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1.(2025六上·龙岗期末) 周末,龙龙和同学去户外观察,没有带放大镜,他们可以用( )代替放大镜,把植物上较小的结构放大。
A.方形的水杯 B.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C.近视眼镜 D.普通玻璃片
【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只要具有透明,中间厚凸起的结构比如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可以用它把植物上较小的结构放大。
2.(2025六上·龙岗期末) 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 (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平面镜
C.一块是凸透镜,另一块是平面镜
D.都是凹透镜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成像组合,我们最终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平面镜在光学显微镜中一般是作为反光镜使用,用来反射光线照亮观察物体,并不是主要的成像镜片。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能用于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系统。所以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凸透镜,答案为A。
3.(2025六上·龙岗期末)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龙龙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接着换成高倍物镜观察,跟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视野里看到的( )。
A.细胞更大,数目更多 B.细胞更大,数目更少
C.细胞更大,数目不变 D.细胞不变,数目更少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从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放大倍数增大。根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个体就越大。而显微镜的视野范围是固定的,当放大倍数增大后,原来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多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减少。故答案为B。
4.(2025六上·龙岗期末) 人们一直在寻求能够观察到更小的物体的工具,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和组合放大镜相比,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更为复杂,以下操作排序正确的是( )。
①调焦 ②上片 ③安放 ④观察 ⑤对光
A.③⑤②①④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⑤④①②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根据对显微镜的认识,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应该是取镜→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与记录。
5.(2025六上·龙岗期末) 岗岗知道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标本的6个步骤为“滴、撕、展、盖、染、吸”,他按步骤操作完成。他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有重合,且一个小方格内有多个小黑点,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用染色剂染色 B.撕表皮的时候撕得太厚
C.盖盖玻片时产生了气泡 D.没有调节反光镜对光
【答案】B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如果撕表皮的时候撕得太厚,会导致多层细胞重叠在一起,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出现细胞重合的情况。同时,厚的表皮可能包含一些杂质或细胞内的一些结构相互重叠,看起来就像小方格内有多个小黑点,B选项符合题意。
6.(2025六上·龙岗期末)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 )。
A.先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再将洋葱表皮放入并展平
B.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C.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再加一滴碘液,然后盖上盖玻片
D.直接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
【答案】B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先盖盖玻片,再进行染色,这样可以避免染液直接接触洋葱表皮细胞时可能对细胞造成的破坏或移动,也能使染液更均匀地浸润细胞。具体操作是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碘液在盖玻片下扩散,从而将洋葱表皮细胞染色,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故答案为B。
7.(2025六上·龙岗期末) 龙龙对草履虫进行观察研究,用干草培养草履虫,倒入的培养液最好选用( )。
A.鱼缸里的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 D.纯净水
【答案】A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通常在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中可以找到。鱼缸里的水含有各种微生物、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更接近草履虫自然生存的环境,有利于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所以用干草培养草履虫时,倒入鱼缸里的水作为培养液是比较合适的。
8.(2025六上·龙岗期末) 下面对于微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土壤中、水中都可能有微生物
B.病毒和细菌都属于微生物
C.所有的微生物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D.绝大多数微生物都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并不都是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有单细胞的如细菌、酵母菌等,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等,还有没有细胞结构的如病毒,C选项描述错误。
9.(2025六上·龙岗期末) 龙龙在课堂上按要求制作了一个地球的海陆分布模型(如图),我们能够利用该模型解释的信息有( )。
①地球是个水资源丰富的星球;②地球内部有不同的圈层;③地球上分布有很多陆地版块;④地球会自转;⑤地球的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地球是个液态水丰富的星球,因此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①正确;
地球内部有不同的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但在海陆分布模型上没办法体现出来,②错误;
地球上分布有很多陆地版块,③正确;
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但是海陆分布模型上无法体现,④错误;
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多,通过观察地球海陆分布图发现,世界上大部分陆地分布在北半球,正确。所以答案为①③⑤,选B。
10.(2025六上·龙岗期末)我们在模拟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的假说。对于这些假说很多人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下列表述更科学严谨的是 ( )。
A.在没有补充更多证据证明的前提下,这些假说都有可能
B.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直接照搬成绩较好的小组的实验数据
C.同样的方法,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最后要少数服从多数
D.模拟实验和现实一模一样
【答案】A
【知识点】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我用一个球作地球,用手电筒作太阳,太阳光照在地球上,转动地球,发现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处置,就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在完成昼夜交替现象假说过程中,发现除了书本上星现的四种假说外,还可以有其它的假说,所以在没有补充更多证据证明的前提下,这些假说都有可能。A符合题意。
11.(2025六上·龙岗期末)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西,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
A.各地不再有昼夜交替 B.太阳从西边升起
C.四季更替的次序变为冬夏秋春 D.地球将不再围绕太阳公转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方向决定了太阳的视运动方向以及昼夜交替等现象,而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决定的,与地球自转方向无关。由于地球自转方向变为自东向西,那么在地球上观察,太阳就会从西边升起,东边落下,故B选项正确。
12.(2025六上·龙岗期末)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两者的共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
B.两者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C.“日心说”的核心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D.“地心说”认为宇宙星辰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
【答案】C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A、无论是“日心说”还是“地心说”,都认同地球是一个球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B、无论是“日心说”还是“地心说”,两者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选项不符合题意;
C、“日心说” 的核心观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C项说法错误;
D、“地心说”认为宇宙星辰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13.(2025六上·龙岗期末)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 (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月球的公转 D.太阳的公转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存在时间的差异,其原因在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东边的地区先迎来黎明。故选A。
14.(2025六上·龙岗期末)龙龙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制了一个简易圭表,龙龙利用这个圭表每天在中午12点观察太阳影子长短的变化,记录了一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长夏短 B.夏长冬短 C.春长秋短 D.秋长春短
【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圭表是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察中午12点太阳影子的长短变化可以反映季节的变化。在北半球,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存在黄赤交角,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大,中午12点时太阳影子较短;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小,中午12点时太阳影子较长,即影子呈现冬长夏短的特点。而春季和秋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移动,太阳高度角及影子长度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且相对而言没有夏季和冬季那么明显的影子长短差异特征。故答案为A。
15.(2025六上·龙岗期末)第一位通过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的科学家是 ( )。
A.列文虎克 B.莱昂·傅科 C.施旺麦丹 D.托勒密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法国物理学家莱昂 傅科于 1851 年在巴黎先贤祠的穹顶上悬挂了一个长 67 米的钟摆,通过观察摆的摆动平面会发生顺时针方向的偏转,证明了地球在自转,这个摆被称为 “傅科摆”。“傅科摆” 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为人们认识地球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6.(2025六上·龙岗期末)岗岗研究“四季变化对生物行为的影响”,可以当作支持证据的是( )。
A.公鸡打鸣 B.大雁迁徙 C.蚂蚁搬家 D.老鼠偷食
【答案】B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家园,不同季节时所产生的典型现象不同,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同。A、公鸡打鸣是每天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季节变化无关,故A错误;
B、大雁迁徙是季节变化造成的动物行为,故B正确;
C、蚂蚁搬家主要受天气、食物等因素印象,与季节变化无关,故C错误;
D、老鼠偷食是动物的觅食行为,与季节变化无关,故D错误。
17.(2025六上·龙岗期末)在尝试取出核桃仁的过程中, ( )。
A.只有用核桃夹才可以取出核桃仁
B.用木棍、铁锤都可以取出核桃仁
C.只要用核桃夹取出的一定是完整的核桃仁
D.使用木棍和铁锤取不出核桃仁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用木棍、铁锤等工具在合适的操作下都可以尝试取出核桃仁,比如可以用木棍将核桃撬开,用铁锤适当敲击核桃使其破裂从而取出核桃仁,B选项正确。
18.(2025六上·龙岗期末)岗岗在给桌子安装螺丝时,同时使用了右图中的两种螺丝,它们的粗细和长短都一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的螺纹疏,拧起来更省力 B.乙的螺纹密,拧起来更省力
C.省力不省力,跟螺纹没关系 D.两个拧起来一样省力
【答案】B
【知识点】螺丝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螺纹是斜面的变形,螺纹越密,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两个螺杆同样粗细和长短中,B螺杆螺纹密,拧起来更省力。
19.(2025六上·龙岗期末)如图,岗岗分别在杠杆的B点位置和C点位置向下压撬棍,来撬动大石头。比较两者的用力大小( )。
A.无法判断 B.B点更省力 C.C点更省力 D.相同
【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如图所示,小明分别在杠杆的B点位置和C点位置向下压,来撬动大石头。比较两者的用力大小,C点更省力,因为C点动力臂最长。
20.(2025六上·龙岗期末)汽车的方向盘与下列哪种工具的原理相似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汽车的方向盘运用了轮轴原理,核桃夹、剪刀是运用了杠杆原理,水龙头是运用了轮轴原理,菜刀运用了斜面原理,故选项B符合题意。
21.(2025六上·龙岗期末)龙龙发现使用剪刀剪纸非常快速、省力,这是因为剪刀具有( )的结构特点。
A.轮轴和斜面 B.杠杆和斜面 C.杠杆和轮轴 D.撬棍和轮轴
【答案】B
【知识点】斜面;杠杆
【解析】【分析】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人们利用这些机械可以省力、省时间、改变力的方向,不同的简单机械各有特点,让它们优势组合,能够设计出更多的产品。剪刀是杠杆和斜面两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剪刀的连接轴是支点,手握的地方是动力点,剪刀口是阻力点。剪刀的刀刃是斜面的应用。
22.(2025六上·龙岗期末)下列模拟活字印刷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B.刷墨、拓印、晾制、检字
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 D.晾制、检字、刷墨、拓印
【答案】A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
23.(2025六上·龙岗期末)关于信息的交流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工具与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的交流传播无关
B.信息交流传播的方法能促进工具与技术的发展
C.工具与技术的发展能改变信息交流传播的方式
D.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的交流传播相互促进
【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与工具、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次传播革命都是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交流也离不开交流工具,所以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24.(2025六上·龙岗期末)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导线与指南针的角度的情况下,指针偏转最明显的是( )。
A.导线方向和指针方向一致 B.导线方向和指针方向垂直
C.导线和指针成30度角 D.导线和指针成60度角
【答案】A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通电导线磁力线呈环形分布在导线周围,因此,在模仿科学家“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的实验中,能使指南针的指针偏转最明显的是把通电导线拉直靠近指南 针的上方,与指南针方向一致,指针会偏转90°的角度。
25.(2025六上·龙岗期末)在直流排气扇中,起着接通电流并改变电流方向作用的结构是( )。
A.铁芯 B.换向器 C.外壳 D.线圈
【答案】B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在直流排气扇中,有小电机,起着接通电流并改变电流方向作用的结构是小电机中的换向器。
26.(2025六上·龙岗期末)某学习小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下表是实验记录单。比较实验( )可得出结论: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电磁铁(线圈匝数) 实验序号 电池的节数(节) 吸引大头针数量(枚)
20圈 ① 1 15
20圈 ② 2 24
20圈 ③ 3 36
40圈 ④ 1 44
40圈 ⑤ 2 52
40圈 ⑥ 3 56
A.①② B.④⑤ C.①④ D.②⑥
【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匝数,应该选择①和④进 行研究。故选C。
27.(2025六上·龙岗期末)下列物品靠近指南针时,不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是 ( )。
A.铁钉 B.磁铁 C.通电线圈 D.铜钉
【答案】D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A、指南针是磁铁制成的,磁铁能够吸引铁钉,因此,铁钉靠近指南针时,会发生偏转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指南针是磁铁制成的,因此,磁铁靠近指南针时,也会发生吸引或排斥,使得指南针发生偏转,故B不符合题意;
C、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因此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也会发生偏转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指南针是磁铁制成的,磁铁不能够吸引铜钉,铜钉也没有磁性,两者靠近时指南针不会发生偏转运动,故D符合题意。
28.(2025六上·龙岗期末)小科调查了家里用电器一天的使用情况,根据下表的调查记录,一天里耗电量最大的用电器是( ) 。
电视机 电冰箱 电饭煲 电热水壶
额定功率 200瓦 50瓦 1000瓦 1500瓦
一天累计工作时间 2小时 24小时 3小时 1小时
A.电视机 B.电冰箱 C.电饭煲 D.电热水壶
【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
【解析】【分析】A、电视机:耗电量=200瓦x2小时/1000=0.4千瓦时;
B、电冰箱:耗电量=50瓦x24小时/1000=1.2千瓦时;
C、电饭煲:耗电量=1000瓦x3小时/1000=3千瓦时;
D、电热水壶:耗电量=1500瓦x1小时/1000=1.5千瓦时;
比较这些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电饭煲的耗电量最大,为3千瓦时,故选C。
29.(2025六上·龙岗期末)我们使用的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A.树木 B.太阳 C.海藻 D.动物
【答案】B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太阳能
【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由几千万年前甚至数亿年前的微生物和动植物在高温、高压等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能源。太阳是自然界最大到的能量来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我们使用的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
30.(2025六上·龙岗期末)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的不同之处是( )。
A.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B.电磁铁可以吸引铝
C.普通磁铁南北极可以改变 D.电磁铁可以改变磁性强弱
【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电磁铁也是磁铁的一种,和磁铁一样都有磁性和南北极,但是电磁铁南北极可以改变,磁性强弱也可以改变。
31.(2025六上·龙岗期末)岗岗为了探究糖的含量对草履虫的影响,将同一水域获取的草履虫平均分成四份,每份20只草履虫,用糖和纯净水混合的培养液来培养草履虫,实验记录表如下:
组别 糖含量(%) 培养液(mL) 温度 (℃) 时间(天) 草履虫数量(只)
1 0.1 50 25 10 300
2 0.5 50 25 10 450
3 1 50 25 10 480
4 1.5 50 25 10 15
6 0.5 50 15 10 80
7 0 50 25 10 10
(1)分析上面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草履虫的生长繁殖不需要食物
B.温度不会对草履虫的繁殖有影响
C.糖的浓度越高,草履虫繁殖越快
D.适当添加糖的培养液,有利于草履虫的繁殖
(2)显微镜的目镜有10×、15×,物镜有20×、40×,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
A.200倍 B.300倍 C.400倍 D.600倍
(3)岗岗把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图像,为了将看到的草履虫移到视野中央,他可以( )。
A.向左移动玻片 B.向右移动玻片
C.向左移动显微镜 D.向右移动显微镜
(4)岗岗安放好显微镜后,在目镜中观察到黑乎乎一片,他需要先调整 处,直至看到一个亮的光圈;接着要旋转 处,抬高镜筒,安装好玻片标本;再眼睛观察D处,降低镜筒,防止压破玻片标本,然后慢慢抬升镜筒,直至出现清晰的图像。(填字母)
【答案】(1)D
(2)D
(3)B
(4)E;B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1)对比1、2、3 组与7组数据,7组糖含量为0,10天后草履虫数量仅为10只,而1、2、3组分别添加了不同量的糖,草履虫数量都比7组多,说明适当添加糖的培养液,有利于草履虫的繁殖,D选项正确。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当选择最大的目镜放大倍数和最大的物镜放大倍数时,可得到最大放大倍数,即600倍。
(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虚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题中草履虫在视野的左侧,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移动玻片,这样草履虫的图像就会向右移动到视野中央。
(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安放好显微镜后,发现目镜中黑乎乎的一片时,他需要先调整E反光镜处,直至看到亮的光圈;接着要旋转B调节旋钮处,抬高镜筒,并安装好玻片标本;再用眼睛边观察C物镜处,边降低镜筒,防止压破玻片标本;最后用眼睛观察A目镜处并慢慢抬升镜筒,直至出现清晰的图像。
32.(2025六上·龙岗期末)在《地球的运动》的单元学习中,龙龙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请根据你已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龙龙家住在深圳,他家的阳台每年总有一段时间阳光照射不到,其他时间都能照射到。龙龙猜测照射不到阳光的这一段时间,地球最可能运行到右图中的( )点附近。
A.A B.B C.C D.D
(2)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公转的是( )。
A.傅科摆 B.四季变化 C.太阳东升西落
(3)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龙龙让地球自转并且围绕着太阳公转,但是没有将地球倾斜着摆放,发现地球 (选填“能”或“不能”)产生昼夜交替。
(4)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那么四季变化 (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因为 。
【答案】(1)D
(2)B
(3)能
(4)不会;因为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没有变化,地球接受太阳的热量和照射的时长不会有变化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A为春分。冬至日影子最长,夏至日影子最短。龙龙家住在深圳,他家的阳台每年总有一段时间阳光照射不到,其他时间都能照射到。龙龙猜测照射不到阳光的这一段时间,地球最可能运行到右图中的D点附近。
(2)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的重要证据。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在不同位置,地球上同一地点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B选项正确。
(3)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只要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就会有面向太阳的一面被照亮形成白昼,背向太阳的一面处于黑暗形成黑夜,从而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主要是导致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等现象的重要因素,与昼夜交替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地球不倾斜摆放,仅通过自转也能产生昼夜交替。
(4)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有规律的往返运动。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多,为夏季;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少,为冬季;而在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以及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赤道的过程中,分别对应着北半球的秋季和春季,从而形成四季变化。
33.(2025六上·龙岗期末)岗岗在放学的路上,看到工人装货,工人将一块长木板的一头搭在货厢后面,慢慢地将货物沿着木板推进车厢(如图)。
(1)货物重150N,工人在木板上推货物所用的推力可能是 ( )。
A.小于150N B.等于 150N C.大于150N
(2)岗岗在课堂上也做过斜面的相关实验,记录如表。根据表格中实验1和实验2的操作情况,岗岗想研究的问题是 。
实验 坡度 斜面的光滑程度 物体重量 沿斜面的拉力
1 45° 粗糙 2N 1.6 N
2 45° 光滑 2N 1.2 N
3 30° 粗糙 2N 1.4 N
4 30° 光滑 2N ▲
(3)“▲”处漏填了一个数据,最有可能是( )。
A.1.8N B.1.0N C.2.4N
(4)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如果工人想要更省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点即可)
。
【答案】(1)A
(2)探究斜面的光滑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3)B
(4)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当倾斜角一定时斜面越光滑越省力。所以可以增加斜面的光滑程度来省力。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斜面;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货物重150N,工人在木板上推货物所用的推力可能是小于150N,因为斜面能够省力。
(2)根据表格中实验1和实验2的操作情况,岗岗想研究的问题是:在坡度和物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光滑程度对沿斜面拉力的影响。
(3)▲”处漏填了一个数据,最有可能是1.0N。
(4)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斜面能够省力,写斜面越光滑越省力,如果工人想要更省力,可以增加斜面的光滑程度来省力。
34.(2025六上·龙岗期末)为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减轻大气污染,很多国家都在推行新能源汽车。当前我们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
(1)在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是将 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汽车的电池中。在行驶过程中是将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成 能再转换成汽车前进的动能。化石能源属于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能源 (选填“是”或“不是”)清洁能源。
(2)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倒车,倒车就是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联系生活中电器的使用,我认为在设计电动汽车时,应通过改变( )从而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比较可行。
A.改变接入转子的电流方向
B.改变转子线圈缠绕的方向
C.改变接入线圈的电流大小
(3)要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其实就是要加快电动机的转速,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增大电动机外壳上的磁力
B.增加转子上线圈的圈数
C.改变转子上线圈的缠绕方向
(4)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能量的消耗和使用,然而许多能量的消耗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有哪些节能的好方法 (至少写出两点)
。
【答案】(1)电;电;不可再生;不是
(2)A
(3)C
(4)随手关灯,绿色出行,鼓励家长使用新能源汽车(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
(1)在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是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汽车的电池中。在行驶过程中是将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再转换成汽车前进的动能。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能源不是清洁能源。
(2)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倒车,倒车就是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联系生活中电器的使用,我认为在设计电动汽车时,应通过改变接入转子的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比较可行。
(3)要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其实就是要加快电动机的转速,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改变转子上线圈的缠绕方向。
(4)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生活中我们要节约能源,如随手关灯等。
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
1.(2025六上·龙岗期末) 周末,龙龙和同学去户外观察,没有带放大镜,他们可以用( )代替放大镜,把植物上较小的结构放大。
A.方形的水杯 B.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C.近视眼镜 D.普通玻璃片
2.(2025六上·龙岗期末) 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 (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平面镜
C.一块是凸透镜,另一块是平面镜
D.都是凹透镜
3.(2025六上·龙岗期末)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龙龙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接着换成高倍物镜观察,跟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视野里看到的( )。
A.细胞更大,数目更多 B.细胞更大,数目更少
C.细胞更大,数目不变 D.细胞不变,数目更少
4.(2025六上·龙岗期末) 人们一直在寻求能够观察到更小的物体的工具,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和组合放大镜相比,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更为复杂,以下操作排序正确的是( )。
①调焦 ②上片 ③安放 ④观察 ⑤对光
A.③⑤②①④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⑤④①②
5.(2025六上·龙岗期末) 岗岗知道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标本的6个步骤为“滴、撕、展、盖、染、吸”,他按步骤操作完成。他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有重合,且一个小方格内有多个小黑点,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用染色剂染色 B.撕表皮的时候撕得太厚
C.盖盖玻片时产生了气泡 D.没有调节反光镜对光
6.(2025六上·龙岗期末)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 )。
A.先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再将洋葱表皮放入并展平
B.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C.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再加一滴碘液,然后盖上盖玻片
D.直接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
7.(2025六上·龙岗期末) 龙龙对草履虫进行观察研究,用干草培养草履虫,倒入的培养液最好选用( )。
A.鱼缸里的水 B.自来水 C.凉开水 D.纯净水
8.(2025六上·龙岗期末) 下面对于微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土壤中、水中都可能有微生物
B.病毒和细菌都属于微生物
C.所有的微生物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D.绝大多数微生物都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9.(2025六上·龙岗期末) 龙龙在课堂上按要求制作了一个地球的海陆分布模型(如图),我们能够利用该模型解释的信息有( )。
①地球是个水资源丰富的星球;②地球内部有不同的圈层;③地球上分布有很多陆地版块;④地球会自转;⑤地球的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10.(2025六上·龙岗期末)我们在模拟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的假说。对于这些假说很多人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下列表述更科学严谨的是 ( )。
A.在没有补充更多证据证明的前提下,这些假说都有可能
B.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直接照搬成绩较好的小组的实验数据
C.同样的方法,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最后要少数服从多数
D.模拟实验和现实一模一样
11.(2025六上·龙岗期末)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西,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
A.各地不再有昼夜交替 B.太阳从西边升起
C.四季更替的次序变为冬夏秋春 D.地球将不再围绕太阳公转
12.(2025六上·龙岗期末)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两者的共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
B.两者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C.“日心说”的核心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D.“地心说”认为宇宙星辰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
13.(2025六上·龙岗期末)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 (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月球的公转 D.太阳的公转
14.(2025六上·龙岗期末)龙龙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制了一个简易圭表,龙龙利用这个圭表每天在中午12点观察太阳影子长短的变化,记录了一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长夏短 B.夏长冬短 C.春长秋短 D.秋长春短
15.(2025六上·龙岗期末)第一位通过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的科学家是 ( )。
A.列文虎克 B.莱昂·傅科 C.施旺麦丹 D.托勒密
16.(2025六上·龙岗期末)岗岗研究“四季变化对生物行为的影响”,可以当作支持证据的是( )。
A.公鸡打鸣 B.大雁迁徙 C.蚂蚁搬家 D.老鼠偷食
17.(2025六上·龙岗期末)在尝试取出核桃仁的过程中, ( )。
A.只有用核桃夹才可以取出核桃仁
B.用木棍、铁锤都可以取出核桃仁
C.只要用核桃夹取出的一定是完整的核桃仁
D.使用木棍和铁锤取不出核桃仁
18.(2025六上·龙岗期末)岗岗在给桌子安装螺丝时,同时使用了右图中的两种螺丝,它们的粗细和长短都一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的螺纹疏,拧起来更省力 B.乙的螺纹密,拧起来更省力
C.省力不省力,跟螺纹没关系 D.两个拧起来一样省力
19.(2025六上·龙岗期末)如图,岗岗分别在杠杆的B点位置和C点位置向下压撬棍,来撬动大石头。比较两者的用力大小( )。
A.无法判断 B.B点更省力 C.C点更省力 D.相同
20.(2025六上·龙岗期末)汽车的方向盘与下列哪种工具的原理相似 ( )
A. B.
C. D.
21.(2025六上·龙岗期末)龙龙发现使用剪刀剪纸非常快速、省力,这是因为剪刀具有( )的结构特点。
A.轮轴和斜面 B.杠杆和斜面 C.杠杆和轮轴 D.撬棍和轮轴
22.(2025六上·龙岗期末)下列模拟活字印刷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B.刷墨、拓印、晾制、检字
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 D.晾制、检字、刷墨、拓印
23.(2025六上·龙岗期末)关于信息的交流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工具与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的交流传播无关
B.信息交流传播的方法能促进工具与技术的发展
C.工具与技术的发展能改变信息交流传播的方式
D.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的交流传播相互促进
24.(2025六上·龙岗期末)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导线与指南针的角度的情况下,指针偏转最明显的是( )。
A.导线方向和指针方向一致 B.导线方向和指针方向垂直
C.导线和指针成30度角 D.导线和指针成60度角
25.(2025六上·龙岗期末)在直流排气扇中,起着接通电流并改变电流方向作用的结构是( )。
A.铁芯 B.换向器 C.外壳 D.线圈
26.(2025六上·龙岗期末)某学习小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下表是实验记录单。比较实验( )可得出结论: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电磁铁(线圈匝数) 实验序号 电池的节数(节) 吸引大头针数量(枚)
20圈 ① 1 15
20圈 ② 2 24
20圈 ③ 3 36
40圈 ④ 1 44
40圈 ⑤ 2 52
40圈 ⑥ 3 56
A.①② B.④⑤ C.①④ D.②⑥
27.(2025六上·龙岗期末)下列物品靠近指南针时,不能使磁针发生偏转的是 ( )。
A.铁钉 B.磁铁 C.通电线圈 D.铜钉
28.(2025六上·龙岗期末)小科调查了家里用电器一天的使用情况,根据下表的调查记录,一天里耗电量最大的用电器是( ) 。
电视机 电冰箱 电饭煲 电热水壶
额定功率 200瓦 50瓦 1000瓦 1500瓦
一天累计工作时间 2小时 24小时 3小时 1小时
A.电视机 B.电冰箱 C.电饭煲 D.电热水壶
29.(2025六上·龙岗期末)我们使用的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A.树木 B.太阳 C.海藻 D.动物
30.(2025六上·龙岗期末)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的不同之处是( )。
A.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B.电磁铁可以吸引铝
C.普通磁铁南北极可以改变 D.电磁铁可以改变磁性强弱
31.(2025六上·龙岗期末)岗岗为了探究糖的含量对草履虫的影响,将同一水域获取的草履虫平均分成四份,每份20只草履虫,用糖和纯净水混合的培养液来培养草履虫,实验记录表如下:
组别 糖含量(%) 培养液(mL) 温度 (℃) 时间(天) 草履虫数量(只)
1 0.1 50 25 10 300
2 0.5 50 25 10 450
3 1 50 25 10 480
4 1.5 50 25 10 15
6 0.5 50 15 10 80
7 0 50 25 10 10
(1)分析上面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草履虫的生长繁殖不需要食物
B.温度不会对草履虫的繁殖有影响
C.糖的浓度越高,草履虫繁殖越快
D.适当添加糖的培养液,有利于草履虫的繁殖
(2)显微镜的目镜有10×、15×,物镜有20×、40×,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
A.200倍 B.300倍 C.400倍 D.600倍
(3)岗岗把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图像,为了将看到的草履虫移到视野中央,他可以( )。
A.向左移动玻片 B.向右移动玻片
C.向左移动显微镜 D.向右移动显微镜
(4)岗岗安放好显微镜后,在目镜中观察到黑乎乎一片,他需要先调整 处,直至看到一个亮的光圈;接着要旋转 处,抬高镜筒,安装好玻片标本;再眼睛观察D处,降低镜筒,防止压破玻片标本,然后慢慢抬升镜筒,直至出现清晰的图像。(填字母)
32.(2025六上·龙岗期末)在《地球的运动》的单元学习中,龙龙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请根据你已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龙龙家住在深圳,他家的阳台每年总有一段时间阳光照射不到,其他时间都能照射到。龙龙猜测照射不到阳光的这一段时间,地球最可能运行到右图中的( )点附近。
A.A B.B C.C D.D
(2)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在公转的是( )。
A.傅科摆 B.四季变化 C.太阳东升西落
(3)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龙龙让地球自转并且围绕着太阳公转,但是没有将地球倾斜着摆放,发现地球 (选填“能”或“不能”)产生昼夜交替。
(4)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那么四季变化 (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因为 。
33.(2025六上·龙岗期末)岗岗在放学的路上,看到工人装货,工人将一块长木板的一头搭在货厢后面,慢慢地将货物沿着木板推进车厢(如图)。
(1)货物重150N,工人在木板上推货物所用的推力可能是 ( )。
A.小于150N B.等于 150N C.大于150N
(2)岗岗在课堂上也做过斜面的相关实验,记录如表。根据表格中实验1和实验2的操作情况,岗岗想研究的问题是 。
实验 坡度 斜面的光滑程度 物体重量 沿斜面的拉力
1 45° 粗糙 2N 1.6 N
2 45° 光滑 2N 1.2 N
3 30° 粗糙 2N 1.4 N
4 30° 光滑 2N ▲
(3)“▲”处漏填了一个数据,最有可能是( )。
A.1.8N B.1.0N C.2.4N
(4)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如果工人想要更省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点即可)
。
34.(2025六上·龙岗期末)为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减轻大气污染,很多国家都在推行新能源汽车。当前我们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
(1)在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是将 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汽车的电池中。在行驶过程中是将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成 能再转换成汽车前进的动能。化石能源属于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能源 (选填“是”或“不是”)清洁能源。
(2)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倒车,倒车就是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联系生活中电器的使用,我认为在设计电动汽车时,应通过改变( )从而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比较可行。
A.改变接入转子的电流方向
B.改变转子线圈缠绕的方向
C.改变接入线圈的电流大小
(3)要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其实就是要加快电动机的转速,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增大电动机外壳上的磁力
B.增加转子上线圈的圈数
C.改变转子上线圈的缠绕方向
(4)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能量的消耗和使用,然而许多能量的消耗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有哪些节能的好方法 (至少写出两点)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只要具有透明,中间厚凸起的结构比如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可以用它把植物上较小的结构放大。
2.【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成像组合,我们最终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平面镜在光学显微镜中一般是作为反光镜使用,用来反射光线照亮观察物体,并不是主要的成像镜片。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能用于光学显微镜的成像系统。所以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凸透镜,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从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放大倍数增大。根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个体就越大。而显微镜的视野范围是固定的,当放大倍数增大后,原来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多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其中一部分,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减少。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根据对显微镜的认识,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应该是取镜→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与记录。
5.【答案】B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如果撕表皮的时候撕得太厚,会导致多层细胞重叠在一起,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出现细胞重合的情况。同时,厚的表皮可能包含一些杂质或细胞内的一些结构相互重叠,看起来就像小方格内有多个小黑点,B选项符合题意。
6.【答案】B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先盖盖玻片,再进行染色,这样可以避免染液直接接触洋葱表皮细胞时可能对细胞造成的破坏或移动,也能使染液更均匀地浸润细胞。具体操作是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碘液在盖玻片下扩散,从而将洋葱表皮细胞染色,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通常在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中可以找到。鱼缸里的水含有各种微生物、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更接近草履虫自然生存的环境,有利于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所以用干草培养草履虫时,倒入鱼缸里的水作为培养液是比较合适的。
8.【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并不都是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有单细胞的如细菌、酵母菌等,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等,还有没有细胞结构的如病毒,C选项描述错误。
9.【答案】B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地球是个液态水丰富的星球,因此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①正确;
地球内部有不同的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但在海陆分布模型上没办法体现出来,②错误;
地球上分布有很多陆地版块,③正确;
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但是海陆分布模型上无法体现,④错误;
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多,通过观察地球海陆分布图发现,世界上大部分陆地分布在北半球,正确。所以答案为①③⑤,选B。
10.【答案】A
【知识点】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我用一个球作地球,用手电筒作太阳,太阳光照在地球上,转动地球,发现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处置,就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在完成昼夜交替现象假说过程中,发现除了书本上星现的四种假说外,还可以有其它的假说,所以在没有补充更多证据证明的前提下,这些假说都有可能。A符合题意。
11.【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方向决定了太阳的视运动方向以及昼夜交替等现象,而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决定的,与地球自转方向无关。由于地球自转方向变为自东向西,那么在地球上观察,太阳就会从西边升起,东边落下,故B选项正确。
12.【答案】C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A、无论是“日心说”还是“地心说”,都认同地球是一个球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B、无论是“日心说”还是“地心说”,两者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选项不符合题意;
C、“日心说” 的核心观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C项说法错误;
D、“地心说”认为宇宙星辰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13.【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存在时间的差异,其原因在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东边的地区先迎来黎明。故选A。
14.【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圭表是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察中午12点太阳影子的长短变化可以反映季节的变化。在北半球,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存在黄赤交角,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大,中午12点时太阳影子较短;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小,中午12点时太阳影子较长,即影子呈现冬长夏短的特点。而春季和秋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移动,太阳高度角及影子长度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且相对而言没有夏季和冬季那么明显的影子长短差异特征。故答案为A。
15.【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法国物理学家莱昂 傅科于 1851 年在巴黎先贤祠的穹顶上悬挂了一个长 67 米的钟摆,通过观察摆的摆动平面会发生顺时针方向的偏转,证明了地球在自转,这个摆被称为 “傅科摆”。“傅科摆” 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为人们认识地球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6.【答案】B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地球家园,不同季节时所产生的典型现象不同,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同。A、公鸡打鸣是每天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季节变化无关,故A错误;
B、大雁迁徙是季节变化造成的动物行为,故B正确;
C、蚂蚁搬家主要受天气、食物等因素印象,与季节变化无关,故C错误;
D、老鼠偷食是动物的觅食行为,与季节变化无关,故D错误。
17.【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用木棍、铁锤等工具在合适的操作下都可以尝试取出核桃仁,比如可以用木棍将核桃撬开,用铁锤适当敲击核桃使其破裂从而取出核桃仁,B选项正确。
18.【答案】B
【知识点】螺丝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高度相同的时候,斜面越长越省力。螺纹是斜面的变形,螺纹越密,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两个螺杆同样粗细和长短中,B螺杆螺纹密,拧起来更省力。
19.【答案】C
【知识点】杠杆
【解析】【分析】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如图所示,小明分别在杠杆的B点位置和C点位置向下压,来撬动大石头。比较两者的用力大小,C点更省力,因为C点动力臂最长。
20.【答案】B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汽车的方向盘运用了轮轴原理,核桃夹、剪刀是运用了杠杆原理,水龙头是运用了轮轴原理,菜刀运用了斜面原理,故选项B符合题意。
21.【答案】B
【知识点】斜面;杠杆
【解析】【分析】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人们利用这些机械可以省力、省时间、改变力的方向,不同的简单机械各有特点,让它们优势组合,能够设计出更多的产品。剪刀是杠杆和斜面两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剪刀的连接轴是支点,手握的地方是动力点,剪刀口是阻力点。剪刀的刀刃是斜面的应用。
22.【答案】A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
23.【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与工具、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次传播革命都是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交流也离不开交流工具,所以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24.【答案】A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通电导线磁力线呈环形分布在导线周围,因此,在模仿科学家“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的实验中,能使指南针的指针偏转最明显的是把通电导线拉直靠近指南 针的上方,与指南针方向一致,指针会偏转90°的角度。
25.【答案】B
【知识点】电动机
【解析】【分析】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在直流排气扇中,有小电机,起着接通电流并改变电流方向作用的结构是小电机中的换向器。
26.【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匝数,应该选择①和④进 行研究。故选C。
27.【答案】D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A、指南针是磁铁制成的,磁铁能够吸引铁钉,因此,铁钉靠近指南针时,会发生偏转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指南针是磁铁制成的,因此,磁铁靠近指南针时,也会发生吸引或排斥,使得指南针发生偏转,故B不符合题意;
C、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因此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也会发生偏转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指南针是磁铁制成的,磁铁不能够吸引铜钉,铜钉也没有磁性,两者靠近时指南针不会发生偏转运动,故D符合题意。
28.【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
【解析】【分析】A、电视机:耗电量=200瓦x2小时/1000=0.4千瓦时;
B、电冰箱:耗电量=50瓦x24小时/1000=1.2千瓦时;
C、电饭煲:耗电量=1000瓦x3小时/1000=3千瓦时;
D、电热水壶:耗电量=1500瓦x1小时/1000=1.5千瓦时;
比较这些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电饭煲的耗电量最大,为3千瓦时,故选C。
29.【答案】B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太阳能
【解析】【分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由几千万年前甚至数亿年前的微生物和动植物在高温、高压等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能源。太阳是自然界最大到的能量来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我们使用的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
30.【答案】D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电磁铁也是磁铁的一种,和磁铁一样都有磁性和南北极,但是电磁铁南北极可以改变,磁性强弱也可以改变。
31.【答案】(1)D
(2)D
(3)B
(4)E;B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1)对比1、2、3 组与7组数据,7组糖含量为0,10天后草履虫数量仅为10只,而1、2、3组分别添加了不同量的糖,草履虫数量都比7组多,说明适当添加糖的培养液,有利于草履虫的繁殖,D选项正确。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当选择最大的目镜放大倍数和最大的物镜放大倍数时,可得到最大放大倍数,即600倍。
(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虚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题中草履虫在视野的左侧,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移动玻片,这样草履虫的图像就会向右移动到视野中央。
(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安放好显微镜后,发现目镜中黑乎乎的一片时,他需要先调整E反光镜处,直至看到亮的光圈;接着要旋转B调节旋钮处,抬高镜筒,并安装好玻片标本;再用眼睛边观察C物镜处,边降低镜筒,防止压破玻片标本;最后用眼睛观察A目镜处并慢慢抬升镜筒,直至出现清晰的图像。
32.【答案】(1)D
(2)B
(3)能
(4)不会;因为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没有变化,地球接受太阳的热量和照射的时长不会有变化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A为春分。冬至日影子最长,夏至日影子最短。龙龙家住在深圳,他家的阳台每年总有一段时间阳光照射不到,其他时间都能照射到。龙龙猜测照射不到阳光的这一段时间,地球最可能运行到右图中的D点附近。
(2)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的重要证据。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在不同位置,地球上同一地点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B选项正确。
(3)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只要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就会有面向太阳的一面被照亮形成白昼,背向太阳的一面处于黑暗形成黑夜,从而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主要是导致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等现象的重要因素,与昼夜交替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地球不倾斜摆放,仅通过自转也能产生昼夜交替。
(4)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有规律的往返运动。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多,为夏季;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少,为冬季;而在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以及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赤道的过程中,分别对应着北半球的秋季和春季,从而形成四季变化。
33.【答案】(1)A
(2)探究斜面的光滑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3)B
(4)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当倾斜角一定时斜面越光滑越省力。所以可以增加斜面的光滑程度来省力。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斜面;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货物重150N,工人在木板上推货物所用的推力可能是小于150N,因为斜面能够省力。
(2)根据表格中实验1和实验2的操作情况,岗岗想研究的问题是:在坡度和物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光滑程度对沿斜面拉力的影响。
(3)▲”处漏填了一个数据,最有可能是1.0N。
(4)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斜面能够省力,写斜面越光滑越省力,如果工人想要更省力,可以增加斜面的光滑程度来省力。
34.【答案】(1)电;电;不可再生;不是
(2)A
(3)C
(4)随手关灯,绿色出行,鼓励家长使用新能源汽车(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
(1)在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是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汽车的电池中。在行驶过程中是将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再转换成汽车前进的动能。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能源不是清洁能源。
(2)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倒车,倒车就是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联系生活中电器的使用,我认为在设计电动汽车时,应通过改变接入转子的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比较可行。
(3)要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速度,其实就是要加快电动机的转速,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改变转子上线圈的缠绕方向。
(4)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生活中我们要节约能源,如随手关灯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