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及情绪,唱准“13 50”和“13 10”。
(2)学会歌曲,初步训练学生歌词创作的能力。
2.能力目标: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学会歌唱表演,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能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能够欢快、愉悦的演唱。
3.情感目标:
(1)通过集体舞,培养学生整体配合的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从音乐中感受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气氛,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学生的整体水不均衡,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是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学习、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的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重点难点
重点:有表情的演唱、表演,并且进行简单的歌曲拓展和创编。难点:唱准“13 50”和“13 10”,用动作表现“XX X0”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活动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一、导入
1.律动
师:小朋友,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洋娃娃的生日,她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她的生日Party,你们想去吗?(想)那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吧!
学生听着背景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伴奏)律动进教室。
2.音乐游戏:“猜一猜,学一学”
师:小朋友们跳得真好看,快看,前面来了好多小动物啊!(出示动物图片)
师:他们是来参加洋娃娃的生日Party的,
(1) 播放小鸭子音乐片段
师: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生:小鸭子…
师:你为什么觉得是小鸭子呢
生:嘎 嘎……
师给予表扬(说的真好,你很会动脑筋…)
师:谁能用动作来表现小鸭子呢 (可以学小鸭子走路……)
设计意图:从听觉、视觉、动作等多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播放老虎音乐片段
师:仔细听!现在又是谁来了呢?你能用动作把你听到的小动物表现出来吗
学生自由想像:(大象、老虎、狮子……)
说到老虎时,教师马上总结:你的耳朵最灵啦!老师以前说过,音乐课上耳朵是最重要的。这个声音就是老虎。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正面激励,使其他学生也能在音乐课上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二、音乐游戏:模仿动物律动,熟悉歌曲旋律
师:现在呀小动物都到齐了,我们一起去洋娃娃家,现在出发啦!
师:小朋友们可以听着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看谁模仿得像(背景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伴奏)
教师激情:小鸭子们…小老虎、小猴子、小青蛙…快快,跳起来
师进行表演鼓励(你做得真像!你做的很漂亮!…)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分别体会不同动物的动作,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加强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看课件,听歌曲
师:洋娃娃家到了!听,她们家好热闹,洋娃娃在干嘛呢 (播放课件)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洋娃娃和小熊在跳舞……
师: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感觉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很快乐,很开心……
2.用“la”和“lu” 进行模唱旋律。
师:是啊,这快乐的氛围都感染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了,让我们也来,用“ la”来感受一下洋娃娃快乐的心情吧!
学生用 “la”来哼唱第一段歌曲(师带动伴唱)
师:再用“ lu”来感受一下小熊快乐的心情!
学生用“lu”来哼唱第二段歌曲(师伴奏)
设计意图:“la”和“lu”的发声是符合洋娃娃和小熊的声音的,在哼唱的过程中,让学生熟悉乐谱,也了解小熊的叫声。
3.听唱法学习
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喜欢)这其实是一首外国儿歌,歌曲的名字叫做《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我们赶快来学习它吧!
师:请小朋友们看着歌词,听着音乐,在心里默唱。
师:引导学生读歌词(提示“一二一”是衬词,是不用读出来的)
师:老师是怎样来演唱这首歌曲的呢?请大家小声的跟老师唱。
师:小朋友注意听,第一个“一二一”和第二个“一二一”有什么不一样?
(跟琴唱准“13 50”和“13 10”)先唱歌谱再唱歌词
师唱歌曲生唱衬词“一二一”,互换角色再唱一遍
师:让我们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引导学生唱准歌词)师伴奏
设计意图:重点指导学生区别“13 50”和“13 10”并唱准。
4.按节奏歌词接龙
师:我们来玩一个歌词接龙游戏,老师唱前一句,小朋友接唱后一句,看谁接的最好!(师伴奏)
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
生: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一二一。
师:小熊小熊点点头呀,点点头呀,一二一。
生:小洋娃娃笑起来呀,笑呀笑呀,哈哈哈。
师:小朋友们接的真棒!看看老师接的怎样?小朋友唱前一句,老师唱后一句(互换角色再演唱一遍)
师:我们再加快一点速度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师伴奏)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歌词接龙,有助于帮助学生熟记歌曲旋律节奏,并快速记住歌词。
5.为歌曲伴奏
师:小朋友你们愿意给洋娃娃伴奏吗?
生:愿意……
师:你们看老师是怎样给洋娃娃伴奏的,并注意观察在节奏上有什么变化?(放录音)
生:前面一边拍一下,后面一边拍两下……
师:出示节奏卡 (教师引导学生用“0 X|0 X”和“0 XX|0 XX”为歌曲伴奏)
师:让我们用这两个节奏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吧!(放录音)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让我们来分角色为歌曲伴奏,三.四组用“0 X|0 X”为洋娃娃伴奏,一.二组用“0 XX|0 XX”为小熊伴奏。看一看哪一组的同学做得最整齐(放录音,师指挥)
师:那我们能不能一边唱一边伴奏呢?(放录音,师指挥)
师:不错不错,现在请一二组演唱洋娃娃部分,三四组用“0 X|0 X”为他们伴奏;三四组演唱小熊部分,一二组用“0 XX|0 XX”为他们伴奏,看看哪一边的小朋友配合得最好(放录音伴唱,师指挥)
设计意图: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即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又加强了学生的节奏感。
五、创编歌表演:
师:小朋友们唱的太棒了,你们愿意跟洋娃娃和小熊一起跳舞吗?
生:愿意
师:现在老师来当洋娃娃,哪只小熊愿意陪洋娃娃来跳舞啊?(示范表演)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表演,并给予表扬!(这只小熊跳得真好看!…)
师:现在我们小朋友自己找一个小舞伴,两人一组,分配好角色,一个做洋娃娃、一个做小熊,一起跳起来吧!”(老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并及时表扬跳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示范,调动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即活跃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
六、深化创作
师:刚才小朋友们跳得开不开心呀?
生:开心
师:小动物他们看到我们跳的这么开心,他们呀也想来跳,大家愿意他们一起来参加吗?
生:愿意
师:好的,老师先请小鸭来和洋娃娃跳舞(出示鸭子卡片)
他们是怎样跳的呢?请小朋友认真听!
示范性创作:师跟录音伴唱
洋娃娃和小鸭跳舞,跳呀跳呀,g g g
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g g g
小鸭小鸭点点头呀,点点头呀,g g g
小洋娃娃笑起来呀,笑呀笑呀,哈哈哈。
师提问: 和刚才演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要把原来的歌词中小熊的地方改成其他的动物名,如果这样动物的叫声可以模仿的话,可以把原来“一二一”的地方改成动物的叫声)
师:我们一起来把改好的歌曲演唱一遍吧(师伴奏,生演唱)
师:如果我们请青蛙来跳跟洋娃娃跳舞,那应该怎么唱呢?
青蛙是怎么叫的 (呱呱呱)
出示青蛙卡片 呱呱呱(师伴奏生演唱)
师:如果是小狗呢 (汪汪汪)(师伴奏生演唱)
师:小朋友你们想请哪个小动物来跳舞,请你和你的小舞伴一起来表演一下!
(请两对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进行表演,给予一定的鼓励表扬)
师:好,现在让小动物们和洋娃娃一起跳起来吧!
师:小朋友可以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歌曲表演。
(学生进行集体表演,师用乐器伴奏并及时表扬、奖励跳得好的学生)
设计意图: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别,大多数学生要掌握教学目标,悟性高的学生可以对歌词进行改编创作,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
七、小结
师:今天洋娃娃真开心,因为有很多的小动物和我们小朋友动为她祝贺,为她唱歌表演。可是,天渐渐的黑了,洋娃娃要休息了,小动物们也要回家了。让我们唱着自己编的歌,跳着自己编的舞跟他们说声再见吧!
(学生唱着歌,和自己的小舞伴拉着手,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