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年级:七年级
学科:美术(人教版下册)
艺术 美术
目录
CONTENTS
时代赞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美美与共——校园艺术节设计
赓续血脉——寻访革命遗址
01
02
03
04
多彩校园——动态与场景表现
第一课 辉煌成就
第一单元 时代赞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
“天关”卫星
神舟十九号
部分科技成果展示
探索三号科考船
高铁
中国天眼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艺术家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们是如何表现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
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记录着时代的发展,也是时代精神的写照。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创作在绘画题材、表现技法及思想内涵上得到进一步丰富。
欣赏与分析
赏析反映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美术作品,思考并探究它们的创作背景。
说一说:画家运用了哪些表现形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
时卫平《极地科考·雪龙号驶进北冰洋》布面油画 2019年
作品创作背景: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任务:该作品是时卫平赴中央美术学院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时定下的题目。创作班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精神,时卫平选择了中国极地科考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题材。
·极地科考的历史意义:作品表现的是“雪龙”号首次驶进北冰洋的历史情景。1999年,中国科考队乘“雪龙”号首航北冰洋,标志着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与进步。这一事件展现了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大国实力。
作品表现形式:
写实风格
宏大构图
色彩运用
人物刻画
作品采用写实手法,生动地再现了“雪龙号”首次驶入北冰洋的历史场景。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逼真的色彩,将极地的冰雪环境、考察船的细节以及科考队员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画面采用了宏大的构图,前景是正在紧张作业的科考队员,中景是巨大的“雪龙号”考察船,远景则是北冰洋的冰山和极地地貌,层次分明,展现了极地科考的宏大场景。
画家巧妙地运用了冷暖色调的对比,以白色和蓝色为主调,表现极地的冰雪环境,同时用橙红色的科考队员服装作为点缀,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画面中的人物姿态各异,表情生动,画家通过细致的刻画,展现了科考队员的专业素养和豪迈气概。
作品思想内涵:
·大国精神:作品展现了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领域的重大成就,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在科学研究和探索方面的实力与担当。
·科学探索精神:通过描绘科考队员在极地的作业场景,画家表达了对科学探索精神的赞美,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时代精神:作品不仅是对极地科考的记录,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精神的诠释,体现了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发展和进步。
·人文关怀:画家通过对科考队员的细致刻画,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和科研人员的尊重和关怀,展现了他们为国家和科学事业奉献的精神。
这幅作品通过写实的手法和宏大的构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极地科考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
任务一
欣赏表现科技题材的美术作品,了解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多元化表现。
辽宁号航母(油画) 2019年 许杨 廉南宁 中国美术馆藏
许杨、廉南宁共同创作油画作品《辽宁号航母》起始于2018年春末夏初,作品主要表现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飞时的场景。
作品将落脚点放在歼-15“飞鲨”舰载机起飞这一最具代表性的瞬间。起飞的舰载机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昂扬奋起、一飞冲天。舰载机的成功起降承载了中国几代航母人的梦想,标志着中国航母从无到有、从合成训练到真正形成战斗力,海军的作战范围由近海防御向远海作战延展,中国海军由“绿水”海军向“蓝水”海军的转型,中国海军由此走出近海、走向深蓝、走向世界。
飞天港(中国画) 2019年
王利 中国美术馆藏
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飞跃,都吸引着美术工作者的目光。为更好地诠释载人航天题材,美术工作者在技法和语言上不断创新。
像王利的中国画《飞天港》,借鉴传统界画的艺术语言,以仰视角度再现了飞船发射前繁忙的吊装场景,使画面更加真实可感。
千年圆梦(中国画) 2014年 林沛森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天眼”(版画) 2019年 周吉荣中国美术馆藏
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其中,许多重要技术突破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激发了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灵感。一批表现科学家精神、科技成果、科研工作、科技点亮生活的美术作品,着力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成为我国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记录。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C919大飞机》范春晓 国画
课本外表现科技题材的美术作品欣赏
《蓝天盛会—首届珠海航展》陈川 壁画
《金秋时代》 沙永汇 版画
《飞天揽月》毛珠明 中国画
《高铁进山啦》蔡超 边涛 李鸿莉 国画
任务二
以中国画作品《科技腾飞》为例,赏析、理解画家是如何通过美术作品传递思想和表达情感的。
科技腾飞(中国画) 2022年 黄华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藏
作品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历史性突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腾飞的宏阔图景。作者采用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结合传统绘画技法,创造性地融入现代工艺,以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深入刻画了当今我国取得的各项科技成就。作品色彩绚丽,层次分明,是传统绘画语言现代转换及民族风格当代表达的成功尝试。
观察与发现
作品中画了些什么
画家是如何组织画面的
画家是如何表现“科技强国”这一主题的
科技腾飞(中国画) 2022年 黄华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藏
《科技腾飞》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与技法,结合新材料与新工艺,以全景式画幅,宽视角、多维度展现了星辰大海中、山川河流间、万家灯火处当代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宏阔图景。
在璀璨的星空中,“玉兔号”月球车、中国空间站、北斗卫星、“天问一号”火星车从左至右顺序分布;在蔚蓝的深海里,“深海勇士”深潜器、“深海一号”能源站、“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并列其中;在秀美的山川河流之间,飞驰的高铁连接起“天眼”与“白鹤滩水电站”,天空中掠过“大飞机”与高空观测气球;在华灯初上的都市夜景中,画面中心是“人造地球”所环绕的数字化生活,大数据、云储存、无人机、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已全面服务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知识链接
题材:
就具象美术作品而言,题材就是美术作品中用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的具体生活材料或客观的自然现象。
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中国画) 2022年 黄华三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藏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与《科技腾飞》两幅作品,强调的是通过对传统绘画语言的现代转换,使之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服务;所有传统与现代工具材料的使用,都是为了画面内容得以最好的呈现。
绘画艺术的守正创新,不仅需要题材的更新,更需要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追求和绘画语言的现代性转换。
思考与探究
艺术家们怎样通过形式创新和语言转换表达对新时代的真情与挚爱
传统绘画形式应该怎样结合现代生活题材,表现时代发展的进程
课后作业
欣赏本课美术作品,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欣赏笔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