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3、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温故知新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
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
细胞
细胞→ → → →
→ → → →
组织
系统
器官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其中 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多细胞植物没有 层次。单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是 层次,又是 层次。
系统
细胞
个体
红细胞
白细胞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细胞具有多样性
一、倍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载物台
镜柱
镜座
转换器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有光圈)
(平面镜和凹面镜)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可以转动粗准焦螺旋吗?
?
阅读课本P8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二、显微镜使用方法
1、取镜与安放: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②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 反光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
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②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步骤:
2、对光:
3、压片:
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4、调焦:
5、低倍镜观察:
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保持镜体直立,放在实验台左侧,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3.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6、高倍镜的使用
5.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亮度适宜
观察显微镜使用的视频
目镜(无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放大倍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
5× 10× 16×
物镜(有螺纹)
三、显微镜的使用规律
(1)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是倒置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
【例】
若观察的实物为“b”,则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为“q”。
3.装片移动
偏哪往哪移(偏哪移哪 )
装片移 动原则:
物像
4.动态图
图中物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逆时针
实物流动方向与像的流动方向一致
视野范围 细胞数目 体积大小 视野亮暗
低倍镜
高倍镜
5.低倍镜和高倍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大是长度和宽度的放大,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 ,细胞数目 ,细胞体积 ,视野 。
越小
越少
越大
越暗
大
小
多
少
小
大
亮
暗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对点训练]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装片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物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①④
D.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C
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判断方法:
6.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例: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观察到8个细胞排成一排,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为( )
A . 16 B. 8 C. 4 D. 2
变式: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观察到64个细胞 充满视野,若目镜不变,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 个。
D
4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越少
细胞单行排列
细胞充满视野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原数目÷放大倍数
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原数目÷(放大倍数)2
7.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B
1、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2、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可以转动粗准焦螺旋吗?
不可以。高倍物镜较长,换成它后镜头几乎紧靠标本,若使用粗准焦螺旋,镜头幅度下降幅度过大,容易压坏盖玻片,进而破坏标本,污染镜头。
因为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小,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的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以保证在高倍镜下能看见中央的物象。
肌肉细胞
神经细胞
噬中性粒白细胞
卵细胞
精子
红细胞
细胞多样性的原因:
位置不同
功能不同
细胞分化的结果
两者共有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具有统一性
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思考: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
核孔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有无成形细胞核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新型冠状病毒
禽流感病毒
脊灰病毒
思考
病毒属于哪一类?
细胞结构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菌
植物
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色球蓝细菌、发菜)
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生物的分类
(衣藻、团藻、绿藻、水绵)
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
生物
非细胞结构:病毒
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
特殊:乳酸菌,醋酸菌,根瘤菌等
2、原核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
大肠杆菌
蓝细菌
原核细胞一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有核糖体)、拟核(环状的DNA分子),
没有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染色质)
蓝细菌
以细胞群出现时
单细胞
水华、赤潮:水体富营养化
发菜:状如发丝、呈黑色
拟核:环状的DNA、 没有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
唯一细胞器核糖体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大小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实例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大小 较小 较大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细胞壁 有(支原体除外) 植物和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即一环状DNA分子无核膜、核仁,染色体 有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体
实例 细菌、蓝细菌 动物、植物、真菌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分子
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甲 ,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乙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2)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4)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一定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图 甲 所示生物。
概念检测
1. (1)× ;(2)√;(3)√。
2. D。
3. 提示:根瘤菌是细菌,属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拓展应用
1. 提示:细胞之所以会有统一性,是因为细胞来源于细胞,即新细胞是从老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所以具有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等原因,细胞出现结构分化、分别承担不同功能而产生的。
2. (1)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游离的DNA和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2)支原体与细菌的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3)支原体是原核生物。
复习与提高答案
一、选择题
1. C。2. D。3. D。4. C。
二、非选择题
1. 画概念图
三个问号所表达的连接词,从左到右为:不具有、具有、具有。
2. (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2)眼虫、衣藻 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衣藻还有细胞壁 变形虫、草履虫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不具有细胞壁。
(3)眼虫有叶绿体,与植物细胞类似;眼虫有眼点能感受光的刺激,有鞭毛,能运动,这些特征与动物类似。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说明眼虫可能是与植物、动物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
3. (1)提示:可以有不同答案。因为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科学家一般将人工合成生命定义为人工组装细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还不能称为人工合成生命。
病毒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并且能自我复制,具备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因此在生物学上一般认为它是不同于动物、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的一类特殊的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可以视为人工合成生命。本题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在知识层面获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活跃思维,认识生物界的复杂性。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作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颤蓝细菌
念蓝细菌
色球蓝细菌
蓝藻
发菜
(绝大多数)
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
植物
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
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细胞的分类
(衣藻、团藻、绿藻、水绵)
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
巧记常见的原核生物:一 藻、二 菌、 三体
一藻:蓝藻(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等)
二菌:细菌(凡“菌”字前有“杆”字、“球”字、“螺旋”及“弧”字的一般都是细菌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乳酸菌)、放线菌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大肠杆菌
支原体
原核生物
放线菌
支原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
真菌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核
细胞质
生物类群
较小
较大
无成形的细胞核,
无核膜,无核仁,
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
有染色体。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等各种各样
的细胞器。
细菌、蓝藻
植物、动物、真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