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穷人》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穷人》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2 10: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穷人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和《青年》,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等。19世纪60至70年代的中期创作加强了精神探索,《战争与和平》肯定人民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力量,《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的深刻矛盾。80年代初,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激变,站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并形成一整套“托尔斯泰主义”,提倡不以暴力抗恶、追求道德自我完善和全人类的爱。《复活》是晚期的代表作。1910年82岁高龄时,为摆脱家庭贵族生活方式,离家出走,病死于途中。
创作背景
《穷人》
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贵族生活糜烂,道德沦丧,广大底层劳动者虽挣扎在贫困边缘,但依然保持着俄罗斯的高贵气质。一次偶然的机会,列夫·托尔斯泰读到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激发了创作灵感。 列夫·托尔斯泰对这个译文作大量修改之后,收入自己一个故事集里于1905年出版;这个集子1908年再版时,他对译文又进行了一番校正工作,力求使它忠于原著。
内容简介
《穷人》
《穷人》写一个穷渔妇收养两个孤儿的故事。故事发生的这一天,渔夫一早驾船下海,到夜里十一点还没回家。妻子操心丈夫的安全,提灯到屋外去看,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她顺便去看生病的女邻居,没料想病人已死;从尸体旁把两个熟睡的孩子抱回自己家里,只怕丈夫不同意,甚至揍她;但当她向迟迟归来的渔夫讲明情况之后,丈夫发表的意见跟她不约而同。
人物介绍
桑娜
渔夫的妻子,桑娜是个勤快而能干的人,她从早到晚地干活,悉心照料孩子,操劳家务,把简陋的渔家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安排得温暖而舒适。更可贵的是她纯朴善良,十分体贴关心别人。她主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当发现西蒙病死后,她毫不犹豫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了家。回家后,尽管她想到了这样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因为事先未征得丈夫的同意而感到忐忑不安,但她宁可加倍受苦,宁可遭受丈夫的责罚也不改悔。
人物介绍
渔夫
桑娜的丈夫,性格纯朴直爽,他终年奔波劳碌,挑起了供养一家七口的重担,贫穷和劳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变得有点粗鲁暴躁,但他的心地同样正直善良,把关心帮助与自己命运相同的穷苦人当作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他听说邻居西蒙死了的情况后,经过一番思索,立即要桑娜去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收养,宁可自己更穷更累,也要帮助别人解除危难。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圈住的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家里穷
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屋外寒风呼啸,渔夫却还要出去打鱼,说他们的确很“穷”,屋外与屋内的温暖舒适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女主人公桑娜勤劳能干的品质。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 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中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划线句子说明了什么?
丈夫迟迟未归,桑娜还不忘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可见她心地善良。
4“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5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6“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她猛地推开门。
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心理活动描写,再次体现了桑娜的心地善良。破折号在这里表示解释说明。
7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正香甜。
写出了西蒙家的贫穷,与桑娜家的温暖舒适形成对比。
圈主的字词有什么作用?
“抓”写出了西蒙对生的渴望和对孩子的不舍。
划线句子写出了什么?
“睡得正香甜”说明母亲在临死前还在竭力照顾孩子,与西蒙的惨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8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分析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9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0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分析第9自然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是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感受到桑娜深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桑娜不安的心理。
省略号的连续使用说明了什么?
11“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2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鱼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13“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14“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15“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
第11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心理活动描写。桑娜既心疼丈夫为生活奔波的辛劳,又不忍心看着两个孩子无依无靠,因此她的内心非常矛盾,表现了她善良的品质两个省略号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内心不安
同学之间讨论下,桑娜为什么会内心不安?
语无伦次
16“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17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18“我 ”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省略号表话题的转移。前面是渔夫的抱怨,说明生活的艰辛后面的话推动情节发展。
第18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语言描写,桑娜说话吞吞吐吐,说明她还想着两个孩子的事情。第一个省略号表示说话的停顿,第二个表示话题的转移。
19“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20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21“你知道吗 ”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22“哦 什么时候 "
23“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两人为什么“沉默”?
这是桑娜与丈夫对话时的第一次沉默。桑娜不知如何给丈夫解释孩子的事;丈夫正沉浸在与海浪殊死搏斗的恐惧中,且打鱼一无所获,因此彼此沉默了。
这是桑娜与丈夫对话时的第二次沉默。她把西蒙去的消息告诉丈夫,以此来试探丈夫,等待丈夫做决定。两个省略号表示语气的停顿。
2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5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赏析第24自然段?
是对渔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的前后思考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桑娜为什么“一动不动”?
丈夫的决定化解了桑娜之前所有的担忧,她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她沉浸在激动和兴奋之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
26“你怎么啦 不愿意吗 你怎么啦,桑娜
27“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第26自然段连用三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连用三个问句,说明渔夫内心焦急,想让妻子赞同自己的决定,体现了渔夫的善良。
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文章的悬念终于被揭开。戛然而止的结尾,留着读者无穷的想象。穷人的善良,真是令人感动。
文章导图
讲述了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一部分(1-2)
01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第二部分(3-11)
02
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第三部分(12-27)
03
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自己的家。
主题思想
《穷人》中的主人公桑娜和她丈夫都靠打鱼勉强维生的“穷人”,但他们高尚的精神并没有因物质生活的贫寒而改变。作者通过他们毅然抱养邻居寡妇死后留下的两个孤儿这一举动的描写,歌颂了他们高贵、无私、仁慈的“富人”精神。小说真切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道主义理想,对“穷人”深沉而宽厚的爱心进行了真诚的赞美。
习题链接
课文主要讲述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习题链接
答案示例:人物对话:“你知道吗 ”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心理描写:“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嗯,揍我一顿也好!”“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勤劳善良充满爱心的人。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习题链接
屋内的“温暖舒适”这一环境描写刻画出桑娜勤劳能干的人物形象。本文中的环境描写包括对天气和桑娜、西蒙两家生活境况的描写,集中体现在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表现了穷人的“穷”和生活的艰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桑娜依然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中抚养,更加显现出其善良的本质。可见,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烘托出人物的美好品质。
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找出课文中其他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习题链接
【示例】“要不要告诉他呢 ”桑娜一边想一边暗中观察丈夫“唉!……他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勃然大怒吧 ……不管了,告诉他吧,反正他早晚都会知道的。
小练笔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 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