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一单元 写出 人物的特点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一单元 写出 人物的特点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2 16:47:24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

《扣特征描妙态,运巧笔展雅风》
——七下第一单元写作课指导
郑州外国语学校朗悦校区 朱嘉宝
学习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 我能细致观察比较,区分人物共性和特性,准确抓住人物特点。
二、挑战性目标
2.我能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人物特征放大化、细化描写。
3.我能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对比、叙议结合等多种手法刻画人物。
三、拓展性目标
4.我能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刻画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课堂导入:对比这两组图片,漫画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典型的方额
稠密的平头发型
浓眉
单眼皮、微微浮肿的眼窝
卷曲头发、白色胡须
大鼻子
凝望的眼神
布满皱纹的脸
写作抓手一:观察比较,抓住人物特点
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的特性。
——叶圣陶
写作抓手一:观察比较,抓住人物特点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写作抓手二:人物描写,刻画典型特征
“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小少年,那形象特别鲜活。”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写作抓手二:人物描写,刻画典型特征
修改课前片段习作:
在街边的乞讨者中,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提示】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墨海学贤】
①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描写方式都能凸显人物特征。
②人物描写要符合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生活经历、身体状况等。
③要将特征放大化描写,比如:身材的变化、面部的特征、眼睛的描写、头部装饰、衣着描写、手中物品……
④在描写中可以加入适当的比喻等修辞,让描写更生动形象。
示例:
在街边蜷缩着的一众乞讨者之中,我留意到一个身形瘦小的姑娘。她看上去不过七八岁,身形单薄得仿若一阵风便能将其吹倒。脸颊深陷,颧骨突兀地隆起,一双大眼睛在瘦削的脸上显得格外大,却又满是无助与惶恐。
她的头发枯黄毛糙,如同被忽视的枯草,凌乱地散落在额头与脸颊两侧。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布料上满是补丁,颜色也早已褪去,分辨不出原本模样 。寒风中,她瑟缩着,双手紧紧环抱着自己,试图获取一丝温暖,那小小的身躯在破旧衣物的包裹下,显得愈发弱小可怜。
写作抓手二:人物描写,刻画典型特征
写人物如果只有外貌、语言等外在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就如同画龙而没有点睛一样,笔下的人物就会泛化,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作抓手三:多重手法,展示精神内核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者 革命家
? 写作《唐诗杂论》 起稿政治传单
写作《楚辞校补》 群众大会上演说
写作《古典新义》 参加游行示威
精神 潜心学术 严谨刻苦 无私无畏
写作抓手三:多重手法,展示精神内核
选取典型事件
写作抓手三:多重手法,展示精神内核
《邓稼先》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对比衬托——忠厚平实
叙议结合——无私奉献(对人物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概括)
【墨海学贤】
①选取典型事例,展示精神内核。
②运用特定技法,展示精神内核。
③运用议论抒情,展示精神内核。
写作抓手三:多重手法,展示精神内核
本课小结
写出
人物特点
观察比较
多重手法
人物描写
片段写作:
运用本节课所学,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200字左右给他“画像”。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他们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如果被很多同学猜中了,那就说明你写得很棒!
本课小结
人物画像写作评价量表(满分20分) 评价维度 优秀(4-5分) 良好(3分) 合格(2分) 需改进(0-1分)
典型特征捕捉 能精准抓住人物独特的外貌、动作、语言或习惯特征,辨识度高 能抓住人物主要特征,但细节不够鲜明 特征描述较笼统,缺乏独特性 特征模糊,无法体现人物个性
描写手法运用 灵活运用3种以上手法,描写生动 使用2种手法,描写较生动 仅用1种手法,描写较平淡 手法单一或使用不当,缺乏表现力
精神内核呈现 通过细节自然展现人物性格或品质(如开朗、坚韧等) 能体现人物性格,但关联性稍弱 性格或品质描述较直白,缺乏支撑 未体现人物内在特质
语言表达效果 语言简洁流畅,用词精准,画面感强 语言通顺,偶有亮点 语句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语句拖沓或语病较多
读者互动反馈 朗读后5人以上快速猜中人物 3-4人猜中 1-2人猜中 无人猜中或猜测分歧大
作业
习作实践:
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子,想到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写出人物特点。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扣特征描妙态,运巧笔展雅风》
——七下第一单元写作课指导
郑州外国语学校朗悦校区 朱嘉宝
课型说明
新授课
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写作教学方面明确:写作要倾注真情实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力求立意与表达有创意。写记叙文需明确表达意图,借具体事例及细节描写充实内容。应借鉴佳作的叙事结构、语言运用等长处,反思自身表达不足并加以调整,结合积累实现流畅的口头或书面表达。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写身边熟悉之人,让真情自然流露,鼓励突破常规视角,让立意表达新颖。带领学生研读经典写人文本,学习其描写技巧与精妙用词,对比反思,调整自身表达,结合自身积累,生动展现人物特征。
2.教材分析
七下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的特点”,涵盖人物描写手法、素材选择与运用以及语言表达与提升等知识要点。人物描写手法上,需抓取个性特征,如面部轮廓、发型、衣着,避免泛泛而谈,确保描述符合其身份、年龄、性格,以精炼语言揭示内心。素材选择与运用方面,要挑选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真实且具代表性事例,如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与革命家的事迹,增强文章说服力。语言表达与提升上,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叙议结合、对比等手法增强感染力,恰当用词精准描述人物特点,使人物形象更立体、生动。
从整册书的写作体系来看,七年级上册已经对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初步训练,“写出人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对之前写作学习的提升和拓展。同时,它又为后续单元的写作训练做好了人物描写方面的准备,使学生能够在塑造人物的基础上,更好地将人物与环境、事物等结合起来,写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文章。
本课的重点是能利用多元维度和表达技巧进行人物刻画。难点是学生在素材的选择与运用上,学生难以把握事例与人物特点之间的逻辑关联,所选事例或不够典型,或细节雕琢生硬,无法自然而有力地烘托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的综合提升也是一大挑战,学生在追求生动性时易陷入修辞堆砌,而忽视准确性,或因句式运用单一,难以实现语言节奏与表现力的有机融合。
三、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
七年级学生的写作主要以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为主,他们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知识有所知晓,积累了一定描写人物的词汇,能简单描述人物外貌、行为,对人物刻画有些笼统,对人物描写手法运用不系统深入,难以抓住人物独特之处,描写生硬,选材单一,不擅长筛选典型事例与细节描写,导致人物形象不丰满立体。
2.行为习惯
该阶段学生虽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一定观察与想象能力,在教师引导下能细致观察人物并捕捉有趣瞬间。但在能力上存在局限,一是人物特点提炼困难,面对复杂人物难抓核心,所写人物个性不突出。二是描写手法运用生硬,语言、动作等描写与人物身份性格不符,难以生动展现特点。三是素材选取与组织欠佳,选材单一,不懂筛选典型事件,素材组织逻辑混乱。
3.关键能力
学生学情在各能力维度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在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上,部分学生能够从生活观察、回忆交流等渠道获取人物素材,然而,他们在筛选整合关键信息时能力不足,常出现素材堆砌、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在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方面,多数学生虽明白要围绕人物特点选择事例,但在阐述事例与特点的关联时,逻辑不够严密,难以有力地论证人物特质。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同样欠缺,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人物优缺点,致使人物形象扁平。在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上,部分学生存在词汇匮乏、语句不通顺的问题,难以精准生动地展现人物特点,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较为生硬。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①我能细致观察比较,区分人物共性和特性,准确抓住人物特点。
拓展性目标 ①我能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人物特征放大化、细致化描写。
②我能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对比、叙议结合等多种手法刻画人物。
挑战性目标 ①我能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刻画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五、实现路径
预备性 知识学习 课前: 回顾七下第一单元所学,明确各篇文章的人物精神品格及写法特点。
基础性目标 实现路径 课前: 完成自主学习单“写作抓手一:观察比较,抓住人物特点”
课堂: 观察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形象,明确人物共性与特性。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单“写作抓手二:人物描写,刻画典型特征”和“写作抓手三:多重手法,展示精神内核”
课堂: ①展示鲁迅对于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刻画,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析名家写作时在人物描写上的生动运用,明确如何运用人物描写刻画人物特征。 ②讲练结合,根据上一环节所学,修改课前已经完成的片段写作1,并找同学分享、评价。 ③回顾第一单元已学习过的课文,梳理能刻画人物特征的其他方法。 ④设置具体情境,结合上一环节所学,完成片段写作2。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课堂: 总结写出人物特点的具体实施路径:观察比较、人物描写、多重手法
课后: 布置作业: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子,想到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写出人物特点。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六、课堂流程
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2分钟 ①对比两组图片 ②引导学生发现漫画与照片的区别。 ①认真观察两组图片,明确漫画与照片的区别。
观察比较抓住人物特点 8分钟 ①引导学生观察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形象区别。 ②明确区分人物的重点就是特征,而外在特征也可以表现内在精神。 ①分享观察到的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形象上的区别。
人物描写刻画典型特征 12分钟 ①展示鲁迅的佳作片段,引领学生分析文本,引导学生领悟人物描写的方法。 ②总结【墨海学贤】,强调人物描写要细致化。 ③指导学生修改的片段式写作。 ①阅读鲁迅的佳作片段,小组合作:明确名家在人物描写上的细致笔法。 ②修改课前的片段写作1并展示。
多重手法 展示精神内核 6分钟 回顾《邓稼先》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总结【墨海学贤】,强调人物精神可以通过典型事例、对比、叙议结合来书写。 展示课前自主学习单学习成果。
小结 并布置作业 14分钟 ①总结:观察比较、人物描写、多重手法 ②出示评价量表,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完成写作训练。 ③布置作业: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子,想到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写出人物特点。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①明确本节课学到的具体写作方法。完成写作训练。 ②学生猜测对方的写作对象,生生互评写作内容。
原创名校精品资源21世纪教育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