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BY YUSHEN
《大堰河 我的保姆》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
第二单元第六课
BY YUSHEN
目录
导入新课
1
新知探究
2
课堂练习
3
拓展延伸
4
BY YUSHEN
导入新课
1
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里,最最让我们感激的人是谁?
但诗人艾青,最最感激、最要歌赞的是他的保姆——大堰河。这保姆有什么让诗人如此动情,写诗讴歌赞美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保姆——大堰河。
学习目标
政论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通过品析词句来把握形象,品味情感;学会从关键词句的角度解读诗歌。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悟诗歌的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BY YUSHEN
新知探究
2
作者简介
政论文
原名蒋海澄,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他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大诗人、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古罗马竞技场》
艾青
政论文
笔名的由来
艾
艾青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
青
艾青生于十二月,“十、二、月”三字合起来组成“青”字,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
“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
改名不仅为表自己的决心,更是代表了他的重生。
作者简介
政论文
作者简介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克父克母”,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一些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政论文
标题解读
艾青的保姆大堰河,是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人,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大叶荷”称呼她,浙江金华方言中,“大堰河”与“大叶荷”谐音,因此,把她叫成“大堰河”。
大堰河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从邻近村招赘,又生了两个孩子。那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除了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政论文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录音,试着将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和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
政论文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3节):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4—8节):回忆大堰河辛劳又悲苦的一身,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的眷念与感激。
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2—13节):这部分是诗人呈现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讴歌与赞美
政论文
解读诗歌
请同学们自主诵读1-3节,思考:
1.大堰河有什么特点?
2.诗人在第2节说“我是地主的儿子”,又说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两处“儿子”的自称,怎样理解
3.第3节运用了哪些意象?分析运用这些意象的作用。
政论文
解读诗歌
1.大堰河有什么特点?
身世悲苦:没有名字——身世凄惨;童养媳——地位低下;靠当保姆谋生——身份卑微;
勤劳顾家: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挚爱乳儿:“我”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政论文
解读诗歌
2.诗人在第2节说“我是地主的儿子”,又说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两处“儿子”的自称,怎样理解
“地主的儿子”是强调出身,“大堰河的儿子”是强调情感和养育关系。诗人承认自己出生于地主家庭,但养育“我”长大的是大堰河,只有大堰河才是“我”真正的母亲,她给予了“我”母亲般的爱抚和养育。
政论文
解读诗歌
3.第3节运用了哪些意象?分析运用这些意象的作用。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雪”:冰冷--渴望温暖。诗人幼年在自己家生活在冷漠中,是大堰河让他感到温暖,感受到母爱。
意象
雪压草盖的坟墓
檐头枯死的瓦菲
被典押了的园地
长了青苔的石椅
意境
荒寂衰败
萧索凄凉
感情
深情的怀念
低沉的哀思
运用铺陈和排比描绘了一组凄清的画面:点明了大堰河生前的贫穷、死后的凄凉,抒发了诗人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为全诗奠定悲剧氛围。
政论文
解读诗歌
请同学们自主诵读4-8节,思考:
1.第4节中作者铺叙了大堰河哪些操持家务场景?有何用意?
2.第5节中哪些词表明“我”不情愿离开大堰河?
3.第6节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自己陌生的家?有何作用?
4.第7节写大堰河在地主家要做哪些事?神情怎样?你读出了大堰河怎样的人物形象?
5.第8节中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政论文
解读诗歌
1.第4节中作者铺叙了大堰河哪些操持家务场景?有何用意?
搭好灶火后
拍去炭灰后
尝过熟饭后
放好酱碗后
补好破衣后
包扎伤手后
掐死虱子后
拾起鸡蛋后
抱
抚摸
八个排比句即八个细节,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顾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和爱抚。这些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善良和对乳儿无私的爱。
政论文
解读诗歌
2.第5节中哪些词表明“我”不情愿离开大堰河?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被”:非自愿;
“领回”:如物件一般送出、领回。
政论文
解读诗歌
3.第6节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自己陌生的家?有何作用?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诗人回到自己家中后的陌生、新奇、惊讶
诗人不得不承认“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这个事实。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表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从吃穿住用等方面极力铺叙地主家富裕奢华的生活。与第4节大堰河家贫穷生活形成对比。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反衬出在大堰河家中的温暖融洽,表达了“我”对大堰河及其一家真挚的爱与深深的留恋。
政论文
解读诗歌
4.第7节写大堰河在地主家要做哪些事?神情怎样?你读出了大堰河怎样的人物形象?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反复写她“笑”——表明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种爱是超越了功利关系的伟大而无私的爱!是真正的母爱!
六个“她含着笑……”铺排:一方面写出了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体现了她乐观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的品格,每一句都展现出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渗透着诗人对她的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政论文
解读诗歌
5.第8节中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切冬米糖
听他叫一声“妈”
贴在灶边的画
赞美乳儿
梦中吃乳儿的婚酒
听儿媳叫她“婆婆”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
……
表现了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爱的深切、真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乳儿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
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
政论文
解读诗歌
请同学们自主诵读9-11节,思考:
1.第9节中作者写大堰河死时还念着乳儿的名字,为何这么写?
2.第10节作者写了大堰河哪些方面,为何这么写?
3.第11节,大堰河死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她家人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政论文
解读诗歌
1.第9节中作者写大堰河死时还念着乳儿的名字,为何这么写?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表明大堰河深深地爱着她的乳儿;
作者因未能最后看一眼乳母大堰河而内疚悲痛的心情。
大堰河的死与上一节描写大堰河的梦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梦之乐衬死之悲,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同情及没有回报大堰河的悔恨之情。将甜美的梦境与凄惨的去世进行对比,暗寓了大堰河最卑微的希望也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境。
政论文
解读诗歌
2.第10节作者写了大堰河哪些方面,为何这么写?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用了“同着……纸钱的灰”五个意象来写大堰河的葬殓之薄,其中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束”、“几尺长方”、“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
劳苦之重
葬殓之薄
蕴含着诗人对不公正的社会的愤慨,对大堰河悲苦命运的同情和深刻的悼念与歉疚。
政论文
解读诗歌
3.第11节,大堰河死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她家人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漂泊回到故土时,
在山腰里,田野上,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这,这是为你,静静地睡着的大堰河
所不知道的啊!
从大堰河的悲惨遭遇写到她全家人的遭遇,不仅交代了大堰河的死给家庭带来的重大影响,表明她对家庭的重要作用,也从更广、更深的层面揭示了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公道的世界”的罪恶。
表明诗人与被压迫遭痛苦的阶级兄弟心连心。真实的笔触,包含控诉的心声。诗人自己,终于彻底背叛他出生的那个阶级,与养育他的那个阶级结成真正的兄弟。
大堰河不仅滋养了诗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滋养了诗人的精神。
愤怒控诉不公道的黑暗社会 + 深切同情大堰河的悲惨命运
政论文
解读诗歌
请同学们自主诵读12-13节,思考:
1.如何理解第12节中“紫色的灵魂”的含义?
2.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吗?
政论文
解读诗歌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紫色 本意 大堰河的灵魂
伤疤的颜色: 悲哀、伤痛 苦难、不幸的一生
“紫气东来”“紫禁城”:高贵、神圣的象征 高贵、伟大的灵魂
用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手法,向大堰河呈上强烈的爱与衷心的赞美。后三句把“大堰河”的含义加以拓展,使之成为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从而使感情升华,抒发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政论文
解读诗歌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运用呼告手法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敬意和深深的爱。这一节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的讴歌和赞美。直接赞美大堰河,回应开头,重现诗的主旋律。整首诗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BY YUSHEN
课堂练习
3
政论文
人物形象
大堰河是勤劳的
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
她又是善良的
永远“含着笑”做每一件农活,安天乐命,质朴乐观;
她又是慈爱的
纵使终日劳动疲累后,仍然不忘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然而她又是悲苦的
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她梦想能“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个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满意足。
政论文
解读诗歌
她还是博大的
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的健康,年近40岁就“含泪地去了!”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了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
BY YUSHEN
拓展延伸
4
政论文
课堂小结
这首长篇抒情诗选择了大堰河若干生活片断,一系列细节,多侧面地展示了她丰富的个性。大堰河勤劳纯朴、善良无私,在她身上,概括了千百万劳动妇女的共同品质。 “大堰河” 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她的悲剧命运很有典型性,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