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
第一部分
主题五
主题五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考点17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CONTENTS
目录
考点对标
01
KAO DIAN DUI BIAO
02
ZHEN TI JIE DU
真题解读
知识构建
03
ZHI SHI GOU JIAN
04
HANG SHI JI CHU
夯实基础
基础练习
05
JI CHU LIAN XI
06
SU YANG TI SHENG
素养提升
考点对标
KAO DIAN DUI BIAO
PART ONE
01
真题解读
2025
考点对标
知识构建
夯实基础
基础练习
素养提升
1. 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及其应用;能举例说明化学在维护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具有安全用药的意识
2. 能从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视角,分析和讨论材料选取与使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问题
3.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能综合运用化学、技术、工程及跨学科知识,秉承可持续发展观,设计、评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制作项目作品,并进行改进和优化,体现创新意识
4.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具有恪守科学伦理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勇于批判、质疑,自觉反思,能克服困难,敢于面对陌生的、不确定性的挑战;能积极参加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并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初步形成节能低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ZHEN TI JIE DU
PART TWO
02
2025
真题解读
真题解读
考点对标
知识构建
夯实基础
基础练习
素养提升
【例题1】(2024·青海)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C )
C
A. 化学与健康 B. 化学与安全
①缺铁会引起夜盲症 ②缺维生素A会引起贫血 ①品尝实验试剂
②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C. 化学与生活 D. 化学与环境
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用灼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①CO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②SO2、NO2等气体会形成酸雨
【点拨】A.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错误;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错误。B. ①实验室禁止品尝任何实验试剂,故错误;②亚硝酸钠有毒,不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品,故错误。C. ①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②合成纤维灼烧产生特殊气味,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可用灼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故正确。D. ①CO2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故错误;② SO2 、 NO2 等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会形成酸雨,故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ZHI SHI GOU JIAN
PART THREE
03
2025
知识构建
真题解读
考点对标
知识构建
夯实基础
基础练习
素养提升
HANG SHI JI CHU
PART FOUR
04
2025
夯实基础
真题解读
考点对标
知识构建
夯实基础
基础练习
素养提升
一、化学与人体健康
1.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有11中,分别是 O、C、H、N、Ca、P、K、S、Na、Cl、Mg 而微量元素有 Fe 、 Zn 、 F 、 I 等。
O、C、H、N、Ca、P、
K、S、Na、Cl、Mg
Fe
Zn
F
I
2. 元素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缺钙时,青少年会患 佝偻病 ,老年人会患 骨质疏松和骨 。
(2)缺铁会引起 贫血 。
(3)缺碘会引起 甲状腺肿大 。
佝偻病
骨质疏松和骨折
贫血
甲状腺肿大
3. 合理膳食: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看似千差万别,但从化学的角度看,其成分主要是 水、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 和 维生素 这六类营养物质。
水、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
维生素
营养物质 类别 在人体中发生的变化 作用 存在
糖类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在酶的作用下生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①淀粉在消化道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 葡萄糖 ②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提供能量 人体主要的 供能 物 谷物、植物块茎
蛋 白 质 ①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与水反应生成 氨基酸 ②一部分氨基酸重新形成蛋白质,另一部分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 促进生长发育,同时放出能量 肉类、奶、蛋、
豆类
葡萄糖
供能物质
氨基酸
营养物 质类别 在人体中发生的变化 作用 存在
油脂 - 在人体内氧化时比相同质量的糖类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重要的 备用能源 植物油、动物脂肪、
备用
能源
4. 合理用药;我国科学家 屠呦呦 从传统中药中提取抗疟疾的有效成分 青蒿素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器官,并使人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性,引发疾病和犯罪等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危害极大。青少年一定要 珍爱生命,远离毒。
屠呦呦
青蒿素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二、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 开发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如 风能 、 氢能 、
生、质能 等。
2.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和秸秆等生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物质转化,就得到 煤气、 、 沼气 等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以及 合成塑料 、 合成橡胶 、 合成纤维 等高分子材料。
3. 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区别方法(燃烧法):分别进行燃烧,与烧纸一样的气味的是 棉纤维 ,有 烧焦羽毛 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发出难闻刺鼻气味的是 合成纤维 。
风能
氢能
生物质能
煤气、
沼气
合成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棉纤维
烧焦羽毛
合成纤维
太阳能
4. 复合材料:头盔——玻璃钢,网球拍——碳纤维复合材料。
5. 化学与环境
(1)白色污染——废弃 塑料 引起的污染。
(2)空气污染——烟尘和有害气体(NO2、CO、SO2)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NO2 和 SO2 。
(3)水体污染——主要来源: 工业 污染、 农业 污染、 生活 污染。
塑料
NO2
SO2
工业
农业
生活
6. 大气污染带来的三个后果: 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酸 ;
保护大气的措施:①加强大气监测;② 使用清洁能源 ;③ 植树造林,爱护花草 。
温室效应
酸雨
使用清洁能源
植
树造林,爱护花草
三、易错点分析
1. 从营养的角度看,食物的基本成分有六种,分为六大营养物质。
供能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不供能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2. 有机化合物(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H2CO3、碳酸盐等因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成无机化合物。
有机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有机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
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如棉花、淀粉、蛋白质等
3. (1)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与天然高分子材料(如天然橡胶、棉花、羊毛),都是由大量小分子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具有链状或网状结构,是化合物。
(2)复合材料:将几种材料复合起来,综合各组分性能优点形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常见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复合材料等。
JI CHU LIAN XI
PART FIVE
05
2025
基础练习
真题解读
考点对标
知识构建
夯实基础
基础练习
素养提升
1. (2024·广东)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科学家破解了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路径,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围人群的铁营养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玉米含淀粉等营养物质
B.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C.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D. 该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铁含量
B
2. (2024·重庆)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食用鱼虾能补充蛋白质
B. 烧碱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
D. 食用加铁酱油能预防缺铁性贫血
B
3. (2024·安徽)某校开展“采摘节”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了大豆、花生等作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B. 花生可用来获取油脂
C. 劳动时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
D. 劳动出汗后应适当补充无机盐
C
4. (2024·赤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化学与食品:鱼、牛奶、蛋和豆类食物主要含有维生素
B. 化学与健康:医用酒精溶液的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C. 化学与材料:玻璃、陶瓷是比较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 化学与安全: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5. (2024·广东)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D )
A. 垃圾分类回收 B. 使用可降解塑料
C. 合理施用肥料 D.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
D
6. (2024·重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废报纸、矿泉水瓶应放入下列垃圾箱中的( A )
A
7. (2024·吉林)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合理的垃圾分类、有效的垃圾回收与利用必不可少。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D )
A. 废弃塑料回收利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B. 废弃电池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
C.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
D. 生活垃圾露天焚烧能保护生态环境
D
8. (2024·河北)“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走进白洋淀。
(1)盛夏时节,满淀荷花盛开,荷香四溢。从微观角度分析,“荷香四溢”的原因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 。
(2)白洋淀的藕质细脆甜,久负盛名。藕中淀粉含量高,淀粉属于人体所需重要营养物质中的 糖类 (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藕中含有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属于 有机 (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分子在不断运动
糖类
有机
(3)为保持白洋淀水质优良,请给当地居民或游客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不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烧烤、游泳、垂钓和戏水(合理即可) 。
不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烧烤、游泳、垂钓和戏水(合理即可)
9. (2023·四川)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近年来,为了克服传统材料在性能上的一些缺点,人们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能的材料优化组合形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组成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部分,常见基体有金属、陶瓷、树脂、橡胶、玻璃等;增强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近年我国使用不同增强材料的比例如图1。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如应用于纺织行业的石墨烯复合纤维,能有效抑制真菌滋生,祛湿透气,同时能瞬间升温,还可防紫外线等。
复合纤维中石墨烯含量对紫外线透过率的影响如图2。石墨烯还可用于橡胶行业制成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能提高导电、导热及力学性能。石墨烯用量对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如图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B (填字母)。
A. 棉花 B. 玻璃钢
C. 钛合金 D. 塑料
(2)由图1可知,近年我国使用最多的增强材料是 玻璃纤维 。
B
玻璃纤维
(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4)由图3可以得到的结是 石墨烯的用量在1-2份时,随着石墨烯的用量增大,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增大;石墨烯的用量大于2份时,随着石墨烯的用量增大,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减小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石墨烯的用量在1-2份时,随着石墨烯的
用量增大,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增大;石墨烯的用量大于2份时,随
着石墨烯的用量增大,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减小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 (填字母)。
A. 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B. 复合纤维中石墨烯的含量越高,紫外线透过率越高
C. 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石墨烯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
D. 石墨烯复合材料将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AB
SU YANG TI SHENG
PART SIX
06
2025
素养提升
真题解读
考点对标
知识构建
夯实基础
基础练习
素养提升
10. (2024·广西)蔗糖产业被称为“甜蜜的事业”。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要“把这个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吃甘蔗时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甘蔗中富含( A )
A. 糖类 B. 油脂
C. 蛋白质 D. 无机盐
A
11. (2023·四川甘孜)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联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缺碘会导致佝偻病 B. 缺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C. 缺铁会引起贫血病 D. 缺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C
12. (2023·宁夏)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健康”、“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 C )
A. 加油站需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B. 青少年需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C.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所以要大量使用
D. 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
13. (2024·常州)科学家用淀粉和改性材料制成生物降解塑料,该塑料在自然界条件下最终能完全降解成C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该技术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B. 淀粉与碘单质作用呈现红色
C. 该塑料的降解参与“碳循环”
D. 生物降解塑料也需合理使用
B
14. (2023·烟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D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反应
A 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B 用75%的乙醇溶液擦拭桌椅消毒 乙醇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结构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
D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食醋的pH>7,能与水垢发生反应
D
15. (2023·重庆)《汉书·食货志》对酿酒有这样的记载“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 “粗米”到“得酒”发生了缓慢氧化
B. “曲”在酿酒过程中可起催化作用
C. “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属于有机物
D. “酒”中的乙醇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D
16. (2023·广州)广府文化独具特色,如广彩、广绣、扒龙舟、广东剪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是混合物
B. 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 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铜
D. 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是化学变化
A
17. (2024·天津)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新材料使用被人们广泛关注。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 不可再生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不可再生
(2)近日,国务院颁布《2024-2025年节能减碳行动方案》。生产、生活中有以下做法:①发展绿色公共交通 ②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③植树造林 ④发展火力发电。下列选项符合节能减碳的是 A (填字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A
(3)含有氮化硅(Si3N4)的高温结构陶瓷用于火箭发动机。二氧化硅(SiO2)、碳单质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iO2+6C+2N2 Si3N4+6CO 。
(4)2023年,我国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燃爆试验成功,掺氢天然气能改善天然气的品质。某掺氢天然气(假设该混合气仅含CH4和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 11∶18 (填最简比)。
3SiO2+6C+2N2 Si3N4+6CO
11∶18
18. (2024·苏州)“福建舰”解缆启航,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建设迈向新征程。
I. 航母建造
(1)航母建造需使用纯铜、钢铁、钛合金等。
①航母电缆用纯铜制作,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和 导电 性;
②钢铁的硬度比纯铁 大 (填“大”或“小”);
③钛可由二氧化钛(TiO2)制得,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4 。
导电
大
+4
Ⅱ.能源供给
(2)航母动力由重油(含C8H18等多种成分)燃烧提供。C8H18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4∶9 (填最简整数比)。
(3)通信工具使用的锂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4∶9
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
Ⅲ.生命保障
(4)食物和淡水是重要的生活保障。
①供给食物包含牛奶和青菜,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品是 牛奶 ;
②部分淡水可通过减小压强使水的沸点 降低 (填“升高”或“降低”),进而使水汽化、冷凝而获得。
牛奶
降低
(5)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舰载机飞行员供氧面罩的供氧剂。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2Na2O2 2Na2CO3+O2 。
2CO2+ 2Na2O2
2Na2CO3+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