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8.1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具有共同祖先
8.1.1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8.1.2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8.2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8.2.1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8.2.2生物的进化总体上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趋势
8.2.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考点
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原始大气成分:由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组成,
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
①______。
2.生命起源的过程:原始大气 简单有机物 复杂有机物 原始生命。
3.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②__________。
4.证据:米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上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
物质。
氧气
原始海洋
考点
2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的方法:①________。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
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②______和③______之处。
比较法
相同
不同
2.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④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⑤______,生物越⑥______,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发掘的生
物化石结构越⑦______,生物越⑧______,以陆生生物为主。
.在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中发现,其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推
断出鸟类可能是由⑨__________进化而来。
化石
简单
低等
复杂
高等
爬行动物
(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
进行对比,发现它们虽有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推断出它们可能
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学证据(细胞色素):生物间组成细胞色素 的氨基酸差异越
大,亲缘关系越⑩____;反之,亲缘关系越 ____。
远
近
(1)植物的进化历程
(2)动物的进化历程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
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 ______到 ______、由低等到高等、由
水生到陆生。
简单
复杂
3.生物进化的历程
考点
3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者,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是
《物种起源》。
2.自然选择学说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①__________,适
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生存斗争
3.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和联系
(1)核心内容
(2)联系
生物的变异一般是②________的,而自然选择是③______的,决定着生物
的进化方向。
不定向
定向
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增强,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逐渐降低,体现了抗生素对细菌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命题点
1
生命的起源
1.(2023通辽)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闪电
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
√
命题点
2
生物进化的历程
2.(2024长沙)研究表明被子植物是由原始的裸子植物进化而来,这体现
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A.由水生到陆生 B.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体积小到体积大
√
3.(2024河北)2022年,在河北围场早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完整的古七鳃
鳗化石(如图所示)。对该化石研究得知,古七鳃鳗具有鳃孔、背鳍和尾
鳍等结构特征,与现存的七鳃鳗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围场在早白垩纪时期有古七鳃鳗分布
B.古七鳃鳗具有鳃孔和鳍,适于陆地生活
C.现存的七鳃鳗可能由古七鳃鳗进化而来
D.古七鳃鳗化石是研究七鳃鳗进化的直接证据
[解析] 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故古七鳃鳗具有鳃孔和鳍,适于水中生
活。故选B。
√
4.(2023河北模拟)如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两个地层中曾挖掘出
物种A和物种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低等
B.物种A一定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
C.在Ⅰ层内一定能找到物种A的化石
D.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层
√
命题点
3
自然选择学说
5.(2024湖南)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
这种生存技巧( )
A.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利于躲避敌害
C.不利于捕食 D.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
6.(2024眉山)除草剂等化学产品的广泛使用,不仅对生物产生直接作用,
也会带来一些未知的长期影响。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随着草甘膦
(一种除草剂)的长期使用,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逐渐增强。运用达尔
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甘膦使牵牛花产生了抗性变异
B.牵牛花与草甘膦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
C.牵牛花抗性增强是由于产生了定向变异
D.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永远有利于自身生存
√
[解析] 牵牛花在繁殖过程中本身就存在着变异,并不是草甘膦使牵牛花
产生了抗性变异,A错误。牵牛花与草甘膦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最终生
存下来的都是抗性强的牵牛花,B正确。变异都是不定向的,牵牛花抗性
增强是草甘膦选择的结果,C错误。生物产生的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
变异,随着环境的变化,牵牛花对草甘膦的抗性并不都是有利的,因此不
会永远有利于自身生存,D错误。故选B。
命题点
4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综合考查
7.(2024宁夏)八年级学生到博物馆研学,他们参观了恐龙等生物化石并
听取了解说员的讲解,对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恐龙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解析]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
故选C。
√
8.(2024达州)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
探求,人们对生物进化过程的认识将越来越接近历史原貌。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
B.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只能找到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
C.米勒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产生蛋白质等有机物
D.由于滥用抗生素,细菌出现了抗药性变异
√
9.如图所示,在A、B、C三个不同地层中都有发现生物
化石,表格记录了部分动物出现的地质年代,请据此分
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动物化石种类 化石被发现的地层 距今年数
低等鱼类 ① 5亿7 000万年
海洋无脊椎动物 ② 24亿年
鸟类和哺乳类 ③ 2亿2 500万年 万年
(1)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总是出现
在越 ______的地层里。
古老
(2)在图中___(填字母)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
较简单、低等。在图中___(填字母)地层中形成化石的
生物结构较复杂、高等。
(3)表中的①②③表示的岩层分别是______(填字母)。
(4)在生物的进化证据中,______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化石
(5)有资料表明, 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从森林变
为较干燥的草原,大象的臼齿变得更长更坚硬,以便能
磨碎比树叶更坚韧的草叶。从变异对生物的利、害关系
角度分析,大象臼齿的变异属于______变异。按照达尔
有利
选择
文的进化理论,非洲东部环境对大象臼齿的进化具有______作用。(共27张PPT)
第1讲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单元网络建构
2022 年版课标大概念:
概念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遭有机物,直接或问接地为其
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国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概念7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概念8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来自共同相先,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4.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4.1.6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
7.1 生物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产生后代
7.1.2生物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繁殖后代
考点
1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概念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①_________,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
合,由②______直接产生新
个体的生殖方式
特点 后代具有③______的遗传特性; 繁殖速度慢 后代只具有④______的遗传
特性;繁殖速度快
应用 种子繁殖 嫁接、扦插、植物组织培养
相同点 都能产生新个体,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和发展 受
精卵
母体
双亲
母体
无性生殖方式有:
分裂生殖——草履虫、细菌;
出芽生殖——酵母菌;
孢子生殖——藻类、苔藓、蕨类;
营养生殖——直接用营养器官繁殖,如马铃薯块茎繁殖;
组织培养——草莓的组织培养。
2.无性生殖的应用
(1)嫁接
嫁接的步骤示意图
.概念:把一个植物体的枝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
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方法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后植株枝
条(芽)上所结的果实表现为⑤______的性状
接穗
.嫁接成功的关键:确保接穗与砧木的⑥________(分生组织)紧密结合
在一起,以确保接穗成活。
.优点:既能保持⑦______的优良性状,又能加快开花结果。
.实例:柿树、苹果、梨、桃等果树。
(2)扦插
.概念: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
宜的温度下长成一个新植株。
.实例:甘薯、杨柳、月季等容易生根的植物。
形成层
接穗
(3)植物的组织培养
.概念:利用⑧______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
的生物技术。
.优点:繁殖速度⑨____,可以培育无病毒植株。
.应用:康乃馨扩增繁殖;培育烟草脱毒苗;小麦、水稻选育新品种等。
无性
快
考点
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①________
___和②__________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
2.昆虫的发育类型
类型 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 卵 幼虫____ 成虫 卵______ 成虫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蛹
若虫
类型 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特点 有蛹期,幼虫与成虫有明显 差异,有羽化和蜕皮现象 没有蛹期,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羽化,但有蜕皮现象
举例 家蚕、蝴蝶、蜜蜂、蝇、蚊等 蝗虫、蟋蟀、螳螂、蜻蜓等
相同点 都是⑤______生殖、⑥______受精、卵生,且发育的起点都 是⑦________,都属于变态发育 有性
体内
受精卵
(1)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幼虫的长大而生长,因此在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中有蜕皮现象(“蜕”的是外骨骼)。蜕皮是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2)完全变态发育的农业害虫主要在幼虫时期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不完全
变态发育的农业害虫,其若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业造成危害,但蝗虫在成虫期
啃食农作物枝叶,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3)完全变态发育的家蚕,为增加蚕丝产量,应该设法增长幼虫期。
考点
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青蛙为例)
1.两栖动物的生殖
(1)生殖过程:求偶 抱对 受精。雄蛙鸣叫能吸引雌蛙,雌、雄蛙抱对
有利于同时排卵、排精,提高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机会,进而提高受精率。
(2)生殖特点:①______生殖、②______受精、卵生。
有性
体外
2.两栖动物的发育
发育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精卵______ 幼蛙 ______
发育方式 ⑤______发育
呼吸方式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⑥____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
用⑦____呼吸,⑧______辅助呼吸
环境条件 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环境
蝌蚪
成蛙
变态
鳃
肺
皮肤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是昆虫发育的两种类型,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
只有变态发育。
考点
4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鸡卵的结构和功能
鸡卵的结构示意图
【识图要点】
结构 功能
卵壳 保护和减少水分散失;表面有许多气孔,保证胚胎发
育时能够进行⑤__________
卵壳膜 起保护作用
⑥______ 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保护卵细胞
系带 固定卵细胞
气体交换
气室
结构 功能
卵细 胞 卵黄膜 相当于细胞膜,主要起保护作用
卵黄 相当于细胞质,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
⑦______ 内含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胚盘
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⑧______受精、卵生。
(2)发育过程:一般包括⑨______、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
⑩________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但也有例外,
如杜鹃鸟没有筑巢、孵卵和育雏行为。
体内
求偶
育雏
命题点
1
植物的生殖
1.(2024山西)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嫁接的方法,培育出一株“双色月月红”
(能开出两个月季品种的花朵)。这一方法利用了植物的(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分裂生殖
2.(2024无锡)下列图示中,表示植物嫁接的是( )
√
√
3.(2024河北)飘飞的杨絮来自杨的雌株。用杨的雄株枝条扦插繁育新植
株,逐渐替换雌株,是解决杨絮飘飞的一种方法。下列实例中,与杨的扦
插不属于同一种生殖方式的是( )
A.玉米杂交育种 B.人参组织培养 C.桃的嫁接 D.体细胞克隆牛
[解析] 杨的扦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玉米的
杂交育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属于有性生殖。人参组织培养、桃的嫁接、体细胞克隆牛都没有经过两性
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选A。
√
命题点
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4.(2024宁夏)“蜻蜓点水”描述的是蜻蜓产卵的现象。蜻蜓的发育经过受
精卵 若虫 成虫三个时期。下列与蜻蜓的发育过程相同的生物是
( )
A.蝗虫 B.苍蝇 C.家蚕 D.蚊子
√
5.(2024兰州)如图是蝴蝶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示意图,其发育类型与发育
过程分别为( )
A.完全变态发育、
B.完全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不完全变态发育、
√
6. [建模](2024巴中)如图是动物发
育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发育时期的动物名称。
下列说法你不能认同的是( )
A.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受精卵
B.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一个B蛹期
C.若用此图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则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
D.某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 ,则为完全变态发育
√
[解析] 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
若虫 成虫三个时期,可表示为图中的受精卵 ,
A正确。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
成虫四个时期,比蝗虫多了一个B蛹期,B正确。青蛙的
生殖特点是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形成,C错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
精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时期,可表示为受精卵 ,D正
确。故选C。
命题点
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7.(2024重庆)研究人员在缙云山发现了一种两栖类新物
种,命名为缙云掌突蟾。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幼体用鳃呼吸 B.皮肤裸露
C.在水中产卵 D.体温恒定
√
命题点
4
鸟的生殖和发育
8.[中华文化·古代诗词](2024长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描述的鸟类繁殖行为是( )
A.求偶 B.筑巢 C.孵卵 D.育雏
9.(2024江西)“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儿歌中的小燕子每年飞回繁殖地产卵,产出的受精鸟
卵(如图)能孵化成雏燕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
命题点
5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考查
10.(2023兰州)下列有关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B.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蝗虫的发育需经历蛹期 D.鸟卵中的胎盘将来发育成雏鸟
√(共42张PPT)
第2讲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7.2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
7.2.1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2.2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片段,随配子由亲代传给子代
7.2.3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
7.2.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7.2.5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可以引起生物变异
7.2.6杂交育种、转基因等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
考点
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指亲子间的①______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②______,如父母卷舌,儿子不卷舌。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相似
差异
2.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如人的肤色、血
型、豌豆的花色等。
(2)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③______性状的④______表现形式。如人的
有耳垂和无耳垂、双眼皮和单眼皮;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等。
相对性状的判断依据:必须同时满足“两同一不同”,即同种生物、同一性
状、不同表现形式。
同一
不同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
【识图要点】
.过程:利用⑤________技术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核未融合的受精卵
内,再将受精卵注入代孕小鼠的⑥________内,生出的小鼠个体较大。
.结论:⑦______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基因
输卵管
基因
(2)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
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⑧______基因所
控制的性状。
(3)基因和性状的关系:生物的性状是由⑨______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
否表现,还受到⑩______因素的影响。如同一根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
分因所处环境不同而颜色不同。
转入
基因
环境
考点
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及其关系
(1)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
载体,主要由 分子和⑤________分子构成。每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
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蛋白质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⑥________结构。
(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⑦______片段。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是
⑧______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4)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双螺旋
成对
数量关系 一条染色体上通常有⑨___个分子,即染色体数 分
子数;一个 分子上有⑩______个基因
包含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
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 ______传递给子代。
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
(2)传递的“桥梁”: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
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3)传递过程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
细胞)中,染色体是 ______存在
的,基因也是 ______存在的。在
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都要减少 ______。
.受精卵中的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
成对
成对
一半
父方
母方(与前一空可互换)
自 ______,另一条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图解
(1)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①______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②______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
表示(如 )。
判断性状的显性和隐性的方法
“无中生有,有为隐性”,如亲代都是高茎,子代中出现了矮茎,则矮
茎为隐性性状;“有中生无,有为显性”,如亲代为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后
代全为高茎,矮茎没有了,则高茎是显性性状。
显性
隐性
2.禁止近亲结婚
(1)我国民法典规定:③______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原因:近亲携带相同④____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更大,近亲结婚后
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直系
(1)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或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2)优生优育的措施:遗传咨询;婚前检查、产前诊断等。
隐
考点
4
人的性别遗传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人类的染色体:人的体细胞中含有①____对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
和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男性和女性都是②____对。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性一对,用③____表示;女性
一对,用④____表示。
(2)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甲
乙
性别 男性 女性
性染色体组成
生殖细胞中染 色体组成 22条常染色体 或22条常染 色体 22条常染色体 ___
体细胞中染色 体组成 22对常染色体 ____ (或44条常染色体 ) 22对常染色体
(或44条常染色体 )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性别决定过程图
(1)男性、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
⑨___染色体的精子和含⑩___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
即含 ___染色体的卵细胞。
(2)子代性别决定:人的性别是由 ____染色体决定的,生男生女取决于
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含染色体的精子与含 染色体的精子的比例为
_____,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各为。含 染
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 ______;含 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 ______,所
以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性
女性
男性
考点
5
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特点
(1)普遍性: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不定向性:变异是①________的,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对自身发展有利。
2.变异的类型
(1)可遗传变异:由②__________的变化引起的,能遗传给后代。如在
太空培育的太空椒。
(2)不可遗传变异:由③__________引起的,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
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如用模具培育出的方形西瓜。
不定向
遗传物质
环境因素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人工选择育种:利用生物的自然变异现象,通过④__________的方
法,将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选择出来。如人工选择繁育高产奶牛。
(2)杂交育种:通过杂交方法获得新品种。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高产
抗倒伏小麦。
(3)诱变育种:通过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等方法诱导基因突变,选育新
品种。如诱变出的太空椒。
人工选择
命题点
1
相对性状的判断
1.(2024齐齐哈尔)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短毛与狗的长毛 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C.小刚的A型血和小明的A型血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
命题点
2
转基因技术
2.(2024新疆)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
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该过程主要应用
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 B.组织培养 C.嫁接 D.克隆
√
命题点
3
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3. [模型制作](2024河北)
同学们用 打印技术制作了表示细胞核、染色
体、和基因关系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表
示的是(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 D.基因
4.(2024乐山)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32对,其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
精卵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32对、32对、32对 B.32条、32条、32条
C.32条、32条、32对 D.32对、32对、32条
√
√
5.(2024聊城)如图表示人的生殖过程
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子代体细胞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
B.子代细胞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子代体细胞核中的 一半来自父方
D.男孩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
√
命题点
4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6.(2024长沙)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 控制)。
一个白化病患者(其父母肤色正常)和一个肤色正常的人婚配,下列推测
正确的是( )
A.白化病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 B.该患者的子女一定患白化病
C.患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或 D.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 基因
√
[解析] 父母肤色正常,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
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则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 控
制,A错误。该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为 ,肤色正常的人基因组成为
或 ,两者婚配,子女控制肤色的基因组成可能带有显性的正常肤色
的基因A,故子女不一定患白化病。子女控制肤色的一对基因中,其中一
条一定来自患者,故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 基因,B错误,D正确。父
母肤色正常,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则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患者父亲
的基因组成为 ,C错误。故选D。
7.(2024苏州)先天性耳聋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某
家族该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用和 分别表示控制相关性状的显性基
因和隐性基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C.8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可能是或
D.9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解析] 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
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根据第Ⅱ
代5号和6号夫妇的子代中出现了患病的10号,
可说明该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其后代9号个体正常,其基因组成有两种:或,其中 ,
由此得出,其携带此病的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D正确。故选C。
A正确。用和 分别表示控制相关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第Ⅲ代10
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其基因分别来自第Ⅱ代5号和6号,则5号和6号个
体的基因组成都是,B正确。第Ⅱ代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8号个体
的基因分别来自第Ⅱ代3号和4号,则8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 ,C错误。
5号和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 ,遗传图解如下:
命题点
5
人的性别遗传
8.(2024河北)蝇子草有雌株和雄株之分,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
蝇子草体细胞中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正常情况下,蝇子草
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11条常染色体染色体 B.11条常染色体 染色体
C.22条常染色体染色体 D.22条常染色体 染色体
√
命题点
6
生物的变异
9.(2024北京昌平区)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水渠旁的小麦比大田中间的长势好
B.路灯下植物落叶时间比自然环境晚
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容易变黑
D.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
命题点
7
遗传和变异的综合考查
10.(2024河北)遗传病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了解遗传病发病规律,
能规避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基
因、控制。基因组成为 的个体性状表现正常,但不能剧烈运动。在
氧气充足和缺氧条件下,观察不同基因组成个体的红细胞形态如表所示。
基因组成 氧气条件
氧气充足 圆饼状 圆饼状 圆饼状
缺氧 圆饼状 部分圆饼状,部分镰刀状 镰刀状
(1)贫血往往与红细胞异常有关。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
(2)在不同的氧气条件下,基因组成为 个体的红细胞形态不同。这说
明红细胞形态是由基因组成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运输氧
环境
回答下列问题。
(3)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过患镰状细胞贫血的女儿,可推断镰状
细胞贫血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这对夫妇又生了一个性状
表现正常的男孩,该男孩基因组成为 的概率为__。
隐性
[解析] 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过患镰
状细胞贫血的女儿,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
有的性状,因此镰状细胞贫血为隐性性状,
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又生了一个性
状表现正常的男孩,基因组成为的概率是 。
(4) [实验方案设计]利用显微镜判断(3)题中男孩的
基因组成。简要写出可行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在缺氧的条件下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①都是圆饼状,证明基因组成是;②部分圆饼状,部分镰刀状,证明基因组成是
[解析] 在缺氧的条件下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①都是圆饼状,证明基因
组成是;②部分圆饼状,部分镰刀状,证明基因组成是 。
11.(2024湖南)果蝇的长翅、残翅受一对基因控制,如图甲、乙所示。
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选用一只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果蝇作为亲代,进行
多次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一代)全为长翅。再让子一代长翅果蝇雌、雄
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二代)果蝇的性状和占比如图丙所示,请
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为______性状。
显性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选用一只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果蝇作为亲代,进
行多次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全为长翅。再让子一代长翅果蝇雌、雄个体进
行杂交,得到的子二代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所占比 ,可判断长翅为显性
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
(2)亲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____(填序号)。
③
[解析] 亲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对应图乙中的③。
(3)图丙中,子二代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的数量比是_____,其中长翅果蝇
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________(填序号)。
①或②
[解析] 图丙中,子二代果蝇的长翅占,残翅占 ,长翅与残翅的
数量比是,遗传图解如下:其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或 ,对
应图乙中的①②。
(4) [建模]从子二代中任取一只长翅果蝇,与多只残
翅果蝇杂交。若其子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例约为_____,则该长翅果蝇基
因组成是;若其子代____________,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 。
全部为长翅
[解析] 从子二代中任取一只长翅果蝇,与多只残翅果蝇杂交。若其子代
的长翅与残翅的比例约为,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 ;若其子代全
部为长翅,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 。
(5)研究发现,将刚孵化的残翅果蝇幼虫放在 的环境中培养,会得
到一些翅长接近长翅果蝇的成虫,这些成虫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
又都是残翅果蝇。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和环境
[解析] 将刚孵化的残翅果蝇幼虫放在 的环境中培养,会得到一些翅
长接近长翅果蝇的成虫,这些成虫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又都是残
翅果蝇。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