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六年级下册科学大象版 第五单元复习《科技制作大比拼》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六年级下册科学大象版 第五单元复习《科技制作大比拼》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13 10: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复习《科技制作大比拼》
一、填空题
1.工程师设计新产品在测试评估阶段,要选择   、   的测试方法,发现并分析问题。
2.当一个物体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   。
3.制作补给舰时,要先设计   ,观察各种材料或结构的   性能,选择适合制作船体的材料和结构。
4.依据评估标准,针对每一组模型开展   。
5.   是对设计的执行、检验和完善,能够检验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全面。
二、判断题
6.模拟实验的结果不一定和事实一样,但可以初步验证假设是否合理。(  )
7.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完成上浮下潜的。(  )
8.小军想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他可以将A4纸折成小船的形状。(  )
9.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0.设计与发明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
三、单选题
11.制作科技作品前必须要考虑(  ),否则可能会因为制作难度太大而完成不了。
A.实用性 B.创新性 C.可行性
12.关于技术和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错误使用工具可能事倍功半
B.机械工具中费力的都不是有用的工具
C.电话也是一种工具
13.下列情形中,航母所受浮力减小的是(  )
A.鱼雷装进武器库
B.战斗机从航母上起飞
C.战斗机在航母上降落
14.以下科技制作的作品中,没有用到传感器的是 (  )
A.电动补给舰
B.二氧化碳感应智能风扇
C.超声波自动控制风扇
15.我们用塑料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
A.演示实验 B.模拟实验 C.对比实验
四、综合题
16.以核反应堆作动力源的潜艇,称为核动力潜艇,简称核潜艇。
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核潜艇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功率大,航速高,例如,美国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航速32节,而柴油动力潜艇航速在20节以下。二是续航能力强,连续潜入深海80~90天不出水面,反应堆装一次核燃料可使用25年,这是常规动力潜艇无法比拟的。
潜艇下潜上浮的原理就像是一个密封的铁盒子,通过增加或减少盒子里的水量,改变整体重力,实现下潜上浮。当重力大于浮力时,潜艇潜入水下;当重力小于浮力时,潜艇浮出水面;当二者相等时,潜艇悬浮。
(1)核燃料效能高,装一次核燃料可使用   年;核动力潜艇续航能力强,一次下潜可以   天不出水面。
(2)潜艇的航行速度用“节”作单位,一般情况下,“1节”等于1.852千米/时。通过计算我们知道,“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的航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约   千米;柴油动力潜艇的航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约   千米。(保留整数)
(3)根据材料中所提到的潜艇下潜上浮原理,下列图示(    )表示的是上浮;图示(    )表示的是下沉。
A.B.
17.孙权送曹操一只大象,曹操没看过这种庞然大物,想知道它有多重,于是,他对着臣子们说:“谁有办法把这只大象称一称 ”在场的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7岁的儿子曹冲,开口说: “我知道怎么秤了!”他请大家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个记号。然后又请大家把大象赶回岸上,把一筐筐的石头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沉到刚刚画的那一条线上为止。接着,他请大家把在船上的石头逐一称过,全部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1)曹冲利用了浮力的作用进行大象重量的测量,船浮力的方向和重力的方向    (选填: “相同”或“相反”) 。
(2)大象的重量等于   的重量,理由是:   。
五、简答题
18.你希望未来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功能?
19.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有相当发达的”大脑”。能充当快递员也能在餐厅当服务员,还能做我们人类一时间做不了的事情,而且做得比我们好。那智能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呢?请你写出两个理由。
20.人工智能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未来将会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你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做哪些事情?(至少写5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科学;合理
在新产品的测试评估阶段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
2.等于;竖直向上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当一个物体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3.模型;漂浮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制作补给舰时,要先设计模型,观察研究各种材料或结构的漂浮性能,选择适合制作船体的材料和结构。
4.小组自我评估与组间评估
针对各组的模型开展交流评估活动,依据评估标准,评估活动不仅自评本组设计,小组间还要进行互评,在互评中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帮助、资源共享等。
5.制作模型
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6.正确
模拟实验是一种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制作模型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问题,并且可以用模拟实验的结果类推实验现象,揭示事实规律。
7.错误
根据对沉浮原理的认识,潜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8.正确
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能力。用一张A4纸制作一个船形物体漂浮在水中,可以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9.正确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10.正确
我们如今的设计与发明,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如现在研究的人工智能,是为了替代人类从事一些重复的工作。
11.C
在制作科技作品时, 可行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作品缺乏可行性, 那么它可能因为过于复杂或难以实现而难以完成。 科技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应该以实现一定的功能为目标, 而不是单纯追求艺术美感或技术难度。
12.B
A.错误的使用工具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引起安全事故,故A对。
B.费力的工具可以节省距离,也是有用的工具,故B错。
C.电话是一种传递声音信号的工具,故C对。
13.B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量。航母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自身重力减轻则排开的水量减少。分析选项,飞机从航母上起飞后,航母的排水量会减少。
14.A
传感器是接收信号或刺激并反应的器件,能将待测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成另一对应输出的装置。用于自动化控制、安防设备等。在刺激主理学中,为获得电刺激,这段时间多使用电子学的刺激装置。二氧化碳感应智能风扇、超声波自动控制风扇用到了传感器,电动补给舰没有用到传感器。故选A。
15.B
有些实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进行模拟这种实验叫做模拟实验。我们用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模拟实验。
16.(1)10;80~90
(2)59;37
(3)A;B
(1)核动力航母和核潜艇的共同特点是它们使用核燃料作为能源,这种能源具有高效能和高持久性的特点。根据材料可知,核燃料效能高,装一次核燃料可使用10年;核动力潜艇续航能力强,一次下潜可以80~90天不出水面。
(2)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我们知道,“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的航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约32×1.852≈59千米;柴油动力潜艇的航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约20×1.852≈37千米。
(3)潜艇在水中受到两个主要力的作用:浮力和重力。浮力是由潜艇排开的水产生的,而潜艇的自重则是由其内部的水舱和设备决定的。当潜艇需要上浮时,通过压缩空气进入压力舱,将水排出,从而减小潜艇的自重,使其自重小于浮力,导致潜艇上浮。相反,当潜艇需要下潜时,打开压力舱的阀门,让海水进入压力舱,增加潜艇的自重,使其自重大于浮力,导致潜艇下潜。
17.(1)相反
(2)石头;理由是:石头和大象排开的水量相同
(1)把小船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有一个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和重力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石头和大象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大象的重量等于石头的重量。
18.我希望未来的机器人和人的外形越来越接近,功能越来越多。它们可以做饭,打扫卫生,送快递,陪人们下棋、聊天,教学生学习等。
人类创造的最奇妙的工具是机器人,它是一种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机器人是一种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是人类的好帮手,我希望未来的机器人和人的外形越来越接近,功能越来越多。未来的机器人可以做饭,打扫卫生,送快递,陪人们下棋、聊天,教学生学习等。
19.不是;因为智能机器人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具有应激性、能生殖和发育、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智能机器人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所以属于非生物。
20.人工智能可以做翻译;可以下棋;可以当体育陪练;可以驾驶汽车;可以代替人类从事危险的工作;还可以从事高强度、高精准的工作等等。
人工智能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开发出的智能机器人不同于完成重复任务的简单机器人,在被植入学习程序后,智能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拥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做翻译;可以下棋;可以当体育陪练;可以驾驶汽车;可以代替人类从事危险的工作;还可以从事高强度、高精准的工作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