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二轮 专题复习
第二轮
专题五
专题五 两次世界大战
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线索
01
ZHUAN TI XIAN SUO
02
ZHUAN TI JIE DU
专题解读
专题梳理
03
ZHUAN TI SHU LI
04
ZHUAN TI QI SHI
专题启示
专题演练
05
ZHUAN TI YAN LIAN
CONTENTS
目录
专题线索
ZHUAN TI XIAN SUO
PART ONE
01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专题解读
2025
专题线索
专题梳理
专题启示
专题演练
ZHUAN TI JIE DU
PART TWO
02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专题解读
专题解读
专题线索
专题梳理
专题启示
专题演练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浩劫。深刻反思历史和注重人性关怀,是
历史教学的素养之一。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
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任
何格局都会发生变化;国际政治格局的决定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
较量。
ZHUAN TI SHU LI
PART THREE
03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专题梳理
专题解读
专题线索
专题梳理
专题启示
专题演练
一、两次世界大战
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 11月 1939年9月—1945年9月
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后起帝
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
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加剧;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形成欧亚战
争策源地
战争 双方 同盟国(德、奥、意)—
—协约国(英、法、俄)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德、意、日)——世
界反法西斯同盟(美、英、苏、中等国)
重要 战役 凡尔登战役(一战转折点,首次使用飞机,是一战中最残酷的役,
有“绞肉机”之称) (1)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4)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5)柏林战役——迫使德国投降
(6)中国战场上的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结束 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
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性质 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
夺战争 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1)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
劫 (2)一战期间,诞生了人
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
级专政的国家——苏俄 (1)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2)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3)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历史 启迪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一定要同危害人类
进步事业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
家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
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二、世界格局演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格局 时代背景 对世界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各
地围绕
各自中
心独立
发展
以欧洲
为中心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国家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进行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 (2)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3)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1)最终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3)亚非拉很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侵略,长期处于贫穷与落后的困境 (1)中国封闭的国门被
打开
(2)殖民侵略使中国独
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
破坏,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被
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沦为资本主义
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
品倾销市场
格局 时代背景 对世界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以欧 洲为 中心
凡尔
赛—华
盛顿体
系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相互对抗的两大军事集团,最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实力被削弱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日本等国崛起,冲击了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 (1)新的国际秩序建立在掠夺和奴役战败国和被压迫民族的基础上,没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埋下了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祸根 (2)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力量被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兴起 (1)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2)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签订,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英、法、美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如九一八事变等),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格局 时代背景 对世界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凡尔
赛—华
盛顿体
系 两
极格局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日本等的压制引起了这些国家对国际秩序的不满,进而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世界中心的地位,美国、苏联崛起 (3)美、苏两国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1)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两极格局取代 (2)造成世界的紧张局势和局部地区的动荡,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1)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和禁运
(3)1950年,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4)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正式建交,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格局 时代背景 对世界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两极格
局 多
极化趋
势加强 (1)苏联解体 (2)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局势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中国综合国力显著
增强,成为推动世界
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的重要力量
(2)中国积极开展多边
外交,承担大国责
任,走和平发展道
路,在国际上的影响
力不断扩大
ZHUN TI QI SHI
PART FOUR
04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专题启示
专题解读
专题线索
专题梳理
专题启示
专题演练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
界和平。
2. 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
3.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格局威胁世界和平稳定和长期发展,世界各
国要共同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 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共
同发展。
ZHUAN TI YAN LIAN
PART FIVE
05
中考解读 解读中考
2025
专题演练
专题解读
专题线索
专题梳理
专题启示
专题演练
1. 有学者认为,1914—1918年的这场大战“就像可怕的火山爆发……
这场人为大祸留下的痕迹无处不在”。这场大战是( A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越南战争 D. 阿富汗战争
A
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
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
多,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这场战役发生的
地点是( B )
A. 萨拉热窝 B. 凡尔登
C. 莫斯科 D. 斯大林格勒
B
3. (2024·江苏常州)某学生社团策划“看电影,学历史”的活动,其中
一部参展影片有这样的台词:“盟军已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
斯离灭亡不远了。”该影片最有可能展现的是( A )
A. 诺曼底登陆战 B. 柏林之战
C. 凡尔登战役 D. 莫斯科保卫战
A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正义事业而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C )
A. 发表《开罗宣言》 B. 发表《波茨坦公告》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 签署《联合国宪章》
C
5. 下表为两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这反映的是( C )
战争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参与国家 (地区) 著名战役
一战 3 000余万 3 321亿美元 30多个国家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
“绞肉机”
二战 7 000余万 5万亿美元 60多个国家 和地区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伤
亡人数逾200万
C
A. 战争发展的过程 B. 国家实力的博弈
C. 人类战争的残酷 D. 国际关系的演变
6.16世纪以后,非洲、美洲等一些地区出现了以下新地名。它们共同
反映出( D )
地区 非洲西海岸 中美洲 太平洋部分岛屿 北美洲
新地名 象牙海岸、 黄金海岸 新西班牙 新不列颠 新法兰西
A. 非洲国家的独立 B. 美洲文化的衰落
C. 资本主义的产生 D. 殖民扩张的影响
D
7. 1919年,一幅漫画刊登在了《每日先驱报》上,画中头顶“1940年
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将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
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该漫画
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D )
A. 违背了法国民众的利益 B. 缓和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C. 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D. 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
D
8. (2024·广东东莞二模)下列图片所示的历史现象反映出( D )
A. 一战的结束 B. 欧洲的分裂
C. 分赃的场所 D. 战争的积怨
D
9. (2024·四川泸州)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
起,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发展。新的世界格局发展趋势
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与合作共赢的追求,更有助于全球治理
体系的改革完善。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A )
A. 世界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社会信息化 D. 文化多样化
A
10.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
前人类发展阶段的重要趋势,其发展进程存在不平衡和矛盾的现
象。”下列关于世界多极化“重要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 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C. 联合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D. 世界摆脱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
11. 大国的兴衰交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
船”的技能和经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1871年,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统一,为它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
础。德国工业本来落后于英、法、美三国,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
速发展起来,于20世纪初一跃而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
国。同英国一样,德国发展工业也需要从海外获得原材料和市场,但
是它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只有英国的1/10。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
毕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家“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
与英、法的冲突不断加剧。
(1)根据材料,指出德国崛起的前提条件。(2分)
完成统一。(2分)
(2)有人认为,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必然会发生战争。你是否同意这
一观点?说明理由。(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示例】观点:不同意,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
理由: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各国都积极营造和平安全
的环境以发展经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由于先进武器
(核武器)的出现,战争对全人类的生存会造成毁灭性打击,当今大国
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
结论:各国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以及核武器的存在等因素,使得新崛
起大国与现存大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