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查漏补缺专题复习(浙江专用):02 光现象(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物理查漏补缺专题复习(浙江专用):02 光现象(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2 22:0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查漏补缺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02 光现象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条光线就是很细的一束光
B.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但光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
C.阳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
D.夜空中亮闪闪的星星不一定是光源
2.下列所示的四个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
B.日环食
C.筷子弯折
D.鸟在水中的倒影
3.人们看到的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树荫下的光斑
C.黑板反光 D.日食、月食
4.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6×108m/s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在屏幕上发生漫反射
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30°
5.下列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池水映明月 B.形影紧相依 C.镜子正衣冠 D.潭清疑水浅
6.如图所示,小红用相机拍下了石桥与它在水中倒影交相辉映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与海市蜃楼成像原理相同
B.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桥,原理是光的反射
C.若相机镜头焦距为,拍摄此照片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要大于
D.桥在相机的底片上成的像是虚像
7.下列光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A.水中倒影
B.神奇的影子
C.美丽的彩虹
D.海市蜃楼
8.下列图中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物体通过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乙图:牙医小镜子利用光折射形成虚像
C.丙图:眼睛通过凸透镜成正立的实像
D.丁图:鸟通过平静的水面反射形成虚像
9.小明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去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他对下列现象中分析错误的是(  )
A.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B.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C.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D.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10.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可以与水平桌面不垂直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不能与A的像重合
11.下列镜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太阳灶 B.平面镜 C.放大镜 D.凹透镜
1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后视镜中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C.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13.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白色光屏上,在AB间形成彩色光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通过该实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B.A处外侧应是紫外线,其显著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B处外侧应是红外线,把温度计玻璃泡涂黑放在这里,其示数上升得更为明显
D.在光屏与三棱镜之间放一块黄色玻璃,光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黄色
14.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
B.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C.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  )
A.验钞机通过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B.人走进平面镜时,看到的像大小不变
C.刚下过雨的夜晚,人们在坑洼的路面迎着月亮行走,看到发暗的地方是地面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二、填空题
16. 如图所示, 一束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分析题图可知: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为     (选填“AD” 或“BF”), 折射角大小为     (填度数),反射角大小为1     (填度数);若入射角变为2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17.如图所示,自行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尾灯在夜晚的时候会很亮,但是它本身不发光,这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小明骑着自行车以5m/s的速度绕跑道一圈用时1.5min,跑道长   m。
18.如图是巴黎奥运会上黄雨婷、盛李豪在射击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中为中国代表团获得首金的情形,“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是   ,现场观众听到枪声是通过   传播的,选手和裁判看到靶纸是因为光在靶纸上发生了   .
19.如图所示是电视上播放的天安门升旗时的场景,仪仗队里士兵排列非常整齐是应用了   原理;播放电视节目时,电视机屏幕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20.2008年 9月 27日下午 16点 40分左右,历史将永远在这一刻定格一 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顺利打开“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舱门,在幽蓝色地球的背景下,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着一面国旗向全国人民致意,中国人太空出舱的梦想就此实现!
(1)如图为长征二号 F型火箭运载着“神七”离地升空的照片,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这是利用水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降温,水池上方出现大量的白色气团,它们是   形成的;
(2)“神七”进入预定轨道后发射了一颗“伴飞小卫星”。“伴飞小卫星”上装有与“ 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弹射后将摄制中国首张飞船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CCD 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CCD 的第二层“ 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 RGB 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 CMYK补色分色法。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睛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   、   、   光的三原色来组成;
(3)为“神七”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飞船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4)在太空环境下,以下哪个事情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 D.举行露天大型演唱会。
三、计算题
21.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2.56s反射回来(光速为3.0×108 m/s)。
(1)请问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吗?为什么?
(2)地球与月球相距多远?
(3)太阳到地球距离约为1.5×108 km,太阳光要多久射到地球上来?
22.国庆假期,小明一家外出游玩,驾驶汽车在两山之间的一段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向前山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汽车在离前山一段距离的A处鸣笛,鸣笛后经过3.5s(不计鸣笛所花时间) 小明听到前山传来的回声,又继续向前行驶70m 后听到了后山的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求:
(1) 3.5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2) 3.5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
(3) 鸣笛时 A 处距前山的距离;
(4) 两山之间的距离。
四、作图题
23.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完成图中的光路图(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
(4)请在图中画出戴帽小丑用眼B看到自己的帽尖A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物体的像。
24.将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这是因为光的反射,画出此时光的反射光路图。   
25.如图所示,请完成入射光线AO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6.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五、实验探究题
27.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该实验最好在较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为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该   (选填“a”“b”或“c”选项,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像所在的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应该   ;
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
b.直接观察光屏
c.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观察
(3)实验中小明为了让右座的小红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小明仅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将会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4)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和k2,则像k1的像距为   (填“v1”或“v2”),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1.2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   cm,若在图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   (选填“只有k1”“只有k2”或“k1和k2”)。
2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30.小彬同学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在测量一块金属块的长度时,他某次的测量情况如图甲所示,这次所测的金属块的长度为   cm,其他几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91cm、3.92cm、3.91cm,则该金属块的长度最终应记为   cm;
(2)如图乙所示,当齿轮转动时,用塑料片接触齿轮,能听见塑料片发出的声音,而塑料片离开齿轮,就不再发声,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用于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当塑料片接触下层齿轮时(下层齿轮的齿数比上层的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较   (选填“高”或“低”),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   有关;
(3)如图丙所示,一束光从A点射向水面上O点,进入水中,照射到容器底部的B点,如果要让折射光线射到容器底的C点,在保持入射点不变时,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或者在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时,   (选填“往容器内加水”或“从容器中放水”)。
答案解析部分
1.A
2.D
3.C
4.B
5.D
6.B
7.A
8.D
9.D
10.D
11.D
12.B
13.D
14.D
15.A
16.AD;60°;30°;大于
由国可知。∠GOF = 90° - 60° = 30°. ∠EOF与∠GOF对称=30°。根据反射角=入射角,BF为法线,AD为界面。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C一定为折射光 线,GO为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BOC=90°-30°=60°。 由图可知,当入射角为30°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等于60°十30°=90°;若入射角变为20° 则反射角也是20°,则 ∠EOD = 90° - 20° - 70°。入射角入30° 减小到20°,减小了10°,折射角随着入射角减小而减小,折射角∠BOC<60°,∠DOC> 30°,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EOC= ∠EOD十∠DOC,即∠EOC> 70°+30°=100°
第一空填写:AD;第二空填写:60°;第三空填写:30°;第四空填写:大于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折射角。
17.镜面;450
自行车尾灯平而光滑,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根据可得,跑道长度
自行车尾灯利用镜面反射现象;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
18.光的直线传播;空气;漫反射
19.光沿直线传播;是
20.汽化;液化;红;绿;蓝;电;D
21.解:(1)月球与地球间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故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2)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激光到达月球的时间为:,
地球与月球相距的路程为:;
(3)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来的时间为:。
答:(1)月球表面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故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2)地球与月球相距;
(3)太阳光要射到地球上来。
(1)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
(2)根据求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3)根据求出太阳光射到地球的时间。
22.(1)70m;(2)1190m;(3)630m;(4)1750m
23.(1)
(2)
(3)
(4)
(5)
24.
25.
26.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据此作图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光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偏折
27.暗;c;b;不变;v2;0.6;k1和k2
28.薄;前侧;等效替代法;不变;不能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1)实验时,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反光成像,会出现两个像,出现重影,应选用薄玻璃板;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人要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像;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前,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与A的像重合,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利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
(4)实验时,移去蜡烛B,并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利用薄玻璃实验,可以避免重影现象;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利用后面的蜡烛和像重合,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和距离无关;
(4)平面镜成像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0.3.90~3.92;3.91;能;高;振动频率(或振动快慢);减小;往容器中加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