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整体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整体分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2 17:1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郑州外国语学校朗悦校区 李静文
一、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强调学生能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弘扬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
在第四学段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概括、鉴赏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清行文思路,用表格、思维导图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能综合运用绘画、创作等多种活动样式开展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如何落实课标: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杰出人物”,本单元课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出现的名人都是历史长河中有声望、有贡献的杰出人物。教材选编了四篇文章:《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列夫·托尔斯泰》《孙权劝学》。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能让初中生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经历,认识他们所做的贡献,感受他们的高尚情操、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
阅读这一组写人的文章,要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选取典型材料,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和写作手法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要在立足于把把握课文思想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认为人物生平及所处时代,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自己追求理想的渴望。
本单元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精神”要引导学生选取典型的能表现人物精神的细节,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
如何突出学科核心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鉴赏不同文体的语言魅力和艺术价值。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情节线索、推断人物心理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逻辑推理题目和活动。通过解题和实践活动等方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挖掘新颖的写作素材、运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写出人物特点”,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方式。
二、教材解读
知识体系:
本单元以“杰出人物”为主题,选取了四篇阅读文章,分别是《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列夫·托尔斯泰》和《孙权劝学》。这些文章不仅展现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邓稼先》:这篇文章是杨振宁先生为纪念好友邓稼先而写的。文章通过回忆与邓稼先的交往,展现了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以及他为中国核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邓稼先的精神品质和科学精神,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本文是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闻一多先生而写的。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双重身份,以及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学生需要把握闻一多先生的性格特点,理解他的言行背后的精神追求。
《列夫·托尔斯泰》:本文节选自茨威格的传记作品,通过对托尔斯泰外貌和眼睛的描写,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学生需要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感受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
《孙权劝学》: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文章通过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寓意,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除了阅读文章外,本单元还安排了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出人物特点。这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和写作技巧,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重点突破思路:
1.结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深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撰写人物小传、读后感等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特点和事件经过。
3.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分析和评价,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见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难点突破思路:
1.如何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把握人物精神实质: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文本中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思想等深层次内容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人物生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
2.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深度;同时还需要注重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
3.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很多学生对于写作存在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创设写作情境、提供写作素材等方式降低写作难度;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鼓励他们多写多练、勤于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
对于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初中语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在字词积累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常用汉字,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一般性的文章。在阅读理解上,学生已经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能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在写作方面,学生已经能够写出结构完整、内容连贯的记叙文,并能尝试运用一些基本的描写和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内容
具体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类似的人物传记和记叙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初步的认识。通过之前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这些策略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本单元的文章。
2.关键能力分析
信息提取与加工处理能力: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对于较为复杂和深刻的文章,学生可能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技巧,能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他们能够识别文章中的关键句和段落,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想内涵,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学生已经能够写出结构完整、内容连贯的记叙文,并能尝试运用一些基本的描写和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能还存在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情节设置不够合理,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等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3.应对措施
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不足,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深层含义。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与文章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和时代背景。
针对学生分析能力的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布局,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分析能力。
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足,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教学生一些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描写、叙述、议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写作水平。此外,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的写作。
四、单元目标
1.我能利用网络检索课文所涉及人物生平和时代背景,筛选有效信息,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
2.我能运用精读的方法,圈画出牵动全篇的关键词语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总结出作品的不同语言风格。
3.我能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总结人物形象特征,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4.我能运用学到的选材组材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手法,刻画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五、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安排
1 邓稼先 1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说和做 1
3 列夫·托尔斯泰 1
4 孙权劝学 1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2
六、优补弱建议和思路
1.本单元课文所涉及的名人较多,有些学生不一定都熟悉,在教学本单元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去查找本单元涉及的名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先感受其人格魅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本单元文章的语言特色各不相同,教学时应该加强朗读教学,通过朗读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体味、感受,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每篇文章不同的语言特点,加强语言运用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邓稼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数词和副词及议论抒情句的表达效果。《说和做》关注细节描写,注重成语的运用,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列夫·托尔斯泰》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简练又深刻的语言,注意文章通过比喻、夸张及大量心理描写,细致传神地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的特点。《孙权劝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注意三者之间的对话,品味简洁的语言,使学生理解不同语言表现不同性格。
原创名校精品资源21世纪教育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