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问题探讨
1、图中共有几种细胞?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有那些共同的结构?
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成熟的人体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请举一两个例子,说说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
如1: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的作用。
如2: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的性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不同生物的不同细胞的差异,是遗传物质不同造成的结果。
3、这些形态各异的细胞,人们是如何观察得到的?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2
1.显微镜的结构
机械部分
光学部分
镜座
镜柱
倾斜关节
镜臂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镜筒
载物台
转换器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压片夹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低倍镜观察
取镜
安放
对光
压片
调焦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找
移
调
转
低倍镜下找到物像
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节细准焦,使物像清晰
3.目镜与物镜
螺纹 镜长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
物镜
无
有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
物镜
4.低倍镜与高倍镜
物镜大小 视野亮度 细胞数 视野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低
高
亮
暗
多
少
大
小
5.显微镜成像原理
成像结果
显微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上
上
【思考】
若要把下图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该往什么方向移?
小结:移动标本方向与物象偏向方向相同。(“偏哪移哪”)
实际标本:
观察到的物象
6.有关放大倍数的问题
放大的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大的倍数是该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表面积或者体积
【探究 实践】
一、实验目的:
1、使用高培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二、材料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水绵、菠菜叶、洋葱、永久装片、血图片、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生理盐水等
三、方法步骤:
1、每小组自选2种材料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记录结果。
3、观察永久装片和血涂片。
细胞名称 形态特征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情境创设
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思考:上面的这些细胞的共同点有哪些?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原核生物:
大肠杆菌
霍乱弧菌
淋病球菌
1、细菌
2、放线菌
注意!
一般“菌”前面有“杆”“球”“螺旋”“弧”都属于细菌。乳酸菌,醋酸菌,根瘤菌也是细菌。
色球蓝细菌 颤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3、蓝细菌
发菜
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
如:水体富营养化——水华
状如发丝、呈黑蓝色——发菜
蓝细菌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
细胞质
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核糖体
自养生物
4、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生物:
植物
动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观察下面的两幅图片,完成导学单的表格: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差异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壁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核
染色体
举例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 放线菌 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
霉菌、大型真菌)
共同点 多数有(支原体无细胞壁)
植物细胞和真菌有,动物细胞没
有细胞壁
无真正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有拟核
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无染色体,环状的DNA分子
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
白质组成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
②各种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1、多样性:形态、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
总结: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③细胞学说“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所有细胞
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
2、统一性:
①各种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