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查漏补缺专题复习(浙江专用):03 透镜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物理查漏补缺专题复习(浙江专用):03 透镜 (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2 15: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查漏补缺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03 透镜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若甲、乙透镜的焦距分别为、,且S点距甲、乙两透镜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为凸透镜,乙为凸透镜
C.小于
D.甲透镜的折光能力比乙透镜的强
2.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就有光学、力学、声学、磁学、热学方面的内容,其中记载冰透镜“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描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B.近视眼镜利用的就是这种透镜
C.“举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镜正对太阳光
D.“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指冰透镜的焦点
4.微雕是集中国文化精华的袖珍艺术品。如图,微雕师傅创作微雕艺术品时,利用光学元件来看清雕刻痕迹。与这个光学元件的成像原理相同的器材是(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太阳灶
5.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佩戴的眼镜实质是凸透镜
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放大镜看书,看到的是字的实像
D.望远镜的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照相机
6.下列四幅图中,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7.如图所示,这是小轩在光学实践活动中用手机、凸透镜和鞋盒自制的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图中白墙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C.手机画面经透镜在墙上呈现的是倒立的实像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应增大
8.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地面上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9.图中有两个不同的镜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镜片为凹透镜,它对近视眼有矫正作用
B.图乙中的镜片为凹透镜,它对远视眼有矫正作用
C.图甲中的镜片为凸透镜,它对远视眼有矫正作用
D.图乙中的镜片为凸透镜,它对近视眼有矫正作用
10.如图是从物体发出的光经某人眼睛的折射情况,则该眼睛是(  )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二、填空题
11.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25日晚,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托举着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当火箭托举着飞船一起飞行时,相对于火箭,飞船是   的。拍“全家福”时,航天员到镜头的距离   镜头的二倍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太空舱底的脚限位套环可以防止航天员因   (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的作用而飘起来。
12.学校播放露天电影,为让同学们看到清晰的影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该镜头   (选填“一倍焦距”、“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同学们能够从各个方向看到屏幕面是因为光照射到屏幕表面时发生了   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选填“遵循”或“不遵循”)。
1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小廖同学制作的眼球模型如题图所示,其中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内有透明液体)相当于玻璃体,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该图模拟的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需要佩戴用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4. 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   透镜,它的焦距应   50cm(选填“等于”、“小于”、“大于”)。
15. 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彰显了我国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   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   。
16.如图所示,小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   (选填:“虚”或“实”)像。开启手机利用相机功能进行拍照时,通过镜头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小华患上了近视眼,图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17.如图,L表示凸透镜,O点为光心,F为焦点,.S为点光源,为S的像。试画出由光源S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三、作图题
18.如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19.根据要求作图。
(1)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中所成的像;
(2)人在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在S’,画出一条在A点看到物体像S'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对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20.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确定像的位置时,要前后多移动几次光屏,找出成最   像时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清晰的像;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到距透镜30cm的位置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放到光具座   cm的刻度线上。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南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实验中,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接下来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4)当蜡烛移到45cm刻度处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没有像,接下来小南应进行的操作是:   。
22.实验小组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该实验小组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处不变。
(1)从左到右在光具座上依次安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   ;
(2)当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至适当位置,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写出一种即可);
(3)当蜡烛放在光具座45 cm刻度处时,要观察到像的方法是:   ;
(4)换用一个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 cm刻度处,其它元件位置不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5)另一个小组将蜡烛固定在35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只能观察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则该小组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答案解析部分
1.B
2.A
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聚点的温度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B
4.C
5.D
6.C
7.C
8.A
9.A
由图可知,图甲中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图乙中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可以矫正远视眼。
10.A
11.静止;大于;不受
当火箭托举着飞船一起飞行时,飞船与火箭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相对于火箭,飞船是静止的;
拍“全家福”时,航天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太空舱底的脚限位套环可以防止航天员因不受重力的作用而飘起来。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确定研究物体,选择合适的参照物,若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变化,则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若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则研究物体是静止的;
照相机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12.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漫;遵循
13.照相机;近视眼;凹透镜
14.凸;小于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已知物距为1m,则焦距应小于0.5m,即50cm。
故答案为:凸;小于。
人脸在摄像机镜头前1m处被拍摄成数码照片,则物距为1m,由于摄像机镜头属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可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
15.凸;实;小
)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小。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
16.虚;倒立;乙
屏幕关闭时,手机屏幕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他看到了自己的虚像。
手机前置摄像头,摄像头是凸透镜。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则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的原因是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图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摄像头是利用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到视网膜上。
17.
分析图像可知题干中已画出的入射光线不属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先做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到焦点,在做出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会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出,这两条光线交于一点,可确定该点的光线一定是由光源射出的,即可做出光线SA的折射光线。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到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会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出,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概括为“平行过焦、过焦平行、穿心不变”,可先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确定像点的位置,即可求得光线SA的折射光线。
18.
19.(1)
(2)
(3)
20.主光轴;清晰;65
21.10.0;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右;在光屏一侧去观察像
2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心;缩小;照相机;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凹透镜;1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