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平行卷5282848—【作业本】历史与社会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平行卷5282848—【作业本】历史与社会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2 10:49:00

文档简介

平行卷5282848—【作业本】历史与社会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复习
1.右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卡片。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C.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马歇尔计划”表明冷战扩展至经济领域;“柏林危机”“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对抗的表现;“北约和华约”标志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所以小明同学学习的主题应该是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故选B项。
1991年,美苏两极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A项。
冷战局面结束后,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与材料图片信息无关,排除C项。
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史实。
2.(2024·枣庄)如表是小颖同学做的一张阅读卡片,卡片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阅读卡片: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1947年6月出版的《冷战》一书及其他文章中认为, “冷战”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在实践中表现为组成对抗性军事政治集团、 进行军各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军事威胁,破坏正常的经济关系、干涉别 因内政,进行颠覆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对抗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时起时伏。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冷战”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宣扬美国将领导和帮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故选A项。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的重要步骤,排除B项。
1949年,德国分裂,一分为二,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排除C项。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苏冷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3.(2024·黑龙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  )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答案】A
【知识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约。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形成。
A项北约的建立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符合题意;
B项华约的建立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不符合题意;
C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冷战的主要史实,掌握其主要表现。
4.(2023·包头)法德两国是由来已久的宿敌,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后,两国逐步实现了和解与合作,为欧洲的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这表明西欧(  )
A.走上了联合自强道路 B.恢复了战前的国际地位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实现了政治经济一体化
【答案】A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法德两国是由来已久的宿敌,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后,两国逐步实现了和解与合作,为欧洲的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为提高国际地位,摆脱美国控制、苏联威胁,促进经济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走上联合图强的发展道路,故A项正确;
从题干材料信息中得不出西欧恢复了战前的国际地位,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合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出来,排除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的欧洲联合是经济的联合,欧洲联盟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故D项错误;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为历史基础性知识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二战后初期的欧洲联合,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记忆与材料解读能力,答题关键要牢记西欧联合图强的相关知识信息,以此分析解读材料。
5.(2022·河南)1991年,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宣称,要“争取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企图未能实现;2004年,日本又改变了“入常”策略,最后也归于失败。这些“入常”行为说明日本(  )
A.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反省历史融入世界
C.致力维护世界和平 D.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答案】D
【知识点】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题干这些“入常”行为说明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故D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强调日本国际地位的提升,故A不符合题意;
BC说法错误,故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二战后,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6.(2022九下·平邑开学考)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
A. 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基本矛盾 B.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C.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完善 D.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一系列保护工人和社会福祉方面的法律开始颁布,说明工业化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故D正确;
题干不能体现英国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矛盾,故A错误;
选项B中根本保障说法绝对,故B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比较英国和世界福利制度,不能体现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但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7.“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答案】D
【知识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格局的结束,世界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故选D项。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表明冷战扩展至经济领域,排除B项。
美苏争霸是美苏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战略要地的激烈斗争,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苏联解体,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苏联解体的相关史实。
8.(2022·牡丹江二模)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不流血的革命”是指(  )
A.北约东扩 B.苏联解体 C.东欧剧变 D.两德统一
【答案】B
【知识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并结合所学,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正式宣告苏联的解体,克里姆林宫升起了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代替了苏联镰刀锤子的红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了。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世界开始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B 符合题意, AC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考查苏联解体。需要掌握苏联解体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的影响解答即可,注意材料时间。
9.亚非拉国家联合起来,为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而召开的会议有(  )
①万隆会议 ②雅尔塔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七十七国集团会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亚非拉国家联合起来,为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而召开的会议”,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亚非新兴独立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问题,所以①符合题意;
1945年2月,苏美英为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协调对德行动,召开了雅尔塔会议,所以②不合题意;
1943年11月,中苏美英召开开罗会议,通过《开罗宣言》,所以③不合题意;
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同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所以④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④符合题干材料信息,故选B项;②③不合题意,排除含②③的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亚非拉国家新发展的相关史实。
10. 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卡德纳斯推动了一系列改革。
下列改革措施中体现其关注民生的是…………………………………(  )
A.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B.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给农民
C.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D.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
【答案】B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卡德纳斯关注民生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 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卡德纳斯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推行了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了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体现了卡德纳斯对民生的关注,故选B项。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属于政治改革措施,排除A项。
“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是实现经济独立自主,与民生无关,排除C项。
“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属于国有化经济改革,与关注民生不符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卡德纳斯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卡德纳斯改革的相关史实。
11.(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训练)战后西方经济腾飞的历程极具价值光芒。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近年来,从金融危机到希腊债务危机,从难民危机到英国脱欧,欧盟面临的危机可谓接连不断。而在多重危机冲击之下,民众不满增加,欧洲开始出现一股极右翼的民粹主义力量,且有逐渐抬头和日益迅猛之势。
——《民粹主义拉扯欧罗巴右转?》中国新闻网2016年12月6日
(1)用一句话简述图一所反映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
(2)图二中货币是哪一组织内流通的通用货币?这一组织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3)面对材料中的现实,有人认为欧盟即将走向解体消亡,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4)上述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为今日中国提供哪些借鉴?
【答案】(1)特点: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最快。原因: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美国推行非军事化改革和民主改革;美国扶持日本;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等。
(2)组织:欧盟。意义: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欧盟的发展、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前进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但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既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也代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及政治加强对话的趋势,它促进了欧洲的经济、政治进步,必定拥有美好的未来。
(4)制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政策;继续强化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致力于建立稳定友好的地区、国家关系,加强与区域内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等。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解读材料一中的图片可知,战后日本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快的。根据所学可知,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美国推行非军事化改革和民主改革,因为冷战需要扶持日本,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等。
(2)根据所学解读图二可知,图二是欧元,这是欧盟组织内部流通的货币,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可知,欧盟的发展、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前进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从金融危机到希腊债务危机,从难民危机到英国脱欧,欧盟面临的危机可谓接连不断,但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既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也代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及政治加强对话的趋势,它促进了欧洲的经济、政治进步,必定拥有美好的未来。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从日本和欧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政策的制定要因时因地制宜,要制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政策,还有继续强化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致力于建立稳定友好的地区、国家关系,加强与区域内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等。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崛起和欧洲的联合,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日本的崛起和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内容,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1 / 1平行卷5282848—【作业本】历史与社会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复习
1.右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卡片。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C.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2024·枣庄)如表是小颖同学做的一张阅读卡片,卡片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阅读卡片: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1947年6月出版的《冷战》一书及其他文章中认为, “冷战”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在实践中表现为组成对抗性军事政治集团、 进行军各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军事威胁,破坏正常的经济关系、干涉别 因内政,进行颠覆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对抗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时起时伏。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3.(2024·黑龙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  )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4.(2023·包头)法德两国是由来已久的宿敌,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后,两国逐步实现了和解与合作,为欧洲的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这表明西欧(  )
A.走上了联合自强道路 B.恢复了战前的国际地位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实现了政治经济一体化
5.(2022·河南)1991年,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宣称,要“争取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企图未能实现;2004年,日本又改变了“入常”策略,最后也归于失败。这些“入常”行为说明日本(  )
A.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反省历史融入世界
C.致力维护世界和平 D.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6.(2022九下·平邑开学考)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
A. 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基本矛盾 B.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
C.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完善 D.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
7.“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8.(2022·牡丹江二模)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不流血的革命”是指(  )
A.北约东扩 B.苏联解体 C.东欧剧变 D.两德统一
9.亚非拉国家联合起来,为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而召开的会议有(  )
①万隆会议 ②雅尔塔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七十七国集团会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卡德纳斯推动了一系列改革。
下列改革措施中体现其关注民生的是…………………………………(  )
A.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B.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给农民
C.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D.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
11.(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训练)战后西方经济腾飞的历程极具价值光芒。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近年来,从金融危机到希腊债务危机,从难民危机到英国脱欧,欧盟面临的危机可谓接连不断。而在多重危机冲击之下,民众不满增加,欧洲开始出现一股极右翼的民粹主义力量,且有逐渐抬头和日益迅猛之势。
——《民粹主义拉扯欧罗巴右转?》中国新闻网2016年12月6日
(1)用一句话简述图一所反映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
(2)图二中货币是哪一组织内流通的通用货币?这一组织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3)面对材料中的现实,有人认为欧盟即将走向解体消亡,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4)上述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为今日中国提供哪些借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马歇尔计划”表明冷战扩展至经济领域;“柏林危机”“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对抗的表现;“北约和华约”标志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所以小明同学学习的主题应该是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故选B项。
1991年,美苏两极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A项。
冷战局面结束后,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与材料图片信息无关,排除C项。
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史实。
2.【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冷战”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宣扬美国将领导和帮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故选A项。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的重要步骤,排除B项。
1949年,德国分裂,一分为二,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排除C项。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苏冷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3.【答案】A
【知识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约。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形成。
A项北约的建立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符合题意;
B项华约的建立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不符合题意;
C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冷战的主要史实,掌握其主要表现。
4.【答案】A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法德两国是由来已久的宿敌,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后,两国逐步实现了和解与合作,为欧洲的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为提高国际地位,摆脱美国控制、苏联威胁,促进经济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走上联合图强的发展道路,故A项正确;
从题干材料信息中得不出西欧恢复了战前的国际地位,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合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出来,排除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的欧洲联合是经济的联合,欧洲联盟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故D项错误;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为历史基础性知识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二战后初期的欧洲联合,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记忆与材料解读能力,答题关键要牢记西欧联合图强的相关知识信息,以此分析解读材料。
5.【答案】D
【知识点】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题干这些“入常”行为说明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故D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强调日本国际地位的提升,故A不符合题意;
BC说法错误,故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二战后,日本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6.【答案】D
【知识点】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一系列保护工人和社会福祉方面的法律开始颁布,说明工业化推动了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故D正确;
题干不能体现英国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矛盾,故A错误;
选项B中根本保障说法绝对,故B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比较英国和世界福利制度,不能体现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但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7.【答案】D
【知识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格局的结束,世界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故选D项。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表明冷战扩展至经济领域,排除B项。
美苏争霸是美苏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战略要地的激烈斗争,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苏联解体,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苏联解体的相关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并结合所学,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正式宣告苏联的解体,克里姆林宫升起了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代替了苏联镰刀锤子的红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了。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结束,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世界开始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B 符合题意, AC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考查苏联解体。需要掌握苏联解体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的影响解答即可,注意材料时间。
9.【答案】B
【知识点】万隆会议;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亚非拉国家联合起来,为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而召开的会议”,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亚非新兴独立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问题,所以①符合题意;
1945年2月,苏美英为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协调对德行动,召开了雅尔塔会议,所以②不合题意;
1943年11月,中苏美英召开开罗会议,通过《开罗宣言》,所以③不合题意;
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同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所以④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④符合题干材料信息,故选B项;②③不合题意,排除含②③的ACD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亚非拉国家新发展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知识点】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卡德纳斯关注民生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 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卡德纳斯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推行了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了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体现了卡德纳斯对民生的关注,故选B项。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属于政治改革措施,排除A项。
“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是实现经济独立自主,与民生无关,排除C项。
“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属于国有化经济改革,与关注民生不符合,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卡德纳斯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卡德纳斯改革的相关史实。
11.【答案】(1)特点: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最快。原因: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美国推行非军事化改革和民主改革;美国扶持日本;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等。
(2)组织:欧盟。意义: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欧盟的发展、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前进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但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既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也代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及政治加强对话的趋势,它促进了欧洲的经济、政治进步,必定拥有美好的未来。
(4)制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政策;继续强化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致力于建立稳定友好的地区、国家关系,加强与区域内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等。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日本的崛起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解读材料一中的图片可知,战后日本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快的。根据所学可知,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美国推行非军事化改革和民主改革,因为冷战需要扶持日本,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等。
(2)根据所学解读图二可知,图二是欧元,这是欧盟组织内部流通的货币,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可知,欧盟的发展、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前进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从金融危机到希腊债务危机,从难民危机到英国脱欧,欧盟面临的危机可谓接连不断,但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既是欧洲社会发展的必然,也代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及政治加强对话的趋势,它促进了欧洲的经济、政治进步,必定拥有美好的未来。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从日本和欧洲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政策的制定要因时因地制宜,要制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政策,还有继续强化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致力于建立稳定友好的地区、国家关系,加强与区域内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等。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崛起和欧洲的联合,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日本的崛起和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内容,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