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土地资源与农业(课件16张 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中图版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5.2土地资源与农业(课件16张 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中图版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3 08:12: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学习目标】
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土地资源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指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运用地图,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并会分析原因。
3.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基本国策,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保护意识。
4.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一: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自主学习】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1.土地资源是人类 的最基本的的资源,建造房屋、种植作物、修筑道路、开发矿藏等,都离不开土地。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有 、 、 、 、建设用地、水域水面和其他土地。 和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大部分草地和其他土地集中分布在 地区。
3.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1)总量 ,但人均占有量 。(2)山地 ,平原 。(3)高质量耕地 ,后备耕地资源 。
学习活动二 中国农业的分布
【自主学习】中国农业的分布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 、 、 和 等。
2.发展农业要 , 我国东部季风区 , , 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分布区。南方降水较多,是我国 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主要种植等作物;北方降水偏少,是我国 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 、棉花等旱地作物。
3.我国的林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地形)地区;我国的三大林区为: 、西南林区和 。
4.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 区的高原和高山上。 、新疆、
、 等省级行政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是我国主要的 基地。
【合作探究】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见课件第10页)
(1)说出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土地类型。
(2)合作探究完成下表。
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水田
旱地
草地
林地
难以利用土地
【合作探究】我国主要农业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
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农产品分布图”,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活动。(见课件第11页)
(1)我国季风区内主要分布着什么农业部门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有何差异
(2)我国非季风区内主要分布着什么农业部门
学习活动三 生态环境保护
【自主学习】生态环境保护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 、 、 和 等,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 亩,“  、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合作探究】生态环境的保护
1.土地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土地资源。
2.举出身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读下面漫画,这组漫画说明了什么
(1)      (2)
(3)       (4)
4.(1)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把什么作为基本国策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图片反映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学习活动四 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自主学习】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应该在抓紧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合作探究】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的实例。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1.我国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建筑用地
2.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长白山地 B.横断山区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下图示意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图。读图,回答3~4题。
3.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沙漠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5.我国人均耕地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流失严重 B.人口不断增加
C.住房面积不断扩大 D.各类建筑用地不断增多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一: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自主学习】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1.赖以生存和发展
2.耕地 、 园地 、 林地 、 草地  耕地 林地 西部内陆
3.(1)多 少 (2)多 少 (3)少 匮乏
学习活动二 中国农业的分布
【自主学习】中国农业的分布
多样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因地制宜 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 水田  水稻 
 旱地   小麦  
3. 山地 东北林区  南方林区 
4.西部非季风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畜牧业
【合作探究】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1)参考答案:A表示的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表示的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C表示的是草地,D表示的是林地。
(2)参考答案: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分别填 湿润区  平原、丘陵  半湿润区 平原、丘陵 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湿润区 山地 干旱区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合作探究】我国主要农业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
2.(1)参考答案:我国季风区内主要分布有种植业、林业和渔业。其中种植业在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明显,以北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棉花等,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等;林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地区,我国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渔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
(2)参考答案:我国非季风区内主要分布有畜牧业。我国四大牧区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学习活动三 生态环境保护
【自主学习】生态环境保护
1.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和农田污染
2.18亿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合作探究】 生态环境的保护
1.参考答案:土地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持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人为破坏,则会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2.参考答案: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等。
3.参考答案:(1)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大量耕地。(2)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3)乱砍滥伐,加剧水土流失。(4)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
4.(1)参考答案: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参考答案: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②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③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④在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土壤沙化、土地盐渍化。
学习活动四 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自主学习】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因地制宜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合作探究】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袁隆平与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无土栽培;机械化种植棉花;现代化蛋鸡养殖。
1.C【解析】考察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由饼状图可知30.29%的林地占比最大。
2.D【解析】考察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四川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耕地且多为水田,A、B是我国主要的林地分布区。C是戈壁荒漠,不可利用的土地类型。
3.A【解析】①、②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国东部季风区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雨热同期,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分布区。北方降水偏少,是我国旱地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等旱地作物;南方降水较多,是我国水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
4.D【解析】④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和高山上,是我国畜牧业的分布地区。
5.B【解析】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住房面积不断扩大,各类建筑用地不断增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区域认知: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土地资源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指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综合思维:运用地图,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并会分析原因。
人地协调观: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基本国策,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保护意识。
综合思维: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有一种资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还为我们提供了居所。大家知道是哪种资源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说得很好。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产、生活的空间。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利用土地的呢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大屏幕上的图片信息,说出土地的利用方式。(播放大屏幕)
学习活动一 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自主学习]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1.土地资源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最基本的资源,建造房屋、种植作物、修筑道路、开发矿藏等,都离不开土地。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有 耕地 、 园地 、 林地 、 草地 、建设用地、水域水面和其他土地。 耕地 和 林地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大部分草地和其他土地集中分布在 西部内陆 地区。
3.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1)总量 多 ,但人均占有量 少 。(2)山地 多 ,平原 少 。(3)高质量耕地 少 ,后备耕地资源 匮乏 。
学习活动二 中国农业的分布
[自主学习]中国农业的分布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多样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 种植业 、 林业 、 畜牧业 和 渔业 等。
2.发展农业要 因地制宜 , 我国东部季风区 土壤肥沃 , 气候温暖 , 雨热同期 ,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分布区。南方降水较多,是我国 水田 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主要种植 水稻 等作物;北方降水偏少,是我国 旱地 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 小麦 、棉花等旱地作物。
3.我国的林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山地  (地形)地区。我国的三大林区为: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和 南方林区 。
4.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 西部非季风区 的高原和高山上。 内蒙古 、新疆、 西藏 、 青海 等省级行政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是我国主要的 畜牧业 基地。
[合作探究1]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见课件第10页)
(1)说出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土地类型。
参考答案:A表示的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表示的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C表示的是草地,D表示的是林地。
(2)合作探究完成下表。
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旱地  半湿润区  平原、丘陵
草地  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林地  湿润区  山地
难以利用土地  干旱区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合作探究2]我国主要农业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
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农产品分布图”,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活动。(见课件第11页)
(1)我国季风区内主要分布着什么农业部门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有何差异
参考答案:我国季风区内主要分布有种植业、林业和渔业。其中种植业在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明显,以北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棉花等,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等;林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地区,我国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渔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
(2)我国非季风区内主要分布着什么农业部门
参考答案:我国非季风区内主要分布有畜牧业。我国四大牧区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学习活动三 生态环境保护
[自主学习]生态环境保护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 土地荒漠化 、 水土流失 、 土地盐渍化 和 农田污染 等,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我国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
2.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 18亿 亩,“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合作探究]生态环境的保护
1.土地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土地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持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人为破坏,则会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2.举出身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等。
3.读下面漫画,这组漫画说明了什么
(1)      (2)
(3)       (4)
参考答案:(1)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大量耕地。(2)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3)乱砍滥伐,加剧水土流失。(4)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
4.(1)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把什么作为基本国策
参考答案: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图片反映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②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③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④在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土壤沙化、土地盐渍化。
学习活动四 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自主学习]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应该在抓紧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不断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合作探究]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的实例。
参考答案:袁隆平与超级杂交水稻试验田;无土栽培;机械化种植棉花;现代化蛋鸡养殖。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大量丰富的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复杂的地理事物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紧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例如,在讲解农业生产与土地资源关系时,引入当地农业发展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本地农业类型选择与土地资源条件的相关性,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增强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评价,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环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第五章 自然资源与产业活动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导入: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有一种资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还为我们提供了居所。大家知道是哪种资源吗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土地资源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指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综合思维:运用地图,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并会分析原因。
人地协调观: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基本国策,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保护意识。
综合思维: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建造房屋
种植农作物
植树种草
修筑道路
开发矿藏
放牧牛羊
土地资源很重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的资源
草地
水田耕地
林地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旱作耕地
沙漠
戈壁
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1.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2.山地多,平原少。
3.高质量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中国农业的分布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在土地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中国农业的分布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江南水田插秧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
中国农业的分布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东北大平原的耕地
中国农业的分布
草原和草地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青藏高原北部的羌塘高原的草原
01
活动:探究学习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说出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土地类型。
2.合作探究完成下表。
A表示的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表示的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C表示的是草地,D表示的是林地。
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水田
旱地
草地
林地
难以利用土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半湿润区  平原、丘陵 
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湿润区  山地 
干旱区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01
活动:探究学习
我国主要农业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
1.我国季风区内主要分布着什么农业部门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有何差异
2.我国非季风区内主要分布着什么农业部门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地形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气候特征
农业部门或农作物
耕地 水田(南方) 平原 季风区 湿热多雨 水稻
旱地(北方) 降水偏少,气温略低 小麦、棉花
林地 山地 降水多,气温低 林业(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草地 高原 非季风区 气候干旱 畜牧业
我国非季风区内主要分布有畜牧业。我国四大牧区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的危机
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
土地荒漠化
乱占耕地
活动:探究学习
生态环境的保护
1.土地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持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人为破坏,则会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2.举出身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等。
3.读下面漫画,这组漫画说明了什么
(1)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大量耕地;(2)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3)乱砍滥伐,加剧水土流失;(4)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
4.(1)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把什么作为基本国策
4.(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图片反映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②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③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④在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土壤沙化、土地盐渍化。
活动:探究学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应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课堂小结(共24张PPT)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自主·预习案
主题·探究案
进阶·训练案
自主·预习案
知识点一 中国土地资源及其特征
1.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园地、   、   、建设用地、水域水面和其他土地。
2.土地资源的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区,大部分草地和其他土地集中分布在   内陆地区。
3.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1)总量   ,但人均占有量   。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2)山地   、平原   。
(3)高质量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耕地
林地
草地
季风
西部




知识点二 中国农业的分布
1.农业部门:   业、   业、   业和   业等。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   条件,把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宜其发展的地区。
3.农业的分布
(1)种植业:   区。
①南方降水较多,是我国   的主要集中分布区,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
②北方降水偏少,是我国   的主要分布区,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等旱地作物。
种植

畜牧

自然
东部季风
水田
旱地
(2)林区:主要分布在东部   区的山地地区。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
(3)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   区的高原和高山上。   、
   、西藏、青海等省级行政区拥有广阔的   草场,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
季风
非季风
内蒙古
新疆
天然
知识点三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土地   化、   、土地盐渍化和农田污染等,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沙地和荒漠的治理。“沙进人退”的局面逐步变成了“   ”。
3.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   亩。
4.农业   保护对耕地质量,以及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5.耕地方面的基本国策:“  .
 ”。
荒漠
水土流失
绿进沙退
18亿
生态环境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
耕地
知识点四 科学技术推进农业发展
1.农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应该在抓紧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   ,开展多种经营,大力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超级杂交水稻、无土栽培、机械化种植棉花、现代化蛋鸡养殖。
结构
科学技术
主题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特点、分布及利用现状
[自主探究]
主题·探究案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2019年)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齐全,但是耕地比重较小,林地、草地和其他土地比重较大。
[合作探究]
图1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
图2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1)对照图例判读图1中A、B两地的土地类型为   ,结合我国降水特点分析,两地差异主要是由   因素决定的。
(2)图1中C处为   ,结合图2,尝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C处形成这种土地类型的主要原因:C处主要位于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降水   ,水源   ;地形以   为主,适合牧草的生长等。
(3)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   和东南地区,这里降水   ,地形多为   。
(4)由此可知,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成都深受
   、   、水源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耕地
降水
草地
非季风区
较少
不足
高原
西南
丰富
山地、丘陵
地形
气候
[更进一步]
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
及东西部农业布局示意图
(1)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布局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形平坦、水热配合好,适合发展种植业。西部多高原、山地,水热配合较差,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
(2)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不同 说明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北方地区的农产品主要是耐旱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地区的农产品主要是喜温和需水量大的水稻、甘蔗、油菜等。另外,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基地。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不同的划分依据是气候。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印度、美国、中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及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的比较图,回答1~
2题:
进阶·训练案
1.图中反映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 )
A.人少地多,比重均衡
B.人均草地面积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C.耕地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人均林地面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2.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区 B.东部季风区
C.湿润、半湿润区 D.平原、丘陵
C
A
  读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3~5题:
3.为缓解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合理采伐,及时封育 B.建设人工草场,合理放牧
C.开垦陡坡,合理种植 D.退林还耕,立法保护耕地
A
4.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5.乙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侵占耕地 D.土地污染
C
A
  (2024毕节期末)202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多地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规模化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主要形式,耕地集中连片是农业托管的前提条件。根据材料回答6~8题:
6.我国尝试农业托管的原因是( )
A.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B.城市人口减少
C.土地撂荒面积大
D.耕地面积大
C
7.下列地区适应农业生产托管的是( )
A.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8.农业生产托管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是( )
①确保耕地红线 ②增加务农人数 ③推广农业技术 ④扩大粮食
贸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A
B
  (2024凉山)农业的根基是粮食,粮食的根基是土地。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总量不足
B.人口数量庞大
C.国土面积狭小
D.山区面积广大
B
10.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为保证粮食安全,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
A.培育良种,抵抗病害
B.少用农药,降低污染
C.占用耕地,投资建厂
D.珍惜土地,保护耕地
C
11.(2024肇庆期中改编)(项目式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同学们围绕三个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
主题一: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
如图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1)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   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   趋势。为确保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我国要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   亩。我国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是“  .
 ”。
主题二:粮食增产与科学技术
(2)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请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
应用。
上升
下降
18亿
十分珍
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参考答案: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等。(至少答3点)
主题三: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
(3)粮食消费可分为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食用米饭、馒头等属于直接消费,食用   、   、   等属于间接消费。
(4)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浪费,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至少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



合理用餐;剩余菜肴要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