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6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中学组织到“六朝古都”南京游学,参观了南京地质博物馆内的“行星地球”“恐龙世界”“地质环境”等展厅。读下图并结合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行星地球”展厅揭示了太阳系的形成,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哈雷彗星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
B 小行星带位于两颗巨行星公转轨道之间
C. 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距离太阳较近,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D. 八大行星绕太阳成近圆轨道逆时针运动
2. 在“恐龙世界”展厅,大家了解到恐龙存在地质年代的特点是( )
A. 鱼类逐渐演化为两栖类 B. 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C. 被子植物很繁盛 D.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2024年3月24日23时至3月25日23时,受大量日冕物质抛射的影响,地球出现了3小时特大地磁暴;该次特大地磁暴的爆发,标志着太阳活动又一次进入峰值年。下图示意羲和号卫星(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观察到的该次特大地磁暴爆发前两个“蠢蠢欲动”的太阳活动区(白色的斑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这两个“蠢蠢欲动”的太阳活动区是( )
A. 光球层上的太阳黑子 B. 日冕层上的太阳风
C. 色球层上的太阳耀斑 D. 光球层上的日珥
4. 人类对该次地磁暴最直观的感受是( )
A. 赤道地区出现极光 B. 火山、地震事件频发
C. 高纬地区电网不稳 D. 固定电话信号中断
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9月6日出现在海南省文昌市东偏南方向约170km的洋面上,强度等级为超强台风级,最大风力17级以上,其云系高度在16km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受台风“摩羯”直接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是( )
A. 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B. 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C. 范围包括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D. 是由河流水和湖泊水组成的圈层
6. 台风“摩羯”的云系向高处延伸至16km,在其向上发展的过程中( )
A. 湿度不变 B. 温度降低 C. 温度升高 D. 湿度增大
天津市城市建筑密集,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因坐落于渤海湾西岸,常受到海陆风的影响。研究表明,海陆风能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图示意天津市地理位置,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中心城区的近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因热岛效应增强海风势力最明显的地点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8. 仅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时,丙地近地面的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海区某年2月份洋流与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甲、乙、丙、丁为该海域的四个不同区域,四地中一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渔场,①、②、③、④为该海域2月份所存在的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海域( )
A. 表层海水温度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B. ①洋流为暖流
C. 近岸海域水温高于外海 D. ③洋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10. 图中M、N两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比较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MN降水量 C. MN洋流
11. 甲、乙、丙、丁四地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渔场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北美洲科罗拉多高原北部的峡谷地国家公园位于河流交汇处,以形状各异、颜色丰富的峡谷地貌景观著称。下图示意峡谷地国家公园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地理学家在当地考察时,利用无人机观察地貌的最佳顺序是( )
A 峡谷—河岸—高原 B. 高原—峡谷一河岸
C. 峡谷一高原—河岸 D. 高原一河岸一峡谷
13. 该峡谷地貌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 海浪堆积 B. 海浪侵蚀 C. 流水堆积 D. 流水侵蚀
洛迦山岛位于浙江省普陀山东南约5.3km处,面积0.38km2。该岛自然植被保存良好,红楠和滨柃分别是当地特有的乔木和灌木,红楠属于当地典型的植被类型,遍布全岛,滨柃主要生长在岛屿北部的滨海崖壁和海岸边岩缝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推测红楠是( )
A. 落叶阔叶林 B. 针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15. 为适应环境,滨柃最可能的特征是( )
A. 植株不耐贫瘠 B. 植株抗风弱 C. 植株高大 D. 根系纤细密集
第Ⅱ卷(非选择 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信阳盛产“信阳毛尖”,历来茶农多选择在当地高山区种茶,其中以车云山北坡的天雾塔峰为最佳。茶树喜暖、怕寒、怕晒,天雾塔峰太阳迟来早去,云雾弥漫,光照不强,雨量充沛。当地人习惯以鲜叶采摘期为标准,将信阳毛尖划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品质最好。下图为天雾塔峰太阳总辐射量月际分布图。
结合材料阐述天雾塔峰种茶区太阳辐射弱的原因。
17. 暑假期间,西安某高一学生到甘肃省敦煌市旅游。下图为当地鸣沙山、月牙泉照片。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该同学发现旅游期间当地昼夜温差普遍比西安____(填“大”或“小”),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原因____。
(2)指出月牙泉参与的水循环类型,这种水循环类型与渭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相比,有什么不同特征?
(3)图中沙丘景观属于____地貌,该同学想在鸣沙山体验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滑沙活动,他应该选择在沙丘的____(填“迎风坡”或“背风坡”)开展,因为这里坡度较____(填“陡”或“缓”)。
18. 天津市某中学开展“土壤观察”实验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土壤的物质组成
同学们设计实验分别测试黑土和红壤的物质组成,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用木棍拨动土壤,发现土壤中有植物根系。
②用干纸巾贴在土壤块表面,静置片刻,干纸巾变潮湿。
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土壤,给试管缓缓注水,见到微量气泡冒出。
④用试管塞塞紧试管,使劲摇晃试管后将其倒立静置,观察到试管中的物质出现分层沉降现象:下层砂粒,上层黏粒,水面上漂浮着腐殖质等物质。
⑤另取土壤样品,将烧杯倒扣在其上方,加热后,烧杯内壁变得模糊,出现水珠。
(1)结合实验现象,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和现象(填序号,可重复出现) 实验结果
____ 土壤中含有水分
____ 土壤中含有空气
____ 土壤中含有矿物质
____ 土壤中含有有机质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以及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同学们发现我国南方地区红壤的肥力比东北地区黑土低。
(2)从气候的角度解释南方红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土壤的保水功能
同学们分别取等量的砂土、壤土与黏土三种土壤样本,放入实验装置中,通过注水实验比较它们保水功能的差异(如图),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土壤类型 常规监测项 深度分析项
杯底水量 持水量 第一滴滴落杯底时间 过程持续时长
砂土 20毫升 40毫升 9秒 5分钟
壤土 14毫升 46毫升 2分55秒 12分钟
黏土 12毫升 48毫升 1分43秒 7分钟
实验结论 壤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
(3)对比实验数据,说明壤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
19. 寒潮是我国冬春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某次寒潮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影响示意图,图中的雨雪分界线是指降雨与降雪(含雨夹雪)的界线。受这次寒潮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创下了-47.5℃的极端低温,海南岛也跌破了5℃,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却要比内蒙古严重。
(1)从农业生产角度,比较说明此次寒潮对海南岛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比内蒙古严重的原因。
(2)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当地农民减轻寒潮带来的影响。
(3)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预防或减轻突发性雨雪、冷冻灾害所起的作用。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6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B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C
【5~6题答案】
【答案】5. A 6. B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A
【9~11题答案】
【答案】9. D 10. C 11. A
【12~13题答案】
【答案】12. B 13. D
【14~15题答案】
【答案】14. C 15. D
第Ⅱ卷(非选择 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5分)
【16题答案】
【答案】天雾塔峰位于车云山北坡,背阴坡,太阳辐射弱;此处太阳迟来早去,昼长较短,日照时间较短,太阳辐射较弱;云雾弥漫,大气透明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弱;雨量充沛,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弱。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大 ②. 暑假期间当地气候干燥,多晴天,天空中云量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
(2)类型:陆地内循环;特征:参与水循环的水量较小;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就在当地陆地与陆地上空;缺少来自海洋的水汽。
(3) ①. 风沙 ②. 背风坡 ③. 陡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⑤ ②. ③ ③. ④ ④. ①④
(2)南方气温较高,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且分解时间长,腐殖质积累少;南方年降水量较多,淋溶作用强,红壤相对比较贫瘠。
(3)壤土杯底水量较少;持水量较多;第一滴滴落杯底时间最长;过程持续时长最长。
【19题答案】
【答案】(1)海南岛冬季农作物处于生长期;南方作物不耐寒;内蒙古冬季农业生产活动少;内蒙古以畜牧业为主,受影响小;北方防冻意识好,措施到位等。
(2)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等预警信息;加强防灾减灾管理,做好农作物的防寒防冻工作;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适当培育和选择耐寒作物品种。
(3)运用遥感技术(RS)对突发性雨雪、冷冻等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预报,对灾情作科学评估;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可对灾区精确定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灾害波及范围、救灾路线,计算需要调集的救灾设施,及时有序地组织救灾抢险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