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2 14:4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总 得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精准、科学的人口普查,不仅能反映人口结构、分布、流动及人口问题,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回答下列小题。
1. 2009-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变化趋势是( )
A. 出生率逐年下降 B. 出生率波动上升
C. 2015年前较平稳后迅速下降 D. 2016年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
2.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但效果远不及预期,2019年出生率又创新低,主要原因( )
①追求自我意识增强②孩子养育成本上升③中青年生活工作压力大④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减少⑤国际人口迁入量增加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①④⑤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左图)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右图)。完成3-4题。
3.二氧化碳之所以对温室效应有增强作用,其主要是因为它( )
A.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B.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 大地增温
C.破坏臭氧层,增加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D.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4.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
A.将瓶子悬空放置 B.将内瓶底涂成黑色
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 D.将纵坐标间隔扩大
读沿130°W经线太平洋水温、盐度随纬度和深度变化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
5.读图可以判断( )
A.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均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均由表层向底层递减
C.水深1000 m以上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
D.水深2000 m以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
6.图中乙、丙两地盐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降水量 D.蒸发量
下图所示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该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终端)充电。据此完成7-9题。
7.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8.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煤、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
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9.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岩浆喷发 C.植物的生长 D.海水蒸发
10.重庆梦幻奥陶纪主题公园,以“世界第一天空悬廊”等高空项目而闻名,但其本身却是以地质地貌和自然生态为主体景观,有着独特的科学和观赏价值。该景区推介语为“穿越五亿年,相约奥陶纪”。据此回答。行走在公园小径,不时会发现附近的岩石上有化石。下面哪一组古生物化石最不可能出现在该景区( )
A.三叶虫、鹦鹉螺 B.鹦鹉螺、笔石
C.笔石、中华震旦角石 D.鱼类、珊瑚
下图为某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
11.图示区域东南部的地貌为( )
A.三角洲 B.冲积扇 C.喀斯特地貌 D.流动沙丘
12.若全球气候变暖,图示区域受影响最大的是( )
A.西北部 B.中部 C.东南部 D.整个流域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广东省出生105.2万人,死亡63.0万人,自然增长42.2万人;2022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12656.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27.2万人。自2007年以来,广东省常住人口规模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完成下面小题。
13.广东省常住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气候②地区开放程度③经济水平④水土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导致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调整 B.食品价格增长 C.环境质量下降 D.户籍管控趋严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读图,完成15-16题。
15.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盐度 D.海陆位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下图)。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近年来,近青海湖周边地区风沙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
(1)说出青海湖沿岸河流三角洲的成因。(5分)
(2)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5分)
(3)说出治理青海湖周边地区风沙的主要措施。(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利用太阳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太阳能丰富,目前已经在很多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这已经成为我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进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太阳能分布图。
材料三 下图为拉萨和阿克苏2001-2007年太阳总辐射量图。
(1)描述我国太阳能分布特点。(4分)
(2)指出拉萨和阿克苏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3)列举我国大力开发太阳能的意义。(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9材料一我国西南某地区,地处山区,是著名贫困地区。该地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湿润、夏季均温23℃,冬季均温-6℃,年降水量1300毫米。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该地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高山露地蔬菜种植,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成功创建为高山露地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
材料二下图为“该地蔬菜生产基地示意图”。
(1) A、B两点间公路线建设采用“Z”字形走向,请说明其优缺点。(2分)
(2)请分析该地区蔬菜品质高的原因。(4分)
(3)简述该地能够成为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4分)
20.宜昌是我国五大磷矿基地之一,储量占全国的15%左右。从2005年开始,宜昌将磷化工产业当作特色产业发展。过去由于多种原因,磷矿开采存在诸多问题。后来,宜昌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磷化工业,2012年4月8日,宜昌高新区猇亭园区,获批“磷化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宜昌还形成远安化工园、枝城化工园等产业集聚区。精细磷化工产品80%出口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磷化工产业已成为宜昌除水电之外的又一优势产业。图为宜昌市位置示意图。(14分)
(1)分析早期宜昌发展磷化工业的优势条件。(4分)
(2)说明宜昌市磷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6分)
(3)简述磷矿开采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4分)
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1-5 DAABC 6-10 BDDBD 11-16 ACBABB
【答案】
【答案】(1)青海湖的支流从上游带来丰富的泥沙;河流入湖,地势变缓,流速下降,泥沙沉积;收到湖水的顶托作用,泥沙沉积。
(2)全年盛行西北风;风沙向东移动堆积(沉积);东岸湖滩的沙丘受到东岸高山阻挡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东测广泛的风沙堆积;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
(3)生物措施:封沙育草,乔、灌木的防沙林带;设置沙障工程;改进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
18.【答案】
【答案】(1)太阳能总量分布不均;东部较少,西部较多;其中青藏地区、内蒙古高原等地丰富四川盆地贫乏
(2)拉萨总量大于阿克苏 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拉萨纬度较低
(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缓解能源短缺的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促进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19.(1)优点:A,B两点间等高线密集,坡度大,采用"Z"字形迂回前进,可降低坡度;降低修建难度,减少工程量。缺点:增加线路长度,增加建设投资。
(2)冬冷夏凉,生长周期长,有利于养分积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海拔较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环境质量好;农药使用量少。
(3)蔬菜品质好;邻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现代冷藏保鲜技术发展,拓展市场;政府政策支持。
20.【答案】(1)磷矿储量丰富,靠近原料产地;靠近水电站,电力充足;靠近长江,工业用水充足;政府政策支持;国内外市场需求广阔;水陆交通便利。(任答5点)
(2)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省生产建设投资;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运费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3)破坏表土和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形成采空区,地表塌陷,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2点)
学校 专业 班级 姓名 座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学校 专业 班级 姓名 座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地理 试题】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