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理解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歌声表达相应的情感。
2、正确选择并使用打击乐器,并能为歌曲作伴奏。
3、学习秧歌舞的简单舞步并表演感受歌曲的民间音调特点。
4、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了解过新年时的风俗习惯,充分感受过新年热闹喜悦的气氛,并能
从歌唱中体验和表现快乐。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学习、玩中创造。教学过程中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与声音的模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歌曲的情境中,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乐趣。同时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歌曲的特点,用简单舞蹈的学习与教授,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更好地感受歌曲民间音调的特点。
3重点难点
歌曲的学唱及正确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初步感受
1、聆听《窗花舞》片段
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请你们仔细地听一听,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欣赏视频《窗花舞》
(1)师:这么欢快热闹的场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人们在做什么吧?
(2)引出主题:过新年
3、贴窗花
师:以前啊,过年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窗户上贴窗花,非常漂亮,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张窗花,我请同学贴到黑板上,让教室也有过年的味道。
4、学生分享庆祝过年的情景
活动2【活动】入境体验 感受音乐
1、欣赏图片,再次感受过年的气氛
2、师:你们看,这张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呢?(敲锣打鼓)
为了庆祝喜庆的节日,人们会用敲锣打鼓的方式来庆祝。
3、引出打击乐器--鼓
(1)简单介绍腰鼓
(2)聆听鼓声并按节奏模仿
4、引出打击乐器--镲
(1)师:老师还带了另外一件打击乐器,镲。你听(师按节奏打镲)
(2)学生按节奏模仿
5、分组合作
(1)师:为了让过年的气氛更强烈点,老师想把你们分成两大组,镲队和小鼓队进行
合奏表演。
(2)师:提高难度了,连续进行两次。
(3)交换进行。
活动3【讲授】入境参与 巧解难点
1、借送对联,巧解难点
1、读对联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太棒了,合作默契。在这喜庆的节日里我想给大家送上一幅春联:
上联是: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是:唱歌跳舞多欢畅。
老师要来读读上联,看看你们能不能接好下联。
这么热闹的场景,应该表现出怎么样的心情?(欢快)根据欢快的心情再来读一次。
请聪明能干的同学为老师加一个横批吧!(过新年)
师:我想再欢快热闹点,请同学们在这对联后面加上这个锣鼓声并模仿打鼓的动作。
(生:咚锵咚咚锵)
2、分工合作:分成对联组和锣鼓组进行合作表演
3、学唱难点句
师:锣鼓声模仿得真到位。这可不是一般的对联,我们不仅能读它还能唱呢。老师是忍不住要来唱唱了,请你仔细地听。
请学生找找旋律的特点,唱谱唱词
提示:要表现出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
活动4【讲授】深入参与 表现歌曲
1、聆听感受歌曲
师:同学们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迎来新年了,明年是十二生肖中的马年,今天童老师提前把马大哥请来和大家见面,马大哥说啊,很高兴见到大家,在这里要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曲,很巧的是,歌曲的名字和我们春联的名字一样,叫《过新年》。
不过他有个要求,就是要同学们仔细地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热闹、欢快情绪)为什么呢?(听出有锣鼓声。)
2、复听歌曲
(1)师:是啊,歌曲中出现了这么多的锣鼓声,下面请同学们轻声地跟着音乐唱一唱。
3、歌曲接龙
师:现在我们来歌曲接龙,老师唱歌曲每一句的前半句,请同学们来唱锣鼓声的部分。
4、解决最后一个乐句
师:你们觉得哪一句锣鼓声最难了呀?
请同学们A唱一唱谱子;B把歌词填进去唱一唱
5、轻声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看来这个鼓声也不难,这么快就被你们解决了。接下来跟着老师琴声,轻声地把歌曲完整地来唱一次。(及时纠正错误)
6、演唱全曲
师:让我们起立,有感情地演唱《过新年》,唱到锣鼓声部分要拿出“小棒槌”敲一敲。
7、合作表演
分成三队,唱歌队、小鼓队、小镲队,进行合作表演
活动5【活动】延伸拓展传播文化
1、介绍秧歌舞感受歌曲
除了唱歌、敲锣打鼓来庆祝过年以外,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扭秧歌。每逢重大节日的时候,全国各地都会组织秧歌队,人们到大街上扭起秧歌互相拜访。
2、学跳秧歌舞
师:在秧歌的舞步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十字步”了,现在我想请同学们起立跟老师来学一学。(步子:向前向前向后向后)
3、跟着音乐边唱边跳吧!
4、合作表演
师:老师看到这几位女同学秧歌扭的很棒,请她们上来绑好红绸带。接下来我要把过年气氛推向高潮了,刚才是不是已经分成了三队进行合作了呀?这次再加上这支小秧歌队,我再把小鼓交给一个同学,老师打小镲也参与进来。准备好了么?起立(播放歌曲)
5、小结
同学们,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记时:10、9、8、7、6、……(师生齐呼:过年了…)大家唱起来!跳起来!奏起来吧!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人、朋友、老师、同学……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我们再来一次结束今天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