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2.1.1 血液 分层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2.1.1 血液 分层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2 21: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1.1血液 分层作业
1. 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是体重的( )
A. 5%~6% B. 7%~8% C. 9%~10% D. 11%~12%
2.一个AB型血的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他最好接受的血型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3.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器
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数量最多,具有促进凝血的功能
B.②体积最大,在体内有炎症时数量会增加
C.③没有细胞核,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D.④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5.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6.在新鲜的鸡血液中加入少量抗凝剂后,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图甲为人的血液分层图,图乙为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成熟的细胞中,⑥有细胞核
B.①是血浆,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图乙中的④主要位于图甲中的③层
D.细胞④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有止血、凝血作用,它在图甲的②处
8.简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其主要功能。
9.血红蛋白的特性对人体运输氧气有什么重要意义?
10.说明血型分类及输血原则。
11.某患者因意外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已知其血型为A型,下列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 )
A. A型和AB型 B. A型和O型 C. B型和AB型 D. B型和O型
12.下列关于输血和血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我国提倡18 - 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C.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所以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大量输入O型血
13.某人受伤后,血流不止可能是( )
A.红细胞过少 B.白细胞过少 C.血小板过少 D.血浆过少
14.简述无偿献血的原则及意义
15.一位贫血患者,其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正常值,这会对他的身体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
16.比较红细胞和白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之处。
17.血浆的功能多样,若血浆功能出现障碍,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不良影响?请举例说明。
18.下面是观察血液组成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及相关图像回答问题:
实验一:将20mL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檬酸钠(抗凝剂)的试管中。轻轻振动试管,静置一段时间(甲图)。
实验二:取少量人的血液制成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乙是观察到的物像图。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③是_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它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会造成_________。
(2)当人患肺炎时,图乙[ ]_____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3)皮肤轻微划伤后,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细胞是_______。
(4)图甲中①是______,它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写出三种即可)。
【答案】
1.B 2.C 3.C 4.B 5.A 6.A 7.D
8.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物质。功能为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2)血细胞: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能吞噬病菌 。
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9.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一特性使得红细胞能在肺部毛细血管处与氧结合,将氧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处,再与氧分离,从而保证人体组织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10.ABO血型系统
分类: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将血液分为四种类型。红细胞膜上只有A抗原的为A型血;只有B抗原的为B型血;A、B两种抗原都有的为AB型血;A、B两种抗原都没有的为O型血。
输血原则:一般情况下,应输同型血,即A型血输A型血、B型血输B型血等。在没有同型血且情况紧急时,O型血可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称为“万能输血者”,AB型血可少量接受其他血型的血,称为“万能受血者”,但大量输血时仍需输同型血。
11.B 12.D 13.C
14.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无偿献血的原则
(1)自愿原则:献血者必须是基于自己的意愿,主动参与献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利诱他人献血。
(2)无偿原则: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献血者不收取任何报酬。
(3)安全原则:献血过程要严格遵循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安全,包括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等。
(4)适量原则:我国规定,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这样既能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又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无偿献血的意义
(1)拯救生命:能为大量因创伤、手术、疾病等导致失血的患者提供及时的血液支持,维持他们的生命体征,帮助他们度过危险期。
(2)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充足的血液供应是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能支持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更多复杂手术和治疗得以实施。
()有利于献血者健康:适量献血可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等。
15.会导致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供应,从而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因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它们数量低于正常,运输氧的能力就会下降,身体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不足,就会影响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16.形态结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形态多样。功能:红细胞主要运输氧;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17.若血浆运载血细胞功能障碍,血细胞可能无法正常运输到身体各处发挥作用,如白细胞不能及时到达感染部位抵抗病菌。若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功能出现问题,细胞可能因得不到足够营养而影响代谢,同时代谢废物堆积会毒害细胞。比如,若血浆无法正常运输葡萄糖,细胞就会缺乏能量供应,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
18.(1)红细胞贫血 (2)⑤ 白细胞 包围吞噬病菌(吞噬病菌) (3)血小板
(4)血浆 水、葡萄糖、氨基酸等(无机盐、尿素)(写出三种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