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苏教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棵小树苗长成一棵大树,它的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重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
01
通过实验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
02
PART 01
光合作用的原料
24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体由“土壤汁”构成,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物质完全来自土壤。
光合作用的原料
a
b
c
土壤100千克
柳树2.5千克
5年后
只浇水
约99.9千克
约 82.5千克
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17
光合作用的原料
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水
植物生长需要水
五年前 五年后 改变量
柳树 2.5kg 82.5kg
土壤 100kg 99.9kg
2.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1.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呢?
+80kg
-0.1kg
植物生长增加的重量来自水
×
光合作用的原料
一段时
间后
实验一
一段时
间后
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植物能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二
一段时
间后
一段时
间后
植物生长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原料
一段时间后
普利斯特莱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植物生长需要__________,并能产生__________。
二氧化碳
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失败的原因?
甲
乙
光合作用的原料
英格豪斯的实验
实验 结论
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后来科学家的实验 (英格豪斯的实验)
植物生长需要水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
植物生长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
PART 02
光合作用的产物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发现并
提出问题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科学探究的第二步
假设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实验
1.假如绿叶在光下确实产生了淀粉,你如何检验淀粉的存在?
科学探究的第三步
2.如何确定叶片中的淀粉就是绿叶在光下产生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
3.本实验为何就选择叶进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观看视频: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暗处理
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
目的?
部分遮光
照光
如何遮?
目的?
耗尽原有的淀粉
上下两面都遮住
产生淀粉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取下黑纸片脱色
为什么要脱色?如何脱色?
滴加碘液
显色
结果?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第四步
叶片颜色的变化 遮光部分 未遮光部分
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
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黄白色
不变蓝
黄白色
变蓝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淀粉
1. 淀粉是一种贮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
2. 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子或果实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
结论: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淀粉
光合作用不仅可以产生淀粉,还可以产生其他有机物。
1.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观看视频: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
(1) 将带细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发生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细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产生。
(2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实验结果分析
2.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利用__________,把_______和______转变成______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 _______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原料:
场所:
条件:
产物:
光能
二氧化碳
水
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CO2)、水(H2O)
叶绿体
光
有机物(贮存了能量)、氧气(O2)
课堂小结
一、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二、光合作用反应式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叶绿体
1.植物的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这一“反应”的实质是( )。
A.把有机物中的能量转变成光能
B.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C.利用光能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D.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D
课堂练习
2.人们在饲养金鱼时,常在鱼缸中放些新鲜水草,主要目的是( )
A.加快鱼缸中有机物的分解
B.清除金鱼的粪便
C.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课堂练习
C
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