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二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2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脑颅 美餐 响午 欣喜若狂
B.详细 跟据 脱离 无能为力
C.鸽子 膨大 前肢 五彩斑斓
D.开僻 除臭 疾病 震耳欲聋
2.关于文段中的“雀”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雀”字共 12 笔,第四笔是“丿”。
B.“雀”字共 11 笔,第三笔是“丶”。
C.“雀”字共 12 笔,部首是“少”。
D.“雀”字共 11 笔,第一笔是“丿”。
3.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 )。
A.脂肪 减脂 挣扎 挣脱
B.详细 详和 毫放 毫米
C.未期 未来 鸟翼 机翼
D.健康 健壮 木碳 低碳
4.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举例子)
B.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打比方)
C.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列数字)
D.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下定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B.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C.自从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科技便伴随我们一路向前。
D.隆隆的炮声中,一队队骑兵拔出利剑,前俯后仰地杀了过来。
6.“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
B.句中的“全面”说明科学家们已经对这一演变过程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尚未完全弄清楚。
C.这句话是说科学家希望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更多资料,弄清楚演变的全过程。
D.这句话是说科学家希望能找到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7.下列句子中,与其它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
B.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吗?
C.纳米技术怎么可能不在我们身边呢?
D.纳米技术不可能不在我们身边。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利用火箭上天的是中国人。
B.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C.在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家又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D.“神州五号”成功升空后,宣告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9.阅读科普作品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要运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
B.读完后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
C.我们还可以查一查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D.看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可以试试用煤油来灭火。
10.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些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这句话中的“应该”可以去掉。
B.《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句话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C.《琥珀》这篇课文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 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D.《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
12.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家族。( )
13.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
14.《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
15.透明的物体是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全部通过该物体,既不吸收,也不反射。(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3分)
16.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先用“ ”标出,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A.苍蝇 B.即使 C.胀单 D.震撼大地 ( )
(2)A.创造 B.幼想 C.恐怕 D.耐人寻味 ( )
(3)A.改善 B.榆快 C.蚊子 D.日益强大 ( )
1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本题共2小题,每词1分,每小题1分,本题共8分)
前( )后( ) 振奋( )( )
勃勃( )( ) 茹( )饮( )
嫦娥( )( ) ( )( )欲聋
(1)“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的图片令海内外华人 。
(2)随着一声 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18.选择词语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4分)
推测 猜测
(1)工作人员根据卫星发回的气象云团可以准确地( )出天气的变化。
(2)教室里的破桌椅修好了,我( )是班里的活雷锋李华做的。
繁衍 繁殖
(3)很多植物都是靠种子( )后代。
(4)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 )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19.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2分)
(1)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 )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了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 )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20.思考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到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引号的作用: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着重强调;③表示特殊含义;
④表示讽刺或否定;⑤表示特定称谓。
(1)鲸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
(2)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
(3)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4)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仿写拟人句)
(2)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缩句)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诗经》中的这两句描写了桃花开满枝头、艳丽娇美的景象。唐代诗人杜甫也在《江畔独步寻花》中通过“ , ”两句描写出了春天桃花怒放的美景。
(2)学习《琥珀》一文,我们知道可以通过一块琥珀推测
,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
,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
(3)《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重点叙述了 的经过,充分表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 、 、
的精神。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1小题,共22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23~27小题。(本题共11分)
奇怪的电波
加拿大有座城市叫满地可。夏季,对于满地可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没有夜晚的季节。那里不是真的没有夜晚,而是因为居民们晚上都不能睡觉,这一切都是由成群的蚊子造成的。
满地可的蚊子应变能力特别强。一般的蚊香、驱蚊药水,开始还灵验,可是用了几次,这些蚊子就不害怕了,又成群结队地潜入千家万户,吮吸着人们的血液。连那些住在高楼大厦的人也躲不掉。满地可的居民就怕夏天夜晚,“嗡嗡”叫的蚊子弄得全城居民夜不能眠,一片哀怨声。
这件事惊动了加拿大的整个科学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科学家建议在满地可城外的高地上建造一座有“特异功能”的电台。
电台开始广播了,节目主持人是位年轻的姑娘。她说等到电台发出信号,十分钟以内就可以把城里的蚊子赶得一干二净!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安宁的睡眠环境。
不一会儿,电台向全市发出一种轻微、尖细的声音。人们纷纷躺下,闭上眼睛。果然,藏在暗处的蚊子如鬼使神差一般,不约而同地飞向窗外,越飞越远,最后消失在黑暗中。
这一夜,满地可城的居民睡得特别香,“呼噜——呼噜”的鼾声此起彼伏,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科学家研究,叮人吸血的都是雌蚊,它们只要听到雄蚊的召唤,就马上飞走。于是,人们通过电台,发出一种与雄蚊飞翔时相同的振动声,一下子把千千万万的雌蚊一股脑儿地骗走了,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无穷的好处。
23.(2分)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鬼使神差:
(2)此起彼伏:
24.(2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像什么?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25.(3分)“这件事惊动了加拿大的整个科学界”中的“这件事”指的是 。后来人们利用电台的电波发出一种 、 的声音解决了“这件事”。
26.(2分)电波奇怪在哪儿?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7.(2分)对于“人们通过电台,发出一种与雄蚊飞翔时相同的振动声,一下子把千千万万的雌蚊一股脑儿地骗走了”中“骗”字的看法,下列说法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骗”字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狡猾,突出了蚊子的愚蠢。
B.“骗”字形象地写出了电波的神奇,突出了人的智慧。
C.“骗”字是贬义词,这样写有损人类的形象。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8~31小题。(本题共11分)
打 架
①昨天我和罗二郎打架了,因为我弄坏了他弟弟的玩具。
②他在很多人的面前推我的肩,我吃不住那么大的力,一下子栽了一个大跟斗。四周看热闹的人,拍着手大声鼓噪,那种哈哈大笑的声音激怒了我,我像一头被惹怒的野兽,在众目暌暌之下,只能不要命地反击。
③我们两人一起扭倒在地上,既不顾面子,又极要面子地撕扯。老师来了,叫我们到辅导室去。我想,老师一定认为又是我跟人打架了。
④我知道,我一向顽皮又好动,可是,有时候实在不是我的错。我刚转到这所学校,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爱联合起来告我的状。人多的一边声音比较大,反正老师看大家异口同声,一定先处罚我。
⑤谁知这一次,到了辅导室,老师什么话也没有说,先叫我们两个面对面彼此看看。我看见罗二郎红着脸,瞪着眼,气呼呼地好像要喷出火。还有,他的上衣被扯到裤腰外,飞了两颗扣子。我看不到我自己,但是我也气得胸不停地鼓胀,肩膀急促地一耸一耸。我知道,老师不是叫我们彼此看着,是在叫我们互相照照镜子。
⑥老师说:“这个房间这么小,待不下三个人,现在离放学还有四个小时,你们两人在里面面对面地相处四个小时看看,当然要打四个小时也可以,骂四个小时也可以,互相瞪四个小时也可以……不管用什么方式,就是要面对面,不然,四小时之后,还要重来。”老师说完,把门锁上出去了。
⑦我和罗二郎两人都生气地站着,我(狠狠地瞪)他,他也狠很地瞪我。他骂我一感受到此时句,我也骂他一句,他问:“你为什么要欺负我弟弟 ”我说:“我没有欺负他!”“你为什么我很愤怒要把他的玩具弄坏 ”“是他借我玩,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们起先还这样不断说着,可是时间过得太慢,我觉得过了好久好久,话都说完了,离放学还有三个半小时。他瞪我我瞪他,瞪得我们两个眼睛都转不动了,就一起笑出来。然后,我打他一拳,他也打我一拳,我们两个就在辅导室唯一的一张沙发椅上坐下来了。
⑧时间过得很慢,我把手插在口袋里,真是无聊。罗二郎掏出一片口香糖给我,我看到茶几下有一盒象棋,就跟罗二郎说:“我们来玩象棋好不好 ”罗二郎说他不会。我说:“我教你。”罗二郎学得很快,我们就一直玩到放学。
⑨老师来了,看看他,看看我,说:“你们不打啦 ”我和罗二郎都低着头说:“不打了。”就偷偷地笑起来。老师说:“别人都回家了,你们还不赶快去背书包 ”我们俩一溜烟,就脚底抹油窜掉了。
28.(2分)读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下列提出的问题中最有价值的一项是( )。
A.“我们两人”分别是指谁
B.“我们两人”为什么一起扭倒?
C.“我们两人”到底是怎样撕扯的
D.“不顾面子”和“极要面子”的意思正好相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9.(3分)批注是阅读中常用的方法。请围绕第⑦自然段,仿照示例,圈画关键词语或句子,在旁边空白处写写你的批注,1 处即可。30.(3分)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故事内容的一项是( )。
A.“我”和罗二郎打架,起因是“我”弄坏罗二郎弟弟的玩具。
B.到了辅导室,老师没有处罚“我”,而是先让“我”和罗二郎两个人冷静冷静。
C.“我”和罗二郎在辅导室又狠狠地打了一架,最终两败俱伤。
D.罗二郎给“我”口香糖,“我”教罗二郎下象棋,两个人最后和好了。
31.(3分)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与别人发生过摩擦与矛盾,你是怎么处理的 从这个故事中你又获得什么启发呢?
五、习作。(本大题第32小题,共20分)
32. 题目:记一次游戏
要求:1.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2.抓住场面,烘托人物心情,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字迹工整, 400 字左右。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二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2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脑颅 美餐 响午 欣喜若狂
B.详细 跟据 脱离 无能为力
C.鸽子 膨大 前肢 五彩斑斓
D.开僻 除臭 疾病 震耳欲聋
2.关于文段中的“雀”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雀”字共 12 笔,第四笔是“丿”。
B.“雀”字共 11 笔,第三笔是“丶”。
C.“雀”字共 12 笔,部首是“少”。
D.“雀”字共 11 笔,第一笔是“丿”。
3.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 A )。
A.脂肪 减脂 挣扎 挣脱
B.详细 详和 毫放 毫米
C.未期 未来 鸟翼 机翼
D.健康 健壮 木碳 低碳
4.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D )。
A.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举例子)
B.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打比方)
C.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 100 纳米之间。(列数字)
D.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下定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D )。
A.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B.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C.自从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科技便伴随我们一路向前。
D.隆隆的炮声中,一队队骑兵拔出利剑,前俯后仰地杀了过来。
6.“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
B.句中的“全面”说明科学家们已经对这一演变过程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尚未完全弄清楚。
C.这句话是说科学家希望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更多资料,弄清楚演变的全过程。
D.这句话是说科学家希望能找到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7.下列句子中,与其它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B )。
A.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
B.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吗?
C.纳米技术怎么可能不在我们身边呢?
D.纳米技术不可能不在我们身边。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利用火箭上天的是中国人。
B.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C.在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家又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D.“神州五号”成功升空后,宣告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9.阅读科普作品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D )。
A.阅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要运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
B.读完后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
C.我们还可以查一查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D.看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可以试试用煤油来灭火。
10.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一些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这句话中的“应该”可以去掉。
B.《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句话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C.《琥珀》这篇课文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 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D.《千年梦圆在今朝》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 )
12.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家族。( √ )
13.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 )
14.《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 )
15.透明的物体是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全部通过该物体,既不吸收,也不反射。( √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3分)
16.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先用“ ”标出,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A.苍蝇 B.即使 C.胀单 D.震撼大地 ( 账 )
(2)A.创造 B.幼想 C.恐怕 D.耐人寻味 ( 幻 )
(3)A.改善 B.榆快 C.蚊子 D.日益强大 ( 愉 )
1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本题共2小题,每词1分,每小题1分,本题共8分)
前( 赴 )后( 继 ) 振奋( 人 )( 心 )
勃勃( 生 )( 机 ) 茹( 毛 )饮( 血 )
嫦娥( 奔 )( 月 ) ( 震 )( 耳 )欲聋
(1)“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的图片令海内外华人 振奋人心 。
(2)随着一声 震耳欲聋 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18.选择词语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4分)
推测 猜测
(1)工作人员根据卫星发回的气象云团可以准确地( 推测 )出天气的变化。
(2)教室里的破桌椅修好了,我( 猜测 )是班里的活雷锋李华做的。
繁衍 繁殖
(3)很多植物都是靠种子( 繁殖 )后代。
(4)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 繁衍 )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19.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2分)
(1)鸟类( 不仅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而且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 因为 )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了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 所以 )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20.思考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到括号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引号的作用: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着重强调;③表示特殊含义;
④表示讽刺或否定;⑤表示特定称谓。
(1)鲸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② )
(2)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① )
(3)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④ )
(4)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⑤ )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仿写拟人句)
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跳着舞。
(2)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缩句)
纳米技术带来变化。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诗经》中的这两句描写了桃花开满枝头、艳丽娇美的景象。唐代诗人杜甫也在《江畔独步寻花》中通过“ 桃花一簇开无主 , 可爱深红爱浅红 ”两句描写出了春天桃花怒放的美景。
(2)学习《琥珀》一文,我们知道可以通过一块琥珀推测 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 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
(3)《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重点叙述了 中华民族费力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而不断尝试很努力 的经过,充分表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 默默奉献 、 勇于探索 、 锲而不舍 的精神。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1小题,共22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23~27小题。(本题共11分)
奇怪的电波
加拿大有座城市叫满地可。夏季,对于满地可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没有夜晚的季节。那里不是真的没有夜晚,而是因为居民们晚上都不能睡觉,这一切都是由成群的蚊子造成的。
满地可的蚊子应变能力特别强。一般的蚊香、驱蚊药水,开始还灵验,可是用了几次,这些蚊子就不害怕了,又成群结队地潜入千家万户,吮吸着人们的血液。连那些住在高楼大厦的人也躲不掉。满地可的居民就怕夏天夜晚,“嗡嗡”叫的蚊子弄得全城居民夜不能眠,一片哀怨声。
这件事惊动了加拿大的整个科学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科学家建议在满地可城外的高地上建造一座有“特异功能”的电台。
电台开始广播了,节目主持人是位年轻的姑娘。她说等到电台发出信号,十分钟以内就可以把城里的蚊子赶得一干二净!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安宁的睡眠环境。
不一会儿,电台向全市发出一种轻微、尖细的声音。人们纷纷躺下,闭上眼睛。果然,藏在暗处的蚊子如鬼使神差一般,不约而同地飞向窗外,越飞越远,最后消失在黑暗中。
这一夜,满地可城的居民睡得特别香,“呼噜——呼噜”的鼾声此起彼伏,像__一阵阵弄套的轰鸣__。
据科学家研究,叮人吸血的都是雌蚊,它们只要听到雄蚊的召唤,就马上飞走。于是,人们通过电台,发出一种与雄蚊飞翔时相同的振动声,一下子把千千万万的雌蚊一股脑儿地骗走了,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无穷的好处。
23.(2分)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鬼使神差: 文中指文字不约而同地飞走了。
(2)此起彼伏: 文中指人们的鼾声持续不断。
24.(2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像什么?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25.(3分)“这件事惊动了加拿大的整个科学界”中的“这件事”指的是 蚊子多 。后来人们利用电台的电波发出一种 轻微 、
尖细 的声音解决了“这件事”。
26.(2分)电波奇怪在哪儿?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7.(2分)对于“人们通过电台,发出一种与雄蚊飞翔时相同的振动声,一下子把千千万万的雌蚊一股脑儿地骗走了”中“骗”字的看法,下列说法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B )。
A.“骗”字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狡猾,突出了蚊子的愚蠢。
B.“骗”字形象地写出了电波的神奇,突出了人的智慧。
C.“骗”字是贬义词,这样写有损人类的形象。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8~31小题。(本题共11分)
打 架
①昨天我和罗二郎打架了,因为我弄坏了他弟弟的玩具。
②他在很多人的面前推我的肩,我吃不住那么大的力,一下子栽了一个大跟斗。四周看热闹的人,拍着手大声鼓噪,那种哈哈大笑的声音激怒了我,我像一头被惹怒的野兽,在众目暌暌之下,只能不要命地反击。
③我们两人一起扭倒在地上,既不顾面子,又极要面子地撕扯。老师来了,叫我们到辅导室去。我想,老师一定认为又是我跟人打架了。
④我知道,我一向顽皮又好动,可是,有时候实在不是我的错。我刚转到这所学校,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爱联合起来告我的状。人多的一边声音比较大,反正老师看大家异口同声,一定先处罚我。
⑤谁知这一次,到了辅导室,老师什么话也没有说,先叫我们两个面对面彼此看看。我看见罗二郎红着脸,瞪着眼,气呼呼地好像要喷出火。还有,他的上衣被扯到裤腰外,飞了两颗扣子。我看不到我自己,但是我也气得胸不停地鼓胀,肩膀急促地一耸一耸。我知道,老师不是叫我们彼此看着,是在叫我们互相照照镜子。
⑥老师说:“这个房间这么小,待不下三个人,现在离放学还有四个小时,你们两人在里面面对面地相处四个小时看看,当然要打四个小时也可以,骂四个小时也可以,互相瞪四个小时也可以……不管用什么方式,就是要面对面,不然,四小时之后,还要重来。”老师说完,把门锁上出去了。
⑦我和罗二郎两人都生气地站着,我(狠狠地瞪)他,他也狠很地瞪我。他骂我一感受到此时句,我也骂他一句,他问:“你为什么要欺负我弟弟 ”我说:“我没有欺负他!”“你为什么我很愤怒要把他的玩具弄坏 ”“是他借我玩,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们起先还这样不断说着,可是时间过得太慢,我觉得过了好久好久,话都说完了,离放学还有三个半小时。他瞪我我瞪他,瞪得我们两个眼睛都转不动了,就一起笑出来。然后,我打他一拳,他也打我一拳,我们两个就在辅导室唯一的一张沙发椅上坐下来了。
批注:从“恨恨地瞪”看出此时两人仍十分生气。
⑧时间过得很慢,我把手插在口袋里,真是无聊。罗二郎掏出一片口香糖给我,我看到茶几下有一盒象棋,就跟罗二郎说:“我们来玩象棋好不好 ”罗二郎说他不会。我说:“我教你。”罗二郎学得很快,我们就一直玩到放学。
⑨老师来了,看看他,看看我,说:“你们不打啦 ”我和罗二郎都低着头说:“不打了。”就偷偷地笑起来。老师说:“别人都回家了,你们还不赶快去背书包 ”我们俩一溜烟,就脚底抹油窜掉了。
28.(2分)读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下列提出的问题中最有价值的一项是( D )。
A.“我们两人”分别是指谁
B.“我们两人”为什么一起扭倒?
C.“我们两人”到底是怎样撕扯的
D.“不顾面子”和“极要面子”的意思正好相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9.(3分)批注是阅读中常用的方法。请围绕第⑦自然段,仿照示例,圈画关键词语或句子,在旁边空白处写写你的批注,1 处即可。30.(3分)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故事内容的一项是( C )。
A.“我”和罗二郎打架,起因是“我”弄坏罗二郎弟弟的玩具。
B.到了辅导室,老师没有处罚“我”,而是先让“我”和罗二郎两个人冷静冷静。
C.“我”和罗二郎在辅导室又狠狠地打了一架,最终两败俱伤。
D.罗二郎给“我”口香糖,“我”教罗二郎下象棋,两个人最后和好了。
31.(3分)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与别人发生过摩擦与矛盾,你是怎么处理的 从这个故事中你又获得什么启发呢?
举例说明即可。启发是都找找自己的缺点错误,要相互理解,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解决矛盾,友好相处。
五、习作。(本大题第32小题,共20分)答案:略
32. 题目:记一次游戏
要求:1.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2.抓住场面,烘托人物心情,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字迹工整, 400 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