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前、课后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前、课后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2 10:49:25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前、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   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
2.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   的发展,促进了   的迅速增长。
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   业和   业。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   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课中导学
4.(2024九下·惠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早期,泰晤士河是一个开放的下水道汇聚处,各种生活与工业污水无序排入。为改变这种情况,伦敦当局着手建立一个现代下水道系统。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出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随着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轻工业占主导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分析美国从1870年到1913年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的发展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三、课后助学
5.19世纪中期,彼得在一家工厂上班,因不满长达12小时的工作时间和50英镑的收入,故意捣毁机器、材料。这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的(  )
A.社会矛盾 B.生产效率 C.环境污染 D.文化教育
6.(2023·南京二模)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  )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C.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7.19世纪以后,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推广大众教育有利于(  )
①提高大众文化水平 ②促进人口增长
③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④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4九上·石家庄期中)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列举了下面的小标题: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近代科学文化 B.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C.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9.(2023·高新一模)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引领时代】
材料一:
【科技助力壮举】
材料二:
中国 世界
事件 郑和下西洋 ★
时间 1405-1433年 15世纪末-16世纪20年代
代表人物 郑和 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三: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科技成就梦想】
材料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9月28日)
(1)根据材料一,请运用所学,依次填写上方图示方框内的历史知识。选择图示中的任意一项成就,写出其影响。
(2)将材料二中★补充完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材料二中的事件提供了助力?
(3)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的途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工业化;大众教育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故答案为:
工业化;大众教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工业化国家相关知识的掌握。
2.【答案】生产力;人口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故答案为:
生产力;人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3.【答案】工人;工;商;社会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工人 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同时,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 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故答案为:
工人;工;商;社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4.【答案】(1)问题:环境污染;解决措施:改善基础设施,颁布法律。
(2)影响:提高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美国工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等。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
(1)问题:据材料一“19世纪早期,泰晤士河是一个开放的下水道汇聚处,各种生活与工业污水无序排入”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措施:据材料一“为改变这种情况,伦敦当局着手建立一个现代下水道系统。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出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可知,伦敦政府为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改善基础设施,颁布了相关法律。
(2)影响:据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可知,材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提高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据材料二“随着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轻工业占主导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趋势:据材料三“英美两国1870年、1913年各占世界工业生产总价值比重”可知,美国工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
因素: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等。
故答案为:
(1)问题:环境污染;解决措施:改善基础设施,颁布法律。
(2)影响:提高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美国工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等。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崛起。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5.【答案】A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彼得不满长达12小时的工作时间和50英镑的收入,故意捣毁机器、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机器大生产形式下,工人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收入低,“故意捣毁机器、材料”反映了工人斗争的兴起,说明社会矛盾尖锐,故选A项。
材料反映了工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没有涉及生产效率问题,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工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没有涉及环境污染问题,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工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没有涉及文化教育信息,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业化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6.【答案】A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亦称“福利国家”制度,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障和福利补助两大类,覆盖社会多个方面,使广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A项正确;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不是应对“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的主要措施,排除B项;
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排除C项;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不是针对“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的主要措施,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方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形成系统的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进步发展。由此可知,①③④正确,故选C项。大众教育发展与促进人口增长之间没有关联,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欧美大众教育。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城市工业化发展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大众教育普及,妇女地位提高,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城市化、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内容,反映了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B项正确;
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都属于近代科学文化,排除A项;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排除C项;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有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9.【答案】(1)东汉、毕昇、《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新航路开辟/探寻新航路;指南针/罗盘。
(3)交通工具发展、城市化、大众教育。
(4)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利用新科技成果。
【知识点】“863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明朝时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选择图示中的任意一项成就,概括其影响即可。例如:《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代表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的发明为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助力。
(3)根据材料三“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可得出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是推动了交通的不断发展;根据材料三“……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教、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可得出变化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材料三“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可得出变化是大众文化水平提高(推广了大众教育)。
(4)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四信息“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和所学,分析概括出途径即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利用新科技成果等。
【点评】(1)此小题考查东汉造纸术、毕昇活字印刷术、李时珍《本草纲目》知识,难度适中,结合所学及时间轴背景即可作答。
(2)此小题考查新航路开辟、指南针等知识,难度适中,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3)此小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难度适中,分析材料即可作答。
(4)此小题考查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难度适中,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1 / 1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前、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   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
【答案】工业化;大众教育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故答案为:
工业化;大众教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工业化国家相关知识的掌握。
2.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   的发展,促进了   的迅速增长。
【答案】生产力;人口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故答案为:
生产力;人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   业和   业。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   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答案】工人;工;商;社会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工人 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同时,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 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故答案为:
工人;工;商;社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二、课中导学
4.(2024九下·惠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早期,泰晤士河是一个开放的下水道汇聚处,各种生活与工业污水无序排入。为改变这种情况,伦敦当局着手建立一个现代下水道系统。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出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随着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轻工业占主导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分析美国从1870年到1913年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的发展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问题:环境污染;解决措施:改善基础设施,颁布法律。
(2)影响:提高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美国工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等。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
(1)问题:据材料一“19世纪早期,泰晤士河是一个开放的下水道汇聚处,各种生活与工业污水无序排入”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措施:据材料一“为改变这种情况,伦敦当局着手建立一个现代下水道系统。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出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可知,伦敦政府为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改善基础设施,颁布了相关法律。
(2)影响:据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可知,材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提高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据材料二“随着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轻工业占主导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趋势:据材料三“英美两国1870年、1913年各占世界工业生产总价值比重”可知,美国工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
因素: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等。
故答案为:
(1)问题:环境污染;解决措施:改善基础设施,颁布法律。
(2)影响:提高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美国工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等。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历史知识。
(3)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崛起。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三、课后助学
5.19世纪中期,彼得在一家工厂上班,因不满长达12小时的工作时间和50英镑的收入,故意捣毁机器、材料。这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的(  )
A.社会矛盾 B.生产效率 C.环境污染 D.文化教育
【答案】A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彼得不满长达12小时的工作时间和50英镑的收入,故意捣毁机器、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机器大生产形式下,工人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收入低,“故意捣毁机器、材料”反映了工人斗争的兴起,说明社会矛盾尖锐,故选A项。
材料反映了工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没有涉及生产效率问题,排除B项。
材料反映了工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没有涉及环境污染问题,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工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没有涉及文化教育信息,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业化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6.(2023·南京二模)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  )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C.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亦称“福利国家”制度,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障和福利补助两大类,覆盖社会多个方面,使广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A项正确;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不是应对“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的主要措施,排除B项;
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排除C项;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不是针对“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的主要措施,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方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史实。
7.19世纪以后,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推广大众教育有利于(  )
①提高大众文化水平 ②促进人口增长
③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④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形成系统的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进步发展。由此可知,①③④正确,故选C项。大众教育发展与促进人口增长之间没有关联,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欧美大众教育。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8.(2024九上·石家庄期中)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列举了下面的小标题: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近代科学文化 B.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C.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城市工业化发展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大众教育普及,妇女地位提高,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城市化、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内容,反映了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B项正确;
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都属于近代科学文化,排除A项;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排除C项;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有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9.(2023·高新一模)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引领时代】
材料一:
【科技助力壮举】
材料二:
中国 世界
事件 郑和下西洋 ★
时间 1405-1433年 15世纪末-16世纪20年代
代表人物 郑和 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三: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科技成就梦想】
材料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9月28日)
(1)根据材料一,请运用所学,依次填写上方图示方框内的历史知识。选择图示中的任意一项成就,写出其影响。
(2)将材料二中★补充完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材料二中的事件提供了助力?
(3)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的途径。
【答案】(1)东汉、毕昇、《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新航路开辟/探寻新航路;指南针/罗盘。
(3)交通工具发展、城市化、大众教育。
(4)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利用新科技成果。
【知识点】“863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明朝时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选择图示中的任意一项成就,概括其影响即可。例如:《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代表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的发明为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助力。
(3)根据材料三“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可得出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是推动了交通的不断发展;根据材料三“……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教、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可得出变化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材料三“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可得出变化是大众文化水平提高(推广了大众教育)。
(4)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四信息“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和所学,分析概括出途径即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利用新科技成果等。
【点评】(1)此小题考查东汉造纸术、毕昇活字印刷术、李时珍《本草纲目》知识,难度适中,结合所学及时间轴背景即可作答。
(2)此小题考查新航路开辟、指南针等知识,难度适中,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3)此小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难度适中,分析材料即可作答。
(4)此小题考查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难度适中,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