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课PPT】【2024新版】七下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优课PPT】【2024新版】七下整本书阅读《骆驼祥子》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2 09:19:15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一、单选题
1.《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  )
A.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2.选段出自老舍的著名篇目《骆驼祥子》,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
他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 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象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
A.曹先生 B.刘四爷 C.二强子 D.孙侦探
3.选出下面关于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骆驼祥子》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C.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友好。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4.《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  )
A.精进向上——自甘堕落——浪子回头
B.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C.不求上进——精进向上——自甘堕落
D.不求上进——有所发愤——精进向上
5.《骆驼祥子》中,“酒醒过来,他非常的后悔,苦痛。再一想,这点钱是用女儿换来的,白白的这样赔出去,而且还喝酒打人,他觉得自己不是人。在这种时候,他能懊睡一天,把苦恼交给了梦。”这段文字写的是(  )
A.二强子 B.刘四爷 C.祥子 D.曹先生
二、填空题
6.《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原名   ,   族,   (籍贯)人,有“   ”的称号。
7.祥子来自农村,他   (性格特征),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
三、名著导读
8.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骆驼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祥子从一个善良淳朴、勤劳能干的大好青年最终变成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行尸走肉,这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B.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结果在茶馆门口碰到了饿晕在门口的老马,祥子赶紧给他买了几个肉包子。
C.二强子整天酗酒,他不仅打死了自己的老婆,还将自己的女儿小福子卖给了一个军官,后来小福子被军官抛弃,回来后只好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抚养两个弟弟。
D.虎妞从他父亲的车厂里给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后来这辆车因为给虎妞下葬又卖掉了。
(2)阅读选自《骆驼祥子》一书中的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祥子,你不认识我了?”A笑着松了手。祥子咽了口气,不知说什么好。"你不记得当初你叫我们拉到西山去?我就是那个A.想起来了吗?”“啊! A”祥子想不起来。他被兵们拉到山上去的时候,顾不得看谁是排长,还是连长。
【乙】B又嘱咐祥子一遍: “汽车来到,我这给了钱。叫太太快收拾东西:别的都不要紧,就是千万带着小孩子的东西,和书房里那几张画!等太太收拾好,叫高妈打电话要辆车,上这来。这都明白了吗?等她们走后,你把大门锁好,搬到书房去睡,那里有电话。你会打电话?
①(甲]段文字中A人物是 。样子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其中有“两落”都与他有关,请说出具体的内容。
②[乙]段文字中B是祥子的一位老板,叫 。他为什么慌慌张张地要带家人出逃?
(3)在这本名著中与样子产生交集的老板还有三个,一位是专门租本给样子的“人和”车厂的老板__   (人名) ,一位是祥子在他家拉包月,既要帮他家送客,还要挑水、打扫院子甚至带小孩却只拿到一毛钱酬劳的   _(人名)还有一个是主动勾引祥子,然后让他染性病的    (人名)。
四、问答题
9.请参照示例,为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画面。不超过60字。
图一 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  图二 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
[示例] 图一 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
图二 配文字:
10.《骆驼祥子》中,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的那段生活,祥子是得到了尊重的。他得到了哪些尊重?请概述。
五、现代文阅读
11.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②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③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④“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⑤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⑥“我可还得在这儿住,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⑦“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⑧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1)选文第①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2)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12.阅读老舍《骆驼祥子》选段,完成小题。
选段(一)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选段(二)
高妈给他拿出两块钱来:“太太给你的,嘱咐你快吃点药!”
“是了!谢谢太太!”祥子接过钱来,心里盘算着上哪儿开发了它。高妈刚一转脸,他奔了天桥,足玩了一天。
慢慢的把宅门都串净,他又串了个第二回,这次可就已经不很灵验了。他看出来,这条路子不能靠长,得另想主意,得想比拉车容易挣钱的主意。在先前,他唯一的指望便是拉车;现在,他讨厌拉车。自然他一时不能完全和车断绝关系,可是只要有法子能暂时对付三餐,他便不肯去摸车把。他的身子懒,而耳朵很尖,有个消息,他就跑到前面去。什么公民团咧,什么请愿团咧,凡是有人出钱的事,他全干。三毛也好,两毛也好,他乐意去打一天旗子,随着人群乱走。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
(1)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段(一)中的画线句子。
②分析选段(二)中两处划线字“串”的作用。
(2)选段(一)(二)突出了祥子性格的前后变化。试分析祥子的前后变化及变化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骆驼祥子》主要情节的掌握。《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的原因是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故答案为:B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把握。依据对名著的阅读可知语段中的“他”指“刘四爷”
故答案为:B.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表述正误的判断。平时课外阅读要扎实,要善于做笔记,对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细节、主旨等进行分类归纳,强加记忆。
加记忆。
ABD:正确;
C:有误,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选项中表述为“曹先生”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表述正误的判断。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答案】B
【解析】祥子开始时辛辛苦苦攒钱买了辆车,结果没过半年碰上军阀混战,车被抢了;然后他又准备攒钱买车。这次在曹先生家里,好不容易快攒得差不多时,结果碰上孙侦探一锅给端掉了。这是第二起第二落。祥子跟虎妞结了婚,用她的钱买了辆外号小寡妇的车;等到虎妞难产死了,他又把车卖掉给虎妞办丧事。虎妞死后,小福子又表示和他一起过,可是当祥子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后去找小福子时,才知道小福子已进了“白房子”并上吊死了。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骆驼祥子》的阅读理解。A项正确,根据语段内容可以看出,这段文字写的是二强子。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6.【答案】老舍;舒庆春;满;北京;人民艺术家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故答案为:老舍;舒庆春;满;北京;人民艺术家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7.【答案】老实、坚忍;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解析】依据阅读积累可知, 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坚忍(性格特征),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故答案为:老实、坚忍;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8.【答案】(1)D
(2)①孙侦探;第一落:祥子辛苦拉车攒钱买的车被他手下的大兵抢走。第二落:祥子从曹先生家出来时,被他搜刮走了所有的积蓄。② 曹先生 逃走原因:被自己的学生举报,后来又被跟踪。
(3)杨先生;刘四;夏太太
【解析】
(1)本文考查对名著的了解,特别是对作品故事内容以及人物的认识,需要在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思考。本题目考查的是老舍的《骆驼祥子》, D 中的二手车是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买的,但不是买的她父亲车行的车。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及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从“你不记得当初你叫我们拉到西山去?我就是那个 A ,想起来了吗?”可以知道这个人就是孙侦探,当初第一辆车就是他任排长时,手下的大兵拉走的;第二次就是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攒了钱,准备买第二辆车,结果又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及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从 B 嘱咐祥子的话语,特别是根据“太太”“小孩子的东西”“书房里那几张画”“高妈”等信息可以知道这是曹先生,他被自己的学生举报,后来又被跟踪,所以才慌慌张张地要带家人出逃;在这本名著中与祥子产生交集的老板还有三个,即杨先生、刘四、夏先生。结合题干中的语境,分别填写即可,注意最后一空应该填写夏太太,而不是夏先生。
答案:
(1) D
(2)、①孙侦探;第一落:祥子辛苦拉车攒钱买的车被他手下的大兵抢走。第二落:祥子从曹先生家出来时,被他搜刮走了所有的积蓄。②曹先生 逃走原因:被自己的学生举报,后来又被跟踪。
(3)第1空、杨先生
第2空、刘四
第3空、夏太太
【点评】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第一次,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以拉散座的方式,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连人带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大兵抓去,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第二次,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拉车攒钱,想再买一辆车,这次采用了以在杨家和曹家拉包月的方式。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第三次,祥子还是想再买辆车,结果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拉散座。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
9.【答案】祥子急了,把拳头握紧,孙侦探急忙掏出手枪,说:“老实点,把钱拿出来!”祥子直跺脚,几乎要哭出来,只好把钱拿出来了。
【解析】 给图配文字,要结合图画内容,配以解说的文字,可以是:曹先生遭到特务的跟踪,不敢回家,他让祥子去接他的老婆孩子。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骗祥子说他与乱党曹先生串通,需要花很多钱疏通才能免罪,这样就把祥子攒下来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全部骗走了。
故答案为:祥子急了,把拳头握紧,孙侦探急忙掏出手枪,说:“老实点,把钱拿出来!”祥子直跺脚,几乎要哭出来,只好把钱拿出来了。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10.【答案】曹先生和曹太太非常和气,拿祥子当个人对待;祥子在曹家有间宽绰的屋子住,可以吃三顿饭;工作不累,做临时工作可以得到额外的报酬;祥子拉车不小心摔了曹先生,也没受到责骂。
【解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小说中的曹先生是一个中等人物, 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又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他对于祥子这样的下层劳动人民表现出一定的关心和同情,不但在生活.上帮助祥子,还在精神.上鼓励祥子积极生活,并给他出一些好的主意。可以说,他是一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知识分子。
故答案为:曹先生和曹太太非常和气,拿祥子当个人对待;祥子在曹家有间宽绰的屋子住,可以吃三顿饭;工作不累,做临时工作可以得到额外的报酬;祥子拉车不小心摔了曹先生,也没受到责骂。
【点评】考查名著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11.【答案】(1)①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耍滑头”“松一步儿”“紧一把儿”“迷迷糊糊”等;②质朴(自然、通俗)例如“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③形象(活泼、生动)例如“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
(2)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爷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为后文埋下伏笔;②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的性格,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具体可感)。
(3)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
(4)示例一:祥子。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从侧面,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或: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
示例二:刘四爷。首先,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其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有了刘四爷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再次,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
示例三:虎妞。虎妞尽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人物,但是性格鲜明,且她是连接刘四爷与祥子的关键人物。
【解析】(1)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有“语言大师”之称。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其语言富有北京韵味儿。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儿,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描写北京的人,北京的事,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土混混”“耍滑头”“松一步儿”“紧一把儿”“迷迷糊糊”等,即纯正的北京土话。当然也可从质朴自然、活泼生动、善用短句、对比等角度分析。应举例分析。
(2)在结构上,通过年龄,身体状况,相貌,个头,写刘四爷的虎相,照应上文对刘四爷性格为人的描写,引出“虎妞”和祥子,为下文刘四爷对待祥子的态度作了铺垫和对比,为后来祥子做女婿作了铺垫。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的性格,使这一形象更加具体可感。这一描写体现了作品细节上的真实与艺术上的真实。
(3)此题从“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等情节中可概括出其憨厚老实、善良本分的性格特征。再如“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等情节中可概括出其勤劳朴实、有上进心的性格特征。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4)此文大篇幅写了刘四爷,目的是为了引出祥子,是从侧面详写了祥子的性格。同时还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对照着写,这些也是对祥子的侧面描写。同时文章还对祥子的正面刻画。所以祥子才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当然,本文的主要人物也可设定为刘四爷和虎妞,但一定要举例分析。
故答案为:⑴ ①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耍滑头”“松一步儿”“紧一把儿”“迷迷糊糊”等;②质朴(自然、通俗)例如“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③形象(活泼、生动)例如“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
⑵ 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爷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为后文埋下伏笔;②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的性格,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具体可感)。
⑶ 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 ⑷ 示例一:祥子。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从侧面,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或: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
示例二:刘四爷。首先,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其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有了刘四爷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再次,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
示例三:虎妞。虎妞尽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人物,但是性格鲜明,且她是连接刘四爷与祥子的关键人物。
【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小说语言风格的能力。小说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等。分析小说语言风格,首先要找出有关的语言,然后在结合平时掌握的知识进行赏析。
⑵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一般分析句子(段落)的作用,要把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
⑶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③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④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⑷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而不是以作墨的多少判断。 当然这个题答案是多元的,答题时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2.【答案】(1)①比喻、夸张手法,将雨道喻作箭头和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之大、之猛,写出了祥子在雨中挣扎拉车的不易,突出了祥子吃苦耐劳的品质。②串在这里是走动的意思,连用两个“串”字,更加形象突出了祥子的好吃懒做、死乞白赖。
(2)前:自尊自强、吃苦耐劳、为生计、为梦想敢于挣命。后:偷奸耍滑、死乞白赖、好吃懒做、自暴自弃、贪图享受。
变化原因:祥子悲剧的直接影响——自身性格和农民的局限性,沉默、木讷、内向、软弱;祥子所处的社会环境——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北平,新旧军阀的连年混战,地主阶级、军阀对工农的剥削,人吃人的冷酷社会。
【解析】(1)①用了比喻、夸张手法;②“串”字走动之意。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或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形象特征。
(2)题干要求分析祥子的前后变化及变化原因。这需要对原著情节内容的熟悉,对祥子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把握,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具体是考查对《骆驼祥子》有关要点内容的概括。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的作答。
故答案为:(1) ①比喻、夸张手法,将雨道喻作箭头和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之大、之猛,写出了祥子在雨中挣扎拉车的不易,突出了祥子吃苦耐劳的品质。②串在这里是走动的意思,连用两个“串”字,更加形象突出了祥子的好吃懒做、死乞白赖。
(2) 前:自尊自强、吃苦耐劳、为生计、为梦想敢于挣命。后:偷奸耍滑、死乞白赖、好吃懒做、自暴自弃、贪图享受。
变化原因:祥子悲剧的直接影响——自身性格和农民的局限性,沉默、木讷、内向、软弱;祥子所处的社会环境——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北平,新旧军阀的连年混战,地主阶级、军阀对工农的剥削,人吃人的冷酷社会。
【点评】(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方面进行,还要写出表达的情感。结合修辞手法,品出生动美。并结合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来赏析。
(2)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共36张PPT)
了解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了解并掌握“圈点批注”这种精读方法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对祥子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学习目标
作家作品
【一】
作家·老舍
略写
老舍 [ 1899~1966 ]
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有: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月牙儿》。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
民族色彩。
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 冒出来的是血 他要卖最大的力气 得最低的报酬 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 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打击
略写
【故事来源】朋友谈起一个洋车夫,说起他的三起三落,最终受穷;又谈起另一个洋车夫,曾被军阀乱兵捉走,趁军队转移时偷偷牵回三匹骆驼。
【洋车夫的故事】他生于贫苦家庭,长于贫民大院,经历底层市民的一切苦难。他的哥哥和表哥就当过洋车夫。
“积了十几年对洋车夫的生活的观察,我才写出《骆驼祥子》。”
——《三年写作自述》
写作背景
略写
作品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北平城内人力车夫的生活。那个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而又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因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而在城市中,军阀特务、资产阶级们严酷的剥削和压迫,迫使这些讨生活的底层劳动人民不得不走向灭亡。
读书方法指导
【二】
圈点与批注
略写
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理解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得组合过程,可以促进理解,可以增强记忆,便与复习,便于检查摘录。
圈点
略写
即批语注释,是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以简评等。
批注
常用的圈点符号及作用
直线“——”
标画生字词
圈字码①②③
标示段序号。
圈点“……”
重点词或优美词。
问号“ ”
有疑问。
感叹号“!”
感叹或惊奇。
分隔号“//”“/”
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批注的位置
眉批
批在书头上
夹批
批在字行的中间
旁批
批在字、词、句的旁边,书页的左侧或右侧
尾批
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圈点批注的具体步骤
标注段序,便于查找
粗读文本,初步圈点
再读文本,仔细圈点
精读文本,细致批注
注意事项
运用“圈点批注法”读书时,圈什么?怎么圈?
1
略写
圈重点、难点、疑点、自己深刻体会之处
用自己固定的符号圈
运用“圈点批注法”读书时,批什么?怎么批?
2
略写
重难点句子的理解、疑点句子的疑惑、抒情句子的体会、衔接句子的作用
从写法、用词、语言特色、情感、内容、结构
品读选段
品读课本80页的片段批注示例,回答下列问题,学习圈点批注法的运用。
这一段运用了哪些圈点符号?
1
略写
圆点和横线
批注都是从哪些角度展开的?
2
略写
内容、语言、自己的见解
要求:放声朗读该段文字,并结合旁批理解内容。
批注示例
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有多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
这是祥子的生意经。
这个词语写祥子的性格,优劣分明。
批注示例
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的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老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像装傻,又像耍俏地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语言简洁,憨态可掬。
坐车人与拉车人,到底谁在揣摩对方更胜一筹?
祥子的相貌气质
是他的保护色吗
课堂练兵
快速阅读《骆驼祥子》第1章和第24章,批注其中印象深刻的一处文字。
从修辞、描写手法、人事物特点、情感、精神品质等方面进行,并思考祥子的性格特征。
学生圈点批注(6分钟)
小组讨论(3分钟)
学生展示交流,师生点评。(10分钟)
主要人物介绍
【三】
解题
“骆驼祥子”的含义
略写
点明小说的主人公
祥子
略写
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
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略写
揭示主人公的性格
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祥子的人生
三起三落

小福子自杀,祥子彻底堕落,梦想破灭。

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一起
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花了96元买了一辆自己的新车。
二起
祥子卖掉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三起
结婚之后,虎妞低价为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一辆旧车。
一落
祥子拉车去清华园附近,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二落
祥子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三落
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安葬虎妞。
三起三落中祥子的性格变化
一起一落
老实、健壮、善良、淳朴、木讷、勤快、吃苦耐劳,
有美好的理想,坚韧中带着一些软弱。
略写
精进
向上
二起二落
目标明确,有理想,有行动力。
对生活无奈与心死。
略写
不甘
失败
三起三落
从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慢慢向软弱、颓废、麻木转变。
略写
自甘
堕落
主要人物形象之祥子
电影《骆驼祥子》1982年
祥子
职业
车夫
其他称号
骆驼祥子
外貌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颧骨与右耳之间有一块不小的疤
相关情节
攒钱买了第一辆车→“骆驼祥子”绰号的由来→怒辞杨宅→孙侦探敲诈→被迫结婚 →卖车葬虎妞
代表性
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起初
正直善良、憨厚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质朴、有理想、忍让中蕴含反抗精神。
最终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主要人物形象之虎妞
电影《骆驼祥子》1982年
虎妞
身份
刘四爷的女儿、祥子的老婆
外貌
长得虎头虎脑,说话时露出两颗虎牙,外号大黑塔
相关情节
管理车场工人井井有条→大胆追求祥子→为跟祥子结婚而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难产而死
代表性
一方面渴望冲破封建礼教,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有难以褪去的阶级剥削色彩的新旧时代交替中的女性形象,也是社会的牺牲品。
性格特点
大胆、泼辣、刻薄、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能干、有心计、好吃懒做。
主要人物形象之刘四爷
电影《骆驼祥子》1982年
刘四爷
身份
人和车厂老板、祥子的雇主 
称号
刘四爷、老头子、袍哥 
外貌
一对大虎牙、光头
相关情节
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开人和车厂→处处阻止祥子与虎妞的婚事
性格特点
残忍霸道、自私自利、阴险狡诈,是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
主要人物形象之小福子
电影《骆驼祥子》1982年
小福子
身份
车夫二强子的女儿,祥子真正喜欢的人
外貌
圆脸,眉眼匀称,上唇很短,牙白且整齐
相关情节
被父亲卖给军官→因家贫被迫卖身→不甘生活的屈辱含恨自缢
代表性
中国旧社会底层女性一生命运的真实写照。
性格特点
善良、老实、淳朴、忍气吞声,要强、娇憨,是社会底层女孩的缩影。
小组专题探究
【四】
专题一
给祥子写小传 
专题二
探寻悲剧原因 
专题三
话说“洋车夫” 
专题四
独特的“京味儿” 
专题一 参考《老舍自传》给祥子写小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 ,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专题二 祥子悲剧的原因分析
祥子生活的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开始,祥子有梦想,有努力生活的希望,然而黑暗的旧社会剥夺了像祥子这样的劳苦人的梦想和希望,使其不得不堕落、麻木。
【社会原因】
祥子自身性格的局限性、堕落性、劣根性也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拉车是祥子生活的核心内容,有一辆人力车是他的梦想。但梦想破灭后,他便陷入了颓废的迷惘和痛苦之中,不再进取。小福子的死更是将他仅存的一丝希望摧毁,要强的祥子终于变成了一个自暴自弃、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
【个人原因】
专题二 祥子悲剧的原因分析
①与虎妞的失败婚姻;②小福子的死;③老马和小马的结局;
④孙侦探的勒索;⑤杨宅人、刘四等人对祥子的剥削。
【其他原因】
社会的黑暗是造成底层人物命运悲剧的主要原因,他们无法与黑暗的社会抗衡。其次,他们因自身性格的缺陷、认识上的局限,不能认清社会黑暗的本质,而把一切都归于命运的安排。
【总结】
专题三 话说“洋车夫”
洋车夫的分类
第一类
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
第二类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
第三类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挣的钱少,可是无须快跑。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一行儿,因为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那四十岁以上的,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
专题三 话说“洋车夫”
洋车夫的分类
第四类
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以前没做过车夫,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时被迫无奈做车夫,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拉最破的车,生意艰难,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第五类
专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
第六类
东交民巷的车夫,会说外国话,专拉洋人,跑法很特别,不穿号坎,而一律是长袖小白褂,特别体面。
祥子——第一类人员 老马——第三类人员 二强子——第四类人员
专题三 话说“洋车夫”
职业特点和生活状况
职业特点
这些洋车夫大多数是租赁车行的车,拉散座,如果拉得好能拉上包月,而能买一辆自己的车则是祥子之类的车夫的梦想。
生活状况
洋车夫们属于社会底层,生活一般都比较困窘,有时连温饱都成问题,不知哪天就瘫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像尘埃一样消失在这世界上。
专题四 品析“京味儿”
大量使用了老北京的惯用语
这些洋车夫大多数是租赁车行的车,拉散座,如果拉得好能拉上包月,而能买一辆自己的车则是祥子之类的车夫的梦想。
大量采用轻快和软的儿化词
如“数儿”“明儿”“道儿”“座儿”“影儿”“样儿”“面儿”“子儿”“账儿”等。还有一些是量词,如“把儿”“溜儿”等。使语言更加鲜活、通俗、直白。
描写了很多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
课堂检测
1.《骆驼祥子》中祥子脸上的疤是怎样来的?( )
A.小时被驴咬的 B.虎妞咬的
C.侦探打的 D.磕破的
D
2.《骆驼祥子》中祥子用了几年才凑足了100块钱买了第一辆洋车?( )
A.三年 B.四年 C.两年 D.五年
A
3.《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多少个大洋?( )
A.三十五个 B.三十个 C.二十个 D.十五个
A
课堂检测
4.《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 )
A.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B.偷骆驼之前
C.进城拉洋车之后 D.买了第一辆车之后
D
5.《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的原因是什么?( )
A.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C
6.《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杨先生家拉了多长时间的包月,就愤愤而去?( )
A.四天 B.一年 C.两年 D.一个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