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第二章 循环系统与物质运输
(冀少版)七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02
激情导入
03
观察思考
04
新知探究
09
作业布置
07
课堂练习
06
开眼界
05
思考讨论
08
课堂小结
10
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01
理解血管作为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通过比较分析三种血管特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提升实验探究与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出血急救措施,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将能够:
1. 认识血管组成。
2.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3.学习常见的的止血方式。
学习目标
01
激趣导入
02
体检时,护士常用止血带扎紧我们的前臂,在肘窝部位进行抽血,而糖尿病患者日常测血糖时只需在指尖采血。这两种方式采集到的血液分别来自不同的血管。血管分几种 各种血管有什么特点呢
实验探究
03
实验目标:
1.尝试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现象。
2.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材料用具:
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纱布(或脱脂棉)。
方法步骤:
1.用浸湿的纱布或脱脂棉覆盖小鱼的鳃和躯干部,只露出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小鱼尾鳍平展地贴在培养皿底部,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3.在低倍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一、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注意
实验过程中每隔几分钟用滴管向纱布或脱脂棉上滴水,保持湿润,使小鱼少受伤害。实验后立即将小鱼放回水中。
实验探究
03
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1.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动各有什么特点
新知探究
04
小鱼尾鳍的动脉血管如树干分支,越分越细,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的另一端逐渐汇集形成静脉。
血液在动脉中流速最快,在毛细血管中流速最慢,从毛细血管汇入静脉后,流速又变得稍快。毛细血管的管径极细,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新知探究
04
1.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2.血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
3.血流速度快。
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
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二、动脉
特点:
新知探究
04
三、毛细血管
特点:
1.数量多、分布广
2.管经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3.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4.血流速度最慢,遍布全身的组织细胞之间。
有利于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
功能:
观察思考
04
1.静脉与毛细血管细血管相连,分布较浅。
2.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
3.血流速度与动脉相比较慢。
功能:
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多数大、中型静脉内有半月形的静脉瓣,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血液通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在人体内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
四、静脉
特点:
新知探究
04
日常生活中,会因为一些意外事故引起血管出血。
掌握一些常用的止血方法,在特定情况下能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
出血种类示意图
呈泉涌,搏动性喷射状,鲜红色
缓缓不断地流出,暗红色
血液呈水珠样流出,多能自动凝固止血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新知探究
04
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从伤口渗出,一般会自行止血。
静脉出血时,血液从伤口连续流出,颜色暗红。止血时,要在伤口的远心端将静脉压住,对伤口消毒后,再用药棉和纱布加压包扎止血。
五、出血与急救
新知探究
04
动脉出血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时间稍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止血时,应立即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找到动脉搏动的地方 ,用力将动脉压在骨面上。如果出血部位在 在伤口部位近心端垫好纱布或衣物,用止血带(或布条)缠绕打结绞紧。每隔1小时左右将止血带放松5分钟。放松时,可暂用手指压迫止血。
静脉和动脉出血经初步处理后,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颞动脉
肱动脉
股动脉
五、出血与急救
新知探究
04
1.如出血量小,可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5~10分钟即可止血;
2.若出血量较大,指压不能止血,可用纱布、脱脂棉等填塞止血。如果经常鼻出血且出血量大,需经医生诊断处理。
六、鼻出血
青少年常出现鼻出血,一般是由外伤或鼻黏膜干燥引起的鼻黏膜血管破裂所致。
新知探究
04
实践操作
04
模拟练习包扎止血
项目任务:
模拟前臂静脉、小动脉出血时的处理方法,练习加压包扎止血法。
活动指导:
分小组,每组一位同学扮演伤者,其他同学练习加压包扎止血法。
1.对伤口进行清理消毒。检查伤口有无异物,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异物,之后用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
2.用消毒后的纱布或脱脂棉等医用敷料垫盖伤口。在没有消毒敷料的情况下,可以用干燥的毛巾等替代。
3.用绷带加压止血。用多层纱布或脱脂棉等放在伤口敷料的外层,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四头带,紧急情况下可用衣物、布条等替代)进行包扎,压迫伤口止血。包扎的具体方式有环形包扎法和螺旋包扎法等。
环形包扎法
螺旋包扎法
实践操作
05
成果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加压包扎止血法。
2.交流包扎止血时的注意事项。
实践操作
04
课堂练习
05
1.“切脉”是中医特有的诊断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桡动脉跳动力度大,易于诊断
B,桡动脉分布于体表,易于观察
C.桡动脉可为手部细胞输送营养物质和氧
D.桡动脉内血流方向为A→B
2.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可以作为判断血管为静脉的依据是( )
A.血液由分支汇聚而来
B.血液在血管内流速快
C.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D.红细胞单行通过
桡动脉
B
A
课堂练习
05
3.几位同学结伴野外游玩,有人不小心腿部受伤出血,血液从伤口连续流出,呈暗红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这位伤者,初步止血的正确方法应是( )
A.在伤口近心端压迫止血
B.在伤口处压迫止血
C.在伤口远心端压迫止血
D.让血液自然凝固
(2)下图是人体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I、Ⅱ、Ⅲ代表不同类型的血管。根据该伤者的出血情况推断,损伤的血管是________;血管内存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的是_______;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的是_________。(填符号)
C
Ⅲ
Ⅲ
Ⅱ
课堂练习
06
血流速度
课堂练习
07
(3)为保障生命安全,出游时应做好哪些准备
行前规划与准备
(1)目的地研究:了解当地天气、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常见疾病等信息,针对可能的情况做好准备。
(2)行程安排:合理规划行程,避免过度劳累,预留休息调整时间。预订正规的交通和住宿,确保安全可靠。
(3)证件与财物:携带身份证、护照等必要证件,准备适量现金和常用银行卡,可将重要证件和财物分开放置,提高安全性。
(4)应急物品:根据行程准备如感冒药、肠胃药、晕车药、创可贴、消毒药水等常用药品,以及手电筒、充电宝、多功能刀具等应急工具。
衣物与装备
(1) 合适衣物:根据目的地和季节准备衣物,如去山区要带保暖衣物、防水外套,去海边准备防晒服、泳衣等。
(2)鞋子选择:选择舒适、合脚、适合活动的鞋子,如徒步鞋、运动鞋等,确保行走安全舒适。
其他注意事项
(1)信息告知:将行程安排、目的地等信息告知家人或朋友,保持定期联系,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及时被找到。
(2)了解救援信息:掌握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了解附近的医院、警察局等救援机构的位置。
课堂小结
08
血管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常见的止血方式
第二课时 血管
布置作业
09
制作三种血管结构特点与功能对比手抄报,查阅资料了解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
板书设计
10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一、血管
1.动脉
(1)结构特点
(2)分布
(3)功能
2.静脉
(1)结构特点
(2)分布
(3)功能
二、常见的止血方式
第二课时 血管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