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6课冷战课前、课后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6课冷战课前、课后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2 10:49:28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6课冷战课前、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冷战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   、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   、   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并建立起以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   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3.拉开冷战序幕的是1946年丘吉尔发表“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   出台,也标志着美、苏战时   关系正式破裂。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   。冷战的标志性建筑是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是1949年   。   与   的成立,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正式形成,也标志着   格局形成。
二、课中导学
4.(2023·白山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世纪中叶,一个强大的帝国分裂,在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其中法德早在立国之初就已经有矛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德分属不同的军事集团。一战中法德是战争的对手,二战时期双方也是死对头……20世纪50年代开始,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法德两国带动西欧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材料二:二战中,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是战场,爱好和平的人们为自由而战斗,渴望获得解放。这一时期,美、苏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两国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
(1)材料一中的“一个强大的帝国”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中涉及的“不同的军事集团”中,法国加入的是哪个集团?请写出20世纪60年代末能体现西欧“联合自强”的组织一例。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自由”和“解放”,美、苏等国家在1942年联合起来成立了哪一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通过上述国家关系的变化,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三、课后助学
5.(2024·枣庄)如表是小颖同学做的一张阅读卡片,卡片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阅读卡片: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1947年6月出版的《冷战》一书及其他文章中认为, “冷战”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在实践中表现为组成对抗性军事政治集团、 进行军各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军事威胁,破坏正常的经济关系、干涉别 因内政,进行颠覆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对抗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时起时伏。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6.右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卡片。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C.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7.(2024·遂川模拟)下图中柏林墙的建筑完成是(  )
A.二战欧洲战事结束的标志 B.马歇尔计划的一部分
C.冷战对峙局面的表现 D.两德分裂的开端
8.(2024·黑龙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  )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9.(2023·大东三模)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注:当时欧洲经济濒临崩溃,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如果没有大量的外援,欧洲将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战后,美国要想长期繁荣,必须扩大国外市场。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了一项旨在复兴欧洲的计划。这项计划对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开放,但遭到了苏联的拒绝,甚至被阻挡在苏联势力范围(东欧)之外。图一是1949年2月,运抵英国伦敦皇家维多利亚码头的食糖。
图二注:到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但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根据图一及相关文字介绍回答,美国实施了哪一计划 这项计划是针对哪一方面提出的
(3)以上图文内容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美;苏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故答案为:美;苏。
【点评】 本题考查冷战的含义,重点是对冷战含义的理解与掌握。
2.【答案】军事;经济;美元;国际贸易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以及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称霸世界的欲望十分强烈。
故答案为:
第1空、军事
第2空、经济
第3空、美元
第4空、国际贸易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3.【答案】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同盟;苏联解体;柏林墙;德国的分裂;北约;华约;两极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柏林墙成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约”,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正式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同盟;苏联解体;柏林墙;德国的分裂;北约;华约;两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冷战相关知识的掌握。
4.【答案】(1)查理曼帝国。三国协约。1967年建立的欧洲共同体。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知识点】查理曼帝国;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美国的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1)名称:根据材料一中“9世纪中叶,一个强大的帝国分裂,在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查理死后,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
集团:根据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德分属不同的军事集团。一战中法德是战争的对手,二战时期双方也是死对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三国协约集团形成,主要是英、法、俄三国,故法国加入的是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组织:根据材料一中“……20世纪50年代开始,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法德两国带动西欧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联合不断加强,开展贸易往来,实现联合自强,于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
(2)组织:根据材料二中“…美、苏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两国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初,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标志:根据材料二中“……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反映的是二战后的冷战事件,冷战开始的标志为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感悟:美苏在二战时期是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国,二战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两国从合作走向对立,说明国家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世界的发展主题是和平发展,各国应该坚持和平交往,要避免战争和对抗,加强合作与交流等。
故答案为:
(1)查理曼帝国。三国协约。1967年建立的欧洲共同体。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国与国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查里曼帝国、三国协约、欧洲共同体,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与材料分析解读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查里曼帝国、三国协约、欧洲共同体的相关基础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主义,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识记与材料解读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主义的相关史实。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信息分析理解,围绕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5.【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冷战”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宣扬美国将领导和帮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故选A项。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的重要步骤,排除B项。
1949年,德国分裂,一分为二,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排除C项。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苏冷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6.【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马歇尔计划”表明冷战扩展至经济领域;“柏林危机”“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对抗的表现;“北约和华约”标志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所以小明同学学习的主题应该是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故选B项。
1991年,美苏两极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A项。
冷战局面结束后,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与材料图片信息无关,排除C项。
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柏林墙的建筑完成和结合所学可知,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是冷战对峙局面的表现,C项正确;
二战欧洲战事结束的标志是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排除A项;
马歇尔计划主要是与欧洲经济有关的,排除B项;
1949年9月联邦德国成立,10月民主德国成立,两德分裂,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美苏冷战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8.【答案】A
【知识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约。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形成。
A项北约的建立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符合题意;
B项华约的建立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不符合题意;
C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冷战的主要史实,掌握其主要表现。
9.【答案】(1)时间:运抵/提出/组建/建立/组成;
地点(国家):运抵/提出/组建/建立/组成;
名称:组织/计划
原因(背景):提出/组建/建立/组成
(2)马歇尔计划;经济
(3)美国的援助使西欧经济恢复后逐步走向联合,以提高国际地位(意思相近即可)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据“当时欧洲经济濒临崩溃,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如果没有大量的外援,欧洲将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战后,美国要想长期繁荣,必须扩大国外市场”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据“这项计划对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开放,但遭到了苏联的拒绝,甚至被阻挡在苏联势力范围(东欧)之外”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马歇尔计划施行的范围;据“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欧洲一体化的背景;据“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欧盟建立的背景。
(2)据图一及相关文字介绍“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 马歇尔提出了一项旨在复兴欧洲的计划。这项计划对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开放,但遭到了苏联的拒绝,甚至被阻挡在苏联势力范围(东欧)之外。”可知,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这一计划是针对经济方面提出的。
(3)综合以上图文内容和所学可知,美国的援助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西欧经济恢复后逐步走向联合,以提高国际地位。
故答案为:
(1)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马歇尔计划施行的范围;欧洲一体化的背景;欧盟建立的背景。(写出三点即可)
(2)马歇尔计划;经济。
(3)美国的援助使西欧经济恢复后逐步走向联合,以提高国际地位。(意思相近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歇尔计划、欧洲一体化、欧盟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1 / 1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6课冷战课前、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冷战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   、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答案】美;苏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故答案为:美;苏。
【点评】 本题考查冷战的含义,重点是对冷战含义的理解与掌握。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   、   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并建立起以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   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答案】军事;经济;美元;国际贸易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以及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称霸世界的欲望十分强烈。
故答案为:
第1空、军事
第2空、经济
第3空、美元
第4空、国际贸易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3.拉开冷战序幕的是1946年丘吉尔发表“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   出台,也标志着美、苏战时   关系正式破裂。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   。冷战的标志性建筑是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是1949年   。   与   的成立,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正式形成,也标志着   格局形成。
【答案】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同盟;苏联解体;柏林墙;德国的分裂;北约;华约;两极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柏林墙成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约”,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正式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同盟;苏联解体;柏林墙;德国的分裂;北约;华约;两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冷战相关知识的掌握。
二、课中导学
4.(2023·白山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世纪中叶,一个强大的帝国分裂,在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其中法德早在立国之初就已经有矛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德分属不同的军事集团。一战中法德是战争的对手,二战时期双方也是死对头……20世纪50年代开始,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法德两国带动西欧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材料二:二战中,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是战场,爱好和平的人们为自由而战斗,渴望获得解放。这一时期,美、苏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两国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
(1)材料一中的“一个强大的帝国”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中涉及的“不同的军事集团”中,法国加入的是哪个集团?请写出20世纪60年代末能体现西欧“联合自强”的组织一例。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自由”和“解放”,美、苏等国家在1942年联合起来成立了哪一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通过上述国家关系的变化,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答案】(1)查理曼帝国。三国协约。1967年建立的欧洲共同体。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知识点】查理曼帝国;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美国的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的对峙;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解析】【分析】(1)名称:根据材料一中“9世纪中叶,一个强大的帝国分裂,在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查理死后,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
集团:根据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德分属不同的军事集团。一战中法德是战争的对手,二战时期双方也是死对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三国协约集团形成,主要是英、法、俄三国,故法国加入的是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组织:根据材料一中“……20世纪50年代开始,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法德两国带动西欧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联合不断加强,开展贸易往来,实现联合自强,于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
(2)组织:根据材料二中“…美、苏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两国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初,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标志:根据材料二中“……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反映的是二战后的冷战事件,冷战开始的标志为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感悟:美苏在二战时期是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国,二战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两国从合作走向对立,说明国家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世界的发展主题是和平发展,各国应该坚持和平交往,要避免战争和对抗,加强合作与交流等。
故答案为:
(1)查理曼帝国。三国协约。1967年建立的欧洲共同体。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国与国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查里曼帝国、三国协约、欧洲共同体,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与材料分析解读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查里曼帝国、三国协约、欧洲共同体的相关基础史实。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主义,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识记与材料解读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主义的相关史实。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信息分析理解,围绕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三、课后助学
5.(2024·枣庄)如表是小颖同学做的一张阅读卡片,卡片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阅读卡片: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1947年6月出版的《冷战》一书及其他文章中认为, “冷战”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在实践中表现为组成对抗性军事政治集团、 进行军各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军事威胁,破坏正常的经济关系、干涉别 因内政,进行颠覆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对抗等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时起时伏。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冷战”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宣扬美国将领导和帮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故选A项。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的重要步骤,排除B项。
1949年,德国分裂,一分为二,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排除C项。
“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苏冷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6.右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卡片。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C.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马歇尔计划”表明冷战扩展至经济领域;“柏林危机”“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对抗的表现;“北约和华约”标志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所以小明同学学习的主题应该是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故选B项。
1991年,美苏两极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A项。
冷战局面结束后,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与材料图片信息无关,排除C项。
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史实。
7.(2024·遂川模拟)下图中柏林墙的建筑完成是(  )
A.二战欧洲战事结束的标志 B.马歇尔计划的一部分
C.冷战对峙局面的表现 D.两德分裂的开端
【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柏林墙的建筑完成和结合所学可知,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是冷战对峙局面的表现,C项正确;
二战欧洲战事结束的标志是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排除A项;
马歇尔计划主要是与欧洲经济有关的,排除B项;
1949年9月联邦德国成立,10月民主德国成立,两德分裂,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美苏冷战的理解,根据题意对应选项进行选择,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选项较容易理解,难度适中。
8.(2024·黑龙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  )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答案】A
【知识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约。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形成。
A项北约的建立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符合题意;
B项华约的建立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不符合题意;
C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冷战的主要史实,掌握其主要表现。
9.(2023·大东三模)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注:当时欧洲经济濒临崩溃,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如果没有大量的外援,欧洲将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战后,美国要想长期繁荣,必须扩大国外市场。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了一项旨在复兴欧洲的计划。这项计划对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开放,但遭到了苏联的拒绝,甚至被阻挡在苏联势力范围(东欧)之外。图一是1949年2月,运抵英国伦敦皇家维多利亚码头的食糖。
图二注:到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但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根据图一及相关文字介绍回答,美国实施了哪一计划 这项计划是针对哪一方面提出的
(3)以上图文内容说明了什么
【答案】(1)时间:运抵/提出/组建/建立/组成;
地点(国家):运抵/提出/组建/建立/组成;
名称:组织/计划
原因(背景):提出/组建/建立/组成
(2)马歇尔计划;经济
(3)美国的援助使西欧经济恢复后逐步走向联合,以提高国际地位(意思相近即可)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据“当时欧洲经济濒临崩溃,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如果没有大量的外援,欧洲将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战后,美国要想长期繁荣,必须扩大国外市场”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据“这项计划对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开放,但遭到了苏联的拒绝,甚至被阻挡在苏联势力范围(东欧)之外”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马歇尔计划施行的范围;据“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欧洲一体化的背景;据“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欧盟建立的背景。
(2)据图一及相关文字介绍“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 马歇尔提出了一项旨在复兴欧洲的计划。这项计划对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开放,但遭到了苏联的拒绝,甚至被阻挡在苏联势力范围(东欧)之外。”可知,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这一计划是针对经济方面提出的。
(3)综合以上图文内容和所学可知,美国的援助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西欧经济恢复后逐步走向联合,以提高国际地位。
故答案为:
(1)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马歇尔计划施行的范围;欧洲一体化的背景;欧盟建立的背景。(写出三点即可)
(2)马歇尔计划;经济。
(3)美国的援助使西欧经济恢复后逐步走向联合,以提高国际地位。(意思相近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歇尔计划、欧洲一体化、欧盟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