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 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1个偏旁;会写“他、河”等7个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4.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5.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的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1个偏旁;会写“他、河”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 1﹒猜谜语:嘴巴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猜一小动物)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猜一小动物)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这两个小动物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从课题上看,这课书讲的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学习。】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展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tā hé shuō yě de tīnɡ 他们 小 河 说 话 也 是 飞快地 听 见 kuài zhuō jí zhí xínɡ sǐ 一 块儿 捉虫子 急得 直 哭 不 行 淹死 ɡēn hū hǎn shēn ɡē xìn 跟 着 忽 然 喊 叫 身 边 哥 哥 不信(1)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2)指名读,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死”:平舌音。 “说”“直”“捉”“身”是翘舌音。 “信”“跟”“喊”“身”是前鼻音,“听”“行”为后鼻音。 “身”可以通过组词进行正音,如“身体、上身、下身、身高”等。 (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 3.识记生字:字形识记时,可采用多种方法。(1)加一加。“捉、河、急、信、忽、喊、行”可采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字的意思可以组成词,放在语境中去理解。(2)换一换。“块、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快、很”是一上册认识的字,通过换偏旁,认读 “块、跟”。(3)“直”可以从整体字形上识记,“直”字字形横平 竖直,尤其横画特别多,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数数横画,加深印象。 (4)出示“身”的象形字,通过字源演变帮助学生识记。4.我会读句子:读准了字音,你能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指生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 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7.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看一看课文讲了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 )和( )互相帮助的事。( )帮助( )捉虫子,( )帮助( )捉鱼吃,还把落水的( )救上岸。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他、河、说、也、地 读一读生字,并扩词。2.教学新偏旁。 “块、地”都是“土字旁”。 “土”做偏旁时,“横”变成了“提”。 说一说还有哪些字也带有“土”字旁? 特别注意“他”“地”和“也”的区别。 选字填空 他 地 也 ( )是我的哥哥。 春天到了,大( )一片生机勃勃。 小公鸡说:“我( )去。” 4.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 5.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6.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先放手给学生自学预习,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意图:扫清语言障碍,字词是重点,解决了字的音、形、义是非常必须的。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设计意图:这是整体感知阶段,通读全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设计意图:这是识字写字阶段,重中之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元识字是教材的要求。细致入微的写字指导,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写字顺序和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2.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文 1.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
2.出示字词,检查生字读音。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新课教学( )分钟 (二)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1.读第1自然段 (1)这段讲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看看图上画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她们长的有什么不同? (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2.读第2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指名读第2自然段数数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4句)请学生逐句朗读,重点指导朗读好第2句和第3句。出示: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教师点评指导,以评促读。(1)小公鸡吃虫子,还会吃得怎么样呢?小鸭子吃不到,又会急成什么样呢?出示“吃得 ” “急得 ”说一说。(2)在积累“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的基础上拓展积累。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通过不同的语气 表现小公鸡和小鸭子不同的心情。(3)从第二自然段中圈出带“不”的词组(捉不到),本课有很多带“不”的词组,朗读时,要读准“不”的变调,本来读“bù”,现在读“bú”。(4)再读第二自然段, “许多”“很欢”重读,表现小公鸡会捉虫 ,因为捉到的虫子多,所以非常高兴。“捉不到虫子” “急得直哭”重读,突出小鸭子的着急。3.读第3自然段,(自读2遍)(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对话读正确、读通顺。
(2)用“ ”和“ ”圈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区分清楚不同角色的话。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句子:①“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板书:捉鱼给小公鸡吃)这句话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热情)②“我也去。”这是谁说的话?你觉得这只小公鸡的什么心情?(跟着去的迫切心情)③“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这句话你能读出小鸭子的什么心情?(担心小公鸡)为什么担心小公鸡?(小公鸡不会游泳)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小鸭子的热情。读 出小公鸡也想跟着去的迫切心情。读出小 鸭子对小公鸡的担心。结果呢?小公鸡是怎么做的?出示“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偷偷地”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暗暗地)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板书:偷偷下水)(“偷偷地”要读得很轻,好像生怕被小鸭子听到了。)4.读第4自然段,(读2遍) 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鸡差一点被淹死。因为鸡的脚上没有蹼,尾脂腺也不发达,如果进入水里,羽毛就会被水浸透,导致体重增加,时间一长,鸡就会沉入水底被淹死的。)(2)小鸭子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板书:喊救命 救小公鸡上岸)(3)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 飞快“写出了下鸭子的速度很快。“让小公鸡坐在小鸭子的背上”是写小鸭子救小公鸡的办法。)(4)朗读指导4自然段:“忽然” “飞快”要读得快。突出事情很紧急,很危险,表现小鸭子游得很快,想快点去救小公鸡。最后小公鸡的话要读出对小鸭子的感谢。(三)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河 哥 读一读生字,并扩词。2.指导识记
3.指导书写。
①河:整体位置,左窄右宽。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教师示范,学生仿写,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
②上下各一半,第六笔大横压横中线。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仿写。4.读读写写:他 们、他人、小河、河水、江河、过河、说明、小说、大地、土地、田地、林地、听说、听 见哥哥、大哥。 【设计意图: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设计意图:通过圈画,找出主要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 ,感情朗读出人物的感情,是必须要做的,但是有些难度的事。】【设计意图:生字的识记和书写培养了学生正确书写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板书:互相帮助)
板书内容 草地里 小公鸡 吃得很欢 给小鸭子吃 小鸭子 急得直哭4.小公鸡和小鸭子 小河边 小鸭子 捉鱼给小公鸡吃 互相帮助 小公鸡 偷偷下水 喊救命 救小公鸡上岸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谜语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学习。放手给学生自学预习,扫清语言障碍,字词是重点,解决了字的音、形、义,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元识字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2.细致入微的写字指导,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写字顺序和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整体感知阶段,通读全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3. 教师是值得肯定的,提问题、和学生互动、与学生对话,等等,都很自然,笑容可掬。学生也表现出了真感情。 4.预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也很成功。学生学得也很快乐。 5.课堂气氛很活跃,我采取了开头和结尾都动起来的形式。 不足之处:1.注意课堂的调控,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2.教学设计备好了,但是自己却不熟悉,到了课堂上更多的是临场反应。 3.本课遗憾的是,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