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归纳亚洲气候特点,掌握分析某大洲气候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归纳欧洲的气候特征。
2.通过图文资料分析亚洲、欧洲的河流特征,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3.运用图文资料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了解亚洲、欧洲经济发展情况及地区发展差异,认识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自主学习】 亚洲的气候特征
1、读亚洲气候空白图,写出A—I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A___________气候 B__________气候 C___________气候
D__________ 气候 E__________气候 F___________气候
G___________气候 H__________气候 I___________气候
【合作探究】
读课本P6-7的内容及图片,完成以下内容
1.(1)亚洲面积广大,跨____、____、____三带,且地形复杂,除______________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因此亚洲气候特征____________。
(2)读图分析:赤道附近与北极圈附近气温对比;阿拉伯半岛与长江流域降水对比;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对比。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图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图
总结特征一:亚洲气候深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气候_____________。
2.(1)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2)读图分析:青岛、兰州、喀什降水及气温年变化对比。
总结特征二:受_______因素影响,亚洲气候_________特征显著。
3.(1)亚洲季风气候由低纬到高纬依次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科普视频并结合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图,分析亚洲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原因。
(3)设问:冬夏季风造成北京的气候冬季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
总结特征三:受________因素影响,亚洲气候____________典型。
4.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因素),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总结提升】如何描述某区域气候特征
1.结合描述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读课本P6图7-10,找出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出欧洲气候特点。
2.请从海陆因素、纬度因素、洋流因素和地形因素四方面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原因。
学习活动二:大河众多的亚洲
【自主学习】亚洲的河流和湖泊
1.结合课本P9在图7-15亚洲的主要河流及湖泊分布图中描出表格中的河流并补充表格内容。
河流 流向 注入 特征
长江 长度、流量均居亚洲首位、世界 。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湄公河 在中国境内称为 ,是亚洲 的国际性河流。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结冰期较长。
恒河 自西北向东南 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河 自东北向西南 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巴基斯坦。
塔里木河 自西向东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 结合亚洲主要河流发源示意图,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 ,呈 流向周边海洋,中西部干旱地区分布有较多的 。
3.亚洲分布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湖泊, 是世界最深、亚欧大陆面积最大的 ,死海是世界上 的湖泊(咸水湖),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水湖)。
【合作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分析亚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自主学习】欧洲的河流
1.从图中找出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出它们分别注入的水域。
2.读图7-18,多瑙河和莱茵河各流经了哪些国家?
【合作探究】
1.从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分析欧洲河流的分布特点。
2.查阅相关知识,分析多瑙河和莱茵河为什么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学习活动三: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自主学习】亚洲和欧洲的人口
1.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 、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和菲律宾。
2.欧洲总人口居世界各大洲的第三位,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 的大洲。
【合作探究】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
1.读图7-20,说一说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疏?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亚欧大陆北部和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自主学习】亚洲和欧洲的经济
1.亚洲经济发展特点
(1)发展速度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 ,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逐步由低端的原材料加工和简单的零部件制造,向研发、设计、数字化、智能化等产业价值链的 迈进。
(2)亚洲国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 。
2. 结合课本P13活动题总结欧洲经济发展特点
(1)整体发展水平 。(2) 分布集中。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合作探究】欧洲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1.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显著的气候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季风气候
2.与亚洲相比,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 )
A.海洋性特征显著 B.大陆性特征显著
C.气温差别明显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3.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
4.不属于欧洲河流特点的是 ( )
A.河流短小 B.流量小
C.航运价值大 D.流量大,流量稳定
5.亚洲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南部 B.亚洲的北部、东部
C.亚洲的南部、西部 D.亚洲的东部、西部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自主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
1.温带大陆性 地中海 热带沙漠 高山高原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苔原 热带雨林
【合作探究】
1.(1)寒温热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复杂多样
(2)赤道气温高,北极圈附近气温低 阿拉伯半岛降水少,长江流域降水多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
总结特征一:纬度、海陆、地形地势 复杂多样
2.(1)温带大陆性气候
(2)自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年较差越来越大
总结特征二:海陆 大陆性
3.(1)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2)亚洲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3)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总结特征三:海陆 季风气候
【总结提升】
(1)气候类型的数量,三种以上为复杂多样;一种或两种以XX气候类型为主
(2)显著的气候特征,大陆性或海洋性。
(3)典型或独特的气候类型。
(4)气候分布格局,如半环状、以某条重要的纬线对称、受地形影响为狭长的条带状等。
4.纬度因素:亚洲北部深入到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因此,亚洲既有热带气候,也有温带、寒带气候。
海陆因素: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海陆跨度大,各地距海远近不同。
【学以致用】
温 热 温带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
2.(1)海陆因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区距海近。
(2)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3)洋流因素: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4)地形因素: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学习活动二:大河众多的亚洲
1.自西向东 太平洋 第一;自西向东 太平洋;自北向南 太平洋 澜沧江 流经国家;自南向北 北冰洋;印度洋;印度洋;内流河
2.中部高原山地 辐射状 内流河
3.贝加尔湖 淡水湖 海拔最低 里海 咸水湖
【合作探究】
气候:①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中西部地区降水少,分布有较多的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广大;②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广,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数量多且多大河如长度和流量均居亚洲首位的长江;
地形: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辐射状分布。
【自主学习】欧洲的河流
1. 三条河流分别注入里海、黑海、北海。
2. 多瑙河:德、奥、斯、匈、克、塞、罗、保、摩、乌(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莱茵河:瑞、德、法、荷
【合作探究】
1.(1)受平原地形影响,河流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河流水量丰富,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
(3)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短小,绝大多数为外流河。
2.(1)流域内全年温和,河流无结冰期。
(2)流域内全年降水多且降水均匀,河流水量大、水位稳定。
(3)流经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流程长、流速慢。
(4)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学习活动三 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自主学习】亚洲和欧洲的人口1.亚洲 中国 印度 日本 2.最低
【合作探究】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
1.亚洲的东部、南部和欧洲的西部人口分布稠密;亚洲的北部、中部、西部和欧洲的北部人口分布稀疏。
2. 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亚洲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早
【自主学习】
1.(1)快 日益凸显 渐次提升 中高端(2)差异明显
2.较高 发达国家
【合作探究】
(1)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2)工业革命最早在欧洲兴起,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达标训练】
1.D 【解析】考察亚洲的气候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分布广。
2.A 【解析】欧洲大陆轮廓支离破碎,平原面积广,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侧,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大。
3.A 【解析】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亚洲中部的高原山地,呈辐射状流向四周。
4.B 【解析】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降水较丰富,河流流量大且稳定。
5.A 【解析】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经济发达,适合人类居住;北部纬度高气温低,西部气候干旱降水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时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大河众多的亚洲 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区域认知:运用图文资料,归纳亚洲气候特点,掌握分析某大洲气候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归纳欧洲的气候特征。
综合思维:通过图文资料分析亚洲、欧洲的河流特征,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人地协调力:运用图文资料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了解亚洲、欧洲经济发展情况及地区发展差异,认识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多媒体播放课件P2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的冰天雪地、亚洲东南部的热带风光、亚洲东部的鱼米之乡、亚洲中西部的沙漠。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学习活动一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自主学习】 亚洲的气候特征
读亚洲气候空白图(课件P3图),写出A—I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A 温带大陆性 气候 B 地中海 气候
C 热带沙漠 气候 D 高原山地 气候
E 热带季风 气候 F 亚热带季风 气候
G 温带季风 气候 H 苔原 气候
I 热带雨林 气候
【合作探究】
读课本P6-P7的内容及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1)亚洲面积广大,跨 寒、温、热 三带,地形复杂,除 温带海洋性 气候外,其他气候类型都有分布,因此亚洲气候类型 多样 。
(2)读课件P6图分析:赤道附近与北极圈附近气温对比;阿拉伯半岛与长江流域降水对比;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对比。
参考答案:赤道附近气温高,北极圈附近气温低;阿拉伯半岛降水少,长江流域降水多;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
总结特征一:亚洲气候深受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因素影响,气候类型多样。
2.(1)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参考答案: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读课件P7图分析:青岛、兰州、喀什降水及气温年变化对比。
参考答案:自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总结特征二:受海陆因素影响,亚洲各地降水量差别显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3.(1)亚洲季风气候由低纬到高纬依次分布有哪几种类型
参考答案: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观看课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的科普视频,并结合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图,分析亚洲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原因。
参考答案: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总结特征三:受海陆因素影响,亚洲季风气候典型。
4.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因素),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多样的原因。
参考答案:纬度因素:亚洲北部深入到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因此,亚洲既有热带气候,也有温带和寒带气候。
海陆因素: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但各地距海远近不同。
地形地势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
【总结提升】如何描述某区域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的数量,三种以上为复杂多样;一种或两种以XX气候类型为主。
(2)显著的气候特征,如大陆性或海洋性。
(3)典型或独特的气候类型。
(4)气候分布格局,如半环状、以某条重要的纬线对称、受地形影响为狭长的条带状等。
【学以致用】欧洲的气候分布特点
1.结合描述某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读图7-10(课本P6或课件P12图),找出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出欧洲气候特点。
2.请从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因素三方面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1)海陆因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区距海近。(2)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3)地形因素: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学习活动二 大河众多的亚洲
【自主学习一】 亚洲的河流和湖泊
1.结合课件P17(课本P9图7-15)亚洲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在图中描出表格中的河流并补充表格内容。
河流 流向 注入海洋 特征
长江 自西向东 太平洋 长度、流量均居亚洲首位、世界 第三 位
黄河 自西向东 太平洋 中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湄公河 自北向南 太平洋 在中国境内称 澜沧江 ,是亚洲 流经国家最多 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北冰洋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结冰期较长
恒河 自西北 向东南 印度洋 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河 自东北 向西南 印度洋 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巴基斯坦
塔里木河 自西向东 —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2.结合课件P18亚洲主要河流发源示意图,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 中部高原山地 ,呈 辐射状 流向周边海洋,亚洲中西部的干旱地区分布有较多的 内流河 。
3.亚洲分布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湖泊, 贝加尔湖 是世界最深、亚欧大陆面积最大的 淡水湖 ,死海是世界上 海拔最低 的湖泊(咸水湖), 里海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属于 咸水湖 。
【合作探究一】 结合已学知识,分析亚洲的气候和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参考答案:气候:①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中西部地区降水少,分布有较多的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广大;②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广,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数量多且多大河,如长度和流量均居亚洲首位的长江。
地形: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辐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自主学习二】 欧洲的河流
1.读图7-2,找出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说出它们各自注入的水域。
参考答案:三条河流分别注入里海、黑海、北海。
2.读课件P22(课本P11图7-18),多瑙河和莱茵河各流经了哪些国家
参考答案:多瑙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摩尔多瓦、乌克兰10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莱茵河: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荷兰6个国家。
【合作探究二】
1.从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分析欧洲河流的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1)受平原地形影响,河流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河流水量丰富,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运。
(3)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较为短小,绝大多数为外流河。
2.查阅相关知识,分析多瑙河和莱茵河为什么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参考答案:(1)流域内全年温和,河流无结冰期。
(2)流域内全年降水多且均匀,河流水量大、水位稳定。
(3)流经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流程较长、流速慢。
(4)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学习活动三 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自主学习一】 亚洲和欧洲的人口
1. 亚洲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中国 、 印度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日本 和菲律宾。
2.欧洲总人口居世界各大洲第三位,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 最低 的大洲。
【合作探究一】 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
1.读课件P24(课本P12图7-20)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图,说一说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疏。
参考答案: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人口稠密;亚欧大陆北部和亚洲西部人口稀疏。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亚欧大陆北部和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参考答案: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亚洲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自主学习二】 亚洲和欧洲的经济
1.亚洲经济发展特点
(1)发展速度 快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 日益凸显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渐次提升 ,逐步由低端的原材料加工和简单的零部件制造,向研发、设计、数字化、智能化等产业价值链的 中高端 迈进。
(2)亚洲国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明显 。
2.结合课本P13活动题,总结欧洲经济发展特点
(1)整体发展水平 较高 。
(2) 发达国家 分布集中。目前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合作探究二】 欧洲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2)工业革命最早在欧洲兴起,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本节课引导学生运用图文资料,重点学习了亚洲和欧洲的气候、河流,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自然要素之间联系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区域内部的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增强了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通过简要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的区域地理背景,形成从地理视角看待、探究世界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不足之处是创设的问题情境如果选择当前社会热点和各地富有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亚洲和欧洲相关地理问题的好奇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第七章 亚洲及欧洲
第2课时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大河众多的亚洲 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导 入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 运用图文资料,归纳亚洲气候特点,掌握分析某大洲气候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归纳欧洲的气候特征。
综合思维:通过图文资料分析亚洲、欧洲的河流特征,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运用图文资料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了解亚洲、欧洲经济发展情况及地区发展差异,认识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自主学习】读亚洲气候空白图,写出A—I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A___________气候
B__________气候
C___________气候
D__________气候
E___________ 气候
F 气候
G___________气候
H__________气候
I____________气候
学习活动一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温带大陆性 地中海
热带沙漠
高山高原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苔原
热带雨林
【合作探究】读课本P6-7的内容及图片,完成以下内容
1.(1)亚洲面积广大,跨____、____、____三带,且地形复杂,除______________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因此亚洲气候特征____________。
寒 温 热 温带海洋性 的 复杂多样
(2)读图分析:赤道附近与北极圈附近气温对比;阿拉伯半岛与长江流域降水对比;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对比。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图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图
特征一:亚洲气候深受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因素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赤道气温高,北极圈附近气温低;阿拉伯半岛降水少,长江流域降水多;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
特征二:受海陆因素影响,亚洲各地降水量差别显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2.(1)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2)读图分析:青岛、兰州、喀什降水及气温年变化对比。
温带大陆性气候
自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年较差越来越大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广。
特征三:受海陆因素影响,亚洲季风气候典型。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4.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因素),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纬度因素:亚洲北部深入到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因此,亚洲既有热带气候,也有温带、寒带气候。
海陆因素: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海陆跨度大,各地距海远近不同。
地形地势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归纳和描述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气候类型的数量,三种以上为复杂多样;一种或两种以XX气候类型为主
(2)显著的气候特征,如大陆性或海洋性。
(3)典型或独特的气候类型。
(4)气候分布格局,如半环状、以某条重要的纬线对称、受地形影响为狭长的条带状等。
方法总结
学以致用
读图,说一说亚洲和欧洲各有下列哪几种气候类型分布。
①热带沙漠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⑤地中海气候 ⑥热带雨林气候
亚洲:①②④⑤⑥
欧洲:③④⑤
1.结合描述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读课本P6图7-10,找出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出欧洲气候特点。
读图,说一说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1月、7月气温有什么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利物浦与漠河1月平均气温相差超过30℃?
由西向东,1月气温递减,7月气温变化不大;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递减。利物浦受西风和暖流影响,漠河受冬季风影响。
读下表所列的资料,说一说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毫米)特点,并判断两地各属哪种气候类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气温 5.2 4.7 5.2 7.2 10.1 12.8 14.4 14.1 12.6 9.6 7.3 5.4
甲降水 101 81 71 64 69 70 76 102 89 130 119 136
乙气温 10.3 11.2 12.7 14.1 16.5 19.3 21.3 21.8 20.3 17.1 13.5 11.3
乙降水 86 82 80 54 40 19 4 5 38 82 109 93
甲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均匀;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
2.请从海陆因素、纬度因素、洋流因素和地形因素四方面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原因。
(1)海陆因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区距海近。
(2)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3)洋流因素: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4)地形因素: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学习活动二 大河众多的亚洲
阅读
水系和流域
河流就像是树叶上的叶脉,干流像主脉,大大小小的支流像侧脉。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水系。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个集水区域称为该河流的流域。相邻的流域之间以高地分隔,高地两侧的流水顺着地面斜坡分别流入不同的水系。这些高地称为相邻水系或流域之间的分水岭。
【自主学习】
1.结合课本P9图7-15亚洲的主要河流及湖泊分布,在图中描出表格中的河流并补充表格内容。
2. 结合亚洲主要河流发源示意图,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 ,呈 流向周边海洋,中西部干旱地区分布有较多的 。
3.亚洲分布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湖泊, 是世界最深、亚欧大陆面积最大的 ,死海是世界上 的湖泊(咸水湖),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亚洲主要河流发源示意图
内流河
中部高原山地
辐射状
贝加尔湖
淡水湖
海拔最低
里海
长江的长度(6 300多千米)和年径流量(约10000亿米3)均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长 江
湄公河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死海——世界上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
巴尔喀什湖——湖水东咸西淡的内陆湖
【合作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分析亚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①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中西部地区降水少,分布有较多的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广大;②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广,东部和南部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数量多且多大河,如长度和流量均居亚洲首位的长江。
地形: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辐射状分布。
【自主学习】
1.读图,找出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说出它们分别注入的水域。
2.读图7-18,多瑙河和莱茵河各流经了哪些国家?
三条河流分别注入里海、黑海、北海。
多瑙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摩尔多瓦、乌克兰10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莱茵河:流经瑞士、德国、法国、荷兰4个国家。
学习活动三 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自主学习】亚洲和欧洲的人口
1.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目前人口过亿的国家有 、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和菲律宾。
2.欧洲总人口居世界各大洲的第三位,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 的大洲。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
46.08亿人(2021年)
亚洲人口超1亿的国家
中 国
度印
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
日 本
菲律宾
亚洲
中国
印度
日本
日本
【合作探究】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①说一说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②分析亚欧大陆北部和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
①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人口稠密;亚欧大陆北部和亚洲西部人口稀疏。
② 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亚洲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习活动三 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46.08亿人(2021年)
【自主学习】亚洲和欧洲的经济
1.亚洲经济发展特点
(1)发展速度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 ,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逐步由低端的原材料加工和简单的零部件制造,向研发、设计、数字化、智能化等产业价值链的 迈进。
(2)亚洲国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 。
2. 结合课本P13活动题,总结欧洲经济发展特点。
(1) 分布集中,整体发展水平 。
(2)目前欧洲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日益凸显
中高端
差异明显
较高
渐次提升
快
发达国家
世界发达国家的分布
(1)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2)工业革命最早在欧洲兴起,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合作探究】欧洲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
课堂小结(共15张PPT)
第二课时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大河众多的亚洲 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自主预习案
进阶训练案
自主预习案
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亚洲面积广大,地跨 三带,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2.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年降水量差异显著。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 特征显著。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① 气候。
3.季风气候典型: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明显。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图中②为 气候,③为 气候,④为 气候。
寒、温、热
大陆性
温带大陆性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由于特殊的海陆位置,亚洲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但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大河众多的亚洲
1.亚洲大江大河很多。 的长度和流量均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位。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2.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 ,呈 流向周边海洋。
3.亚洲中西部地形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以及荒漠、半荒漠地区分布有较多的 河,如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等。
长江
湄公河
高原山地
辐射状
内流
4.亚洲分布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湖泊。比如, 是世界最深、亚欧大陆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咸水湖), 因湖水东咸西淡而闻名,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三、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 的大洲。目前,世界人口超过1亿人的国家有14个,其中 个分布在亚洲。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许多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开始了
进程。当前,亚洲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贝加尔湖
死海
巴尔喀什湖
里海
最多
7
工业化
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如日本、以色列、新加坡等属于
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众多国家都属于 .
国家。
发达
发展中
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辐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据此完成 1~2 题。
1.一位同学在阅读亚洲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后,将找到的部分河流进行了分类(见下表),该同学这样划分的标准是( )
A.河流长度 B.河流流向
C.注入大洋 D.流经国家
进阶训练案
湄公河、长江、黄河 鄂毕河、勒拿河 印度河、恒河
C
2.亚洲众多大河的分布形态可以用下面哪个简图来表示 ( )
3.下列关于亚洲、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B.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欧洲发展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工业革命最早在欧洲兴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亚洲国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D
A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条穿越不同气候类型区的自驾旅游线路。读亚洲气候类型和旅游线路示意图,完成4~5题。
4.出发地植被终年常绿,其气候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5.沿图中①→②→③→④线路行进,以下见闻可信的是( )
A.气温逐渐降低 B.植被逐渐茂密
C.河湖逐渐增多 D.人口逐渐增多
D
A
6.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探究资料:亚洲河流及气候类型简图。
探究过程:
(1)读图可知,亚洲的大河多呈辐射状流向周边海洋,主要是因为
。
(2)黄河、长江等河流的流量差异大,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3)黄河、长江下游都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
(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或降水)
河流
(4)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探究结论: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