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特征描妙态,运巧笔展雅风》自主学习清单
——七下第一单元写作课指导
·写作抓手一:观察比较,抓住人物特点(基础性目标)
请认真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用简洁的文字说说两个人物各自的特点。
·写作抓手二:人物描写,刻画典型特征(拓展性目标)
片段写作1:请结合第一单元的学习,在下面的文字中加入适当的人物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在街边的乞讨者中,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写作抓手三:多重手法,展示精神内核 (拓展性目标)
①请回顾《邓稼先》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学习,根据下列链接材料,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链接材料1】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学者 革命家
写作《唐诗杂论》 起稿政治传单
写作《楚辞校补》 群众大会上演说
写作《古典新义》 参加游行示威
精神 潜心学术 严谨刻苦 无私无畏
【链接材料2】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链接材料3】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②当堂写作片段练习:运用本节课所学,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200字左右给他“画像”。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他们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如果被很多同学猜中了,那就说明你写得很棒!
·课后作业:(挑战性目标)
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子,想到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写出人物特点。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写作抓手一:观察比较,抓住人物特点(基础性目标)
少年闰土:头戴银项圈,手提钢叉,身形矫健,眼神明亮灵动。辫子扬起,双腿微弓蓄力,呈进攻姿态,浑身散发野性生命力与无畏勇气。
中年闰土:面容枯槁,皱纹深刻,眼神麻木空洞,双手粗糙如树皮。身形佝偻瑟缩,手握长烟管低头僵立,衣衫褴褛,微低着头透出疲惫与卑微。
·写作抓手二:人物描写,刻画典型特征(拓展性目标)
在街边蜷缩着的一众乞讨者之中,我留意到一个身形瘦小的姑娘。她看上去不过七八岁,身形单薄得仿若一阵风便能将其吹倒。脸颊深陷,颧骨突兀地隆起,一双大眼睛在瘦削的脸上显得格外大,却又满是无助与惶恐。
她的头发枯黄毛糙,如同被忽视的枯草,凌乱地散落在额头与脸颊两侧。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布料上满是补丁,颜色也早已褪去,分辨不出原本模样 。寒风中,她瑟缩着,双手紧紧环抱着自己,试图获取一丝温暖,那小小的身躯在破旧衣物的包裹下,显得愈发弱小可怜。
·写作抓手三:多重手法,展示精神内核 (拓展性目标)
①【链接材料1】选取典型事件【链接材料2】对比衬托——忠厚平实【链接材料3】叙议结合——无私奉献(对人物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概括)
②结合写作评价量表和本班学生情况评讲即可。
·课后作业:(挑战性目标)参考
我的好朋友
一双银边眼镜将那眼睛装饰得炯炯有神,浓黑的眉毛给她添了几分东方韵味,最好看的还是她笑时那梨窝,一眼就喜欢上她。
她是我们班的班长,不仅如此,她还是我的同桌,谁不想和班长交个朋友呢?可就算她不是班长,我们也是好朋友,心灵的朋友。
为什么我就认定了她做朋友?先说说第一印象,优雅大方,那双眼睛好像在扫描着益友损友,那种气质让我十分愿意和她交朋友。
相处后发现,她可真幽默!“啊我‘死’了”“追悼会的时间地点?”我们会这么打趣道,一下两人就哄堂大笑起来啦!
可是吧,重要时候,她可是严肃极了,却又恰到好处的化解矛盾。
那次上体育课,前一秒我们还欢声笑语的,后一秒那边就吵起来了,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把他们拉开,有的人冷眼相待,有的人欲言又止……作为班长的蕾站了出来,在旁边劝架,又问问旁边有没有人知道真相的。我想,要是这烂摊子交给我,我一定搞不定,小民哭红了眼,嘴唇被自己咬破了,一脸不服气,小方更是不愿服软。旁边的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个个说法不一样,有的还说小民的嘴唇是被小方打破的,场面极度混乱,我可是插不上话啊。
但蕾不怕,她敢说,敢骂,也可以温柔,这是她的真性情,“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告诉我吗?不想说?那我们晚会再谈好不好?你先缓缓吧。”她好像能洞察人心,不一会,他们不再吵了,蕾也搞清楚了,原来是因为他两上一节课时互相投纸团,这一来二去的,你觉得我错,我觉得你错,便打起来了。
我真的很仰慕蕾,她是一个好朋友,真诚;她是一个好领导,善解人意
到八年级我们该分班了,希望我们还是同桌,我在她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我们更是知心朋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原创名校精品资源21世纪教育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