时,遇人在满地金黄的路边售卖兰花。那刚从山里挖来的幽兰,水灵之中透出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叫人一见倾心。但是我没有买,我要自己去寻。
⑤于是,与朋友往山里走。深秋,山中疏疏朗朗,不禁想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诗句。地上积满栎树、栗树、樱树、枫树、柿树及其他杂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色彩斑斓,踩在上面松松爽爽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树树的红柿子,像挂满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我们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攀岩,探险,跨越泉溪……
⑥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从枯叶中探出头来。我心里暗喜:肯定是兰花。我轻轻地、慢慢地扒开树叶,兰花渐渐地显现出来,独茂于壑谷。我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找到啦!我仔细地将兰花挖出来,连同腐殖土一起,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
⑦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它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不畏严寒,不惧霜雪。它既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足的品质。
⑧首次寻兰即能遇兰,朋友们都说我与兰有缘。其实,我是有一颗对兰花虔诚敬畏的心。
⑨回家后,我以同样的心情,对兰花精心栽培。选一个透气性良好的紫砂盆,将红土砖碎渣混合颗粒泥炭,作为栽培的基质垫底,连同大洪山带回来的腐殖土,把野生兰花妥妥地栽入盆中,定期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精心呵护而不溺爱,倍加怜惜而不娇惯。
⑩兰花的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朱德同志说“唯有兰花香正好”——正气也;兰花有气质,文雅内敛,修为高雅,和悦谦恭,洁身自爱——雅气也;董必武同志诗云“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清气也;兰花富有致静的境界,静不失虑,静不失态,沉稳练达——静气也。幽兰这“四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养兰就是养气。
现在,这馥郁的清香,蕴涵着淡雅的诗意,叫人迷恋,令人沉醉。
在这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我这样的耳顺之躯,以及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既当不了志愿者,又参加不了突击队。那么,不传染,不添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为这场战疫工作出力,就是为社会作贡献,哪怕是节约一只口罩。
而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
兰花生幽谷,教我耐得住寂寞。这段日子,兰花是我身边最鲜活的事物,每一次俯下身来仔细观赏,它都会帮我置换心境,让我把自己想象成空山中的另一种幽兰——长在幽谷人未知,独有风韵静自开,它让我在焦躁不安时,忽然变得气定神闲。
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雪地顽强生长,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韧刚强。我所住的不远处就是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大量的重危患者。我知道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但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在有限的空间内,读书、写作、锻炼身体。白天,我与兰花同呼吸;夜晚,我与兰花共剪影。此心安处是吾乡。
兰花所有的特质和秉性,所有的情操和精神,无不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给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给我迎来春光的意志和信心。
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
17. 熟读文章,本文围绕幽兰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8. 结合文章具体说一说作者为什么对兰花具有一颗虔诚敬畏的心?
19.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具体说一说文章最后一段的妙处?
20. 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文章④至⑨段主要运用了插叙的写法,交待我家幽兰的来历,使文章内容充实,厚重而不杂乱。
B. 作者之所以没买路边从山里挖来幽兰,是因为作者对兰花有一种虔诚敬畏的心。
C. 文章的语言清新纯朴,典雅含蓄,多次引用古诗词,增加了文章的韵味。
D. 因为作者身处“疫区”,整天担惊受怕,无聊之余,靠赏幽兰来打发日子。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B 3.B 4.B 5.D 6.C
7.【答案】示例一: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端庄挺立。
示例二: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务必清澈明净。
8.D
二、课内精读
9.B
10.【答案】(1)“伶仃”“试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十年前院子里的紫藤萝花的稀少(稀落、零落、稀零),和眼前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形成对比。
(2)“盛”“密”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又”写出了紫藤萝花历经磨难之后重又盛放,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给人以生的希望。
11.B
三、中考演练
12. 谦逊又桀骜;壮美;生命力旺盛;野性;雍容质朴
13. 欣喜(或惊心动魄) 兴高采烈(或雀跃兴奋)
14.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开放的蓼花比作云锦和星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蓼花开放壮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蓼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通过色彩(视觉)描写,用“紫红”“青绿”的颜色,表现了红蓼花海开放的热烈和美丽,吸引着所有观赏的人群,表达了作者对红蓼花海的赞美。
15. 美丽的红蓼花到了傍晚人群离散后显得清寂;也寓示着美的事物总会有渺小和卑微的时候;为下文对红蓼花的赞美与突显文章主题做铺垫。
16. 内容上:点明文章主旨,深化文章内涵,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红蓼花的赞美,同时表现了我在鲜活的人生中获得的收获。
结构上:照应标题,总结全文,是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修辞上:引用,引用诗句,丰富文章内涵,使文章充满诗意。
语言上:语言质朴平实,富有诗意,富含哲理。
17. 我盼望兰花开放,我寻找兰花,我精心栽培兰花,我居家欣赏兰花,我与兰为友。
18. ①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不惧雪霜,有气质,有品质。②兰花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具有四气。③兰花生幽谷,不择地势,坚韧刚强。
19. 在结构上,总结全文,与开头形成呼应。内容上:一语双关,既指出兰花开放,大地春回,明媚的春季来了;又暗示了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不惧生死,不惧磨难,万众克难下,必将战胜疾情,祖国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20. D七下第19课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多角度运用修辞手法描摹景物的方法,欣赏紫藤萝之美。
2.把握文章线索,品味作者感受,梳理其情感变化。
3.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析,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xié《文心雕龙》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华严经》
一草一木总关情。只要你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那暗香浮动的幽兰,那凌寒绽放的腊梅,那石缝间不屈的小草,还有那大地上许多无名的野花,无不蕴涵着炽热而鲜活的生命,无不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思。在女作家宗璞的笔端,小小的紫藤萝花绽放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屏显两张紫藤萝花的图片展示紫藤萝花的蓬勃)
预习检测
1.作者介绍
宗璞,1928年生,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当代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
中篇小说:《三生石》
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散文:《紫藤萝瀑布》
2.背景介绍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同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3.字词检测
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1.听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了哪几幅紫藤萝画面?
作者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眼前的紫藤萝繁茂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象;另一
幅是记忆中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的景象。
2.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师:对眼前的和记忆中的紫藤萝,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根据屏幕提示,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1)勾画表达“我”情感思绪的词句。
(2)按照赏花的前后顺序,理清“我”的情感变化层次
(生朗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批注,交流讨论,师指导明确)
预设
(1)表达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
①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被吸引)
②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
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
生的喜悦。(疑惑、悲痛—宁静、喜悦)
③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遗憾)
④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悟到生命
永恒)
⑤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精神振奋)
(2)情感变化:赏花前“疑惑、悲痛”—赏花时“宁静、喜悦”—赏花后“精
神振奋”。
3. 概括文章内容。
师:眼前的紫藤萝勾起作者对它的回忆,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变化。以这种情感变化为线,文章围绕紫藤萝写了哪些内容?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进行概括。
赏花——忆花——悟花
师小结:文章起于“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止于“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首尾呼应。起止之间,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围绕紫藤萝,写了“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生命永恒。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紫藤萝之美和作者对紫藤萝的赞美之情。在学习作者描摹紫藤萝的写作技巧的同时,深入理解紫藤萝繁盛美丽之下的内蕴之美,感受作者对美好生命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可以体会作者情感,加深对语句丰富意蕴的理解。
研读——赏花之美
1.让作者内心情感发生变化的紫藤萝,繁盛又美丽。速读课文,找出描写紫藤萝的语段,说说紫藤萝美在哪里。从感官角度赏析紫藤萝之美,并做好批注。
用“紫藤萝美在__________。‘(原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句式交流。
赏析示例:
紫藤萝美在色彩。“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写出了猛然望见紫藤萝时,它的色彩整体上是淡紫色的,非常艳丽、炫目,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生自由朗读,勾画并旁批、交流,师指导)
预设
①紫藤萝美在色彩。“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写出了紫藤萝深浅不一的紫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在流动、欢笑、生长的画面,给
人以无限生机感。
②紫藤萝美在色彩。“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
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写出了紫藤萝
的颜色有深有浅,浅淡的部分又呈现出银光的色泽,具有变化的美。
③紫藤萝美在色彩。“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
小的花苞里”写出了花穗颜色由浅到深的变化。
④藤萝美在形态。“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写出了紫藤萝的繁盛壮观,富有动态美。
⑤紫藤萝美在形态。“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写出了紫藤萝盛
开的情态富于变化。
⑥紫藤萝美在形态。“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
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写出了紫藤萝盛
开时饱满与美丽的形态。
⑦紫藤萝美在香气。“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紫藤萝香气淡雅、梦幻迷人。
2.默读1-6段,用“_____”画出文中描写紫藤萝的语句,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处,在旁边做赏析批注。
温馨提示
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品析,体会紫藤萝的神采风韵,并做批注。
(词语运用如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动感的形容词、名词、动词等;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表现手法如化静为动、物我交融、联想、想象等)
例: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巧用比喻、夸张)
品析:作者将紫藤萝花比喻为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形态美、动态美,读者感受到了紫藤萝花的繁盛壮观、生机勃勃。
预设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
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品析:“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感,将静态的
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化静为动)
品析:将花瀑比作“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的明丽。“挑逗”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在阳光下盛开的风姿,把紫藤萝花的活泼、顽皮、可爱表现了出来,同时化静为动,使静态绽放的藤萝花具有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③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
罩着我。(多感官互通)
品析: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却是“浅紫色的”,是可看见的视
觉感受。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
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④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
底。(物我交融)
品析: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萝花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
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
3.紫藤萝美在花之形态、色泽、芳香。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摹紫藤萝之美的?
预设
作者描写的内容为“花瀑—花穗—花朵”,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从上
到下的顺序,来描摹花之形、花之色、花之香,表现了紫藤萝的繁盛美丽。
4.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紫藤萝的美,表现了它怎样的内在神韵?
预设
紫藤萝不仅繁盛美丽,而且充满生机活力,顽强不屈,笑对苦难,表现出一种
美好、饱满、蓬勃、强大的生命力。
合作探究
1.面对繁盛美丽的紫藤萝,作者的内心情感发生了变化。浏览文章,找出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
生的喜悦。
2.齐读句子,结合材料,理解“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是指什么。
材料一: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与作者感情深厚的小弟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作者的小弟冯钟越,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是我国第一代飞机专家。但是他三十年奔波在外,积劳成疾,正当盛年,身患绝症,生命之花即将凋落。
材料二: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哭小弟》
(生阅读材料后,交流、讨论)
因为挚爱的小弟身患绝症,饱受病痛之苦,不久于人世;因为同代人历经磨难,
却英年离世,作者内心充满了悲痛,充满了对生命和死亡的疑惑。
3.欣赏如此美丽动人的紫藤花时, 作者的心情怎样?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4.赏紫藤萝时想起了往事,作者之前的心情怎样?
花曾经稀落、伶仃、被拆掉
极左思想泛滥的年代,连爱花赏花也成了生活腐化的情调,这是时代的悲剧。
5.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变化引发了对生命的什么感悟?此时她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全文主旨句)
她的心情:从花的由盛到衰,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人生应该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勇于挑战困难,创造美好的生活。
全文情感变化:本来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在看到繁盛的紫藤萝花后,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后来又联想到紫藤萝由衰而盛的遭际,自己从中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
写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的用意是什么?
7.文章开头停住脚步和结尾加快脚步分别有何含义和作用?
8.“在这淡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何理解?
作者从花中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同时受到花的激励,自己决定尽快投身到生活中去,奋发进取,有所作为。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写法复习:
作者悲痛中徘徊于庭院,见一树如瀑的藤萝花,睹物释怀,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写下了这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优美散文。
所以,在作者笔下,紫藤萝已不仅是一种植物,而是带上了作者浓郁主观感彩的“意象”,这种表现手法叫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拓展——写花之语
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补写小诗,表达紫藤萝的心语。
你是否记得这样______的紫藤萝, 其实,我就是那株______的紫藤萝,
横遭指责,孤独凋零; 昂首绽放生命的颜色,
你是否见过这样______的紫藤萝, 就算遭遇不幸,就算辛酸苦涩,
苦难过后,含笑归来, 我也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
把天地装扮成辉煌的淡紫色; 你是否也愿如我一般,
那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株______的紫藤萝,
我凑上去,真想__________。 扬起生命的__________,
前行在无尽的生命长河!
(生自由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师点评)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述以及对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宗璞的《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比较这些作品的异同。
(2)生活中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丝细雨,一缕春风都会不经意地拨动你的心弦,使你有所感悟。如果你用心倾听,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会对你说话。请以《我眼中的》为题,仿照课文《紫藤萝瀑布》,写一篇从自然界中获得生命感悟的文章。(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共53张PPT)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xié《文心雕龙》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华严经》
一草一木总关情。只要你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那暗香浮动的幽兰,那凌寒绽放的腊梅,那石缝间不屈的小草,还有那大地上许多无名的野花,无不蕴涵着炽热而鲜活的生命,无不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思。在女作家宗璞的笔端,小小的紫藤萝花绽放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
学习目标
学习文章多角度运用修辞手法描摹景物的方法,欣赏紫藤萝之美。
把握文章线索,品味作者感受,梳理其情感
变化。
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析,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
手法。
作者简介
1928年生,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当代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
《红豆》
《弦上的梦》
中篇小说
《三生石》
系列长篇小说
《野葫芦引》
散文
《紫藤萝瀑布》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同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读准字音
瀑布
( )

沉淀
( )
diàn
伫立
( )
zhù
绽开
( )
zhàn
忍俊不禁
( )
jīn
遗憾
( )
hàn
枯槐
( )
huái
笼罩
( )
lǒng
凝望
( )
níng
盘虬卧龙
( )
qiú
迸溅
( )
bèng jiàn
伶仃
( )
líng dīng
依傍
( )
bàng
花穗
( )
suì
酒酿
( )
niàng
仙露琼浆
( )
qióng
词语解释
迸溅
向四外溅。
伫立
长时间站立。
稀落
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伶仃
孤独,没有依靠。
挑逗
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
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
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了哪几幅紫藤萝画面?
【作者描绘了两幅画面】
一幅是眼前的紫藤萝繁茂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象;
另一幅是记忆中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的景象。
整体感知
2.对眼前的和记忆中的紫藤萝,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根据屏幕提示,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要求】
勾画表达“我”情感思绪的词句。
按照赏花的前后顺序,理清“我”的情感变化层次
(生朗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批注,交流讨论,师指导明确)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被吸引)
②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疑惑、悲痛—宁静、喜悦)
③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遗憾)
表达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悟到生命永恒)
⑤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精神振奋)
表达作者情感思绪的语句
情感变化
赏花前“疑惑、悲痛”——赏花时“宁静、喜悦”——赏花后“精神振奋”。
整体感知
赏析文章标题《紫藤萝瀑布》的妙处?
本文以物为标题,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
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
【答】
点明了写作对象。是文章的线索。
比喻,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花之流长,隐含了生命的活力与绵延长远。写出了紫藤萝繁茂的特点。
标题给人美的遐想,能引发我们读下去的兴趣。
整体感知
眼前的紫藤萝勾起作者对它的回忆,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变化。以这种情感变化为线,文章围绕紫藤萝写了哪些内容?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进行概括。






整体感知
全文围绕“花”抒发感情,可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
[ 1-6 ]
第二部分
[ 7-9 ]
第三部分
[ 10-11 ]
繁花似锦
赏花
思绪万千
忆花
振奋精神
悟花
小结
文章起于“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止于“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首尾呼应。起止之间,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围绕紫藤萝,写了“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生命永恒。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紫藤萝之美和作者对紫藤萝的赞美之情。在学习作者描摹紫藤萝的写作技巧的同时,深入理解紫藤萝繁盛美丽之下的内蕴之美,感受作者对美好生命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可以体会作者情感,加深对语句丰富意蕴的理解。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让作者内心情感发生变化的紫藤萝,繁盛又美丽。速读课文,找出描写紫藤萝的语段,说说紫藤萝美在哪里。从感官角度赏析紫藤萝之美,并做好批注。用“紫藤萝美在__________。(原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句式交流。
示例:
紫藤萝美在色彩。“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写出了猛然望见紫藤萝时,它的色彩整体上是淡紫色的,非常艳丽、炫目,给人以梦幻的感觉。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写出了紫藤萝深浅不一的紫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在流动、欢笑、生长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生机感。
①紫藤萝美在色彩。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写出了紫藤萝的颜色有深有浅,浅淡的部分又呈现出银光的色泽,具有变化的美。
②紫藤萝美在色彩。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写出了花穗颜色由浅到深的变化。
③紫藤萝美在色彩。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写出了紫藤萝的繁盛壮观,富有动态美。
④藤萝美在形态。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情态富于变化。
⑤紫藤萝美在形态。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写出了紫藤萝盛开时饱满与美丽的形态。
⑥紫藤萝美在形态。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紫藤萝香气淡雅、梦幻迷人。
⑦紫藤萝美在香气。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赏析探究
默读1-6段,用“_____”画出文中描写紫藤萝的语句,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处,在旁边做赏析批注。
【赏析角度】
比喻、拟人、对比等,生动形象,表情达意。
巧用修辞
美感就在某个字眼里,美感就在词语细微处。
用词巧妙
紫藤萝的颜色艳丽,带来优美生动的画面感。
色彩渲染
把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态感,形象逼真,充满活力。
化静为动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相通,文章更真实、更丰富。
多感官互通
赏析花之美
赏析探究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例】
作者将紫藤萝花比喻为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形态美、动态美,读者感受到了紫藤萝花的繁盛壮观、生机勃勃。
巧用比喻、夸张
赏析花之美
赏析探究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把花朵比作帆、船舱,生动形象描写了紫藤萝花的形态和生机;比作笑容,充满活力情趣。
比喻,化静为动
赏析花之美
赏析探究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赋予紫藤萝花人的性格情趣,表现花儿争相开放的天真欢乐,充满生机。
拟人
强调花的繁茂和生机,以及盛开的紫藤萝的喜悦之情。
反复
赏析花之美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将花瀑比作“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的明丽。“挑逗”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在阳光下盛开的风姿,把紫藤萝花的活泼、顽皮、可爱表现了出来,同时化静为动,使静态绽放的藤萝花具有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比喻、拟人、化静为动
赏析探究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这里运用了“通感”——人的各种感觉相通。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是“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生动、活泼、灵动。表现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时的愉悦梦幻之感。
通感
赏析花之美
赏析探究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萝花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
物我交融
赏析花之美
赏析探究
赏析花之美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紫藤萝的美,表现了它怎样的内在神韵?
紫藤萝不仅繁盛美丽,而且充满生机活力,顽强不屈,笑对苦难,表现出一种美好、饱满、蓬勃、强大的生命力。
赏析探究
赏析描写紫藤萝的顺序
一条花瀑
每一穗花
每一花朵
【从整体到局部】
形象、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
合作探究
1.面对繁盛美丽的紫藤萝,作者的内心情感发生了变化。浏览文章,找出表达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合作探究
2.齐读句子,结合材料,理解“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是指什么。
材料一: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与作者感情深厚的小弟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作者的小弟冯钟越,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是我国第一代飞机专家。但是他三十年奔波在外,积劳成疾,正当盛年,身患绝症,生命之花即将凋落。
材料二: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哭小弟》
因为挚爱的小弟身患绝症,饱受病痛之苦,不久于人世;因为同代人历经磨难,却英年离世,作者内心充满了悲痛,充满了对生命和死亡的疑惑。
合作探究
2.齐读句子,结合材料,理解“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是指什么。
合作探究
欣赏如此美丽动人的紫藤花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合作探究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
赏紫藤萝时想起了往事,作者之前的心情怎样?
花曾经稀落、伶仃、被拆掉
极左思想泛滥的年代,连爱花赏花也成了生活腐化的情调,这是时代的悲剧。
合作探究
因为“文革”十年动乱,家庭遭遇迫害,虽已过去多年,但心灵上的创伤仍无法愈合。 而且,弟弟当时正处癌症晚期,危在旦夕,面对弟弟的英年不幸,雄才未展而深感悲痛。
你能根据文章背景了解到“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什么吗?
合作探究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全文主旨句)
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变化引发了对生命的什么感悟?此时她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
从花的由盛到衰,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人生应该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勇于挑战困难,创造美好的生活。
她的心情
明确:全文情感变化
本来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在看到繁盛的紫藤萝花后,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后来又联想到紫藤萝由衰而盛的遭际,自己从中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
焦虑
悲痛
宁静
喜悦
振作
向前
合作探究
写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的用意是什么?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
现在花开的繁盛
突出花的生机盎然
对比
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
人的不幸遭遇
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类比
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几十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这也为引出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
现在的藤萝
十多年前的藤萝
VS
合作探究
文章开头停住脚步和结尾加快脚步分别有何含义和作用?
“停住了脚步”
设置悬念
被紫藤萝吸引
“加快了脚步”
照应开头
有前进的动力
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
合作探究
作者从花中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同时受到花的激励,自己决定尽快投身到生活中去,奋发进取,有所作为。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在这淡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何理解?
写法复习
作者悲痛中徘徊于庭院,见一树如瀑的藤萝花,睹物释怀,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写下了这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优美散文。
所以,在作者笔下,紫藤萝已不仅是一种植物,而是带上了作者浓郁主观感彩的“意象”,这种表现手法叫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课文 物 物的特点 志
《陋室铭》 陋室 环境清雅、交友博雅、
情趣高雅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爱莲说》 莲 出淤泥不染、中通外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洁身自爱
刚正不阿
正直端庄
《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 由衰转盛,生机勃勃,
繁盛热烈 积极乐观
拓展——写花之语
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补写小诗,表达紫藤萝的心语。
你是否记得这样______的紫藤萝,
横遭指责,孤独凋零;
你是否见过这样______的紫藤萝,
苦难过后,含笑归来,
把天地装扮成辉煌的淡紫色;
那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凑上去,真想__________。
前行在无尽的生命长河!
其实,我就是那株______的紫藤萝,
昂首绽放生命的颜色,
就算遭遇不幸,就算辛酸苦涩,
我也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
你是否也愿如我一般,
做一株______的紫藤萝,
扬起生命的__________,
本文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述以及
对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
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
伟大的事业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课文小结
板书设计
整体——局部
动静结合
比喻、拟人
赏花
忆花
悟花
花瀑
花穗
花朵
象征 托物言志
珍惜生活 热爱生命
遭遇不幸,又现生机
生命永恒,顽强美好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宗璞的《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比较这些作品的异同。
(2)生活中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丝细雨,一缕春风都会不经意地拨动你的心弦,使你有所感悟。如果你用心倾听,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会对你说话。请以《我眼中的》为题,仿照课文《紫藤萝瀑布》,写一篇从自然界中获得生命感悟的文章。(500字左右)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热爱生命》
汪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