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第二章 循环系统与物质运输
(冀少版)七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02
激情导入
03
观察思考
04
新知探究
09
作业布置
07
课堂练习
06
开眼界
05
思考讨论
08
课堂小结
10
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01
阐述血液各成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构建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念。
依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血细胞功能,发展逻辑思维,能批判性思考相关问题。
通过讨论和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通过学习血液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理解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将能够:
1. 正确认识血液组成。
2. 认识血细胞组成。
3.认识无偿献血制度,关注血液健康。
学习目标
01
激趣导入
02
体检时一般都需要做血常规检验。医生通过分析血液中不同成分的含量与标准参考值的差别,初步判断被检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可能患有的疾病。那么,血液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观察思考
03
观察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参照下图找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比较各种血细胞的数量。
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1.各种血细胞在形态、数量上有什么不同
2.各种血细胞分别有什么功能
新知探究
04
1、红细胞
正常值:
男: (4.0 ~5.5)×1012个/升
女: (3.5~5.0)×1012个/升
形态结构:
呈_______________状,
成熟的红细胞_____细胞核
两面凹的圆饼
没有
功能:
运输_____和部分_________
氧气
二氧化碳
观察思考
04
2、白细胞
正常值:
(4~10)×109个/升
形态结构:
体积最____,____细胞核
大
有
功能:
__________ 作用,能够吞噬______
防御和保护
病菌
思考
血液化验结果中,为什么白细胞高于标准参考值可以作为诊断身体有炎症的依据
新知探究
04
3、血小板
正常值:
(1~3)×1011个/L
形态结构:
体积最____形状_______,_______细胞核
小
不规则
功能:
__________ 作用
止血和凝血
没有
新知探究
04
血浆
血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血浆
血细胞
血液
血液不仅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还有调节体温等多种功能。失血过多或患血液病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新知探究
04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占其体重的7%~8%。由于创伤或手术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30%(1200~1500毫升),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400毫升以下),血浆和血细胞的含量可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新知探究
04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对健康没有不良影响,而且还有利于提高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为了挽救他人生命,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新知探究
04
人在正常情况下,血细胞的数量、比例、形态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保持相对稳定,患病常引起血细胞数量的变化。血液化验结果有助于医生诊断疾病,对症治疗。
因此,关注血液检查结果对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十分必要。
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会造成贫血。贫血是青少年常见的疾病,为了预防贫血,应多吃含铁及蛋白质的食物,做到营养均衡。白细胞数量大于参考值,表明身体可能有炎症,需要按医生诊断对症治疗。
新知探究
04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血小板低于正常值
血小板高于正常值
低于正常值
→贫血
→炎症
→血友病
→血栓
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思考讨论
05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给出的几张血常规化验单中标记的项目,判断每张化验单对应人的健康状况,并将判断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讨论
05
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血小板高于正常值
→炎症
→血栓
思考讨论
05
检查者全血细胞均低于正常值,可能是造血原料缺乏,或骨髓造血功能异或者因为自身免疫病,严重的病毒、细菌感染等,需结合检查者病史、症常,状、体征及其他检查如骨髓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开眼界
06
人类的血液具有多种血型系统。临床上最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血型不合的人之间输血,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少量其他三种血型的血。即使同型血输血之前也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以免发生危险。
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或血浆进行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具有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血型和输血
开眼界
06
交叉配血试验
受血者血型 供血者血型 A B AB O
A 不凝聚 凝聚 凝聚 不凝聚
B 凝聚 不凝聚 凝聚 不凝聚
AB 不凝聚 不凝聚 不凝聚 不凝聚
O 凝聚 凝聚 凝聚 不凝聚
课堂练习
07
A
1.血液中有多种成分,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其中能完成运输功能的是( )
①血浆②红细胞③白细胞④血小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07
化验项目 受检人 标准参考值
甲同学 乙同学 红细胞/(个/L) 5.0x1012 3.2x1012 4.0x1012~5.5x1012
白细胞/(个/L) 17.0x109 8.0x109 5.0x109x1012-10.0x109
血红蛋白/(g/L) 145 102 120-160
血小板/(个/L) 180x109 210x109 100x109-300x109
课堂练习
07
A.甲同学可能有炎症
B.乙同学不适合去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
C.甲同学受伤后伤口不易愈合
D.乙同学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是向无偿献血者表达感谢的特别节日。设立这个节日也为了提高人们对供输注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需求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上表是学校卫生室某年健康档案里两位男同学的血常规化验单中的数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课堂练习
07
(1)血液由血细胞和_____组成,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法律规定健康人一次献血量200~300mL,依据是什么
a.人体血液总量: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 - 8%,一个体重60kg的人,血量约4200 - 4800ml,一次献血200 - 300ml只占总血量的5% - 7.5%,不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b.献血后恢复能力:人体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献血后,骨髓造血干细胞会加速生成新的血细胞,补充失去的血液成分,血浆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在1 - 2小时内可由组织液渗入血管而得到补充,血浆蛋白可在1 - 2天内恢复,红细胞约在1个月内恢复。
c.临床实践经验:长期大量的献血实践表明,每次献血200 - 300ml对献血者的健康没有明显不良影响,同时又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帮助众多患者。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课堂练习
07
(3)初中学生可以献血吗 你如何看待无偿献血
初中学生一般是不可以献血的。我国《献血法》规定,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初中学生通常年龄在12至15岁左右,尚未达到法定献血年龄,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献血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从社会意义角度:无偿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能够为医疗急救和临床用血提供重要保障,帮助那些因疾病、创伤等需要输血的患者,挽救他们的生命,维持社会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体现了社会的关爱和互助精神,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从个人健康角度:对于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成年人来说,适量献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反而有益健康。定期献血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保持血液的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等。
从道德价值角度:无偿献血体现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是一种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善举,展现了人类的善良和爱心,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和社会形象,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课堂小结
08
血液
血细胞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型和输血
布置作业
09
总结血型分类及输血原则。
板书设计
10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一、血液成分
1.血浆
2.血细胞
(1)红细胞
(2)白细胞
(3)血小板
二、血型和献血
第一课时 血液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