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30 00:3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年春学期黄桥东区域七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命题人:七年级命题组 审核人:安广成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1分)
1.《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618年
2.隋朝开通了大运河,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 方便隋炀帝南巡
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方的边防
3.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此举”(开凿运河)之“功”是
A.大运河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
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D.大运河方便了帝王的游玩
隋朝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改革制度 C.发展生产 D.开通大运河
5. 唐太宗说:“昔为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又说:“汉武穷兵三十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已,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这表明唐太宗治理少数民族的方式是
A.和亲  B.治好国家,增强凝聚力 C.册封  D.建立管辖机构
6. 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千家室。”请问:诗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7.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①颁布“推恩令”,巩固统一 ②重视农业,减免赋役 ③创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所示农具创制于
A.汉朝 B.三国时期 C.隋朝 D.唐朝
9.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六学。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历史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XX。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赵公子、陈公子、书童。旁白:赵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李小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开始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11.“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 唐太宗时期 B. 唐高祖时期
C. 唐玄宗时期 D. 武则天统治时期
12.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二种”指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13.韩愈曾指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白居易也称颂“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那么,二人所称颂的是
①李白 ②杜甫 ③李商隐 ④杜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究的”——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指的中国人是当时的
  A 汉朝人 B 唐朝人 C 宋朝人 D 元朝人
15.在无锡拍摄《大唐歌飞》时,导演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根据唐朝的历史,在唐玄宗的书房里摆上道具,下列东西你不应该放进去的是
A.《史记》 B.《唐律疏议》  C.唐三彩  D.《清明上河图》
16.下列各项能反映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是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 “和同为一家” D.“唐风洋溢奈良城”
17. 学习了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繁荣与开放
C.由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8.《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19.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20.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识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
该工程开凿于哪位皇帝时?在当时有何历史地位?(2分)
该项工程以哪里为中心?北达哪里?(1分)
在该项工程中,通过淮水连接起来的是哪两段运河?(1分)
(4)观察此图,请你写出隋炀帝巡游江南从洛阳南下余杭所经过的运河依次河段。(1分)
古人评论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1分)
(6)胡曾在《汴水》中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你认为隋朝二世而亡是因为这条运河吗?为什么?(1分)
22.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9分)
【贞观之治】
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2分)
【和同一家】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2分)
【制度创新】
(3) 根据右图回答材料二中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了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六部中哪个部门负责接待?(1分)
材料三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4) 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
策动的。唐代新政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1分)
【开放交流】
材料四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 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3分)
23.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右图)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
    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
    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所对应的政权名称。(2分)
(2)材料二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1分)
(3)材料三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4)材料三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1分)
(5)概括这三段材料所反映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1分)
24.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朝代 南 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货币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四: 两宋时期,中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2分)
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1分)
材料二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问它的名称是什么?《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3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2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D B C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B D D B B B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21.(1)①隋炀帝 (1分)
②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1分)。
(2)洛阳(0.5分) 涿郡(0.5分)。
(3)通济渠 邗沟(1分)。
(4)通济渠,邗沟,江南河(1分,错一个即不给分)。
(5)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1分)
(6)不是;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暴虐无道所导致的。(1分)
(1)唐太宗(或:李世民) (1分);
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其他符合题意也可)。(1分)
(2)藏族(1分) 文成公主(1分)
(3)礼部(1分)
(4)科举制(1分)
(5)玄奘西行(1分) 鉴真东渡(1分)
不畏艰难险阻(其他符合题意也可)(1分)
23.(1)A. 辽或契丹族 B. 北宋(2分)
(2)澶渊之盟 (1分)
(3)靖康之变 (1分)
(4)女真族(1分)
(5)民族政权并立(1分)
24.(1)南宋(或两宋、宋朝);(1分)
黄河流域;(0.5分)长江流域。(0.5分)
(2)太湖流域。(1分)
(3)活字印刷术(1分) 交子(1分) 瓦舍(1分)
(4)南方地区相对和平的环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统治者的重视等。(2分)(说明:答对1点得1分,满分2分,言之有理即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