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3 20:4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4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漫长(màn) 毛茸茸(rónɡ) 绽放(zhàn)
B.金晖(huī) 徜徉(shànɡ) 赤脚(chì)
C.姗姗来迟(shān) 刘禹锡(yì) 龚自珍(ɡōnɡ)
D.炫耀(xuán) 尘垢(ɡòu) 晕皱(yù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风雨”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这场风雨来势迅猛,要做好防洪准备。
C.这些古代的石刻,由于风雨的侵蚀,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D.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3.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波涛 涂色 流苏 B.清响 怀抱 思潮
C.朝霞 清翠 胆去 D.温柔 花瓣 闲游
4.下列诗句或名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
D.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5.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星》——冰心 B.《绿》——艾青
C.《白桦》——顾蕴璞 D.《在天晴了的时候》——戴望舒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灭”字共 5 画,第二笔是撇。
B.“漫步、缓慢、绿蔓”中加点字的读音都读“màn”。
C.“东、涉、绽,、姗”都是翘舌音的字。
D.“绣、萝、叉”都是形声字。
7.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D.厦门的鼓浪屿难道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吗?
8.对“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赞美了星空的美丽耀眼,光芒四射。
B.赞美了花朵芳香扑鼻,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C.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歌颂。
D.阐明了自己思绪翻涌时,会想到星光、花香和波涛。
9.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 。 , 。 ,
,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①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③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④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⑤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A.⑤②①⑥④③ B.②⑤⑥①④③
C.⑥①②⑤④③ D.②⑤⑥①③④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桦》是一首现代诗,通过描写白桦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喜爱。
B.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坛中著名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品有《雨巷》 《我的记忆》等。
C.《短诗三首》中的三首短诗主要歌颂了大海和伟大的母爱。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写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叉”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C”,再查音节“chà”。( )
12.“胆怯”的近义词是“怯懦”,反义词是“勇敢”。( )
13.“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这句话可缩写为:小草洗净了尘垢。( )
14.诗歌《绿》的作者是戴望舒。( )
15.“银色的光华”“晶亮的雪花”“涉过溪流”,这些词语都搭配恰当。(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0分)
1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
(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3)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
(4)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
(5)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
1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本题共4小题,共4分)
赤:①泛指红色;②忠诚;③裸露;④空无所有。
(1)赤着脚( ) (2)赤手空拳( )
(3)赤诚之心( ) (4)面红耳赤( )
18.选词填空。(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6分)
炫耀 夸耀 夸奖
(1)孔雀常常在其他动物面前( )自己的美丽。
(2)小明受到了老师的( ),心里非常高兴。
(3)王阿姨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 )自己的儿子。
寂静 安静 平静
(4)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 )下来。
(5)一丝风也没有,湖面( )得像一面镜子。
(6)冬天的夜晚,山村里( )得很。
19.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1)①诗经 ②元曲 ③唐诗 ④宋词
(2)①李白 ②屈原 ③艾青 ④辛弃疾
(3)①白雪皑皑 ②烈日炎炎 ③硕果累累 ④杨柳依依
20.读语句,选出语句对应的特点。(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A.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B.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C.饱含真挚的情感
(1)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
(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3)听不见马路上车马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慢慢翻动,嘴角边牵动着一丝抹不掉的笑。( )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小强捉了一只青蛙当宠物,丽丽看见后,想劝说小强把青蛙放回大自然,她该怎么劝说呢 请你写一写。
(2)《白桦》这首诗歌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叶赛宁写的。(修改病句)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诗和音乐一样, 。 --朱光潜
(2)诗是人类向 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 的勇气。 --艾青
(3)诗是强烈感情的 ,它源于 。--华兹华斯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3小题,共25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23~28小题。(本题共12分)
淌在诗词里的美
①唐诗宋词淌过历史的长河,在悠久里发酵,透出的是股股醇香。诗歌美在音律,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在古人浓淡交杂的墨色里,组成一曲曲完美的魂殇(shānɡ)。
②花也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花开富贵,有人赞叹,也有人贬低。但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心动魄却是从远古走来的。不管评价如何,牡丹依旧肆情盛开。开在诗人笔尖的还有坚贞的梅花,梅枝九曲十八弯,遂又有幽梅一说。“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吸引家禽的是那遒劲枝干里透出的美,切莫细嗅,那美会醉人。若要细数那诗词里的花魂,该是三天三夜也难尽一二。
③在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印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该是累了吧,既要与李白饮酒,又要照亮归人的前程,在无嘈杂的夜,也是要任心灵停歇。“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zān)”。一青一碧,尽现了山水本色。我曾感叹过那些个山水之美被尽数埋在诗里了。曾鲜活在诗人记忆里的山水之美,现世难寻。但若煮一杯清酒,捧着诗集,任嘴唇感受酒洌(liè),任思想品味诗词里的古朴气息,在这灯红酒绿之中仍是能寻得一片思想的净土。
④我愿用我半世的浮华,换取这一页诗章。
⑤自从我提起了笔,我就明白我所肩负的使命,我会写出那些淌在诗词里的美,不让她在时间里消散,纵使笔断,纸绝……
23.(2分)联系上下文,“迁客骚人”指的是 。
24.(2分)画横线句子用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诗句,这句诗是
25.(2分)“花开时节动京城”指的是( )花。
A.牡丹 B.丁香 C.梅 D.菊
26.(2分)将“细听风盘旋在时空的入口,提笔写下诗人的细语呢喃,那是倾诉,诉说着一曲一曲的美。”这段话插入文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27.(2分)对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词对山水的描写富于想象,让人感受到鲜活、灵性的美。
B.写山水的诗词太多了,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
C.如今环境被污染了,再也找不到诗词中描写的那些山水之美了。
28.(2分)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9~33小题。(本题共13分)
雨中访幽
人们说“青城天下幽”。在盛夏的蒙蒙细雨中,我们步入青城洞天。这里古木参天,真可谓“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错落的群峰,云雾缭绕,我不禁想起两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虽没有禅房,却多道观。山回路转,只见天师洞的殿宇掩映在葱郁的古木之中。偶尔两个健步如飞的轿夫抬着一乘滑竿从身旁掠过,一眨眼便消失在翠色里,山雾便立刻掩了上去,只见一片山岚萦绕……这真正是
道家仙境!
我们继续向天师洞攀登。雨淅淅沥沥,把树叶洗得更青翠了。岩石上雨水、泉水交汇在一起,静静地流淌着,溅起晶莹的水花。潺(chán)潺的流水声,偶尔的鸟鸣声,更增添了山中的寂静。这不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吗?虽是雨天,一路上游客却也不少。但游客隐匿在深山幽谷中,听不见他们的欢声笑语,似乎游客们都融进了森林、山岩和源泉。
踏着纷纷雨滴,我们走上了龙桥栈道。侧面凌空,下面是郁郁苍苍的林木,从十几丈的山谷中生长起来,真是幽得深邃,幽得隽(juàn)永。走在栈道上,俯瞰(kàn)幽谷,心里爽快极了,冷不防脖子里掉进几滴凉丝丝的雨水、泉水,那真是爽到心底里去了。
我们夜宿峰巅的上清宫,那里又是一番情趣。深沉的黑夜,静静的道观,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夜半磬(qìnɡ)声,清晰可闻,更让人感觉到峰顶上的寂静。
虽然次日下起了雨,我们未能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和云海。然而我却领略到了雨中青城山的幽趣和雨趣。的确,“青城天下幽”,雨中的青城山更幽,简直是“幽趣横生”!
29.(4分)短文按照 的顺序分别描写了青城山的 、 、 等景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0.(2分)下面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曲径通幽处”与“鸟鸣山更幽”两句中的“幽”意思不同。
B.全文是围绕题目中的“访”字来写的。
C.文章首尾呼应,写出了青城山的幽静,让人印象深刻。
31.(2分)下面对青城山特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云雾缭绕 B.幽趣横生 C.山回路转 D.壮丽雄伟
32.(2分)作者没能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心里感到遗憾吗?
33.(3分)请你为青城山设计一句宣传语。
五、习作。(本大题第34小题,共20分)
34. 题目:《我喜欢的一次活动》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带领大家畅游在诗的海洋中。在活动中,同学们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进行诗歌知识竞赛,自己动手写诗,合作编写小诗集……请以《我喜欢的一次活动》为题,写一写“轻叩诗歌的大门”这次活动。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注意运用积累的语言和学过的表达方法;
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字迹工整, 400 字左右。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4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A.漫长(màn) 毛茸茸(rónɡ) 绽放(zhàn)
B.金晖(huī) 徜徉(shànɡ) 赤脚(chì)
C.姗姗来迟(shān) 刘禹锡(yì) 龚自珍(ɡōnɡ)
D.炫耀(xuán) 尘垢(ɡòu) 晕皱(yù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风雨”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这场风雨来势迅猛,要做好防洪准备。
C.这些古代的石刻,由于风雨的侵蚀,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D.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3.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
A.波涛 涂色 流苏 B.清响 怀抱 思潮
C.朝霞 清翠 胆去 D.温柔 花瓣 闲游
4.下列诗句或名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
D.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5.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繁星》——冰心 B.《绿》——艾青
C.《白桦》——顾蕴璞 D.《在天晴了的时候》——戴望舒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灭”字共 5 画,第二笔是撇。
B.“漫步、缓慢、绿蔓”中加点字的读音都读“màn”。
C.“东、涉、绽,、姗”都是翘舌音的字。
D.“绣、萝、叉”都是形声字。
7.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D )。
A.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D.厦门的鼓浪屿难道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吗?
8.对“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赞美了星空的美丽耀眼,光芒四射。
B.赞美了花朵芳香扑鼻,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C.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歌颂。
D.阐明了自己思绪翻涌时,会想到星光、花香和波涛。
9.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 。 , 。 ,
,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①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③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④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⑤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A.⑤②①⑥④③ B.②⑤⑥①④③
C.⑥①②⑤④③ D.②⑤⑥①③④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白桦》是一首现代诗,通过描写白桦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喜爱。
B.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坛中著名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品有《雨巷》 《我的记忆》等。
C.《短诗三首》中的三首短诗主要歌颂了大海和伟大的母爱。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写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叉”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C”,再查音节“chà”。( × )
12.“胆怯”的近义词是“怯懦”,反义词是“勇敢”。( √ )
13.“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这句话可缩写为:小草洗净了尘垢。( √ )
14.诗歌《绿》的作者是戴望舒。( × )
15.“银色的光华”“晶亮的雪花”“涉过溪流”,这些词语都搭配恰当。( √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0分)
1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本题共5小题,共5分)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排比 )
(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拟人 )
(3)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拟人、比喻 )
(4)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拟人 )
(5)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反问、排比 )
1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本题共4小题,共4分)
赤:①泛指红色;②忠诚;③裸露;④空无所有。
(1)赤着脚( ③ ) (2)赤手空拳( ④ )
(3)赤诚之心( ② ) (4)面红耳赤( ① )
18.选词填空。(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6分)
炫耀 夸耀 夸奖
(1)孔雀常常在其他动物面前( 炫耀 )自己的美丽。
(2)小明受到了老师的( 夸张 ),心里非常高兴。
(3)王阿姨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 夸耀 )自己的儿子。
寂静 安静 平静
(4)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 安静 )下来。
(5)一丝风也没有,湖面( 平静 )得像一面镜子。
(6)冬天的夜晚,山村里( 寂静 )得很。
19.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1)①诗经 ②元曲 ③唐诗 ④宋词
①③④②
(2)①李白 ②屈原 ③艾青 ④辛弃疾
②①④③
(3)①白雪皑皑 ②烈日炎炎 ③硕果累累 ④杨柳依依
④②③①
20.读语句,选出语句对应的特点。(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A.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B.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C.饱含真挚的情感
(1)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B )
(2)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C )
(3)听不见马路上车马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慢慢翻动,嘴角边牵动着一丝抹不掉的笑。( A )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小强捉了一只青蛙当宠物,丽丽看见后,想劝说小强把青蛙放回大自然,她该怎么劝说呢 请你写一写。
青蛙是庄家的好朋友,它在田野里可以捕捉好多害虫。我们应该把它放回大自然。
(2)《白桦》这首诗歌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叶赛宁写的。(修改病句)
《白桦》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叶赛宁。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诗和音乐一样, 生命全在节奏 。 --朱光潜
(2)诗是人类向 未来 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 朝向理想 的勇气。 --艾青
(3)诗是强烈感情的 自然流露 ,它源于 宁静中回忆起来 。--华兹华斯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3小题,共25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23~28小题。(本题共12分)
淌在诗词里的美
①唐诗宋词淌过历史的长河,在悠久里发酵,透出的是股股醇香。诗歌美在音律,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在古人浓淡交杂的墨色里,组成一曲曲完美的魂殇(shānɡ)。
②花也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花开富贵,有人赞叹,也有人贬低。但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心动魄却是从远古走来的。不管评价如何,牡丹依旧肆情盛开。开在诗人笔尖的还有坚贞的梅花,梅枝九曲十八弯,遂又有幽梅一说。“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吸引家禽的是那遒劲枝干里透出的美,切莫细嗅,那美会醉人。若要细数那诗词里的花魂,该是三天三夜也难尽一二。
③在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印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该是累了吧,既要与李白饮酒,又要照亮归人的前程,在无嘈杂的夜,也是要任心灵停歇。“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zān)”。一青一碧,尽现了山水本色。我曾感叹过那些个山水之美被尽数埋在诗里了。曾鲜活在诗人记忆里的山水之美,现世难寻。但若煮一杯清酒,捧着诗集,任嘴唇感受酒洌(liè),任思想品味诗词里的古朴气息,在这灯红酒绿之中仍是能寻得一片思想的净土。
④我愿用我半世的浮华,换取这一页诗章。
⑤自从我提起了笔,我就明白我所肩负的使命,我会写出那些淌在诗词里的美,不让她在时间里消散,纵使笔断,纸绝……
23.(2分)联系上下文,“迁客骚人”指的是 忧愁失意的文人 。
24.(2分)画横线句子用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诗句,这句诗是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5.(2分)“花开时节动京城”指的是( A )花。
A.牡丹 B.丁香 C.梅 D.菊
26.(2分)将“细听风盘旋在时空的入口,提笔写下诗人的细语呢喃,那是倾诉,诉说着一曲一曲的美。”这段话插入文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D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27.(2分)对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古诗词对山水的描写富于想象,让人感受到鲜活、灵性的美。
B.写山水的诗词太多了,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
C.如今环境被污染了,再也找不到诗词中描写的那些山水之美了。
28.(2分)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诗词之美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9~33小题。(本题共13分)
雨中访幽
人们说“青城天下幽”。在盛夏的蒙蒙细雨中,我们步入青城洞天。这里古木参天,真可谓“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错落的群峰,云雾缭绕,我不禁想起两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虽没有禅房,却多道观。山回路转,只见天师洞的殿宇掩映在葱郁的古木之中。偶尔两个健步如飞的轿夫抬着一乘滑竿从身旁掠过,一眨眼便消失在翠色里,山雾便立刻掩了上去,只见一片山岚萦绕……这真正是
道家仙境!
我们继续向天师洞攀登。雨淅淅沥沥,把树叶洗得更青翠了。岩石上雨水、泉水交汇在一起,静静地流淌着,溅起晶莹的水花。潺(chán)潺的流水声,偶尔的鸟鸣声,更增添了山中的寂静。这不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吗?虽是雨天,一路上游客却也不少。但游客隐匿在深山幽谷中,听不见他们的欢声笑语,似乎游客们都融进了森林、山岩和源泉。
踏着纷纷雨滴,我们走上了龙桥栈道。侧面凌空,下面是郁郁苍苍的林木,从十几丈的山谷中生长起来,真是幽得深邃,幽得隽(juàn)永。走在栈道上,俯瞰(kàn)幽谷,心里爽快极了,冷不防脖子里掉进几滴凉丝丝的雨水、泉水,那真是爽到心底里去了。
我们夜宿峰巅的上清宫,那里又是一番情趣。深沉的黑夜,静静的道观,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夜半磬(qìnɡ)声,清晰可闻,更让人感觉到峰顶上的寂静。
虽然次日下起了雨,我们未能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和云海。然而我却领略到了雨中青城山的幽趣和雨趣。的确,“青城天下幽”,雨中的青城山更幽,简直是“幽趣横生”!
29.(4分)短文按照 游览 的顺序分别描写了青城山的 天师洞 、 龙桥栈道 、 上清宫 等景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0.(2分)下面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曲径通幽处”与“鸟鸣山更幽”两句中的“幽”意思不同。
B.全文是围绕题目中的“访”字来写的。
C.文章首尾呼应,写出了青城山的幽静,让人印象深刻。
31.(2分)下面对青城山特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云雾缭绕 B.幽趣横生 C.山回路转 D.壮丽雄伟
32.(2分)作者没能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心里感到遗憾吗?
不会感到遗憾,因为作者领略到了雨中青城山的幽取和雨趣,这给作者带来了另一番体验 。
33.(3分)请你为青城山设计一句宣传语。
山清水秀,青城山下幽
五、习作。(本大题第34小题,共20分)答案:略
34. 题目:《我喜欢的一次活动》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带领大家畅游在诗的海洋中。在活动中,同学们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进行诗歌知识竞赛,自己动手写诗,合作编写小诗集……请以《我喜欢的一次活动》为题,写一写“轻叩诗歌的大门”这次活动。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注意运用积累的语言和学过的表达方法;
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字迹工整, 400 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