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24课
《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2.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3.感悟人性伟大。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并借助电脑的便利,在 Word 文档中做旁批。
教学难点: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是否知道这样一本书?
好看到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催更,看过的人都表示,自从看了这本书,思维和格局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突破。这本书,就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
二、介绍作者
说到《三体》 , 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刘慈欣
请大家根据上网查阅到的资料,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刘慈欣。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 、 《球状闪电》 还有《超新星纪元》 。
2015 年 8 月 23 日, 《三体》获得第 73 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 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 ”之称的雨果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三、检查预习
1.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
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 ( 而非妄想 ) 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 “ 逻辑自洽 ”“ 科学元素 ”“ 人文思考 ” 三要素。
2.读准字音
可怜兮兮 xī 庞大 páng 辐射 fú 闪烁 shuò 人迹罕至 hǎn 吝啬 lìn sè 抽泣 qì 罐头 guàn 点缀 zhuì 一缕 lǚ 挑剔 tī 心有灵犀 xī 迄今为止 qì 镍 niè
3.词语理解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迟钝:形容人(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闲暇:指空闲的时间。
蒙眬:模糊,不清楚,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
四、解读标题,概括情节
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课文,现在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 ,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3、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呢?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
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 美丽的世界,所以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五、整体感知
1.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人公是谁?
小说中的人物: “ 我 ” 她 ( 小姑娘 ) 主任
主要人物: “ 我 ” 她 ( 小姑娘 )
主人公: 她 ( 小姑娘 )—— “ 落日六号 ” 的领航员
2.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角度1:明线——“我”
接受度假任务→带上她的眼睛度假→得知她被困地心→被她的精神感动
角度2:暗线——她
被困地心→与“我”旅行→坚持工作
3.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中间插叙了 “ 落日六号 ” 失事的情况。
4.理清这篇小说的结构层次。
小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故事情节的,中间插叙了“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请大家据此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来划分小说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 开端 ) 主任让 “ 我 ”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第二部分 ( 发展 ) “ 我 ” 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部分 ( 高潮 ) “ 我 ” 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插叙地航飞船 “ 落日六号 ” 失事的情况
第四部分 ( 结局 ) “ 我 ” 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六、反复阅读理解构思的巧妙
学习伏笔写法
本文曾获得 1999 年度第 11 届银河奖一等奖, 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举个例子,在第 2 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老师也没在意,但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 50 年至 80 年, 她将在这不到 10 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读到这里,老师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此时,老师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伏笔
什么叫伏笔?
伏笔, 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 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它常常与 “照 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运用旁批法来体会。
①“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开头就设下悬念,为什么要带“眼睛”?谁的“眼睛”?直到 “落日六号”失事的补叙,读者才明白“她”的身份,豁然开朗。
②“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设置悬念,她在什么地方?她是谁?为什么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伏笔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照应 “ 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 50 至 80 年,她将在这不到 10 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
伏笔 “ 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
照应 “ 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
“热,热得像——地狱。”
因为“飞船被裹在 6000 多公里厚的物质中” , “周围是温度高达 5000 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当然会热得像地狱。
小女孩为什么不想让大家知道她现在的处境呢?不想让文中的我知道她是一个被囚禁在地心里再也出不来的人呢?
小姑娘是想一个人承担这些生命中巨大的苦难,不想朋友们为她担心。这是一个懂事的小姑娘。
从反面来说,这也说明这个小姑娘处境实在是太惨了。 惨得连她自己都不愿意向别人提起这个事情。也没有必要提起,能把我救出来吗?不能!那还是不说了吧。免得同事朋友为我担心。
伏笔 “ 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
照应 “ 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
因为小姑娘深知自己根本就没有希望回到地面了, 所以她对这些小花产生了一种同 病相怜的感觉。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花——那么脆弱,却又那么顽强。
总结作用
作者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第二课时
七、分析人物形象
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
齐声朗读第 45、45 两个自然段,看看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①强烈的敬业精神
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③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④乐观坚强、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
作为个体的人,她的确很渺小;但作为精神的人,她拥有挺立于天地之间的伟岸。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根脆弱的苇草,但他是根会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精神铸就小姑娘的崇高。下面我请一位同学读第 45 段,老师读 46、47 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板书设计
课文小结
这篇科幻小说通过讲述“我”带一个小姑娘的眼睛去旅行的故事,反映了当代人们心理上的窘迫和思想上的困乏、封闭,展现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唤起人们对欣赏美的欲望,告诫人们要珍惜平凡的事物。
八、续写片段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老师特别感动, 同学们想想看,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怎么能变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精神的光芒穿透了 6300 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 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九、拓展延伸
推荐作品:获得过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 之称的雨果奖 和美国的“星云奖” “双奖”的 19 部作品 :
1.《沙丘》 2.《黑暗的左手》 3.《环形世界》 4.《众神自己》 5.《与拉玛相会》 6.《一无所有》 7.《千年战争》 8.《通向宇宙之门》 9.《梦蛇》 10.《天堂的喷泉》 11.《星潮汹涌》 12.《神经漫游者》 13.《安德的游戏》 14.《死者代言人》 15.《末日之书》16.《永远的和平》 17.《美国众神》 18.《灵魂骑士》 19.《犹太警察工会》(共42张PPT)
七年级下册 – 第25课
你是否知道这样一本书?
你是否知道这样一本书?
好看到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催更,看过的人都表示,自从看了这本书,思维和格局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突破
你是否知道这样一本书?
好看到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催更,看过的人都表示,自从看了这本书,思维和格局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突破
这本书,就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
这本书,就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
《三体》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三体》
《三体Ⅲ·死神永生》
《三体Ⅱ·黑暗森林》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刘慈欣
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 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 ”之称的雨果奖。
著名的科幻作家
主要作品
《地球往事三部曲》
《球状闪电》
《超新星纪元》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素养目标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感悟人性伟大。
001
知识积累
全称科学幻想小说,其定义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 ( 而非妄想 ) 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 “ 逻辑自洽 ”“ 科学元素 ”“ 人文思考 ” 三要素。
科幻小说
读准字音
可怜兮兮
()
xī
庞大
( )
páng
辐射
( )
fú
闪烁
( )
shuò
吝啬
( )
lìn sè
人迹罕至
()
hǎn
罐头
( )
guàn
点缀
( )
zhuì
挑剔
( )
tī
迄今为止
()
qì
镍
( )
niè
抽泣
( )
一缕
( )
lǚ
心有灵犀
()
xī
qì
词语理解
点缀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迟钝
形容人(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闲暇
指空闲的时间。
蒙眬
模糊,不清楚,常用来表达视线或者心理状态不清楚。
不期而至
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
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天涯海角
形容极远的地方。
002
解读标题
概括情节
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课文,现在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 ,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
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呢?
……
【示例】
“ 我 ” 带着一副 “ 传感眼镜 ” 去度假,感到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后来才明白她是 “ 落日六号 ” 的领航员。 “ 我 ” 带着她的眼睛让她最后一次见到、感受到地面上的美好事物,她被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003
整体感知
《带上她的眼睛》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 1999 年 10 月刊,并荣获该年度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小说的视角独特,把充满创意的科学幻想以唯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用清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人公是谁?
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小说中的人物
“ 我 ”
她 ( 小姑娘 )
主任
主要人物
“ 我 ”
她 ( 小姑娘 )
主人公
她 ( 小姑娘 )—— “ 落日六号 ” 的领航员
角度1:明线——“我”
接受度假任务
带上她的眼睛度假
得知她被困地心
被她的精神感动
角度2:暗线——她
被困地心
与“我”旅行
坚持工作
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中间插叙了 “ 落日六号 ” 失事的情况。
理清这篇小说的结构层次。
小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故事情节的,中间插叙了“落日六号”失事的情况。请大家据此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来划分小说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 开端 )
主任让 “ 我 ”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第二部分 ( 发展 )
“ 我 ” 来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部分 ( 高潮 )
“ 我 ” 发现了小姑娘的真实身份,插叙地航飞船 “ 落日六号 ” 失事的情况
第四部分 ( 结局 )
“ 我 ” 挂念小姑娘,带有无限的伤感和咏叹
004
反复阅读
理解构思的巧妙
本文曾获得 1999 年度第 11 届银河奖一等奖, 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举个例子:在第 2 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或许你也没在意,但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 50 年至 80 年, 她将在这不到 10 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读到这里,你会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此时,你能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伏笔
伏笔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照应
照应就是文章中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关照、呼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不作详细叙述,只作简单交代.然后,在后面的适当地方,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这一伏一应,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后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请大家找出文中的 “ 悬念 ”“ 伏笔 ” 及 “ 照应 ”
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悬念”“伏笔”及“照应”。
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开头就设下悬念,为什么要带“眼睛”?谁的“眼睛”?直到 “落日六号”失事的补叙,读者才明白“她”的身份,豁然开朗。
“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设置悬念,她在什么地方?她是谁?为什么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伏笔
“ 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 50 至 80 年,她将在这不到 10 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
照应
“ 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
伏笔
“ 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
照应
“ 热,热得像 …… 地狱。 ”
伏笔
“ 飞船被裹在 6000 多公里厚的物质中 ”“ 周围是温度高达 5000 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
照应
“ 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 ”
伏笔
“ 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
照应
作者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
总结作用
005
人物形象分析
品读小姑娘的话语
……今后, 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 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 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 我现在已适应这里, 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 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 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 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
强烈的敬业精神
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的热爱
乐观坚强、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
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作为个体的人,她的确很渺小;但作为精神的人,她拥有挺立于天地之间的伟岸。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根脆弱的苇草,但他是根会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精神铸就小姑娘的崇高。下面我请同学读46、47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板书设计
喜欢探险
无私无畏
乐于奉献
勇于献身
开端
带上“眼睛”去旅游
发展
神奇的眼睛
高潮
小姑娘献身于地航飞行事业
结局
铭记精神,砥砺前行
想象奇特、构思巧妙
课文小结
这篇科幻小说通过讲述“我”带一个小姑娘的眼睛去旅行的故事,反映了当代人们心理上的窘迫和思想上的困乏、封闭,展现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唤起人们对欣赏美的欲望,告诫人们要珍惜平凡的事物。
006
续写片段
课后作业
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怎么能变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精神的光芒穿透了 6300 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 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地航飞船“落日20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007
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获得过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 之称的雨果奖和美国的“星云奖” “双奖”的 19 部作品
《沙丘》
《黑暗的左手》
《环形世界》
《众神自己》
《与拉玛相会》
《一无所有》
《千年战争》
《通向宇宙之门》
《梦蛇》
《天堂的喷泉》
《星潮汹涌》
《神经漫游者》
《安德的游戏》
《死者代言人》
《末日之书》
《永远的和平》
《美国众神》
《灵魂骑士》
《犹太警察工会》
课堂检测
1. 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蒙眬( ) 忙碌( ) 草籽( ) 闲暇( )
吟唱( ) 蔚蓝( ) 炽热( ) 短暂( )
méng
lù
zǐ
xiá
yín
wèi
chì
zàn
课堂检测
2. 根据拼音写词语。
我睡眼 méng lóng________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
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
轻 hēng________起了一首曲子。……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
了天空,草原 lǒng zhào________在蒙蒙的小雨中。
蒙眬
哼
笼罩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时练习
一、 填空题
1. 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蒙眬( )忙碌( )草籽( )闲暇( )
吟唱( )蔚蓝( )炽热( )短暂( )
2. 根据拼音写词语。
我睡眼méng lóng________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hēng________起了一首曲子。……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lǒng zhào________在蒙蒙的小雨中。
3.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世界科幻协会11日在第75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上宣布,美国科幻作家杰米辛获得2017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中国作家刘慈欣虽然入围但未能获奖。②杰米辛2016年凭借小说《第五季》获得这一科幻文学最高奖项,今年又再次凭借同系列第二部作品《方尖碑门》获得该奖项。③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曾在2015年取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刘慈欣由此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____
4.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我睡眼朦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2)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棵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
(3)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21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豪不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词语积累——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它还能通过________(采集 收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2)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________(丰富 丰满)到不正常的程度。
(3)宇宙航行是________(寂寞 冷漠)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
6. 文学常识填空。
《带上她的眼睛》作者________,中国________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其中________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5年8月23日,凭借________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二、 现代文阅读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加油,小电梯
大楼里新装了电梯。一部小小的电梯。
小小的电梯,力气也是小小的。
小电梯最喜欢的客人,是松鼠弟弟。他个子小,又住在二楼,小电梯送起来可轻松啦。
小电梯最害怕人多的时候,人多,要去的楼层又高,他就更害怕了。
放学和下班的时间,是小电梯最头疼的时候。
兔子小姐背着背包进来了,绵羊阿姨挎着篮子进来了,乌龟爷爷拄着拐杖进来了,刺猬奶奶把刺缩了缩,小心翼翼地进来了……
“不行不行,太重啦!”小电梯叫起来,“我运不动啦!”
运不动的时候,就得有人出去,减轻小电梯的负担 。有时出去的是长颈鹿伯伯,有时出去的是狗熊叔叔,有时出去的是猪大婶……
小电梯那么辛苦,大家都能理解他。
要说最不是滋味的人,那大概就是大象先生吧。
大象先生长得胖,每次他走进小电梯,别人就没法进去了。这还不算,他很快会听见小电梯说:“哎哟哟,大象先生,我实在运不动您!”
运不动怎么办?大象先生只好走楼梯。
唉,他偏偏住的还是最高的一层。
小电梯觉得过意不去。他决定锻炼锻炼力气。
又到了下班和放学的时间,小电梯迎来了好多客人。鳄鱼先生进来了,斑马先生进来了,浣熊太太进来了……小电梯咬紧牙关。到了平常该叫“不行”的时候,他忍住了没有叫。他让自己慢慢地,稳稳地,朝着楼上迈步……
小电梯习惯这样计算自己的进步:今天可以 多送一个松鼠弟弟了,今天可以多送一个兔子小姐了,今天可以多送一个斑马先生了……
等到小电梯可以面不改色地运起满满当当的客人,用不快也不慢的速度爬到最高一层时,季节已经从夏天变成了冬天。
做好了十足准备的小电梯,在这一天的傍晚等待着大象先生的光临。
大象先生回来了,他正要去走楼梯,小电梯喊住了他:“大象先生,今天让我送您吧。”
“真的可以吗?” 大象先生的鼻子卷成了一个问号。这么久以来,他都习惯了走楼梯。
“可以的。快上来吧!”小电梯自信地催促着。
大象先生走进了小电梯。奇怪,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小电梯嘀咕着。
啊,明白了。大象先生瘦啦!他每天都要走十几层的楼梯。在小电梯锻炼的时候,他也在锻炼呢。现在的他结实又苗条,胖胖的身材不见啦。
小电梯带着大象先生升向顶楼。真快呀,真轻呀。小电梯有些遗憾地想:如果大象先生能够再胖一点,那才好呢。
而大象先生呢,他也在想着:小电梯这么努力,我是不是应该吃胖一点,来回报他的心意?
(1)阅读全文,结合小电梯的变化,梳理全文内容。
刚开始,他力气小,害怕人多→________→然后,他悄悄锻炼,进步很大→________
(2)大象为什么感到不是滋味呢?
(3)结合画线的部分,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等到小电梯可以面不改色地运起满满当当的客人,用不快也不慢的速度爬到最高一层时,季节已经从夏天变成了冬天。
(4)阅读全文,从小电梯的成长中,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太空旅游从科幻到现实
庞之浩
①英国维珍银河航天公司的“太空船2号”载人飞船日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完成了首航,从而拉开太空旅游规模化的序幕。
②什么是太空旅游呢?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定义,它一般是指非职业航天员自掏腰包乘载人航天器到太空旅游观光的活动。太空旅游主要能给游客带来两大新奇体验:一是居高临下欣赏美不胜收的地球美景,以及在真空条件下瞭望璀璨的宇宙星空;二是体验神奇的失重生活,在舱内自由地飘来飘去,举重若轻。
③大空旅游有四种可行的方式,即抛物线飞行旅游、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旅游、亚轨道飞行旅游和轨道飞行旅游。
④抛物线飞行旅游是用通过改装的失重飞机在空中进行抛物线飞行,每次飞数个抛物线,每飞一个抛物线就可让游客体验半分钟的太空失重感觉。航天员在训练期间为了体验失重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游,但费用便宜。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旅游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游,而是让游客体验一种极高空的感觉。当游客飞到18千米的高空时,就可以看到下方地球的曲线和上方黑暗的天空,体会到一种无边无际的空旷感觉。亚轨道飞行旅游是用飞船把游客送到100千米高的太空边缘后马上返回地面,即游客乘飞船做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飞行,游客既能感受几分钟的失重,也可目视长达教千公里的地球弧线表面,而且费用比轨道飞行便宜得多,一次飞行约20万美元。轨道飞行旅游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游,它可以使太空游客尽情享受两大新奇体验,因为太空游客至少能在宽敞的国际空间站生活一个星期。全世界已有7名游客共8次到国际空间站上进行轨道飞行旅游。但轨道飞行旅游费用比亚轨道飞行旅游费用高昂得多,每次为2000万到3500万美元不等。目前,开展太空旅游的关键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费用,所以,亚轨道飞行旅游前景比较广阔,“太空船2号”将开展的就是此类业务。
⑤此外,俄罗斯计划开展太空行走旅游和月球旅游;西班牙正在建造首个太空旅馆;最今人兴奋的是,有科学家反复研究论证后认为,太空电梯在21世纪内可以变成现实。如果太空电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可大大降低人类天地往返的成本,使普通人也能闲庭信步太空,到那时太空旅游将进入大众化的新时代。虽然听起来有些像科幻电影,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这些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第④段画线词“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4)结合选文内容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
A.亚轨道飞行旅游既能使游客体验到失重的感觉,又能看到地球弧线表面。
B.轨道飞行旅游是真正意义的太空旅游,“太空船2号”将开展的就是此类业务。
C.抛物线飞行旅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游,但可让游客体验太空失重的感觉。
D.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旅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游,而是让游客体会到一种无边无际的空旷感觉。
(5)如果有一天普通人也能闲庭信步太空,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太空旅游,请你设想出两种开发太空旅游的项目。
9. 阅读课文《带上她的眼睛》,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2)文中有许多伏笔,你能找出后文中与下面句子照应的句子吗?
①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②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3)结合全文,说说你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比确立理想还重要的是什么?
答案
一、 填空题
1.
méng,lù,zǐ,xiá,yín,wèi,chì,zàn
2.
蒙眬,哼,笼罩
3.
去掉“又”或“再次”;
将“取得”改为“获得”。
4.
(1)朦——蒙 棵——颗 豪——毫
5.
(1)采集
(2)丰富
(3)寂竟
6.
刘慈欣,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三体》,《三体》
二、 现代文阅读
7.
(1)后来大家理解,主动帮小电梯减轻负担,最后他能载动大象上楼
(2)①大象走进小电梯,别人就没办法进去了;
②虽然别人偶尔会因超重走出电梯,但他们都有再乘坐电梯的可能,而自己因为超重,根本就没有坐电梯的可能。
(3)“面不改色”充分说明了小电梯经过锻炼,力气有了惊人的变化;“不快也不慢”说明了小电梯的承载能力已经非常了得,上下都是很自如的;“夏天变成了冬天”说明了小电梯改变自己的时间之长。本句赞美了小电梯求上进、不服输的精神。
(4)学习他能认识自己的缺点,不服输,追求上进和奉献的精神。
8.
(1)太空旅游的含义、可行的方式及其特点、发展前景。
(2)作比较、列数字。
作用:用准确的数字,通过两种飞行费用的比较,突出轨道飞行旅游费用高的特点。
(3)不能删去。“通常”表示限制性词语,指航天员在训练期间为了体验失重一般情况下都采用这种方法,删去后与原意不符;“通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B
(5)示例:建造太空游乐场、太空度假村等。
9.
(1)小说以“我”的经历见闻(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
(2)①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②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3)“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学会珍惜眼前所能看到的美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